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山区引水式径流电站-封开县深六梯级电站渠道的防沙和排沙措施,文中闸述山区电站泥沙淤积的成因,特点及不良后果,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并联通道的通水、沉沙的方法,运用水中推移质泥沙的运动、沉降规律,深槽凸岸沉沙原理和水力排沙方法,较好地解决山区供水渠道 排沙的棘手问题,并能在清淤中不停水,完全不影响发电、效益卓著。  相似文献   

2.
头坝一号电站引水枢纽采用导凌筏导冰,排冰道排冰,泄洪冲沙闸冲沙。前池采用虹吸式进水口,排冰拦污机排冰,排沙管排沙,厂房内组结构采用以支点卧式机组。该工程施工期仅1年5个月,提前一年发电,节约投资500万元,增加收入280万元。  相似文献   

3.
根据在山溪性河流上修建引水枢纽引水防沙的经验,提出在立面上多层次防沙排沙与在平面上分级防沙排沙相结合,以达到电站引水渠多引水少进沙的目的,并介绍某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设计思想及运行实践。  相似文献   

4.
许多传统的沉沙设施因只能排除引水中40%左右的来沙,但排沙耗水量亦要占引水量的30%,致使这些设施90%以上都搁置或报废。新建沉沙池投资大,占地多,使许多管理单位难以承受。漏斗式排沙技术利用三维漏斗涡流特性所独有的水沙分离作用,还承受科氏力的影响,水沙分离作用显著。泾惠渠排沙漏斗直径60m,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排沙漏斗。其应用证明漏斗排沙是解决陕西省多泥沙河流引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疆某水电站工程,在电站前池拦污栅完全淤堵停机停水期间,发现前池积沙问题,对机组蜗壳进行检查时发现水轮机转轮出现严重磨蚀.现状电站压力前池的排沙和排冰措施不能有效处理入池泥沙和冰凌问题,造成淤积及封冻,不能正常引水发电.为保证电站能按原设计发挥效益,须在引水枢纽至电站压力前池间布置二级沉砂设施,通过对泥沙处理方案的研究分析,采用园中环沉砂池处理措施,有效解决了该水电站泥沙淤积及封冻问题,为电站的正常运行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梨西干渠五座梯级水电站前池排沙设计及运行情况,在对各电站排沙效果对比基础上,提出在前池沉沙槽与拦污栅室之间设计悬臂式拦沙坎可取得较好的排沙效果的观点,并指出在多泥沙渠道上只有改建引水渠首,减少推移质入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站泥沙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欧文兵 《水力发电》2004,30(7):40-42
西藏金河水电站根据地形特点采用跨流域引水发电模式。枢纽布置中考虑到引水防沙问题,采用“侧向取水、正向泄洪冲沙”及“表面排沙、中层取水、底层冲沙”的布置原则。首部枢纽组采用水库沉沙技术解决工程泥沙问题。为保证水库的泥沙库容,需进行不定期的冲沙及监测:  相似文献   

8.
山区径流式小型水电站多采用低坝引水,常常不太重视防沙设计,致使大量推移质泥沙进入渠道,影响电站经济运行。全州县鹞子江电站引水枢纽设计,根据不同条件,采取沉沙槽、冲沙闸等工程措施来解决渠道淤积问题。电站建成后已运行3年,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
杂谷脑河为多泥沙的山区河流,红叶二级水电站库容小,引水率大,泥沙淤积速率快,为节省工程投资又能很好地解决电站引水发电与冲沙,排沙的矛盾,在首都枢纽布置上采取了“侧向取水,正向冲沙,泄洪”的方式,通过水工模型试验优化确定,采取三道防线的结构布置,并拟定了合理的水库运行方式,基本能满足电站引水防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简述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设计思路,结合新疆金沟河渠首电站,介绍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原型观测结果。并对沉沙地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工程实践表明,涡管排沙式沉沙池构造简单,运行可靠,造价低廉,有较好的沉沙及排沙作用,可用于排除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悬移质泥沙。  相似文献   

11.
就西藏引水式小水电站夏秋季普遍存在的前池泥沙淤积问题 ,提出了采用漏斗冲沙和管道排沙的工程措施 .冲沙漏斗的排沙流量占设计引水流量的 7%左右 ,是节水型的排沙设施 .对西藏农牧学院教学实习电站前池泥沙严重淤积的工程实例进行冲沙漏斗和排沙管道设计 ,同时也提出排沙设施的运行方式 .  相似文献   

12.
董士镛 《人民长江》1996,27(3):10-13
葛洲坝水利枢纽布置采用“一体两翼”的布局,“以排为主,导排结合”是其治沙原则,以上游两条防淤堤和下游三条导堤为制导,以二江泄水闸为泄洪排沙主要手段,配以拦导沙建筑物,承担主要泄洪排沙,以大、三江冲沙闸为辅,分担相当的泄洪排沙。在电站厂房普设排沙底孔和排水洞,分担厂前来沙特别是粗沙排泄,多种泄水排沙建筑物互相配合,形成全线泄排,从总体上解决葛洲坝工程的泄洪排沙。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典型有坝渠首台兰河引水工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渠首的排沙运行方式对于坝前泥沙淤积的影响。试验研究了电站引水排沙和泄空排沙,分别模拟了一年一遇和多年一遇工况下的排沙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电站引水排沙的每年排沙量为10.87万t,泄空冲刷排沙的每年排沙量为33.67万t。根据河道来沙情况,每年泄空冲刷2~3次可满足水库一年调蓄的泥沙量。排沙流量选用70~110 m3/s较为合理。分析了引水排沙和泄空排沙的优缺点,对引水和库型要求较严格的水库和渠首提供了另一种排沙思路和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14.
水电站引水区的河床演变特点和水沙运动规律,对电站引水发电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三峡工程蓄水初期2006年4月至2011年8月地下电站引水区3次实测地形资料和模型试验成果,分析了地下电站引水区泥沙冲淤变化特点和电站排沙孔开启后的排沙效果。认为三峡工程运用后地下电站引水区受河段边界条件和水流运动特性的影响,河床泥沙呈累积性淤积,地下电站排沙孔的作用主要是形成冲刷漏斗保持电站厂前门前清,而对整个引水区的排沙作用有限。为此,建议进一步开展三峡工程地下电站排沙孔排沙效果试验研究,优化排沙措施,以保证地下电站引水安全。  相似文献   

15.
在太平驿水电站,为防止推移质泥沙进入水轮机,除在进水口前沿设置了二道引水防沙防线外,还在引水隧洞洞内设置无压沉砾段和排砾廊道(即第三道引水防沙防线)。模型试验和初步运行证明,其沉砾排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杂谷脑河为多泥沙的山区河流。红叶二级水电站库容小 ,引水率大 ,泥沙淤积速率快 ,为节省工程投资又能很好地解决电站引水发电与冲沙、排沙的矛盾 ,在首部枢纽布置上采取了“侧向取水 ,正向冲沙、泄洪”的方式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优化确定 ,采取三道防线的结构布置 ,并拟定了合理的水库运行方式 ,基本能满足电站引水防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黄河是著名的多泥沙河流,黄河上修建电站,解决好泥沙问题至关重要。龙口水库采用蓄清排浑、汛期排沙的运用方式,汛期大孔口(底孔)排沙、小孔口(排沙洞)冲沙,保证水库调节库容和电站"门前清",减少粗沙过机。根据工程经验和模型试验,合理选定了排沙、发电分流比和排沙洞进口流速,采取了合适的抗磨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朱维花 《小水电》2005,(2):24-25
对于多泥沙河流的水电站,泥沙问题属当前水电站建设的一个复杂课题,本电站防排沙系统,采用了以防为主.以排为辅,防排结合的措施,设置库区排沙系统和厂房排沙系统,优化布置方案,保证电站发挥正常效益。图2幅,表1个。  相似文献   

19.
刘国贵  刘国华  陈斌 《水力发电》2005,31(6):27-28,44
待建的红石岩水电站水库属严重淤沙型水库,通过动床水工模型试验和有关研究分析发现,其冲沙闸排沙效果不理想,引水隧洞存在进沙严重的隐患。为此,提出了增设一道导墙的方案,以减少引水隧洞进沙并提高冲沙闸排沙效果。同时,从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考虑,对运行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南山区河流,一般坡陡流急,洪水期泥沙含量大,采用引水式电站的开发方式.在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设计中,防沙、排沙设计是关键,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本电站所在河流,属于典型洪水期多泥沙河流,电站首部枢纽布置,河床上采用全闸方案,结合水库运行采用综合防沙排沙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