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影响钢铁料消耗高的因素,对炼钢关键工序的工艺及管理方面采取了转炉少渣冶炼、装入制度的控制、480 min生产管理制度、两提高一减少等一系列有效措施,2020年上半年钢铁料消耗从年初的1 095.216 kg/t降低到1 079.782 kg/t,下降了 15.434 kg/t,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约2 ...  相似文献   

2.
转炉双联法冶炼工艺及其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礼明 《上海金属》2005,27(2):44-46,51
阐述转炉双联法冶炼工艺的主要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与常规转炉冶炼相比.双联法冶炼工艺及其消耗指标的优越性。转炉双联法冶炼工艺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李贵顺  靳秀礼  杜勇 《连铸》2006,(2):18-19
简述挡渣塞在顶底复吹转炉出钢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此挡渣效果优于挡渣球法,并能够满足冶炼低磷钢的要求,挡渣成功率达85%.  相似文献   

4.
钢铁料消耗包括转炉钢水消耗和连铸钢水消耗。通过采取降低转炉和连铸钢水消耗以及降低系统温度和中间包包龄攻关等措施来降低炼钢厂钢铁料消耗,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转炉常规冶炼工艺脱磷效率低、物料消耗高等难题,研究并改进了转炉留渣双渣工艺。对转炉留渣双渣工艺中双渣倒渣前脱磷效率和双渣倒渣渣铁分离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双渣倒渣前熔池温度、炉渣碱度、吹炼氧压、吹炼时间以及氧枪枪位、底吹流量和加料模式等参数进行调整,形成了转炉留渣双渣工艺的脱磷期高效脱磷技术、渣铁分离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工艺改进后,双渣倒渣时的脱磷率达到了较高水平,炉渣铁珠含量降低至8%以下,钢铁料消耗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邯钢三炼钢厂100吨小炉容比顶底复吹转炉,装入量大,散状料消耗高,喷溅严重,终点命中率低等问题,主要从优化转炉入炉炉料结构入手,对操作工艺进行优化,使得散状料消耗大幅降低,终点命中率提高,钢铁料消耗降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铸造技术》2015,(12):2950-2952
转炉炼钢留渣作为一种能够显著降低辅料消耗、提高钢液收得率的技术,随着转炉技术的发展,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综述了留渣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需要控制的工艺参数,并对该技术在国内外应用以及发展做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对红钢炼钢厂转炉钢铁料消耗的影响原因主要从理论分析入手,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讨论钢铁料消耗受操作水平、入炉原材料质量、生产组织、钢坯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根据影响原因分析提出有效改进工艺措施,2020 年一季度钢铁料消耗完成1 084 kg/t,与去年相比下降11 kg/t,有效地降低炼钢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倪家麟 《连铸》2006,(3):44-44
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在马钢二钢轧总厂转炉炉龄创新中再次取得明显成效突破28000炉。历经一年零十个月的冶炼作业运行,马钢二钢轧总厂二号30t纯氧顶吹炼钢转炉将于三月十七日停吹拆炉。期内单炉役生产各品种钢总量高达114万t,刷新了马钢转炉炼钢史炉龄最高记录。与近两年年平均炉龄相比,增幅27.4%,为连铸高效化作业奠定叮靠基础。  相似文献   

10.
《铸造技术》2017,(5):1099-1102
基于钢铁大学网站虚拟炼钢模块,以建筑钢为例探讨了转炉虚拟炼钢成本的影响因素。虚拟炼钢模块依据最终的冶炼时间、出钢量、出钢温度、钢液成分以及渣成分进行判定,对判定合格后的模拟冶炼进行成本对比,以研究冶炼时间、出钢量、出钢温度、兑钢水量以及其他消耗等因素对冶炼成本的影响规律。经过数百次模拟冶炼,提取出冶炼成功并有效的174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为:冶炼时间越短,成本越低;提高出钢量有利于降低成本;为了降低成本,应该尽量降低出钢温度。  相似文献   

11.
在大气环境下采用熔铸法制备了Cu-1.2Cr-0.6Fe合金,利用OM、XRD和EPMA分析研究了该合金铸态和热处理态的显微组织,并利用INSTRON5882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HBE-300型电子布氏硬度计分别测试了该材料的拉伸性能和硬度。结果表明,Cr与Cu不能形成化合物,可有限同溶于纯铜中,超过部分形成过剩的第二相。Fe具有同溶强化效应和细化晶粒的作用,能改善合金力学性能。合金材料铸态试样的拉伸强度、硬度分别为247.65MPa和67.6HB。铸态合金试样经960℃×1h同溶(水淬)→470℃×6h时效(空冷)热处理后,可析出细小弥散的第二相质点,其硬度值可提高到98.7HB。  相似文献   

12.
采用恒电流极化、电化学阻抗测试等方法,通过旋转电极研究在不同转速下纯铝及铝合金在4 m mol/L的NaOH电解液中氧化膜的生成与脱落情况.结果表明:在未加极化时纯铝表面也会形成一层薄的氧化膜,基本认为这层膜为较为疏松的单层多孔层膜,膜的脱落随转速的增加而加快.极化后纯铝表面形成了有一定厚度的双层氧化膜,内层与铝基体结合紧密,在转动情况下也不易脱落,外层较为疏松,在转动时很容易脱落.铝合金由于合金化的影响很难形成稳定的氧化膜,且氧化膜在静态时就很容易脱落,转速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2524-T34板材的疲劳性能,借助金相和扫描电镜观察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行为。结果表明:2524合金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疲劳强度达到屈服强度的80%以上;疲劳裂纹主要在第二相粒子以及第二相粒子/基体界面萌生,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偏转与晶界的阻碍有关;相邻晶粒内两个有利滑移面之间的位向差是控制裂纹通过晶界扩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手柄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文件夹手柄多工位级进模的冲压工艺,设计了排样图及模具结构.说明了模具结构的特点:模具的上下模固定板具有高精度和长寿命,可快速更换凸模和凹模镶块,且重复装配精度高,可快速定位导料板,卸料板上安装了弯曲上模,卸料板既可弹性压料又可刚性卸料.  相似文献   

15.
板料成形的数值模拟及其在U形法兰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料成形的数值模拟可以预测并显示板料在拉深过程中的起皱、拉裂、板料的厚度变化等。描述了板料成形的物理过程、力学模型与模拟典型成形过程,讨论了数值模拟的数学方法与有限元模拟及其求解步骤,并运用软件Dynaform模拟分析了U形法兰件的成形过程,分析了零件的厚度分布,预测了零件可能产生起皱的部位,提出了消除或减少起皱的工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6.
对系列碳含量的高强度奥氏体焊条熔敷金属冲击韧性进行了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冲击断口和金相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合X射线能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中第二相的成分和结构进行了确定,并采用热力学软件Thermo-Calc对凝固相的组成及其中第二相的含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冲击韧性随碳含量的增加而线性降低,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在凝固末期形成于奥氏体枝晶间的碳化物由颗粒状变为层片状,尺寸和含量均相应增大,减弱了基体的连续性,同时由于自身的脆性破碎导致裂纹低能扩展,使冲击韧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以镍粉和铝粉为主要原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Ni-Al金属间化合物。研究了成分配比对热爆反应的影响,绘制了热爆反应曲线,分析了热爆反应机理及产物的显微组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成分配比和压坯密度对热爆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Al含量、加大压坯密度都会缩短热爆起始时间、降低热爆起始温度;反应起始温度低于Ni-Al系的最低共晶温度(640℃)。本文初步确定了Ni-Al系的热爆反应是由固固扩散反应引发的。Ni-32Al的反应产物为均一的NiAl相。  相似文献   

18.
李林元 《硬质合金》2011,28(2):116-119
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钼粉中镍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确立被测量和测量方法,识别了各不确定度来源,并着重对测量结果重复性、样品和载体称量、工作曲线拟合过程、被测样品和标准样品中基体含量(文中含量均为质量分数)不一致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和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报告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标准工作曲线拟合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对总不确定度有较大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Al-Si合金中各元素的ICP-AES光谱仪分析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优化了仪器的工作条件,选择适当分析线,并进行了精密度及加标回收率实验,制定了相应的分析规程,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度,提高了分析速度,节省大量试剂。  相似文献   

20.
高莉莉  边秀房  姚秀军  李鲁伯 《铸造技术》2007,28(11):1442-1445
通过对FeCrCoWCBY2O3合金粉末在低碳钢表面进行激光熔覆,获得了C、B含量较高的无裂纹熔覆层,其厚度在1.0~1.5mm之间。利用XRD、SEM等分析了熔覆层的成分及显微组织结构,并测试了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结果显示:激光处理后表面迅速熔化和冷却,组织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枝晶和枝晶间碳化物组成;熔覆层的硬度比熔覆基体提高3倍多,且硬度最高值不在表层,而在距离表面0.3mm处;耐磨性相对基体提高接近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