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70年代以来,辽宁省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逐步增多,累计65个。新品种的产量呈上升趋势。杂交粳稻辽优1号和株型理想的直立穗品种辽粳244的培育成功,使区域试验亩产量分别突破500和600kg,其它品种的产量水平也明显提高。促使水稻新品种产量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增加了杂交粳稻和理想株型品种的每穗成粒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3个辽宁省新育成品种产量结构及穗部性状的研究表明:高产品种与低产品种的主要差别在于穗粒数、株穗数、结实率、穗长、着粒密度,株高和千粒重差异不明显。降低株穗数、增加穗粒数是高产品种获取高产的关键。育种上在注重穗粒数和一次枝梗粒数的同时,应把二次枝梗粒数和着粒密度作为重要的选择指标。栽培上则应控制株穗数、增加一次枝梗粒数和着粒密度,同时适当兼顾二次枝梗粒数和穗粒数。  相似文献   

3.
展望2019年,全球网络安全形势仍然严峻,个人信息与商业数据遭遇大规模泄露与违规利用,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恶意网络攻击频发,各国在网络空间对抗态势进一步加剧。面对新情况,如何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更好地应对网络安全威胁,更有力地保障国家安全。文章提出了开展信息技术产品的审查工作,提升新兴领域的安全防范能力;提升自主研发实力,构建核心技术生态圈;借助"一带一路"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增强我国网络空间话语权;推进网络可信身份建设,构建可信网络空间;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全面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简要分析中国50年来水稻单产变化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直立穗型水稻群体生理生态特性、株型演变趋势及与产量潜力的关系,认为直立穗型是实现北方粳稻超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数字娱乐技术》2013,(1):10-15,42
受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推动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影响,2012年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预计2013年,工业经济增长将回到重快轻慢的格局,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将处于黄金期,淘汰落后产能、抑制过剩产能任务依然艰巨。但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中“两高一资”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府企业热、市场冷,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加剧等问题值得关注。对此,本文从扶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大力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省近年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20个水稻新品种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在辽宁省主栽品种中,品质性状能够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占总数的20%,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30%,达到国家三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25%,未能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的占25%。在参试水稻品种米质性状中,垩白性状变化最大,是目前在水稻生产上米质不能达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长宽比、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而最为稳定的是糙米率和精米率。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和垩白率为影响目前辽宁省粳稻品种品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生辽宁省主要类型的水稻土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钢渣作为硅肥对水稻增产作用。结果表明:施用钢渣可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提高水稻植株中SiO2和籽粒中K2O的含量;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8.3%~20.9%。  相似文献   

8.
对辽宁省目前经常使用的水稻移栽机、收获机的工作情况进了调研,建立了它们生产费用、作业量以及适宜生产规模的教学模型,分析了辽宁省水稻生产过程栽植与收获机具的经济可行性,设计出了常用水稻作业机具的适宜规模。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当前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机遇和挑战,指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具有投入高、回报期长、风险大;赢者通吃、大者恒大;区域分散、投资多元、主体集中;国际化发展特点突出,兼并重组活跃;人才和技术密集的特点,认为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要注重产业资源整合、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重视培养企业家和管理团队。  相似文献   

10.
2019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在产业链建设、政策推动、投融资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但也面临各种内外部压力和挑战。展望2020年,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将更关注落地前景好的底层技术公司,但产业整体面临的外部形势将更为严峻。基于上述分析,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提出,以算力为核心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体系化梳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供应链现状,加快开拓国内外应用市场并提升出海抗风险能力,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1998年秋在辽宁省14个县区的水稻产田和试验田中96个品种(系)上采集的115份稻瘟病标样中,采用单孢分离法分离出74个单孢菌株。经在7个中国鉴别品种上进行鉴定,74个单孢菌株划分为7群18个生理小种;其中在辽宁省流行的优势种群为ZD群和ZF群;同1997年相比,ZD群小种稳中有降,ZF群小种又有上升,重新成为优势种群;1985年导致中丹2号水稻抗瘟性丧失的ZA_(61)小种再度出现;ZG群小种虽然出现频率不高,但又显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全国植保总站编制的“绿博士”预测分析软件,对辽宁省水稻主产区丹东地区和盘锦地区稻瘟病历年流行情况与气象因素间关系,进行单因素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分别构建了两地区非特殊灾变年份稻瘟病流行中期预测模型,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15和0.96958,拟合度分别为78.57%和92.3%,可用于指导生产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前辽宁省以小麦为前茬的麦复粮油菜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80:80、80:100、80:120的米麦间复套种成为主要的种植方式。为了争取农时并获得全年增产,应改革播种技术,解决间复套种与农业机械的配合问题。今后还应加强复种技术的研究,加强中早熟作物品种的选育工作,以解决辽宁省麦粮复种下茬作物产量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结合辽宁省2002~2003年区域试验,对新育成的中晚熟水稻品种(系)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晚熟品种的稻米品质较好,但不同品质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所研究的品质性状中,垩白率和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透明度、糙米率和精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且年际间变化不明显。在稻米品质的相关分析中,糙米率和精米率相关系数最大,达0.7344;垩白率与垩白度、精米率与整精米率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垩白因子为第一主成分因子,粒长为第二主成分因子。影响辽宁省中晚熟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外观品质,改良外观品质成为辽宁省今后中晚熟水稻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势、地形、植被、气候条件以及地下害虫种类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将辽宁的地下害虫划分为3个区,6个亚区,即东部山区(长白山地亚区、半岛丘陵亚区)、中部平原区(北部波状平原亚区、南部平原亚区)及西部低山丘陵区(风沙亚区、低山丘陵滨海亚区);记述了各亚区的地下害虫种类与组成.  相似文献   

16.
以辽宁省种植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为基础,分析了制约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辽宁省种植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辽宁省2000年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点,阐述了种植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各种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和应用规模,提出了综合发展种植业机械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