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为基础,添加促进沙门氏菌生长和抑制其他菌属生长的物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基础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再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显色底物(M-gal)浓度,最终确定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显色培养基(Rapid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Chromogenic Medium,RSCM)配方.对照沙门氏菌国标检测法,分析RSCM的出菌率和特异性,结合检出时间综合评价RSCM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与沙门氏菌国标检测法相比,RSCM在出菌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57,P>0.05),特异性较高,并且在检测时间方面优于国标检测法.  相似文献   

2.
从环境中筛选到一株可有效溶解硝酸氧化预处理抚顺褐煤的丝状真菌AH,采用化学和紫外联合诱变的方法进一步改良其溶煤能力.该菌生长迅速,在土豆培养基(PDA)中生长时延滞期仅1 d左右,快速生长速率约0.97 mm/h.Bavendamm反应显示为正反应,属白腐真菌.培养液初始pH值对其生长影响不大,生长耐受pH值范围2.5~10.静置培养与摇床培养结果表明氧是该菌生长和溶煤的重要限制因素.生长底物可限制其溶煤能力,在DOX培养基中,如无谷氨酸钠AH真菌将不能溶煤.菌的产酶情况通过几种平板显色方法鉴定.该菌不能使苯胺蓝平板脱色和使MnCl2平板显色,表明不产过氧化物酶;该菌可使鞣酸平板显色但是不能使愈创木酚平板显色,说明不产漆酶但是有其他种类的多酚氧化酶产生.对比显色平板和溶煤平板,产该酶的时间为菌进入快速生长期时,且多酚氧化酶是其能溶煤的有效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3.
建立同时快速检测乳品中检出率较高的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罗诺杆菌属(原阪崎肠杆菌)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四重PCR方法。采用针对沙门氏菌omp C基因、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克罗诺杆菌属gyr B基因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多重PCR体系,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并用建立的体系检测实际样品。该体系具有特异性,对混合模板中沙门氏菌模板的灵敏度达10-6 ng/μL,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克罗诺杆菌属的灵敏度达10-3 ng/μL,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灵敏度达10-2 ng/μL。可有效检出经过增菌后初始菌浓度为1 CFU/m L的4种菌。本多重PCR方法能够特异、高效、准确地检测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罗诺杆菌属4种食源性致病菌。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界腐朽木材上分离筛选出白腐真菌,并对其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选择培养基富集培养、PDA培养基划线分离初步筛选菌株,利用显微镜观察、生长曲线的变化及木质素氧化酶的显色反应复筛,通过滤纸条崩解实验以及稻草固体发酵实验分析白腐真菌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结果表明,选育出的B2菌与E5菌株形态特征符合白腐真菌的生物特性,且存在木质素氧化酶,培养第6天菌株对应的滤纸失重率可达31.04%和25.59%,固体发酵20天后木质素降解效率为33.7%和30.7%.B2菌和E5菌株均具有较强的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且B2菌株的降解效果优于E5菌株.  相似文献   

5.
从4种培养基中筛选出MRS培养基为L.paraplantiumⅡ32的最适生长培养基. 并运用点滴法,通过单因子筛选法,最终确定该菌生长、最大抑菌活性产生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酵母粉,浓度为2.0%;最适的初始pH值范围为5.5~6.5;温度范围为29~31 ℃.  相似文献   

6.
从4种培养基中筛选出MRS培养基为L.paraplantiumⅡ32的最适生长培养基。并运用点滴法,通过单因子筛选法,最终确定该菌生长、最大抑菌活性产生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酵母粉,浓度为2.0%;最适的初始pH值范围为5.5~6.5;温度范围为29~31℃。  相似文献   

7.
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Enteritidis)能引起畜禽的胃肠炎以及食物中毒,其血清型鉴定较为复杂.为了挖掘肠炎沙门氏菌血清型特异性基因,以44个已测序沙门氏菌基因组构建数据库,利用肠炎沙门氏菌所有蛋白编码序列为查询序列,通过BLASTN比对,挖掘出6个肠炎沙门氏菌血清型特异性基因(SEN1382,SEN1383,SEN1388,SEN1936,SEN1945和SEN1959),其中4个基因编码噬菌体相关蛋白.同时,研究分析了肠炎沙门氏菌血清型特异性基因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信号肽和跨膜区等特征,结果表明肠炎沙门氏菌血清型特异性基因具有多样性特征.挖掘的血清型特异性基因可为鉴定肠炎沙门氏菌提供检测靶标.  相似文献   

8.
根据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研制了氨氮检测试纸,对试纸的制备条件及显色条件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与国标法测试结果比较对试纸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试纸浸渍液中水杨酸钠和亚硝基铁氰化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69 g/L和0.40 g/L,测定氨氮时加入激活剂的量以4滴为宜.显色深浅与氨氮浓度成正比,溶液颜色从无色——黄色——黄绿——蓝色变化,色阶明显.试纸的检测结果与国标法检测结果相吻合,数据的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在焦化废水处理站附近的泥土中,驯化和筛选出适应高浓度焦化废水的优势降解菌.通过比较菌株在含不同体积浓度焦化废水的培养基中生长情况,筛选出耐受焦化废水毒性的优势菌株,并进一步驯化.对驯化出的菌株以焦化废水COD降解率进行筛选,并分离纯化,考察培养条件对其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泥土中筛选出的优势菌株在35℃,pH为9,接种量在1:50的情况下生长最佳;其对焦化废水COD降解率比活性污泥筛选出的菌株提高了2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溴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期施用溴氰菊酯农药的茶园土壤作为菌源,以富集驯化培养法从中分离得到一株溴氰菊酯降解菌DXQ018。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分析,将菌株DXQ018鉴定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研究了菌株DXQ018在不同条件下对溴氰菊酯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和底物质量浓度对菌株DXQ018的生长及其对溴氰菊酯的降解率都有影响;当培养温度为37 ℃、培养基初始pH为7、底物质量浓度为20 mg/L时,菌株DXQ018对溴氰菊酯的最高降解率达到58.27%。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两种石油磺酸盐(PS)对三株划界假单胞菌的生长影响,并比较分析了其对原油降解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图的特征吸收确定了PS样品的基本结构.结果表明,由于结构差异,两种样品对微生物的影响差异显著.5 mg/L的PS-B即能完全抑制细菌生长,而在50 mg/L的Ps-A中细菌也能生长.以原油为底物时,随PS浓度(质量浓度)增加,因部分PS进入了油相而降低了水相中PS的浓度(质量浓度),导致微生物生长量下降的趋势要比以蔗糖为底物时缓慢一些.当PS-A分别小于30mg/L(对菌DY-A)、20mg/L(对菌H)和15mg/L(对菌Ⅰ)时,随着培养液中PS-A浓度逐步增加,5 d后除油率分别从55.4%增加到74.2%,48.3%增加到59.5%,43.1%增加到49.4%;当PS-B小于10mg/L时,原油也有一定程度的降解,此过程中发现细菌的生长量与原油降解率两者变化趋势并不一致.5 mg/L的PS-A能提高脱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脱脂乳对L.bulgaricus和S.thermophilus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LB)和嗜热乳链球菌(S.thermophilus,ST)分别接种于不同浓度的脱脂乳中培养,检测两菌株在生长过程中酸度、pH值、活菌数的变化。结果表明:20%脱脂乳培养基对两菌株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者在20%和14%脱脂乳中生长时,最终的活菌数分别为LB(2.0×10~9cfu./mL,6.0×10~8cfu./mL)和ST(2.2×10~9cfu./mL,7.2×10~8cfu./mL)。  相似文献   

13.
从某高校2号公寓楼的洗衣房排污口内分离出了可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唯一碳源生长并且可降解SDBS的菌株MB1.在SDBS浓度为100 mg/L的培养基中经30℃培养3 d后,其SDBS降解率为78.2%.MB1菌株在SDBS浓度为500 mg/L的培养基中降解率可达52.8%.MB1菌株的SDBS最高耐受浓度为1 200 mg/L.用正交试验法确定该菌株降解SDBS的最佳降解条件为:酵母膏浓度为2.4 g/L、Fe2+浓度为0.000 5 g/L、接种量为4%、pH值为6.对MB1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MB1菌株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  相似文献   

14.
与国标倾注培养法比对,研究自制冷水可凝凝固剂(XGP)的胶体性能,评价其作为大肠菌群测试片凝固剂的可行性.对XGP的保水性能、pH值、微生物分解利用程度和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组装成测试片后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食品样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XGP对10种试验菌株均无抑制作用,pH为中性,在短时间(5 d)内不支持微生物生长,不易被分解利用.与国标倾注培养法相比,其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P<0.05),所检出的大肠菌群菌落数、灵敏度及食品样品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GP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及经济性好等优良特性,可作为培养基载体应用于大肠菌群测试片中.  相似文献   

15.
利用从广西某温泉采集的水样分离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tf菌)和嗜酸氧化硫硫杆菌(Att)并进行纯化,然后将分离纯化后的Atf、Att菌菌株用于低品位磷矿中磷的浸出,并与经过磷矿驯化后的菌株进行浸磷效果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Att、Atf菌经过驯化后其生长活性有所提高,Att菌菌液平均pH比原菌有所降低,Atf菌经5~10 g/L磷矿粉驯化后菌液pH降低较明显;2)进行浸矿试验时,驯化菌株对磷矿粉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pH下降较快,且30 d浸出率比原菌均有提高。其中Att菌在有磷培养基和无磷培养基中经过驯化后浸出率均有明显提高,最大提高了近11%;Atf菌在有磷培养基中经2~8 g/L磷矿粉驯化后浸出率提高显著,最大达28%,而在无磷培养基中经过10~15g/L磷矿粉驯化后浸磷效果最优,浸出率比原菌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利用渗滤液作为氨氧化菌富集培养基的可行性,筛选出的优势菌在不同条件下的脱氮效果,为渗滤液生物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渗滤液富集后污泥进行氨氧化菌初筛和复筛结果选出的优势菌在静态试验下研究pH、进水底物浓度、溶解氧和盐度的影响和投加优势菌后氨氮氧化速率.结果 pH、溶解氧、底物质量浓度和盐度对优势菌的脱氮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优势菌的最佳pH为7.5~8,溶解氧质量浓度3 mg/L,进水底物质量浓度与所需溶解氧成正相关关系;优势菌表现出不同盐度耐受性,X1表现出耐盐特性,而X4表现出嗜盐特性.结论渗滤液高氨氮的特性使其有作为氨氧化菌富集培养基的条件,渗滤液富集筛选出的优势菌投加反应器后可有效提高反应器的氨氮去除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检测类球红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PHB合酶活性的方法,通过分析温度、盐浓度以及pH值对酶活的影响,得出了在体外检测类球红细菌PHB合酶活性的最佳反应体系,然后提取类球红细菌生长各个阶段菌液的PHB颗粒,加入底物(Hydroxybutanoyl-CoA)、离子浓度以及DTNB,在最适温度与pH值条件下反应后读取412 nm处吸光度值,通过巯基(-SH)浓度标准曲线计算出PHB合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壳寡糖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壳寡糖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产孢量的影响,并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壳寡糖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5g/L的壳寡糖在48h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94.74%.壳寡糖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能力强于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浓度为2.5g/L的壳寡糖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到100%.质量浓度为10g/L的壳寡糖在144h对链格孢菌产孢抑制率为69.7%.壳寡糖的抑菌效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H值对抑菌效果影响较大,质量浓度为15g/L的壳寡糖在48h、培养基pH为4时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100%,培养基pH为7时抑制率为62.26%.  相似文献   

19.
从三七的种子和根等部位分离三七内生菌,分离纯化后共获得三七内生菌11株。用薄层层析法对发酵液中皂苷类活性物质进行定性检测,并采用香草醛-硫酸显色法定量分析发酵液中皂苷的含量,筛选出一株可以产皂苷的内生菌株N3。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此株菌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内生菌株N3最适发酵条件为以蔗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pH 7.0,温度28℃。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4种酚酸类物质(苯甲酸、阿魏酸、丁香酸、对香豆酸)及其混合酚酸对三七根腐病致病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进一步探明酚酸类自毒物质与三七根际土壤病原菌之间的互作作用.菌丝生长试验表明,高浓度阿魏酸在处理6 d后显著促进了腐皮镰刀菌(F.solani)的菌丝生长,苯甲酸在处理6 d时对腐皮镰刀菌(F.solani)存在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同时,1.2~3.6μg/mL的丁香酸在处理3 d和9 d时显著促进了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的菌丝生长,高浓度苯甲酸对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呈现出初抑后促的时间效应.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计算结果表明,阿魏酸对腐皮镰刀菌(F.solani)和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的促进效应最强.孢子萌发试验表明,对香豆酸、0.06~3.6μg/mL浓度的丁香酸和培养后期的苯甲酸均表现出对腐皮镰刀菌(F.solani)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且4种酚酸类物质也均表现出对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的显著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