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振德 《中国水利》2004,(16):52-53
渠道刚性衬砌冻胀破坏与基土冻胀的不均匀性、衬砌受到的约束及其抵抗或适应基土冻胀变形的能力等因素有关.选择防冻胀衬砌结构,应从降低基土冻胀的不均匀性、减少衬砌结构的约束条件、提高衬砌结构的强度和适应变位能力等方面考虑.通过对衬砌结构发生冻胀破坏的原因分析,针对渠道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运用情况,提出相应的防冻胀衬砌结构.  相似文献   

2.
渠道防渗衬砌冻胀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渠床土质、冻土深度、地下水埋深、衬砌结构形式及材料等。本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冻胀计算结果,指出选择合理衬砌材料、衬砌结构、衬砌断面形式,同时应用防渗材料、换填非冻胀性土、隔热保温等削减或适应冻胀的措施,可以有效防治渠道冻胀破坏。  相似文献   

3.
高远 《北京水务》1998,(5):42-45
北京地处北纬40°左右的季节性冻土带,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22.8℃,结冰期约130d,冻土期约100d,冻土深度0.5~0.8m。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基土冻胀对渠道衬砌的破坏作用不可忽视,衬砌结构必须具有抗基土冻胀破坏的能力,才能保证渠道衬砌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4.
在季节性冻土区,渠道刚性衬砌如不采取必要的防冻胀措施,常发生基土冻胀破坏,主要表现为衬砌鼓胀裂缝、隆起架空、整体上抬、板块错位等,严重的可造成衬砌破碎或滑塌。究其原因,分析如下。一、渠道基土不均匀冻胀基土产生较大的冻胀量是造  相似文献   

5.
寒区衬砌渠道输水能力下降主要是由常年冻融作用下衬砌结构发生冻胀破坏所致,针对渠道衬砌结构冻胀破坏问题提出渠坡板纵向设缝的抗冻措施与数值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将渠道衬砌板与冻土视为整体处理的方法构建混凝土衬砌渠道热力耦合冻胀模型,以甘肃省景泰灌区某混凝土衬砌渠道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设缝措施与纵缝填充的接触本构对3种工况进行抗冻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渠底深部基本不受渠道整体几何边界的影响,但渠道边界尺寸和基土热流分布均对基土上部温度场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渠道阴坡、渠底和阳坡最大冻深分别为86.3、67.5、58.2 cm。通过合理设缝措施可使渠道阴坡法向冻胀力降低40.7%、底板冻胀量减小63.5%、切向冻胀力降低43.8%,使渠道断面冻胀分布趋于均匀,且模型分析与实测结果相符,表明本文构建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为长距离输水渠道数值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宁夏灌区渠道防渗衬砌工程防冻胀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影响渠道防渗衬砌冻胀破坏的主要因素:地下水埋深、渠床基土水分、渠床土质、渠床基土温度、衬砌结构型式及材料、渠道走向对衬砌渠道防冻胀的影响,提出选择合理断面形式及衬砌结构、膜料复合衬砌、换填弱冻胀性土、隔热保温等削减或适应冻胀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道旭灌区衬砌渠道冻害防治设计指标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干渠衬砌段冻胀的破坏形式和影响因素。提出排水法、基土置换法、蓄水保温法等防冻胀处理措施,以及改变渠床基土体的基本结构以保证土体非冻胀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浑蒲灌区频繁发生冻胀破坏的渠段现象的研究和对冻胀原因的初步分析,按照排出基土渗水以削减基土冻胀和改善衬砌结构以适应冻胀变形的思路,针对不同的地下水埋深条件,提出了用浆砌石做骨架内砌干砌石的套砌方法改造渠底及坡脚的防冻胀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9.
膨润土防渗毯渠道衬砌防冻胀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宁夏灌区渠道衬砌冻胀破坏严重的技术难题,研究了适应冻胀的柔性新材料——膨润土防渗毯衬砌结构在渠道衬砌上的应用,并选取典型渠道铺设防渗毯开展了防冻胀试验研究。对气温、地温、冻深、冻胀量、土壤水分等冻胀指标的观测结果表明:防渗毯没有抵御冻胀的能力,但适应冻胀的能力较强,同时具有自修复功能和自愈合能力,施工简单,不受环境限制。此外,还对采取素土加防渗毯结构应具备的条件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黑河流域渠道衬砌工程抗冻胀模式及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文 《人民黄河》2006,28(10):55-56
冻胀是造成衬砌渠道破坏的主要因素,同时抗冻胀问题处理也是渠道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简要说明了渠道冻胀破坏机理,通过具体的应用和试验,分析了适宜黑河流域渠道抗冻胀的基土置换垫层、隔热保温、透水衬砌、优化结构等几种模型的优缺点,认为聚苯乙烯保温板抗冻胀措施宜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灌区防渗衬砌遭受冻胀破坏的问题,分析了防渗衬砌发生冻胀时的主要破坏形式,揭示了渠床基土冻胀作用是造成灌区防渗衬砌冻胀破坏的核心要素.在基土冻胀回避与置换、保温垫层布设以及地下水排除等方面探索了灌区防渗衬砌的综合防治对策.研究可为灌区防渗衬砌冻胀破坏的综合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北方地区,水工建筑物在冬季普遍受到基土冻胀的危害。由于衬砌渠道工程一般为护砌式结构,厚度很小,因而所受冻胀破坏尤为严重。轻则衬砌开裂,降低了防渗效果,重则发生严重变形,影响安全通水。根据甘肃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景电一期、二期工程频繁发生冻胀破坏的渠段冻胀现象的研究和对冻胀原因的初步分析,按照排出基土渗水以削减基土冻胀和改善衬砌结构以适应冻胀变形的思路,针对不同的地下水埋深条件,提出了用浆砌石作骨架内砌干砌石的套砌方法以改善渠底及坡脚冻胀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4.
整体式U形渠道混凝土衬砌结构冻胀破坏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整体式小型U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特征及原因分析,将结构简化为在法向冻胀力、法向冻结力、切向冻结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超静定两铰拱,应用结构力学原理求解出衬砌板的冻胀力及内力图,结合混凝土板抗裂条件,给出了最大拉应力、衬砌板厚和抗冻胀破坏验算的公式,并对整体式与两拼式U形衬砌板冻胀效应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整体式U形混凝土衬砌渠道由于具有冻胀变形均匀、法向冻胀力小、抗冻胀能力强等特点,优于传统的两拼式U形渠道断面。  相似文献   

15.
U型衬砌渠道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冻胀适应性,但在冬季仍极易因土体冻胀而导致破坏。考虑渠基冻土与衬砌接触面冻结的非线性特性和冻土、混凝土材料的塑性特征,建立能分析渠道基土与衬砌间挤压、脱开及滑移等接触力学行为的渠道冻胀破坏热力耦合数值模型。以宝鸡峡灌区塬下北干渠为原型渠道,按照模型是否考虑接触分别进行冻胀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接触的模型模拟结果与原型实测值更相符,更能合理地解释U型渠道冻胀在渠底与阴坡衔接处冻胀量最小;考虑接触的混凝土塑性应变最大值是不考虑接触时的3.76倍;考虑接触的法向冻胀力和切向冻结力更均匀,最大值均减少1.5~3.0倍,应力集中现象减弱,更能反映混凝土衬砌板与渠基土之间的滑移变形与破坏准则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为U型衬砌渠道冻胀破坏规律提供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的现状和危害进行阐述,找出了导致冻胀破坏的根本原因,提出了3种有效解决冻胀破坏的防治措施,分析了基土换填法的优缺点,阐述了采用隔热保温材料聚苯乙烯泡沫板的技术指标,总结了施工中的技术经验,对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的防治起到了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爱辉区段砌石护坡工程由于坡面基土层冻胀隆起变形,使砌石护坡失去稳定、变形和破坏。砌石护坡冻胀破坏不是一个冬春能完成的,而是经过一个累计发展过程。只有在土、水、温度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才会使冻胀残留不均匀累计隆起值增大,当隆起值达到一定限度时,达到了破坏阶段。要使砌石护坡免遭破坏,必须设法消除坡面基土层冻胀不均匀累计隆起变形。对这种成因造成的破坡的防治措施为:①部分加厚砌石护坡的反滤层;②改变护坡结构形式使之适应冻胀隆起变形,用抛石体取代砌石体。  相似文献   

18.
李晓洋 《中国水利》2022,(4):61-62,64
按照渠道冻胀变形研究需求,集成现场自动监测系统,在渠道工程现场选取监测断面,布设监测设备及前端传感器,配备远程监测单元与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分几个冻胀周期全程观测渠道冻土温度、土壤含水量、水压力以及冻胀位移等参量,高精度实时监测衬砌后的渠道断面冻胀融沉情况及基土环境变化过程,为分析研究冻胀机理并验证渠道衬砌结构方案的抗冻...  相似文献   

19.
冻土区渠道防渗工程冻胀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节性冻土区渠道防渗工程冻胀破坏的防治措施,可根据不同土质、不同地下水位、不同气温条件下产生的不同冻胀程度,分别采取降低渠基土壤含水量、防止外界水源渗(流)入渠基、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也可通过选择合理断面型式及衬砌结构的方法来防治冻胀破坏,如果采用圆弧形底梯形断面、采用U型渠道、采用特殊结构型式等措施。还可采用砂换基措施来防治冻胀破坏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北方季节性冻土灌区整体式U型渠道混凝土衬砌结构饱受冻胀破坏实际出发,进行整体式U型混凝土渠道衬砌结构冻胀观测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域渠基土低温期和冻胀量峰值期为11月中旬~次年1月底,渠基土地温最小值和冻胀量最大值均出现在这一期间,而且渠基土地温与冻胀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随着地温降低,渠基土冻胀量升高,渠基土地温降低对阴坡弧段渠基土冻胀量影响最大,对阳坡弧段影响次之,对阳坡直段影响最小。研究结果可为渠道防渗抗冻措施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