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WO4:Eu3+,Gd3+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荧光光谱等对该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aWO4:Eu3+,Gd3+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CaWO4:Eu3+,钆离子的最佳掺杂量为0.04。同时说明了钆离子引入到CaWO4:Eu3+中对其发光性能影响的机理以及不同浓度的钆对发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TEOS(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微波均相沉淀与喷雾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在1370℃合成了荧光强度明显提高的硅掺杂的YAG∶Ce3+荧光粉。研究了硅掺杂对YAG:Ce3+荧光粉颗粒形貌和荧光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物相组成、形貌以及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硅掺杂能够明显改善荧光粉颗粒的结晶性,进而提高荧光强度,但随着Si 4+掺杂量的增加,荧光粉团聚性加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液相沉积法合成白光LED用的Gd2(MoO4)3:Eu3+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以及扫描电镜进行系列表征,系统研究掺杂离子浓度、退火温度等条件对Gd2(MoO4)3: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pH=7,退火温度为1100℃,Gd:Eu摩尔比例为1.8:0.2时,所合成的荧光粉为正交晶系的类白钨矿结构Gd2(MoO4)3化合物(20-0408),荧光粉在395 nm左右有高的激发效率,发射主峰位置位于615 nm是近紫外LED中一种比较有应用价值的红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合成方法在不同煅烧温度、煅烧气氛下制备了Si4+掺杂的YAG荧光粉,研究了制备条件对荧光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和气氛对荧光粉的发光效果有重要影响.在H2/N2气氛下,随煅烧温度升高,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强度提高;Si4+掺杂的YAG:Ce3+荧光粉与纯的YAG:Ce3+荧光粉相比,发射光谱峰变宽,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5.
顾婉娜  刘连利  王莉丽  崔岩 《当代化工》2013,(2):161-162,171
以Gd2O3、Eu2O3、Na2WO4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NaGd(WO4)2:Eu3+荧光粉体。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分子荧光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Eu3+掺杂浓度对NaGd(WO4)2:Eu3+粉体的相组成、微观表面形貌和荧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体为NaGd(WO4)2晶体,微观表面形貌为八面体,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在Eu3+掺杂浓度为10%时,样品的荧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Ca2MgSi2O7白光LED用荧光粉,探讨了溶液-燃烧法制备样品的工艺参数并分别对单掺Eu3+和三掺Eu3+,Ce3+,Tb3+在不同浓度下的荧光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同等条件下荧光光谱的对比分析发现单掺Eu3+离子,掺杂浓度为金属离子浓度的1%时荧光强度最强;三掺Eu3+,Ce3+,Tb3+的物质的量比为1∶1.5∶1时样品荧光强度最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一种近紫外激发的Ca3((P,V)O4)2:Eu3+发光材料,用X射线衍射谱、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荧光粉基质Ca3((P,V)O4)2具有畸变的Ca3(VO4)2的结构,VO34-取代了部分的PO34-,但Ca2+的半径与Eu3+接近,因此Eu3+容易进入晶格,表现出良好的发光性能。荧光光谱分析发现荧光粉可被376 nm紫外光激发,主发射峰值位于620 nm(Eu3+离子的5D0→7F2跃迁)的红光,同时详细研究了Eu3+离子掺杂浓度、引发温度及尿素用量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霞  于方丽  王赛 《陶瓷学报》2013,34(1):17-21
采用化学均相沉淀法在YAG∶Eu3+荧光粉表面包覆了SiO2.利用XRD、SEM、Zeta电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包覆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SiO2包覆层紧密附着在荧光粉表面,而不改变YAG∶Eu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中心;并通过改善荧光粉的表面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荧光粉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Gd3+,Ce3+/Ce4+,Eu3+)对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b3+掺杂硅酸盐玻璃可以发出弱蓝光(400~460 mm)和较强的绿光(480~600mm).Gd3+对Tb3+的发光起敏化作用,可提高TB3+掺杂硅酸盐玻璃的发光强度.在空气中熔制的玻璃中Ce3+和Ce4+同时存在,Ce3+对Tb3+发光起敏化作用;而Ce4+对Tb3+发光起淬灭作用.由于Ce4+比例比较高,CeO2加入导致TB3+发光强度降低,同时也缩短了Tb3+发光余辉.加入Eu2O3时,Eu3+自身发光分散了激发Tb3+发光的能量,使Tb3+的特征发射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离子交换法结合后续煅烧处理制备了Eu、Ce、Ag离子共掺杂沸石基荧光粉,研究了多离子引入对沸石基荧光粉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与Eu共掺杂可以提高Eu掺杂沸石粉的红色荧光强度;在长波紫外光激发下,Ce、Eu共掺杂沸石基粉体经800℃煅烧后表现为红光发射,而Ag的引入导致粉体的红光发射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法制备YAG∶Ce3+黄色荧光粉,以油酸、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作为后处理剂,考察其种类、浓度和性质等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对浸泡温度以及浸泡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并通过荧光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处理前后YAG∶Ce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表面形貌和老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YAG∶Ce3+荧光粉的最佳后处理工艺条件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较为理想,经2.4%十二烷基硫酸钠处理后,YAG∶Ce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约提高8.4%,浸泡温度为50℃,浸泡时间为60 min。  相似文献   

12.
以稀土氧化铕、偏钒酸铵、硝酸钙为原料,以尿素作燃烧剂,采用燃烧法合成了Ca3(VO4)2:Eu3+.利用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探讨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燃烧法合成的稀土Eu3+掺杂ca3(VO4)2荧光粉颗粒规则、均一,发射主峰位于614.0 nm,是现有PDP商品(Y,Gd)BO3:Eu3+红色荧光粉的良好替代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燃烧法,分别选取尿素、甘氨酸和柠檬酸作为燃烧剂,成功合成了YAG:Ce3+黄色荧光粉.采用XRD和PL光谱分析,研究了不同燃烧剂对荧光粉结构及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纯相的Y3Al5O12,以尿素作为燃烧剂时,合成的荧光粉的结晶性最好,荧光强度最强.YAG:Ce3+荧光粉可被450 nm的蓝光激发...  相似文献   

14.
红色荧光粉YAl3(BO3)4: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稀土氧化物、硝酸铝和硼酸为原料,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单相红色荧光粉YAl3(BO3)4:Eu3+,用X射线衍射和发射光谱对荧光粉末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煅烧温度、Eu3+掺杂量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物在1 250 ℃下煅烧可制得单相YAl3(BO3)4:Eu3+晶体,在YAl3(BO3)4:Eu3+晶体中,Eu3+取代了YAl3(BO3)4晶体中Y3+,占据了非对称中心格位.在394 nm的紫外光激发下,YAl3(BO3)4:Eu3+荧光粉具有很强的发光性能,与(Y,Gd)BO3:Eu3+荧光粉相比,最强发射线波长由596 nm变为618 nm,由橙红色光变为红色光,色纯度有了很大提高.Eu3+的最佳掺杂量为8%(物质的量分数).  相似文献   

15.
丙二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亚微米级YAG:Ce,Gd黄色荧光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丙二酸为络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亚微米级YAG:Ce,Gd黄色荧光粉.采用TG/DSC、XRD研究干凝胶热分解和YAG晶相形成的过程;通过荧光光谱分析了Gd~(3+)的掺杂对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SEM观察粉体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经1200 ℃煅烧3 h得到的荧光粉,粉体粒径为0.3~1 μm,颗粒规则接近球形;随着Gd~(3+)掺杂量的增加,荧光粉的发射光谱由525 nm红移到550 nm.  相似文献   

16.
徐磊  邱克辉  权浩 《广州化工》2011,39(21):54-56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Mg2+、Sr2+离子掺杂新型Ca2Li2BiV3 O12:Eu3+红色荧光粉体材料,研究了保温时间对Ca2 Li2 BiV3 O12:Eu3+荧光粉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合成样品进行物相分析,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光谱分析,测试了样品的荧光光谱。样品表现为Eu3+离子的特征发射,发光强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同时研究了Mg2+、Sr2+离子掺杂对合成荧光粉光谱对合成样品的发光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发现Mg2+离子掺杂后样品发光效果明显强于Sr2+离子掺杂后样品的发光效果。  相似文献   

17.
白光LED用新型红色荧光粉的组成与发光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光LED有望发展成为新一代绿色照明光源.荧光粉作为配套材料,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白光LED的发光效率、亮度以及显色性等.高效红色荧光粉已经成为白光LED发展的瓶颈.概述了Eu3+激活的钨/钼酸盐、氧化钇铋和钛酸盐,Sm3+激活的锌酸锶,Pr3+和Bi3+共激活的钛酸钙,Eu2+激活的氮化物,Ce3+激活的硅锗酸盐石榴石以及Mn4+激活的多铝酸钙和Mn2+激活的硫氧化锌钙等白光LED用新型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它们的组成变化对荧光性能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a0.70Sr0.18Mo O4:Eu0.083+,Ca0.70Sr0.18-1.5xMoO4:Eu0.083+,Lax3+与Ca0.70Sr0.18-yMo O4:Eu0.083+,La0.043+,Nay+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物相、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La3+离子的共掺杂可显著增强Eu3+离子的发光性能。当La3+的掺杂量为4%(摩尔分数)时,在395 nm激发下,位于616 nm处的主发射峰的相对发光强度最大。另外,电荷补偿剂Na+的引入,也明显增强了荧光粉的发光强度,荧光粉的最高发光强度是未引入Na+荧光粉的1.47倍。  相似文献   

19.
宣亚文  杨志广  武文  陈飒 《应用化工》2015,(1):69-71,75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2B5O9Cl:XEu2+:(0.05-X)Eu3+:YTb3+荧光体,讨论了煅烧温度及掺杂稀土离子Eu3+和Tb3+的浓度对荧光体的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u3+和Tb3+的最佳掺入量分别为5%和9%,最佳制备温度是900℃,稀土离子Eu2+、Eu3+和Tb3+掺杂的硼酸锶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2B5O9Cl:XEu2+:(0.05-X)Eu3+:YTb3+荧光体,讨论了煅烧温度及掺杂稀土离子Eu3+和Tb3+的浓度对荧光体的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u3+和Tb3+的最佳掺入量分别为5%和9%,最佳制备温度是900℃,稀土离子Eu2+、Eu3+和Tb3+掺杂的硼酸锶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