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循环伏安法(CV)测定铁泥制备Fe3O4过程中Fe3+与Fe2+浓度比值的变化,为该工艺过程提供方便、快捷的监测方法。在实验条件下,溶液中的Fe3+与Fe2+组成可逆的氧化还原体系,产生一对峰形良好的氧化还原峰。对影响峰电流的扫描速度、pH值及干扰离子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扫描速度在0.002~0.01 V/s、pH在1.5~2.5时对氧化峰电流及还原峰电流没有影响;溶液中存在的SO42-离子在实验范围内对体系基本无干扰。Fe3+的浓度在0.000 8~0.008 4 mol/L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相对标准偏差(n=7)在 0.70%~2.0%之间。该法与标准重铬酸钾滴定法对比,相对误差为1.7%。  相似文献   

2.
以光谱纯石墨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对镀铬槽液进行动电位极化扫描,利用电活性物质的质量浓度在石墨电极表面的还原峰与氧化峰电流值的变化关系,分别建立了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电镀铬槽液中Cr6+和Fe2+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扫描速率为50~60 mV/s,酸度为pH 2.0,测试温度为20 ℃时,测定结果最佳。Cr6+在0.43 V(vs. 饱和甘汞电极,SCE)发生还原,Cr6+的质量浓度在2~14 g/L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还原峰峰电流呈线性,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99;Fe2+在0.52 V(vs. 饱和甘汞电极,SCE)发生氧化,Fe2+的质量浓度在5~15 g/L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氧化峰峰电流呈线性,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98。实验方法用于测定实际槽液中Cr6+和Fe2+,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 n=10)在1.1%~1.3%之间。将按照实验方法对实际槽液中Cr6+和Fe2+的测定结果与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Cr以及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Fe的结果进行比对,吻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面对能源与环境危机的挑战,绿色冶金技术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以硫化铜矿为原料的火法炼铜过程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SO2,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进行转化。相比之下,采用熔盐电解法直接将铜硫化物电分解为金属铜和单质硫,电解过程对环境友好。对700 ℃下NaCl-KCl-MgCl2-Cu2S熔盐体系中电沉积铜的阴极电化学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u+通过一步单电子转移电化学反应生成Cu,电极过程由扩散传质控制,扩散系数为1.23×10-5 cm2/s;Cu电沉积的成核生长为扩散控制的三维瞬时成核生长机理,形核成长为几十纳米至数微米大小的不规则颗粒微结构。  相似文献   

4.
纯铜充氢后并不改变组织结构和晶粒大。而且抗拉强度、延伸率和面缩率也不变化,这表明铜没有氢脆。在NaNO2溶液中,氢使纯铜的腐蚀电位、反应电阻降低,使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升高,断口形貌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氰化是从金、银矿石中回收金和银的最常用的方法。此方法中,除金、银以外的其他金属可以在某种环境下溶解并影响金、银的有效提取,铜就是这些金属之一,其质量浓度可达1000mg/L。当氰化物溶液中含有较高浓度铜时,贵金属提取率就会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另外,过程控制也更复杂,因为滴定法测定的游离氰化物的量不能代表实际上用于溶解金和银的氰化物的量。O.Alonso—Gonzdlez,等的试验有2个目的:①当用滴定法测定游离氰化物时计算铜一氰络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回归25℃、252℃、301℃、352℃条件下Na2WO4和0~350℃范围内NaOH溶液的Pitzer参数。在不考虑混合电解质相互作用系数的情况下,利用所计算的Pitzer参数及文献测得的NaOH分解白钨矿的反应平衡浓度,用插值法计算了70℃下不同浓度NaOH(0.69~3.15 mol.L-1)分解白钨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均为14.4×104-左右),证实计算所得Na2WO4和NaOH溶液的Pitzer参数是可信的。由此可见,利用Na2WO4和NaOH的Pitzer参数可对Na2WO4和NaOH溶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Na2WO4溶液中阴离子的存在对钨交换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Na2WO4溶液进行钨的离子交换时,溶液中SO2-4、Cl-、OH-的存在对钨交换容量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上述三种阴离子浓度的增加,钨的交换容量明显降低。同时,三种阴离子存在时的正交试验表明,其对钨的交换容量影响程度的顺序为Cl->SO2-4>OH-,交前液中[WO3]=20g/L,[SO2-4]<0.03125mol/L,[Cl-]<0.00846mol/L,[OH-]<0.4706mol/L是可行的。在上述阴离子存在下,通过串柱离子交换可提高钨的交换容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拜耳法利用高硫铝土矿生产氧化铝时,矿石中的硫在溶出后主要以S2-和S2O2-3等形式进入生产过程中的铝酸钠溶液,对生产造成一系列的危害。实验通过设计的特殊装置,在含硫的铝酸钠溶液中添加氯化亚锡的盐酸溶液,以氮气为保护气体和载体,生成的硫化氢气体与醋酸镉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镉沉淀,再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S2-含量;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硫代硫酸银、亚硫酸银和硫酸银沉淀,再添加氨水溶解亚硫酸银和硫酸银沉淀,根据硫代硫酸银水解后的硫化银沉淀量计算S2O2-3含量。试验研究了氮气流速、氨水加入量和淀粉指示剂加入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方法用于测定3种模拟铝酸钠溶液中S2-和S2O2-3,S2-和S2O2-3的回收率均为95%,S2-和S2O2-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分别为0.12%~0.34%和0.27%~0.57%。按照实验方法对3份贵州某铝厂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铝酸钠溶液中S2-和S2O2-3进行测定,S2-和S2O2-3测定结果的RSD(n=5)分别为0.28%~0.35%和0.32%~0.46%,加标回收率为94%~95%。  相似文献   

9.
采用拜耳法利用高硫铝土矿生产氧化铝时,矿石中的硫在溶出后主要以S2-和S2O2-3等形式进入生产过程中的铝酸钠溶液,对生产造成一系列的危害。实验通过设计的特殊装置,在含硫的铝酸钠溶液中添加氯化亚锡的盐酸溶液,以氮气为保护气体和载体,生成的硫化氢气体与醋酸镉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镉沉淀,再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S2-含量;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硫代硫酸银、亚硫酸银和硫酸银沉淀,再添加氨水溶解亚硫酸银和硫酸银沉淀,根据硫代硫酸银水解后的硫化银沉淀量计算S2O2-3含量。试验研究了氮气流速、氨水加入量和淀粉指示剂加入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方法用于测定3种模拟铝酸钠溶液中S2-和S2O2-3,S2-和S2O2-3的回收率均为95%,S2-和S2O2-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分别为0.12%~0.34%和0.27%~0.57%。按照实验方法对3份贵州某铝厂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铝酸钠溶液中S2-和S2O2-3进行测定,S2-和S2O2-3测定结果的RSD(n=5)分别为0.28%~0.35%和0.32%~0.46%,加标回收率为94%~95%。  相似文献   

10.
铟-硫氰酸钾络合物阴极吸附溶出伏安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铟(Ⅲ)的极谱法测定已有报导,多数为铟(Ⅲ)和有机试剂形成络合物在示波极谱上产生吸附波来测定铟(Ⅲ)。本文提出以无机试剂硫氰酸钾和铟(Ⅲ)形成络合物,在盐酸介质中,用阴极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铟(Ⅲ)。在研究了铟(Ⅲ)-硫氰酸钾-盐酸体系和铟(Ⅲ)在卧汞电极上的行为基础上,用0.64%硫氰酸钾+0.24mol/L 盐  相似文献   

11.
习霞  明亮  刘超 《冶金分析》2014,34(8):7-10
在玻碳电极表面,用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通过优化支持电解质及其pH值、修饰剂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测定条件,建立了基于该电极测定痕量银的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分析法。含痕量银溶液在pH 4.0的NaAc-HAc缓冲液中,-0.10 V电位下富集5 min后,于0.32 V处出现一灵敏度高、峰形较好的银阳极溶出峰,溶出峰电流与Ag+浓度在1.0×10-7 ~ 4.0×10-5 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3.0×10-8 mol/L(S/N=3)。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银的测定,平均回收率在95%~107%之间。  相似文献   

12.
将酒石酸插层水滑石(TA-HT)分散于壳聚糖(CS)溶液中,制备了新型的薄膜修饰电极。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吸收光谱仪(IR)对酒石酸插层水滑石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法(CV)对修饰电极进行了电化学表征,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LSSV)研究Pb2+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裸电极相比,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活性得到很大的提高。Pb2+在5~180μg/L的浓度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检测限可达1μg/L。测定0.1mg/LPb2+,当相对误差在±5%范围时,200倍Na+、K+、F-、NO3-,100倍Zn2+、Fe3+、Ni2+、Co2+,10倍Bi3+、Ca2+,5倍Cu2+不干扰测定。方法用于实际池塘水样中Pb2+的测定,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值基本一致,回收率在98.0%~102.5%之间。  相似文献   

13.
在0.12mol/LNaOH底液中,Bi(Ⅲ)-TAR络合物产生-灵敏吸附还原峰,用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铋的浓度在3×10 ̄(-8)~1×10(-6)mol/L范围内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法应用于矿石中痕量铋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并对络合吸除波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线性电位扫描法(LSV)、循环伏安法(CV)和塔菲尔曲线(Tafel)对不同锡含量的铅钙锡合金阳极在铜电解沉积360h后进行电化学分析,并结合失重法测定合金的阳极腐蚀速率。结果表明,铅钙锡合金阳极的耐蚀性能随着锡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Bi(Ⅲ)─Sc(Ⅲ)与八种变色酸双偶氮型试剂的示波极谱行为。其中五种含多卤素取代基的不对称结构试剂与Bi(Ⅲ)-Sc(Ⅲ)生成异核络合场,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得到灵敏的络合吸附波。测定了络合物的组成,研究了电极过程并提出了电极反应机理。用巯基棉吸附和分离,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建立测定痕量铋的方法,用于铜合金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高温氯盐法处理含铅锡物料时高铅氯盐溶液中锡的测定方法。研究发现, 在草酸-盐酸-亚甲基蓝的底液中, Sn在-0.5 V处有一灵敏的极谱波, Sn与Pb2+、Cd2+峰电位相隔100 mV, 可以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极谱法测定锡。对于0.25 mg/L的锡, 至少1 000倍的Cl-、Na+、K+、F-、SO2-4、NO-3, 200倍Cu2+、Fe3+、Zn2+、Al3+、Mn2+, 100倍Ca2+、Mg2+、Cr3+、Sb3+、Bi3+, 50倍Ni2+、Co2+, 30倍As3+、Pb2+、Cd2+不干扰测定。在选定试验条件下, 采用标准加入法对样品进行测定, 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回收率在98.8%~104.2%之间。方法可应用于高铅氯盐溶液中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纳滤膜处理江西德兴铜矿除铁后生物浸出液,通过试验考察操作压力、温度等对渗透通量、铜离子截留率和渗透液电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滤膜较佳操作条件为:温度30℃,运行压力15bar,流量14L/min;在此条件下浓缩3.7倍时,Cu2+截留率R为93.1%,浓缩液中Cu浓度为0.764g· L-1.  相似文献   

18.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添加剂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对乙二胺四乙酸(EDTA)/四羟丙基乙二胺(THPED)二元络合化学镀铜过程的影响,测量体系的混合电位-时间关系,加入SPS后混合电位负移,负移过程较平缓,无突跃现象;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体系,表明SPS促进了阴阳两极的极化,但主要是影响甲醛氧化的阳极极化过程.SPS也因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过程的沉积速率.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结构的分析,镀层铜纯净度较高,无氧化铜等夹杂,镀层细致平滑,发现SPS有促进(200)晶面择优取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庆根 《黄金》2020,41(1):51-54
某高铜载金炭中金品位2. 58 kg/t,铜品位50. 85 kg/t。针对该载金炭中铜品位高,影响吸附作业的问题,采用铁盐法进行脱铜试验研究,并考察脱铜液再生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铁盐法脱铜工艺处理高铜载金炭,在液炭比9∶1,脱铜时间6 h,脱铜温度25℃,氯化铁用量6 kg/t,硫酸用量15 kg/t的条件下,脱铜率可达97. 52%,且金基本不被浸出;脱铜液采用萃取—反萃工艺处理,可实现铜的综合回收,萃余液通过空气氧化后返回脱铜作业循环利用,脱铜率可达到97. 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