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建立一种有效的潲水油鉴别方法,运用气相色谱法和峰面积校正归一化法,对5种动物油、5种植物油和5种潲水油及其精炼成分中的脂肪酸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最终确定以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S)、短链脂肪含量、十三烷酸及十七烷酸等奇数碳脂肪酸含量作为潲水油油脂的内源性特征物质,并以此作为检测指标,结果表明:潲水油油脂中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S)值明显小于同种类植物油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S);短链脂肪酸在普通植物油中无法检出,但在潲水油中含量较高(0.05%~0.7%);在潲水油中检测出十三烷酸和十七烷酸等奇数碳脂肪酸(0.23%)。  相似文献   

2.
薄层色谱法快速鉴别潲水油和煎炸老油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26  
潲水油被炼制并流回食用油行列的事件逐年增多,为防止此类有害油品流回食用油行列,寻找快速而准确的鉴别方法,对从市场购买的常见食用植物油以及采集到的潲水油、煎炸老油进行薄层色谱分析,发现潲水油和煎炸老油的薄层色谱有明显的拖尾斑,而食用植物油则没有.拖尾斑成分经柱色谱分离并进行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潲水油、煎炸老油的拖尾成分是合格食用油所不含的醛、酮类化合物.薄层色谱法可以作为鉴别合格食用植物油与潲水油、煎炸老油的快速方法.  相似文献   

3.
潲水油、煎炸老油与合格食用植物油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近年来潲水油(或地沟油)事件时常出现,为寻找鉴别潲水油的方法,防止潲水油回流到食用油市场,本文采集到的潲水油、煎炸老油及合格食用植物油的理化指标与国家规定的食用油标准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三种油的水分含量,发现潲水油及煎炸老油的酸价远远高于国家食用油最高允许值,因此,可作为辨别潲水油、煎炸老油与合格食用植物油的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两种不同橄榄核仁油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何志勇  夏文水 《食品科学》2006,27(3):188-190
采用索氏提取法从橄榄和滇橄榄核仁中提取油脂,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两种核仁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从橄榄核仁油中检出13种脂肪酸,从滇橄榄核仁油中检出11种脂肪酸,两种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高达73.4%和84.1%,其中亚油酸含量分别为41.76%和23.68%,油酸含量分别为30.48%和58.37%,另外,油中还含有奇数碳的脂肪酸十五烷酸和十七烷酸,表明两种核仁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张海德  黄玉林  韩林 《食品科学》2009,30(22):298-300
采用硅胶柱层析、气相色谱- 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槟榔油进行分离纯化和成分分析,确定以正已烷-丙酮(8:2,V/V)体系作为槟榔油分离的洗脱液。分离纯化后的槟榔油经GC-MS 测定共有18 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有十四烷酸(肉豆蔻酸)26.08%、十八碳烯酸(油酸)24.20%、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22.70%、十六烷酸(棕榈酸)14.09% 和十二烷酸(月桂酸)7.87%。可见,槟榔油可开发为具有调节血脂、延缓衰老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6.
澳洲坚果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澳洲坚果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油有10种脂肪酸,主要有棕榈油酸、油酸和11-二十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77.23%)以及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22.39%),其中油酸相对含量达58.60%.  相似文献   

7.
南美油藤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油醚为溶剂室温浸提南美油藤种子所含的油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测定南美油藤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南美油藤油中主要的脂肪酸为亚麻酸(46.65%)、亚油酸(41.43%)、棕榈酸(5.50%)和硬脂酸(5.36%),4种主要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8.9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8.62%.南美油藤油是一种亚麻酸含量很高的食用油脂,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酿酒后的山葡萄籽为材料,选择石油醚和氯仿/甲醇提取山葡萄籽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山葡萄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葡萄籽油含量在9%以上,脂类成分中甘油三酯占80%以上,中性脂约占7%,磷脂约占10%。山葡萄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83%,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10%。山葡萄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含量超过67%,油酸含量在16 %以上,棕榈酸含量约8%,硬脂酸含量约为2%。  相似文献   

9.
辽东湾产蛤蜊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无水乙醚为溶剂提取蛤蜊油,经皂化和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共分离鉴定出15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9.76%。其中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50.77%,主要为十六烷酸(软脂酸)和十八烷酸(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38.99%,主要为二十碳五稀酸(EPA)、9-十六碳烯酸和11-二十碳烯酸。  相似文献   

10.
对石榴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测定研究。通过氢氧化钾-甲酯酯化反应,以十一烷酸甲酯为内标物,正己烷为萃取溶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石榴籽油中脂肪酸甲酯成分进行分析,辅助NIST库检索并分析各组分。建立内标法测定石榴籽油中脂肪酸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石榴籽油中主要成分为石榴酸,其含量超过70%(w/w)。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度高,分析时间较短,可为内标法测定脂肪酸含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旨在确定生物柴油原料的可利用性,以可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木本植物油脂、餐饮废油和酸化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皂化物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棕榈油等7种木本植物油脂不皂化物含量低于1.10%,脂肪酸含量均高于91.50%,脂肪酸组成以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除棕榈油外);餐饮废油的不皂化物含量变化较大,脂肪酸含量在83.99%~94.87%之间,大部分餐饮废油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5种酸化油的脂肪酸含量在71.35%~92.05%之间,椰子酸化油饱和脂肪酸占比为80.06%,其他4种酸化油的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综上,7种木本植物油脂是优良的生物柴油原料,餐饮废油和酸化油作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时要严格控制其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2.
食用油掺伪餐饮业废油脂鉴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乐  胡健华 《中国油脂》2007,32(9):75-77
综述了食用油掺伪餐饮业废油脂的鉴别检测方法。通过对油脂的常规理化指标、金属离子含量、电导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黄曲霉毒素、挥发性物质、脂肪酸组成、胆固醇、红外及紫外特征吸收等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以鉴别食用油是否掺伪。  相似文献   

13.
以纯茶油中掺伪不同比例大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中任意两种植物油脂来建立茶油掺伪模型,通过气质联用技术测得各样品脂肪酸的含量,并通过相关性、显著性分析来筛选出合适的标志性脂肪酸建立茶油掺伪的多元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某些脂肪酸含量在茶油掺伪模型中变化显著,且与茶油掺伪模型间具有高的相关性,选取该部分脂肪酸建立的相应回归模型方程的相关系数(R~2值)均较高,说明本实验获得的回归方程模型真实、可靠。研究结果可以为茶油的产品质量监控和掺假检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索氏提取法获得牡丹籽油,经皂化、甲酯化后用毛细管GC-MS法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同时按国家标准对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共有17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亚麻酸、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83.05%,饱和脂肪酸占14.33%;牡丹籽油的酸值(KOH)为1.784 mg/g,碘值(I)为176.2 g/100 g,皂化值(KOH)为194.4 mg/g,相对密度0.930 7.说明牡丹籽是一种良好的油料资源,适宜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野蔷薇种子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油脂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野蔷薇种子油中的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92.41%;主要成分棕榈酸占5.88%,油酸占12.39%,亚油酸占56.52%,亚麻酸占23.50% .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DHA藻油调和油的开发和合理烹饪提供相关指导,将DHA藻油分别按菜籽油质量的2%、3%、5%、10%、15%与菜籽油复配制成菜籽油-DHA藻油调和油,并以蒸、炒、烧三种不同方式烹饪鸡肉,测定烹饪前后油样的脂肪酸组成、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变化,分析探讨DHA藻油比例及烹饪方式对调和油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烹饪后,调和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三种主要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随DHA藻油比例增加呈不规律波动变化;除DHA藻油比例为2%的调和油外,其余调和油的酸值均在烹饪后增加,其中,DHA比例为3%、5%和10%的调和油炒鸡肉后酸值增加最大,蒸和烧这两种烹饪方式对酸值的影响相对较小;纯菜籽油、DHA藻油比例为15%的调和油的过氧化值增加量明显大于其他的调和油,总体上炒较另外两种烹饪方式更易导致过氧化值增加。综上,建议蒸鸡肉或烧鸡肉宜采用DHA藻油比例为2%、3%、5%的调和油,炒鸡肉则不宜采用DHA藻油调和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弥补中国有关刀豆油脂提取技术,脂肪酸组成、理化性质研究不足的问题,为刀豆油脂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优化了正己烷萃取刀豆油脂的工艺参数,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测定了刀豆油脂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结果:刀豆油脂最佳提取参数为液料比25∶1 (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 h,刀豆油脂提取率为3.12%。刀豆油脂由9种脂肪酸组成,主要有棕榈油酸、油酸和亚油酸3种,占总脂肪酸85.29%。刀豆油脂中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0.88%,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89.12%,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72.53%,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2.76%,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3.83%。结论:刀豆油脂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油酸含量最高,脂肪酸种类与大豆油相似,但比例不同,理化性质与常见的花生油、大豆油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火麻仁油中脂肪酸的不同酯化方法与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火麻仁粗油进行提取,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甲酯化方法处理,通过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对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甲酯化方法分别鉴定出14、11和10种脂肪酸,占火麻仁油总量的83.36%、99.63%和96.98%。甲酯化方法1的火麻仁油中鉴定出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0.97%,硬脂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56%,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3.42%,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34.80%;甲酯化方法2的火麻仁油中鉴定出的棕榈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33%,硬脂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53%,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4.64%,亚麻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5.42%;甲酯化方法3的火麻仁油中鉴定出的棕榈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20%,硬脂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23%,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2.19%,亚麻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5.77%。  相似文献   

19.
盘鹏慧  罗伟强  莫丹  庞晓 《食品与机械》2021,37(12):132-136
目的:研究西瓜籽油脂肪酸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索氏回流法对西瓜籽进行提油,对西瓜籽油进行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GC-MS)对其脂肪酸的成分、含量进行分析,通过其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西瓜籽油中含有6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达到50%以上;西瓜籽油对铁离子具有还原能力,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3.7 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值为0.031 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12.04 mg/mL。结论:西瓜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辅助提取棉籽油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小红  解成喜 《食品科技》2012,(10):154-157
以棉仁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棉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剂、微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棉籽得油率的影响,确定了棉籽油的最佳提取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棉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棉籽油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剂为正己烷、微波功率500W、料液比1:7、提取时间5min,在该条件下棉籽油得率为32.50%。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棉籽油含有10种脂肪酸,其中主要含有棕榈酸37.82%、亚油酸44.24%、油酸11.61%,还含有锦葵酸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