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USB2.0的多路异步串行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几种扩展串口的方案,针对当前串口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USB2.0接口芯片(CY7C68013)控制异步串行收发器TL16C554的4路串口通信的方案,设计了适于多路串行数据收发的硬件系统,编写了基于多线程技术的软件系统,实现了USB和串口之间进行通信.测试结果表明:单路波特率可稳定在1 Mbps,4路串口同时传输,每路波特率可稳定在512 Kbps.  相似文献   

2.
通用异步收发器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 具有传输线少、可靠性高、波特率可调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和控制系统.基于开放式多媒体应用平台(OMAP),采用FPGA的UART模块和MAX1500的SIM卡模块,将I/O线与SIM卡进行通信,实现了手机终端利用UART异步串口读写SIM卡数据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由于实行奇偶检验,保证了传输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TMS320F2812和USBI00的CAN—USB总线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成  刘晓刚  刘春生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2):176-178,181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CAN控制器和USB芯片的USB总线和CAN总线的通信模块的设计,提出了一种使用USB接口实现CAN总线网络与计算机连接的方案。利用USBl00芯片可在不了解任何USB协议的情况下,完成计算机RS232串口升级为USB接口,同时CAN接口采用DSP片上CAN控制器,硬件设计极为简单。在DSP的控制下,PC机与CAN节点可以双向通信,通信波特率可高达1Mb/s,传输数据稳定,可靠。实验证明,运用TMS320F2812片上eCAN模块来构成CAN总线通信系统更为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电子技术》2017,(4):86-90
传统多串口并行通信数据传输系统无法自主获取串口号,需手动选择再打开串口,需要使用者事先了解接口编码,这无形增加了系统的工作时间。为此,设计一种基于FPGA的多串口并行通信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中的串口数据接收模块采集多串口数据,并通过控制寄存器达到控制通信数据波特率的目的。系统利用NiosⅡ处理器使8种信道共同进行传输工作,其将数据传输到并串转换模块。并串转换模块对输出的8位并行数据添加通道标识、并串转换处理,再将处理后的并行数据传递到串口输出选择模块中。依据数据脉冲上升沿设计串口输出选择模块,该模块通过多路分配器将有数据通道的数据串行逐位送出。系统在软件中进行了传输设计、NiosⅡ处理器流程设计以及通信设备类的设计与封装。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在FPGA上正确实现了8个串口数据的传输,并且具有较高的数据接收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王智  杨瑞峰  杭晔 《通信技术》2009,42(5):45-47
提供了一种4路串口转换PCI总线的设计方案。运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2C35和UART串口扩展芯片ST16C654实现多路串口和PCI总线接口转换,并重点介绍了FPGA和PCI总线的设计要点以及驱动程序的开发。该扩展卡符合PCI 2.2规范,最高波特率可达921.6KB/s,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测试设备、工厂自动化、有线通信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李向军 《电声技术》2016,40(12):55-57
计算机串口最大波特率为115.2 kbit/s,高于计算机最大波特率工作的设备不能直接用计算机进行调试或测试.提出一种基于TMS320C2812和XR16C2852芯片实现的两路波特率不同的异步串口通信电路设计方案,为高于计算机串口波特率115.2 kbit/s的被测/调试设备提供与计算机在线串口调试或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7.
一种高可靠性的计算机与FPGA串行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以FPGA为硬件平台的下位机与计算机(上位机)进行串行通信,将串口功能集成到单片FPGA内,运行中波特率可调,经过适当的倍、分频实现了零误差的波特率发生器,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上位机上编写VB程序负责主设备的发送命令并接收显示来自FPGA回发的数据,实验结果表明通信可行,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8.
雷奥 《电子世界》2008,(1):26-28
<正> 通常微控制器通过串行接口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时,两个终端需要通讯波特率一致才能达到准确与可靠的通讯效果,串行波特率的自动检测(ABR)可以解决通信终端的波特率自动匹配问题,从而实现微控制器与 PC 或其它主机的串行通信。本文主要介绍 MSP430系列微控制器实现串口通信时的波特率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多路串行数据同时接收/发送,然后汇合成一路串行数据发送/接收的多串口转换技术。使用Verilog语言在FPGA上实现了该方案,分别设计了数据的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缓存模块以及系统的分频模块、延迟模块,实现了多路串行数据在通信速率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合成一路高速串行数据收发的功能。通过Quartus II仿真和实验测试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在PC测试中,16路波特率为4 800 bit/s的串行数据,可以以波特率为115 200 bit/s进行聚合,各路数据速率无互相影响,且误码率为0。该设计的优点在于节约硬件开支,达到串口多用的效果,适用于多路数据同时采集的实时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0.
文章是在VC6.0的开发环境中,为了实现上下位机的可靠通信,设计了基于串口通信的,配合下位机工作的用户设备接口。简要叙述软件各模块的主要功能。重点介绍程序设计流程思想,线程在处理串口通信时的应用和Access数据库的使用以及程序设计中控件使用的方法。还阐释了基于MFC的界面设计方案,以及串口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数据曲线显示和程序运行结果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基于MPC8280的智能串口模块用于扩展CompactPCI计算机系统的串行通信接口。在模块设计中,通过使用HB6芯片,实现非透明PCI桥;通过外接收发电路,实现PowerPC微处理器自带的四路RS422接口。该智能模块具有单独处理能力,在基于CompactPCI总线的系统中既可作主模块又可作从模块。该模块已经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8位单片机驱动PCI总线网卡的设计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采用8位单片机80C51和PCI总线主控I/O加速器芯片9054驱动PCI总线网卡以实现RS232串行设备与以太网连接的设计方案。采用该方案可以方便的实现单片机上网,为现场串行设备的网络化管理提供基础,给出了硬件接口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程序设计采用了C51语言,便于移植和调试,并且提供了主要程序原代码。  相似文献   

13.
详细论述了所开发的串行通信链路的开发过程及设计方案。从光通信链路入手,在研究了相关串行通信接口协议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发射和接收接口电路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光电转换接口模块,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基带传输性能测试和数据通信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光通信设备可稳定工作在460.8 kb/s。该光电转换接口设备是为了配合用于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光传数字舵机的验证而开发,它以光信号的形式传输飞控计算机至舵机的控制指令,并返回舵机位置传感器信号。飞控计算机端电气接口采用RS-232标准,舵机控制器端采用RS-485接口标准,通信波特率为9600 b/s。通过其在直升机贴地飞行光传操纵半物理仿真平台上的验证表明,所开发的光电接口设备兼容两种串行接口,能够满足验证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TC35 GSM模块在无线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胡蔷  鲍强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9):34-35
TC35 GSM是西门子公司为无线通信设计的一个宽频GSM模块。本文介绍了该模块的无线传输基本特性,分析了该模块硬件接口电路的功能和作用,包括GSM基带处理器,ZIF连接器提供的4个应用接口:电源接口、串行接口、SIM卡接口、音频传输接口。并给出以TC35模块为通信核心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UART作为RS-232协议的控制接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实现准确的数据串口通信,在分析CRC生成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UART设计与实现方案。该方案在串口通信中采用CRC-5校验,基于FPGA采用Verilog语言实现CRC-5校验模块,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达到了预期设计的目标。提高了通信的速度、可靠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以基于OX16PCI958串口芯片的多串口卡驱动为例,分析了VxWorks串口驱动的层次和机理,研究了tty驱动和底层SCC驱动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基于OX16PCI958芯片的多串口通信驱动程序的实际编写与参数定制,给出了PPC体系结构微处理器的串口驱动程序设计基本方法、步骤,并指出了该方法对基于VxWorks的安全平台实现高速串行数据通信及安全处理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ARINC429是目前最常用的航空数据总线,ARINC429通信模块是航空电子系统中重要的组成模块。为了构建航空电子测试系统,设计了基于PCI总线的ARINC429通讯模块。采用DSP+FPGA的硬件结构,利用DSP实现了通讯模块的PCI接口,并利用FPGA实现了ARINC429通信协议的编解码逻辑。测试表明,该通讯模块能实时可靠灵活地收发数据,解决了飞行器多路ARINC429数据总线之间的双向通信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测试仪表设计越来越向着多接口、多功能、智能化、高密度、高速率的方向发展。本文对多协议串行通信的测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一种基于PCI总线的多协议数据误码测量模块的设计方案,先介绍了该模块的系统构成,然后重点分析了关键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具有波特率自适应功能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nRF401无线数据传输器件的数传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微控制器与nRF401的接口原理图,针对微控制器串行口不足的问题,用软件模拟实现了一个串行口,并得出了51系列单片机波特率自适应功能的定时器初值设定方法,给出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