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煤沉陷土地破坏程度分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地表破坏程度将采煤沉陷土地分为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破坏。在探讨采煤扰动下沉陷土地破坏程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地表下沉、倾斜变形、水平变形和沉陷后的潜水位埋深作为评价因素,并对各评价因素进行了分级量化研究,研究结果对于合理评价采煤沉陷土地破坏程度,选择最优复垦方向、制定最佳的复垦对策和复垦工艺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州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区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为矿区复垦后的农业生产提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结合采煤沉陷土地开发复垦,对平原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进行水土资源功能区划分,有效控制、 调蓄、配置沉陷区水资源,建立水土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模式,促进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采煤塌陷地预测对于矿区土地复垦具有重要意义,是矿区损毁土地复垦工作的基础,对于确保土地复垦方案科学性、准确性及合理性起决定性作用。采煤塌陷地预测一般仅考虑开采计划和地质特点,未考虑矿区原始地形的影响,预测结果往往无法准确反映矿区地表沉陷情况。以我国东部某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区原始地形、采煤沉陷区DEM进行融合,获得考虑原始地形的采煤沉陷区,通过计算并提取坡度、地表起伏度、积水面积地形因子,分析矿区原始地形对采煤沉陷区地形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矿区原始地形后的采煤沉陷区地形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沉陷区地形坡度、地表起伏度明显增大,积水面积明显减少,采煤沉陷区损毁土地地形特征更加准确、真实。分析结果可为矿区开采沉陷预测和损毁土地复垦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高潜水位矿区的土地破坏进行评价可以掌握开采沉陷破坏程度,为高潜水位矿区土地复垦提供依据。文章以旗山矿为例,对旗山矿的开采沉陷进行预计,建立土地破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对矿区塌陷地破坏进行二级模糊评价,掌握了塌陷地的破坏程度,为高潜水矿区塌陷地破坏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煤炭开采大都处于黄土沟壑和丘陵山区,其采煤沉陷及地表破坏具有和平地不同的破坏特点,产生的多种形式和不同大小的地表裂缝、槽形塌陷及采动滑坡,使地形地貌及景观产生较大的破坏,水土流失加重等。因此,研究适宜山西地貌和气候特征,以及山西采煤沉陷损伤规律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构建山西省黄土丘陵采煤沉陷地复垦技术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黄土丘陵采煤沉陷区的地表破坏的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结合黄土丘陵地貌分析研究了开采对地表水资源分布及沉陷区土地及植被的影响和破坏。地下采煤形成的覆岩及地表裂缝为水资源运移和流失提供了通道,采排矿井水对土地造成了污染,采动土地破坏及地表水土流失的加剧,是造成地面生态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对于采动生态环境破坏,采煤岩土体损害是根本,水资源和植被的破坏为开采损害的延续性影响,而单一类型的损害修复方法无法达到良好的修复状态,因此提出了以地形修复、水资源保护、植被重建等相结合的黄土丘陵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山西某矿区黄土丘陵地表的土地复垦实践,证明了黄土丘陵沉陷区结合地形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土地复垦技术的有效性及适宜性,研究成果对山西黄土丘陵矿区的地下开采与生态环境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成六三 《煤炭工程》2014,46(8):121-122
采煤沉陷区土地生态复垦是当前土地整治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之一。论文以重庆松藻矿区沉陷区受损水田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考察和总结文献的方法,从水田水循环过程环节特征出发,主要对水田土壤水分剖面层次和水分运移速度及方向的可能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采煤沉陷对水田犁底层的入渗特性损毁是水田漏水的关键,这对于矿区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地貌区采煤沉陷对水田水循环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是当前矿区生态复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从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水田水循环特征出发,对水循环过程中因采煤沉陷影响下土壤水分运移状态以及赋存的介质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类比分析,并提出区域采煤沉陷地应对这种变化的对策,可为矿区土地资源再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沉陷范围广、深度大,积水严重,土地利用条件相对复杂。为科学指导该区域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的设计与施工,以济宁市为例,通过收集济宁市辖区内各矿地质采矿资料、现有观测成果以及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在充分掌握采煤塌陷地损毁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概率积分预计软件对济宁市截至2020年的采煤沉陷情况进行了分区块科学预测,并确定了土地损毁程度与工程治理边界的界定标准。基于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损毁特征,在科学确定土地单元利用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模式。结果表明: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地表沉陷深度与塌陷范围逐步扩大,不同区域土地损毁特征显著不同;确定了影响济宁市采煤塌陷土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面坡度、塌陷类型、地下水埋深、复垦难易程度、沉陷稳定性5项自然因子指标和城镇区位、交通条件、水源条件、政策导向、已治理区现状5项社会经济因子指标,从农业综合治理、生态综合治理、城市功能建设3个角度获得了土地利用评价成果;将济宁市采煤塌陷地分为东部矿区生态景观治理区、中部矿区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西北部矿区农业综合治理区、南部矿区环湖特色产业治理区4个治理区,优化了治理区的治理利用方向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实现了节约集约用地,促进了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动态沉陷区建筑复垦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升  刘立忠 《煤炭学报》2009,34(12):1622-1625
为实现对动态采煤沉陷土地的利用,从复垦标高的确定、建筑地基加固处理、新村规划、抗变形建筑与结构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动态沉陷区建筑复垦的技术要素,得出在动态采煤沉陷区进行村落重建是可行的,并以皖北矿区杨庙抗变形新村建设为例,说明了该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淮北闸河矿区煤炭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和土地利用问题,结合矿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煤矿开采形成的环境现状,提出"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宜地则地、宜水则水"的矿区环境治理理念。通过开展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大量的工程实践,转变煤矿开采区的环境固有效应,解决了矿业城市建设用地紧张、村庄发展以及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实现了矿区土地高效利用,达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目的。所开展的有利于地面环境保护或治理的煤层开采前区域规划设计、先进的开采工艺,显著减小了对地面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和注浆加固技术,使一定区域内地面塌陷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采煤沉陷区地面建设,缓解了矿业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对采煤塌陷积水区,参照城市湿地标准要求开展湿地建设,将采煤塌陷水域建设成为生态建设用地;实施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工程,既解决了矿区固废处置处理问题,同时又实现了沉陷区土地复垦。通过塌陷区环境综合治理,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煤炭资源作为五大化石能源之一,由于开采年限久远,加之回采工艺的落后,致使大量煤炭资源滞留地下,降低了矿井的回收率,从而缩短了矿井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12.
13.
Seawater poses a great threat to the Xinli Mine, an undersea gold mine in China. A hydrochemical method was used to assess the risk of sea water inrush into the mine. A detailed hydrochemical survey and sampling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conservative ions in the mine water were analyz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potential water inrush channels were located in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ore-controlling fault. A composite principal component was calculated from the Na+, Cl?, Mg2+, SO4 2?, and K+ concentrations, which reflected the effects of potash feldspathization and cation exchange, to assess the risk of seawater inrush.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具体地质条件,为防止矿井投产后因竖直附加力的作用而导致井壁破坏,青东煤矿主、副、风3个立井井筒冻结段内层井壁均采用竖向可缩井壁结构。简要介绍了井壁可缩接头结构设计方法及现场安装情况。  相似文献   

15.
16.
庞庞塔煤矿所处地理位置与生产水平的标高决定了在该矿采用国家统一分带坐标系情况下,矿山测量长度综合变形超过限度,给矿山制图和巷道贯通工程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分析长度综合变形的来源、变形值和变形允许值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改进和建立矿山坐标系的方案,提出了建立矿山坐标系及把现有坐标转换至新建立的矿山坐标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袁亮  祝经康 《煤炭科学技术》1999,27(11):10-12,7
张集煤矿立井采取经冻结、合理确定掘砌段高和冻结管防断等技术措施,通过了深、厚钙质粘土层;采用地面预注浆、伞外事打泄压孔和远距离震动放炬等方法,快速、安全地揭穿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为煤层取得良好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采矿深度和力度的加大,焦家金矿保有资源量已经不足,为了更好的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增加可续的矿山储量,本文提出了3项措施和建议:一是立足本矿开展地质探矿;二是开发利用低品位资源量。三是降低损失率、贫化率,特别是损失率,提高回收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山西省大宁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抽放的高低浓度瓦斯及现有的瓦斯供热装备,因势利导,重新规划,提出一套瓦斯分层次利用方式发电供热,达到其能源效率、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滨湖煤矿矿井辅助运输目前状况和无极绳辅助运输设备特点的分析,结合滨湖煤矿12203材料巷JWB型矿用无极绳绞车应用的成功实例,说明了无极绳绞车的优越性和大力推广无极绳绞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