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
邹忠平 《炼铁》2001,20(5):1-5
对上钢一厂2500m^3高炉设计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这座高炉采用了小粒矿回收、小块焦回收、串罐无料钟、双室六通道铜冷却板、炭砖陶瓷杯炉底炉缸结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烟煤浓相输送、INBA法炉渣处理、高温内燃式热风炉、煤气上升管球节点、炉内料面监测装置等多项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3.
上钢一厂2500 m3高炉设计中采用了小粒矿回收、小块焦回收、串罐无料钟、双室六通道铜冷却板、炭砖陶瓷杯炉底炉缸结构、软水密闭循环、烟煤浓相输送、英巴法冲水渣、高温内燃式热风炉、煤气上升管球节点、炉内料面监测装置等多项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4.
5.
刘建民 《河北冶金》2013,(12):26-27,25
对宣钢2#高炉(有效容积2500m^3)炉型管理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优化上下部调剂、合理分布炉内煤气流、加强水系统管理,严格热、渣制度等管理,2#高炉操作炉型合理,取得了较好的冶炼效果。  相似文献   

6.
7.
8.
9.
张毅  蔡敬民 《武钢技术》1996,34(11):3-8
武钢3200m3无钟高炉生产4年多来,对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消化,并摸索出合适的布料矩阵,合理的煤气流分布,使用高风温,控制好操作炉型,从而使高炉长寿和产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包的印度ISL公司新建260m^3高炉本体设计特点进行了总结。该高炉内衬结构为炉底炉缸微孔碳砖和陶瓷杯相结合,炉腰炉身下部为微孔碳砖,炉身上部采用了磷酸盐浸渍粘土砖,采用了成熟的工业水开路冷却方式,并选用了合适的水量配备。  相似文献   

11.
钱敏  钟大鹏 《马钢技术》2001,(3):30-35,47
本文对马钢2500m^3高炉2000年3月份炉况失常的原因和处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和改进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实验结果与认识与高炉下部内型地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伏明  周爱林  丁晖 《炼铁》2001,20(6):27-29
1 概况 马钢2500m~3高炉1994年4月25日建成投产,炉体采用双层蛇型管球墨铸铁冷却壁、工业水开路循环的冷却方式。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高炉投产进入第七个年头后,炉腹至炉身下部冷却壁及炉身冷却壁钩头已大量破损,局部只剩下炉皮,3号铁口两侧的冷  相似文献   

14.
宝钢3号高炉的生产及炉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宝钢3号高炉炉体设计的过程以及炉型与操作制度相适应的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炉型演变期、操作炉型稳定期和炉型维护阶段。厚壁高炉投产初期,炉型存在巨大演变,操作制度难于适应;当操作炉型合理化之后,高炉具备了良好的操控性能和薄壁高炉的特征,炉型与操作制度相匹配,获得了良好的操作指标;高炉经历了10年的生产,进入炉型维护阶段,生产采取了有效的维护措施,使3号高炉仍具有良好的活力,保持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设计包括2500m~3高炉本体炉型、炉衬、冷却设备和炉壳设计。同时,对所设计高炉本体特点进行简述。本高炉有效容积为2500m~3,高径比取值2.5,高炉利用系数取值2.25,炉缸炉底采用陶瓷杯结构,同时选用光面冷却壁,炉腹、炉腰及炉身采用镶砖冷却壁。  相似文献   

16.
刘世文  安学孟 《中国锰业》1991,9(3):59-59,33
瓦房子锰矿50m~3高炉1986—1988年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较差。经过多方面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炉型不合理。因此,对炉型进行了相应的改造。改造前后炉型对比改造前炉型为冶炼普通生铁炉型,上小下大。改造后炉型是在原炉基础上,拆掉炉喉钢砖,扒掉炉身上部砖衬及两层支梁水箱,炉身采用5层环管喷水冷却。同时,将大钟直径由原1000mm增大到2100mm,成  相似文献   

17.
丁诗章 《铁合金》1992,(6):9-12
本文介绍了锰铁高炉型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提出了炉型特征值概念.按特征值概念和程序计算炉型,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8.
刘竞陵  尚健  柳萌  汪学锋 《炼铁》2001,20(4):12-14
邯钢2000m^3高炉炉体设计采用了全冷却壁、软水闭路循环冷却系统、薄内衬、国产陶瓷杯等先进技术。投产以来,炉况稳定顺行,产量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鞍钢2号和5号高炉炉体热负荷分布规律,提出了以低燃料比最佳操作炉型的热负荷分布为基准来计算当前操作炉型的热负荷分布偏差值Sr,实现了操作炉型的量化评估。鞍钢高炉应用实践表明:(1)炉体热负荷分布合理是操作炉型合理的关键,通过与低燃料比操作炉型的热负荷分布对比,能有效诊断当前操作炉型;(2)由炉腹至炉身热负荷,可以从各段热负荷的总值和分布两个维度进行评估;(3)鞍钢高炉理想的炉体热负荷分布分别为炉腹26%、炉腰12%、炉身下部0~6m为53%、炉身中部为9%。  相似文献   

20.
郑海波 《河北冶金》2011,(10):33-35
对马钢2 500 m^3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进行了总结,认为长期空仓、低槽位和焦炭质量下降造成炉缸状况变差是此次炉况失常的主要原因,通过稳定炉况、一次性大量退负荷、活跃中心控制边缘气流等措施,使高炉炉况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