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轧钢加热炉加热能力不足,炉墙冒火,自动化控制水平落后的情况,对加热炉进行了改造,延长了加热炉的长度,更换了单蓄热式空气烧嘴,并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从而消除了炉墙冒火的现象,提高了加热能力和自动控制水平,降低了煤气消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天钢1~#TRT顶压控制系统,对现有的顶压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在原有差压调节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顶压调节模式,将实际操作改为差压调节与顶压调节两种互选模式,提高了系统的发电效率;对旁通阀组的控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了炉顶压力的稳定,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贺礼泰 《中国钨业》2003,18(4):15-19
概要介绍了樟东坑矿区的主要地质特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床的基本特征(尤其是矿脉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总结;利用这些特性及其变化规律,采用一些新的探矿方法不但找到了一些隐伏盲矿,增加了地质储量,延长了矿山的服务年限,而且降低了探矿费用,减少了采矿的盲目性,节约了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原液压系统设计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分析、计算 ,找出了原因所在 ,提出了改造方案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液压系统的稳定性 ,减少了设备故障 ,降低了维护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型钢生产线工艺实际,制定了机器人硬件设计方案和机器人软件实现方案,实现了工业机器人自动贴标喷码技术在型钢生产线的应用.该系统的应用满足了产线工艺要求,提升了产线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标识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贴标准确率和喷码准确率均达到了99%,实现了危险岗位无人作业,作业周期缩短了25%;同时,实现了产品标识的统一规范性,提升了企业产品形象.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RTK和全站仪联合采集数据模式在安钢GIS中的应用情况,通过两种测绘技术的优势互补,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误筹,保证了测绘精度,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7.
从转炉耐材的损害机理入手,分析了耐材的损耗机理,探讨了炉渣的优化机制,对炉渣的组成及渣料的使用进行优化,对溅渣的工艺进行了改进,实现了转炉护炉的提升,延长了转炉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耐材的损耗,降低了转炉工序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财务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改变了账户设置,改变了支付方式,改变了资金存放方式,改变了资金结算方式,改变了执行信息反馈方式,改变了财务监督方式,有效地提高了高等学校财务工作的质量。为适应这种改变,高等学校财务部门要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强化内部预算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邯钢冷轧废水站的配套项目废水处理站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从自控设备组成、网络控制系统等方面论述了控制功能的实现,该系统的应用为ERP的数据采集提供了很好的保证,提高了电气控制的集成度和可靠性,简化了控制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天铁动力厂4#空分系统辅助油泵应用EV2000变频器控制系统的过程,对运行中出现的溢油、油压波动不稳等故障现象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案.改进后消除了故障现象,实现了闭环控制油泵的转速和启停,减小了对电机和电网的冲击和振动,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延长了电机使用寿命,保障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钢铁产业集中度是反应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重点介绍了2016年以来新疆钢铁产能布局和钢铁企业生产情况,分析了新疆钢铁产能利用率和产业集中度,就今后新疆钢铁产业集中度指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钢铁生产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戴铁军  陆钟武 《钢铁》2006,41(6):77-82
以钢铁生产流程铁流图为基础,分析了高炉-转炉流程、电炉流程和混合流程的铁资源效率.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大小取决于各工序的金属收得率,金属收得率愈高,流程铁资源效率愈高.讨论了电炉钢比对混合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炉钢比愈高,混合流程铁资源效率愈高.在此基础上,以中、美、日3国钢铁工业为例分析了电炉钢比和铁资源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何坤  王立 《中国冶金》2021,31(2):103-108
目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钢铁工业面临反倾销围堵、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过高(且无定价权)、去产能、能源和环保等多方面的压力.在此情况下,提出通过撬动国际废钢市场缓解这些压力的思路,即参与国际废钢贸易,通过积极主动地在国际市场上采购甚至抢购废钢资源,提升中国钢铁产能输出和经济环境效益,实现压低国外粗钢保有量,确保中国钢铁产能对外...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钢铁工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际钢铁工业的发展情况,从无焦钢铁生产技术,炼铁技术,炼钢技术,轧钢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在钢铁工业的应用以及钢铁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展望了21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钢铁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庆予  黄小原  刘新宇 《钢铁》2004,39(5):75-78
由于钢铁企业的生产是化学加工和物理加工相混合的长流程生产模式,其内部的生产物流管理具有很强的行业特点。从钢铁企业生产运行实际出发,具体分析了钢铁生产物流管理的要点,提出了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的基本构成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进一步阐述了相应的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钢铁企业集成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钢铁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集成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面向制造执行系统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研究了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和物料管理、质量管理、基础数据以及合同管理等子系统的集成关系.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系统,该系统的运行和实施对钢铁企业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昌武 《武钢技术》2003,41(5):55-59
详细阐述了国内外钢铁行业的未业发展趋势,指出世界钢铁行业正向超大型化方向发展,钢铁产能的过剩迫使国内外钢铁企业的生产主要围绕多品种、高质量、低成本展开竞争,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网络技术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国内钢铁业新一轮规模的无序盲目扩张,世界钢铁列强觊觎中国市场,民营钢铁企业的异军突起等,都将会使国内钢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我国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在今后几年加快步伐将成必然。  相似文献   

18.
田国  高成康  张溪溪  李晓军 《中国冶金》2022,32(10):111-120
针对钢铁生产全流程产生的NOx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依据NOx生成机理及元素流分析方法,建立钢铁生产全流程氮素流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以某典型钢铁企业实际生产数据为样本,分析钢铁联合企业的氮元素流动特征,讨论钢铁生产全流程中排放的含氮污染物及废气NOx的产生、脱硝及排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钢铁企业输入的氮素主要来源于高炉鼓风和各工序燃烧所需的空气(99.655%),输出的氮素主要以N2形式(82.917%)排放至大气,全流程内的氮素主要以煤气和工序产品形式循环;钢铁企业排放的含氮污染物以废气NOx(97.982%)为主,高炉炼铁工序废气NOx排放量最高;钢铁企业产生的废气NOx主要来源于焦炭(56.84%)和煤炭(28.91%),其中24.23%的NOx经脱硝后转化为N2排放至大气。对钢铁生产全流程氮素流及含氮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及相关政策开展研究,提出合理建议,对中国环境保护和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施灿涛  吴秀婷  朱涛 《钢铁》2021,56(9):50-55
 为了研究数据在钢铁行业的生态化利用问题,介绍了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及新发展阶段对钢铁企业的新型能力要求,阐述了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了钢铁行业数据资源特点及数字赋能基础,数据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不断交叉融合,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支撑政府行业治理3个层面,总结了钢铁行业数据发力的重点领域,提出以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基建”构建行业新型信用体系,支撑钢铁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谢开慧 《世界钢铁》2012,12(2):69-72
钢铁蓄积量是一个国家经济和国防实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和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钢铁蓄积量的计算、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大国的历史钢铁蓄积量的推定等方面作了介绍,同时汇总了国内有关专家和学者对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大国钢铁蓄积量的估算和观点,希望能有助于钢铁业有关人员了解并掌握世界产钢大国的综合国力和钢铁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