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基本情况四平市的农村水管站分市、县、乡三级设置,共116个,定编49O人.其中,乡镇水管站111人,定编464人。全市农村水管员队伍中,技术人员80人,其中工程师6人,助理工程师23人,技术员51人.乡镇水管站中,有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16人,技术员50人。乡镇水管员由县水利局管理,财、物管理不一样,有的是县水利局管理,有的是当地乡(镇)政府管理。截止1996年底统计,全市农村水管站形成固定资产530万元,拥有独立办公面积11638平方米,汽车2台,拖拉机6台,水准议44台,养站地55公顷、管理各种农村水利工程32169处。全市建成“四…  相似文献   

2.
按照省厅的布置,为切实搞好水管站队伍整顿,促进农村水利全面、健康发展,舒兰市从1998年4月开始,利用两个半月时间,集中进行水管站队伍整顿工作,走出一条水管站管理的新路,取得了显著成效。1水管站队伍整顿的必要性水管站担负着所在乡镇的抗旱、防汛、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基础工作,常年工作在水利战线的最前沿,工作量大,面广、事杂,加之我市水管站又是1988年从原乡镇水利所划归出来的,人员结构复杂,素质低,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已很难适应水利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要加强水管站建设。这次省厅制定了加强水管站建…  相似文献   

3.
1全省农村水利管理站工作回顾两年来,我省农村水利管理站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1998年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全省各级水管站职工的积极努力和勤奋工作,顺利地完成了全省乡镇水管站整顿和全员培训工作,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1深人调查,探出病源,找出切人点农村水利管理站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水利方针政策的桥梁及联系农村千家万户的纽带,是当地乡镇政府搞好水利工作不可缺少的参谋和助手。针对我省乡镇水管站真正发挥的作用如何这个问题,省水管总站在1997年为摸…  相似文献   

4.
榆林市乡镇水管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水管单位是县水务局联系乡镇组织开展各项水利工作的纽带。文章结合榆林市乡镇水管站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利弊及症结所在,对加强、深化乡镇水管体制改革建设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其建设的积极意义,促进乡镇水管事业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毅 《陕西水利》2006,(1):39-39
这几年各级对乡镇水管站几乎很少提到。笔者现以铜川耀州区为例,就此谈点看法。耀州区现有13个乡镇,自1989年每个乡镇都组建水管站后,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一批比较完善的基层水管  相似文献   

6.
运城地区“十强”水管站编者按乡镇水管站从1987年组建以来,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实践证明,乡镇水管站做为水利系统最基层的服务机构,乡镇水利员做为水利建设的排头兵,已为全省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运城地区由于领导重视,对乡镇水管站的工作抓...  相似文献   

7.
我县有库、塘、井、站等小型水利5932处,及冯家山水库灌区,共有灌溉面积45.2万亩。全县19个乡、镇,已有18个乡、镇设了水管站,共有管理人员113个。我们的具体作法如下: (一) 改革管理体制,健全组织机构 1983年,经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县政府颁布了《岐山县水利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乡、镇水管站机构及其任务。规定水管站一般由5~7人组成,人员由群众推荐,县水利部门审核,乡人民政府批准任用。乡、镇水管站站长大都由水利员担任。水管站人员的工资除水利员由县局从水利事业费中拔付外,其余人员由乡、镇解决。到目前,全县有18个乡、镇水管站基本做到了组织健全,人员精干,队伍稳定。乡镇水管站下设站、段、斗水管组,共223个,落实段斗人员316名,村民小组管水员918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基层水利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岐山县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不断加强基层水管体系建设,健全水管组织,完善管理制度,深化体制改革,搞活管理机制,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使基层水管体系网络不断地巩固壮大.全县已建成基层水管站14个,均为县水利局的派出单位,有管理人员38名,做到乡有站、站有址、人员有编制、经费有保障、管理规范化、服务专业化,化解了基层水管体系建设中体制、机制、人员、职能、队伍等许多影响水利发展的不利因素,探索出了一条基层水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我省乡镇水管站建设起步于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水利建设,国务院国办发[1986]第50号文件下发后,1988年省政府50次常务会专题研究加强乡镇水管站的建设问题,明确了乡镇水管站为县水利局的派出机构、实行县水利局与乡镇政府的双重管理。截止1995年,全省成立了1192个乡镇水管站,通过考试录用3289名管理人员。在各级财政的支持和上级水利部门指导下,乡镇水管站为农村水利建设和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份,我在运城地区调查水利经济发展状况时,发现了一个值得推广的典型─—夏县禹王水管站。夏县禹王水管站建站以来,建成各类水利工程469处(眼)、U型渠道179km、低压输水管道359.8km,改善水地2533hm2,为禹王乡农业发展、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做好农村水管单  相似文献   

11.
德州市把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促进水利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基本建立起了以乡镇水管站为主、专业化服务队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补充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对已建的水管站全部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统一管理体制.对各县(市、区)提出了“四个统一”的要求,确保了水管站建设规范推进,为全市农村水利工程的良性、长久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产业化,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乡镇水管站由行政管理型转向实体服务型。围绕服务办实体,办好实体搞好服务。1998年,我们在东丰县三合乡水管站抓了试点,取得明显成效,为乡镇水管站发展走出了一条路子。 1 增强服务功能,搞好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汝城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又是国家级贫困县,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管单位担负着全县农业灌溉、防洪保安等公益性职能。笔者对该县龙虎洞水库、文明水库和李家洞水库等3个主要水库水管单位和乡镇水管站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从人员配备、办公场所、管理模式、经费及人员编制等方面简述了宁津县乡镇水管站的现状,分析了乡镇水管站恢复成立之后在小农水工程管理、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水利普查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目前宁津县乡镇水管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对乡镇水管站投入、切实加强乡镇水管站管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等加强乡镇水管站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村水利     
《水利发展研究》2008,8(11):18-19
一、农村水利改革30年回顾 (一)1978~1989年 ·农田水利管理责任制改革 ·水费改革和多种经营 ·国家通过以工代赈和农业综合开发增加农村水利投入 ·通过成立乡镇水管站等措施,恢复和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加快了农村人畜饮水解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全面、实效的原则,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全市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从2004年底起,市水利部门就组织调查队伍,深入到行政村、自然村进行调查摸底。全市19个乡镇农村居住总人口70.76万人,建有各类集中式供水入户工程184处,供水受益人口54万人,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实和提高乡村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乡镇水管站机制,完善提高水利管理和服务功能,逐步把盐城市的水管站建成符合水利部提出的“五有”标准,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充分认识乡镇水管站在水利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乡镇水管站是县水利局的派出机构,是在县水利局和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下的农村水利工作的职能部门,它是水利部门最基层的事业单位,担负乡镇范围内的水利建设、管理等繁重任务。把乡镇水利站建设好,是强化农村社会化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建国以来,国家在我市投资9亿余元,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  相似文献   

18.
1延庆县水务站的建设情况 2002年依据县机构改革方案所确定的乡镇水管站职能,根据市水利局报请市政府<关于改革乡镇水管站机构设置,加强郊区水利工作的请示>,要求我们首先统一认识,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我县水资源统一管理,逐步实现农村水利向城市水利转变,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水资源局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设立15个水务站,统一由县机构编制办公室于2002年6月13日正式批复.  相似文献   

19.
结合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乡镇水管站的现状,分析了乡镇水管站目前运营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提出确立乡镇水管站的性质与职能,壮大乡镇水管站技术人员队伍,发掘经营渠道,扩大资金来源等,与同行共同探讨,以期促进乡镇水管站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升  林郁 《水利天地》1998,(3):38-38
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阿城市的农村自来水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全市有338个自然屯,20.83万人吃上了自来水,占农村人口的50.3%。农村自来水事业的迅猛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下,改善了卫生条件,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加快1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步伐。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