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春海 《工业建筑》1998,28(9):56-57
1引言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工业厂房,一般为排架结构,既有柱间支撑,又有屋架(屋面梁)支撑。由于建设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廊坊市某机械厂下料车间需要分期施工。并且,先期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需满足规范[1]要求,先、后期工程作为一个整体,也要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1前言在旧房改造工程中,常会涉及柱子的改造,如加柱、拔柱、换柱、接柱、增设牛腿、柱子加粗加长、柱子纠偏、小柱移位等,以增加建筑物的使用空间和平面承载能力。截柱扩跨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建筑改造措施,其目的是在不影响或少影响主体结构受力的情况下改造柱子、相应的托梁及支座、支承柱、柱基础等,实现结构跨度的由小变大,以满足新工艺的要求或获得更满意的使用功能。2计算模型的分析2.1模型的建立待加固工程为一幢12层框架结构,取截柱扩跨的单榀框架作为研究对象,如图1所示。根据某些实际加固工程和参照规范[1]的要…  相似文献   

3.
对带支撑异形柱结构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时程分析。比较了几种支撑设置方案的分析结果可知,对于文中算例,只在底部设支撑,不能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为确保结构安全,仍需通高设支撑。所得结论可作为带支撑异形柱结构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汤道鑫 《安徽建筑》1999,(4):117-117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外形和立面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钢筋旺圆形柱被大量使用在工程中,常既作为框架柱又作为装饰柱,既起到框架受力作用又满足建筑美观要求。就其受力特点来看大部分为偏心受压柱,由于受压区的特殊形状和纵向钢筋的均均布置,给计算带来一定难度。(硷结构设计规范)(GB10-89)以下简称规范)给出的计算公式是一个超越方程,手算必须借助近似简化公式才能进行,且需要反复迭代,既不精确工作量也很大。本文根据(规范)给出的计算公式编制计算程序,利用微机可方便准确地求出圆形截面往的配筋。一、计…  相似文献   

5.
劲性混凝土柱施工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沛成  侯永钊  李臻 《建筑技术》2004,35(2):105-107
国家大剧院工程中,歌剧院、戏剧院及音乐厅内分别有8根、10根、18根矩形劲性混凝土柱,根据工程特点,从柱内型钢材料加工,柱内型钢安装,劲性柱的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等方面制订施工方案,解决了一系列施工难题,劲性柱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赵永刚  李茂  刘浩 《四川建筑》2012,32(5):127-129
文章主要对轻钢框架-支撑结构模型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以方钢管作为模型框架-支撑结构的梁柱,以角钢作为框架柱间支撑,楼板采用新型轻钢楼板,整体结构模型为1∶3缩尺模型,通过测试结构的动力特性,综合评价该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为该结构体系的实际推广应用做试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种结构具有足够的抗侧力能力,满足规范要求,抗震性能良好,适合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公司在德派斯大厦等4项工程中,充分利用现有模板支撑周转材料,针对不同情况和实际条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支撑方案,满足了施工要求,且安全可靠、安拆方便。1德派斯大厦工程德派斯大厦工程地下1层、地上23层,L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建筑面积3400...  相似文献   

8.
福建广播电视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建筑群,建筑平面复杂。根据建筑功能和场地的不同情况,工程采用桩筏基础和桩基础,沉降和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工程电视中心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周边框架柱设置构造钢骨。介绍了工程设计采用的相关措施。结构设计于新老规范的交替之际,结构的弹塑性分析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彭珊 《山西建筑》2012,(23):36-38
以上海重型机器厂万吨水压机车间改建工程为例,对原有车间进行了抗震检测和鉴定;设计采用新结构与原有结构连成一个结构单元的方案,解决了新扩柱距无法设置柱间支撑的难题,新老结构连成一体后,在计算和构造上均满足现有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天津高银117大厦建筑高度597m,共117层,是中国在建的屋顶高度最高的建筑物,结构高宽比达到约9.5,均大大超过现行规范限值。为满足结构抗震与抗风的技术要求,结构采用含有巨型组合柱、巨型支撑及转换桁架组成的外框架以及含有组合钢板剪力墙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形成的巨型框架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塔楼的结构高度、高宽比、巨型柱截面尺寸等均创造了中国现有建筑物的工程记录。结合新抗震规范的部分要求,作为在高震区设计建造的超高层建筑,在反应谱选取、整体刚度控制、材料与构件选型、性能化设计、巨型柱设计、防倒塌及稳健性分析、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等方面均体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存有结构隐患投入使用十年的某办公楼改为医院门诊楼的全面诊治,介绍了对本工程结构质量全面检测鉴定结果,以及对梁板柱主要构件采用结构胶植筋、增加柱砼截面围套、结构胶粘钢和碳纤布加固和梁柱节点加固特种结构补强方法,使本工程由局部危房转为满足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满足结构正常使用功能要求的工程。  相似文献   

12.
某工程框架柱配筋不满足规范要求,采用碳纤维加固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系列加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进  周鲁敏  吴树勋 《建筑技术》2011,42(6):487-491
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系列由多组老厂房改建而成,各单体结构建筑造型新颖独特。结构设计中,通过对单层厂房结构的抗侧力体系的转换,取消了落地柱间支撑,满足了建筑功能需求。部分展馆采取新老结构脱开的处理方式,避免节点连接困难,简化结构抗震体系,提高了结构抗震性能。采用V形柱钢框架形成新建结构,计算结果表明,V形柱钢框架结构扭转效应显著。通过设置纵向支撑,降低了结构扭转效应,整体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基于闭口薄壁杆件扭转理论,对V形柱的约束扭转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应力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工程中小震设计满足规范要求,大震弹塑性分析时,高区转换层上一层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抗剪破坏。钢管柱加厚且高区结构加支撑后再进行大震弹塑性分析,结构满足C级性能目标。分析表明复杂结构满足中小震设计要求,并不一定能保证结构大震安全。大震弹塑性分析中除监控梁柱单元的弯矩铰外,还应监控梁柱单元抗剪承载力,才能实现性能化设计目标,保证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介绍了深圳规划大厦的结构设计,包括地基与基础处理、结构体系与计算分析以及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针对楼板多处开大洞、上下楼层柱网变化、以及大跨度等技术问题,结构设计分别采用局部转换和预应力技术,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此外,利用搭接柱转换,解决不同柱网尺寸转换,又满足建筑净空要求。对于超高跃层柱采用芯柱措施,以弥补抗震性能延性差的缺点。最后,针对剪力墙和框架柱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针对具体问题,在满足现行规范规定的前提下,灵活采用合理有效的结构方案,实现建筑专业复杂多变的功能要求,是结构设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对本工程结构设计论述,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在满足规范规定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条件下,以经济性评价为目的,对高支模墙柱支撑系统中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算例进行分析,优化后墙柱支撑系统可节约材料用量,降低工程施工费用,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7.
谭浩清 《四川建材》2008,34(1):143-144
建筑模板支撑工程是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重要一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其建筑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和承载力验算进行了阐述,从柱模和梁模施工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有粘结预应力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并根据建筑工程特点对如何提高工效和加快柱模周转,进行了扼要介绍,以满足模板工程的实际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18.
王秀丽  张晓将 《四川建筑》2010,30(1):99-101
对高烈度区抗侧刚度不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增加屈曲约束支撑以满足弹性位移角的设计方法研究。结合工程实例,利用底部剪力法确定各楼层的层间位移角,针对不满足要求的楼层加屈曲约束支撑。ANSYS软件模型中梁、柱采用beam4单元,屈曲约束支撑采用link8单元。应用三种不同的地震波对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加屈曲约束支撑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耗能减震性能,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了深圳规划大厦的结构设计,包括地基与基础处理、结构体系与计算分析以及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针对楼板多处开大洞、上下楼层柱网变化、以及大跨度等技术问题,结构设计分别采用局部转换和预应力技术,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此外,利用搭接柱转换,解决不同柱网尺寸转换,又满足建筑净空要求.对于超高跃层柱采用芯柱措施,以弥补抗震性能延性差的缺点.最后,针对剪力墙和框架柱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针对具体问题,在满足现行规范规定的前提下,灵活采用合理有效的结构方案,实现建筑专业复杂多变的功能要求,是结构设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对本工程结构设计论述,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于小高层住宅钢异形柱支撑框架结构进行整体分析,确定异形柱及支撑的布置方案。对异形柱和钢梁的连接节点选用四种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给出各种连接方式下的内力及位移的比较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钢异形柱支撑框架结构满足受力及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合理设计异形柱-梁连接节点,可以有效减小局部应力集中,降低施工难度。结构方案及节点连接方式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