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传统模拟LP唱片(俗称黑胶唱片)停止在中国生产与发行以来.LP播放设备也跟着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很久。然而从全球看.LP唱片和唱机的生产与发行仍在继续,只因一批钟情于它的人群在支撑,使LP在市场仍有一席之地。可喜的是.为了使年代久远的、有价值的LP唱片借助数字技术的翅膀传播得更广,国外近几年来推出了多种LP唱片数字化的”另类“唱机:有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进行操控翻录.再用计算机上的光驱刻录CD完成的;也有不用计算机.仅借助自带CD刻录机的模/数一体式唱机实现的,值得喜爱LP唱片,又钟情于现代数字录音的发烧友们关注。  相似文献   

2.
唐道济 《高保真音响》2012,(11):100-102
模拟唱片(phonogram)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用来贮存声音信号的载体,百余年来技术的进步使它在频率响应、动态范围.失真度、串音和信噪比等性能上不断提高,日臻完善。模拟唱片目前都是密纹唱片.为直径10英寸或12英寸的乙烯基树酯塑料圆盘形载声体.现今对于慢转密纹唱片爱好者都习惯于称之为LP唱片。  相似文献   

3.
《现代音响技术》2012,(10):120-129
在前几期的连载中。我们主要揭示了在LP时代的七大唱片界的巨头。它们的公司沿革及一些具有收藏价值的LP的介绍和推荐。从这一期开始本刊将为读者再介绍除了前面一些大公司以外的中小唱片公司的资讯,以及它们血统与身世。且也有部分与之配套的唱片简介。这些中小型的唱片企业中其实也不乏有价值和有影响的唱片存世,论规模它们可能不及前者.  相似文献   

4.
《高保真音响》2012,(10):117-117
中国爱乐乐团(Chi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简称CPO)联手北京达人艺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次推出乐团的100张音乐会实况录音唱片,以及中国爱乐艺术总监余隆的10张LP黑胶唱片,称为CPOlive。这是中国交响乐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中国古典音乐界与中国本土唱片工业合作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5.
日本DENON(天龙)是一个成立于1910年的老字号著名品牌,它不仅是日本第一家销售LP唱片的音响公司,也是开发世界首款可实用的数字PCM录音机和率先推出首张数字录音的LP唱片的公司。  相似文献   

6.
在前几期的连载中,我们主要揭示了在LP时代的七大唱片界的巨头。它们的公司沿革及一些具有收藏价值的LP的介绍和推荐。从这一期开始本刊将为读者再介绍除了前面一些大公司以外的中小唱片公司的资讯,以及它们血统与身世。且也有部分与之配套的唱片简介。这些中小型的唱片企业中其实也不乏有价值和有影响的唱片存世,论规模它们可能不及前者,但是它们曾发行的LP中有许多也是在唱片发展历史长河中的珍品,并且现在还颇具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前几期的连载中,我们主要揭示了在LP时代的七大唱片界的巨头。它们的公司沿革及一些具有收藏价值的LP的介绍和推荐。从这一期开始本刊将为读者再介绍除了前面一些大公司以外的中小唱片公司的资讯,以及它们血统与身世,且也有部分与之配套的唱片简介。这些中小型的唱片企业中其实也不乏有价值和有影响的唱片存世,论规模它们可能不及前者,但是它们曾发行的LP中有许多也是在唱片发展历史长河中的珍品。并且现在还颇具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前几期的连载中,我们主要揭示了在LP时代的七大唱片界的巨头,它们的公司沿革及一些具有收藏价值的LP的介绍和推荐.从这一期开始本刊将为读者再介绍除了前面一些大公司以外的中小唱片公司的资讯,以及它们血统与身世,且也有部分与之配套的唱片简介.这些中小型的唱片企业中其实也不乏有价值和有影响的唱片存世,论规模它们可能不及前者,但是它们曾发行的LP中有许多也是在唱片发展历史长河中的珍品,并且现在还颇具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前几期的连载中,我们主要揭示了在LP时代的七大唱片界的巨头,它们的公司沿革及一些具有收藏价值的LP的介绍和推荐.从这一期开始本刊将为读者再介绍除了前面一些大公司以外的中小唱片公司的资讯,以及它们血统与身世,且也有部分与之配套的唱片简介.这些中小型的唱片企业中其实也不乏有价值和有影响的唱片存世,论规模它们可能不及前者,但是它们曾发行的LP中有许多也是在唱片发展历史长河中的珍品,并且现在还颇具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了解沈次农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LP唱片的死硬派发烧友,虽然因为工作关系,家中仍然有大量CD唱片收藏,但这些CD早已经成为沈先生女儿的宝贝。沈先生说,家里现在已经有差不多2000张LP,而且数量还会不断增加,LP都已经听不过来,除非工作需要,否则怎么会有兴趣去碰CD?  相似文献   

11.
解放 《高保真音响》2013,(12):84-87
1877年,托马斯·爱迪生(ThomasAlvaEdison)发明留声机.在人类历史上开启了声音记录的先河.最初的留声机所使用的信号记录载体并不是圆形的唱片,而是管状的圆筒.直到1887年,另一位发明家爱美尔·白莲娜(EmileBerliner)设计出一种供留声机使用的薄形录音圆盘.成功地取代了圆筒形记录器而风行于世,从此诞生了”唱片”这个名副其实的称呼。最早期的唱片与我们后来所熟知的乙烯基(俗称”黑胶木”)LP唱片区别已不大.随着历史的变迁.主要变化在于转速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一、CD唱片的制造 CD唱片是以坑槽的形式记录PCM信号的,它的制造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模拟唱片(LP唱片)的制造方法。CD唱片由印模在以聚碳脂材料的基片上,压印有极高密度的凹坑,这些凹坑代表了音乐信息及各种辅助信息,如曲目的时间、位置、通道数等。CD唱片的制造一般  相似文献   

13.
本期话题:国外LP唱片重新进入中国 邓(邓小宁):还是先从老姚开始吧。您大致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唱片,或者您的收藏原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听到它,会令我想起多年前曾经拥有的一张LP唱片,那首曲子是耳熟能详的莫扎特第十三号夜曲(CD唱片编号PHILIPS 416386-2),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学院乐队在PHILIPS录制的唱片。当时正值CD唱片方兴未艾,LP唱碟退出市场之时。这张曾进入日本唱片艺术榜的唱片声音保持了飞利浦一贯的录音水准,醇美而迷人,特别是提琴组在演奏时的声音,犹如夕阳下郁郁葱葱的绿油油的叶海,叶片伴随着阵阵微风颤动,折射出金黄色的光影。和大编制的乐队相比,这种小型乐队演奏似乎更加适合莫扎特的音乐。  相似文献   

15.
Long—Piaying唱片似乎已经是老古董,属于上一个时代的产物,但正是因为有了一定的历史积淀。所以,LP才更有值得玩味的价值。成为收藏家与爱好者的宝物。在LP鉴赏收藏领域。编号与暗码问题一直是唱片收藏家与音乐图书馆专家们的研究课题。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对于鉴别版本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LP领域里存在太多的翻版,所以通过编号搞清楚版本的先后优劣是最为直接、简便的捷径。 本文试图介绍一些在Long—Playing时代非常著名的唱片品牌的编号和暗码情况,希望能对方家的收藏或者版本判断方面提供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The Funk Firm Saffire Ⅱ唱盘+FXRⅡ唱臂+Lyra Kleos唱头组合在当今的数字时代颇有一种令时光倒流的能力.让LP迷对黑胶唱片产生更深一层的眷恋。  相似文献   

17.
阿辉 《中国电子商情》2006,(10):129-129
自从二十多年前CDIB片上市后,很快就以噪音少、无磨损、易保存等优点将黑胶唱片打得七零八落。但近年又被发现,CD虽有许多好处,但在高级器材上播放,老式的黑胶唱片在声音还原的自然度、真实度上CD是难以超越的,以致黑胶唱片竟又成了一些音响发烧友的宠物。最近,广东爱必希公司因应这一潮流,属意大规模地生产并推广“古老得几乎已经被人们所遗忘”了的LP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胶模拟唱片。并已经在近日推出了首批4款LP产品。  相似文献   

18.
2007年5月20日,力高音响在广州白天鹅宾馆陶陶亭举办了“金耳朵黑胶唱片音乐会”。所播放的黑胶唱片是美国TAS榜之HP推荐榜单的全套黑胶唱片,是全球绝无仅有、空前绝后的唯一一套,全部都是状态极佳的头版LP,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这套唱片,光是看看封面就已值回票价,更何况不用钱购票就可看可听这些黑胶唱片,可谓是力高为音乐和音响发烧友奉上的巨献。  相似文献   

19.
碟情驿站     
李直 《高保真音响》2011,(2):114-117
拿到这张唱片时笔者非常激动,因为这是一张久闻大名的发烧录音,这张唱片在LP时代就是是一张著名的专辑,也是贝拉方特(Belafonte)第一张在美国RCA唱片公司使用立体声收录专辑,收录在逼真立体声(Living Stereo)系列,是立体声录音初期的佳作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唱片噪声的去除 唱机的唱针在唱片的沟槽中划动时所产生的噪声、划痕噪声除了与沟槽中存在有灰尘、沟槽有划痕有关之外,唱片的材料也会引发噪声。材质较粗的SP唱片(standard play record)的划痕噪声相当刺耳。但是对于使用聚氯乙烯树脂可长时间记录声音的LP唱片来说,因唱片材料引起的划痕噪声则几乎听不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