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辽宁省大豆田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的39株真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真菌菌株代谢产物浸出液在不同处理时间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J2)的抑制作用,评价不同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效果,从而进一步筛选出生防效果较好的菌株。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差异。39株被测菌株中有7株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真菌snf 2455-2的浸出液对大豆胞囊线虫有较强的致死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大多数菌株的抑制效果增强,同时具有抑制效果的菌株也增多。在处理72 h时,与对照相比有17株菌株抑制效果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铝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铝对土壤细菌、放线菌具有刺激作用,在高浓度下,表现为抑制作用。铝对真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在高浓度下,铝对土壤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自生固氮菌均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为96%、98%和89%。土壤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可以作为铝污染土壤生态环境的指示菌。铝对两个大豆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不一致,揭示铝胁迫的生物效应还与植物生长、植物根际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一种基于双倍PCR技术,用种特异性引物快速鉴定大一啼胞囊线虫方法。应用两组引物扩增胞囊线虫的rDNA。第一组引物含有2个通用引物D3A和D3B,用于扩增大亚基核糖体基因(28S rDNAgene)的D3扩展区;第二组引物包括大豆胞囊线虫特异性引物GlyF1和一个通用引物rDNA2,用于扩增ITS2区的片断和部分28S基因,用此双倍PCR扩增技术检测了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和巴西的53个大豆胞囊线虫群体,结果表明,用两组引物进行双倍PCR扩增,所有53个大豆胞囊线虫群体都产生两个明显的片断(181bp and 345 bp),其中181bp片断是SCN特异性引物GlyF1和rDNA2扩增出大豆胞囊线虫中特异性片断,在所测试的其它胞囊线虫群体,仅仅扩增出345bp的片断,而不能扩增出大豆胞囊线虫的特异性片断,用该项技术能从大豆胞囊经一虫的胞囊或单头二龄幼虫的微量DNA中,扩增出大豆胞囊线虫的特异性片断,该技术的敏感性达到单条二龄幼虫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化肥对下辽河平原稻田土壤线虫群落组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获得15科、19属,其中绕线属、小杆属、垫刃属为优势属。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植物寄生线虫和杂食-捕食线虫数量在不同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别(p<0.01),三个施肥处理中的线虫总数显著高于无肥处理(对照)。在水稻收获后土壤线虫数量变化对不同种类肥料具有不同的响应。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品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料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草莓苗期土壤硝态氮的比例,硝铵比值大于尿素处理,同时有机肥处理硝铵比值从苗期至盛花期呈下降趋势,但尿素处理则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而花序现蕾期土壤硝铵比的降低,有利于植株花蕾的形成,因此土壤硝铵比值的变化趋势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在等量施用氮素养分的条件下,施用有机肥料均较尿素更能促进草莓生长发育和增加草莓产量。施用有机肥对草莓品质的改善作用也优于尿素,果实中糖/酸比值较无肥区提高23.7%-28.7%,较尿素区提高16.5%-21.2%。  相似文献   

6.
从2773份植物根际土的线虫标本中获得环科线虫标样648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17个省区73个市县的67科189属246种寄主植物的根际土中。其中环科线虫在中国的寄主范围和地域分布均有很广泛,除西藏自治区和青海无报道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发现,发现环科数量较多的有8省31市县和地区,该线虫不但在玉米、大豆等各种作物根围发现,而且在各类花卉、树木、杂草等根际也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 Fischer,1894)的2个国内新记录种:游泳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hechaleos)和内卷滑刃线虫(A.involutus)。游泳滑刃线虫采自辽宁省盖州市熊岳镇莴苣(Lactuca sativa)的根际土壤中,它与近似种拟游泳滑刃线虫(A.paranechaleos)的主要区别是雌虫尾较长,尾的形状是腹面凸(而拟游泳滑刃线虫的尾较短,尾的形状是背面凸,腹面凹),雄虫交合刺背杆的弯曲程度较小。内卷滑刃线虫采自辽宁省凌海市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及山东济南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的根际土壤中,它与近似种A.jacobi的主要区别是雌虫尾向腹面弯曲程度较大,尾后部呈钩状,尾较长。  相似文献   

8.
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病是大豆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这种病害最好的防治措施就是培育抗性品种。然而,中国大多数大豆育成品种都不抗SCN3。为了有效的研究和利用中国的大豆抗胞囊线虫种质资源,将64份中国小黑豆品种(包括鉴别寄主)对现有的1、2、3、4、5、7、14号7个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rtes)生理小种进行了抗性鉴定,应用SPSS统计系统软件将供试品种的抗病基因进行分类;同时调查了在田间根部感染SCN3的胞囊数量。结果表明:在相似距离为0.52时,将供试64个品种按含有抗感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抗性基因差异,可以划分为7大类。在田间连续5年(2003~2007)跟踪调查不同大豆根部侵染的胞囊量情况,平均胞囊量为0的有应县小黑豆等共18个品种;平均胞囊量为0.07的有哈尔滨小黑豆等共8个品种;平均胞囊量为0.13的有平顶山和茶豆;其它各品种的平均胞囊量均在0.13~6.00之间。综合上述试验结果以及各品种的农艺性状,选用等比例取样法构建了由16份种质资源组成的抗SCN3初选核心种质。抗SCN3初选核心种质的建立,为深入了解中国大豆抗性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SCN3复杂抗性遗传变异规律和发掘新基因提供了合理的样本,同时将有助于加速抗病育种的进程,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豆生长期内单一与复合施用乙草胺和呋喃丹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草胺和呋喃丹单一与复合处理中土壤线虫的数量在各采样时期之间、处理之间及二者的交互作用之间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在大豆生长的不同时期,线虫各营养类群的数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对线虫生态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乙草胺单一处理对线虫的丰富度表现出促进效应,而呋喃丹单一处理和二者复合处理对线虫丰富度表现出抑制效应;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线虫的总成熟度指数(∑MI),表明线虫群落受到扰动,食物网受到胁迫.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尿素涂层后施用于水田土壤其渗出液NO3--N和NH4 -N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涂层尿素相比,施用尿素涂层可使氮素释放变得平缓,土壤渗出液中NH4 -N和NO3--N浓度明显降低,有利于水稻生长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在等氮量条件下,施用涂层尿素处理的土壤渗出液中的NH4 -N浓度明显低于未涂层尿素处理,且尿素用量越低这一差异越明显,而土壤渗出液中的NO3--N浓度施入土壤后前10天涂层尿素低于未涂层尿素处理,而至第18天则表现出高于未涂层尿素处理的趋势;涂层处理土壤渗出液NO3--N和NH4 -N之和大都小于未涂层处理。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分析了保护地番茄根际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在苗期、花期和果期,细菌和真菌数量明显上升,而放线菌数量下降;生育期不同真菌优势种类明显不同;颉颃灰霉病菌的微生物数量随生育期而下降;品种抗病性与颉颃微生物的数量表现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根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相互影响以及根际微生物作用几方面内容。根分泌物作用于周围环境产生根际效应,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生态分布、种群组成,不同抗性品种根分泌物对病原微生物表现出促进或抑制的作用;而根际微生物又会对根分泌物起到修饰限制作用,通过各种途径改变根分泌物的数量、组成。根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此外,根际微生物在植物养分转化与吸收、病虫草害控制、物质循环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有机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在根际和多种成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有机酸发挥作用的能力和效率与其在土壤中的吸附与降解等行为关系密切。本文研究了草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等低分子有机酸在森林暗棕壤A1层和B层的吸附及生物降解行为,结果表明,低分子有机酸加入到暗棕壤后迅速被土壤固相颗粒所吸附,其中对草酸的吸附远强于柠檬酸和苹果酸,三种低分子有机酸在暗棕壤A1层的吸附率强于B层;草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加入到森林暗棕壤后还能迅速被微生物降解,其中对草酸的降解远低于柠檬酸和苹果酸,暗棕壤对草酸较强的吸附作用可能是其生物降解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且三种低分子有机酸在A1层暗棕壤中的生物降解率高于B层。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樱桃植株生长发育对根际土壤因子的影响,评价其根际生态环境,对土壤的pH值、速效养分、酶及微生物等19种指标的根际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碱解氮、蛋白酶、过氧化氢酶、细菌及总菌数表现为根际负效应([R/S)<1],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脲酶、中性磷酸酶、放线菌及真菌表现为根际正效应([R/S)>1],有效锌根际效应不显著。脲酶、中性磷酸酶及蛋白酶3种水解酶活性与pH值及Eh的特征向量和载荷较大,可将其归为同一类综合指标,反映或评价以根际碱解氮为代表的土壤肥力状况。pH值、碱解氮等化学指标,土壤酶、微生物等生物活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樱桃根际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5.
运用根箱盆栽法进行定期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确定甲磺隆胁迫下,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生态的动态变化。表明甲磺隆胁迫下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大于非根际土壤,并初步分离和鉴定了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6.
从三七根际分离到一株产木聚糖酶链霉菌Streptomycessp.YNUCC0233。该菌所产生的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7℃,最适pH为6.0,在pH5.0~9.0和60℃以下时相对稳定。Ba2 和K 对该木聚糖酶有较强的促进作用,Hg2 、Cu2 、Mn2 、Co2 、Ni2 和EDTA对该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Streptomycessp.YNUCC023316SrDNA的1105bp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treptomycessp.YNUCC0233的16SrDNA片段与GenBank中所有已注册的链霉菌分类单位均不同。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盆栽控雨栽培和根网袋的方法 ,在两种土壤类型上初步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与芝麻饼肥互作对烤烟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黄褐土中 ,当施入 40 %饼肥、NO-3 ∶NH 4为 1∶1时 ,土壤中真菌、氨化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多 ,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在潮土中 ,当施入 40 %饼肥、NO-3 :NH 4为 3∶1时 ,土壤中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氨化细菌在移栽后 3 8天迅速上升 ,促进了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杨树、刺槐混交林及纯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化强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混交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化强度高于纯林 ,其中硝化细菌数量及硝化强度、解无机磷微生物数量及磷转化强度尤为显著 ,幅度达 1~ 2倍。说明混交后更有利于氮、磷养分的有效化。并且在生长旺季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和生化活性最高 ,有利于树木的旺盛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