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数据聚合能耗和重建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拓扑感知的数据聚合方法(TADA).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网络初始化、数据分帧和数据预处理的数据流,形成无线传感网络的通信过程;然后,构造测量矩阵将数据分解为多个路径转发,从而进行全网络矢量分配,并提出了基于平衡最小生成树是数据聚合算法.通过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数据...  相似文献   

2.
无线传感网安全数据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保障数据在聚合,计算和存储以及转发等过程中的数据机密性、完整性,是无线传感网安全研究的核心环节·针对这个核心环节首先分析了无线传感网数据聚合过程中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而提出数据安全聚合的基本要求,在自组织环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传感网数据安全聚合方案,并分析了该方案的性能及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无线传感器网络HEDSA数据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奕红 《计算机工程》2011,37(7):160-162
现有普通安全方案不能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高安全性和高效率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同态加密与数字签名算法。利用同态加密技术对加密的数据进行聚合,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通过数字签名提供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鉴别。理论证明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抽象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区域数据回传的网络模型,定量研究了区域数据聚合的节能条件,证明了先聚合再回传比直接进行数据回传所节省的相对路径长度,如果大于等于数据相关性与源节点个数的比值时,区域数据聚合一定可以节省能耗,并进一步给出了当数据聚合点在网络的不同位置,或数据的空间相关性不同时,区域数据聚合的节能条件。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部署、路由协议的选择及评估数据聚合算法的能量有效性等,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数据聚合隐私保护协议的特点,对当前一些典型的数据聚合隐私保护协议进行了分类研究。给出了各类协议的运行原理,指出了这些协议的优缺点,并从隐私保护性、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及攻击模型等方面对这些协议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网络的非分簇拓扑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网络通常由能量受限、通信半径较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其中拓扑控制是重要的工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非分簇的拓扑控制算法,与传统分簇方法的区别在于本方法试图通过牺牲小部分拓扑连通度和覆盖度来换取更长的系统生存时间。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研究表明,节点的状态转移规则对系统整体性能起决定作用,在一些规则下系统拓扑呈现稳定变化,符合对无线传感网络拓扑控制的要求。进一步探讨了该机制在工程上的具体实现问题,并与LEACH算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以拓扑性能换取生存时间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倪萍  魏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10):148-151,233
无线传感网络目前在智能建筑中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从而产生大量的历史数据.提出一种提高无线传感网络中数据模式可读性的方法,包括两个步骤:(1)通过数据预处理的方式使得数据在预处理后再利用经典FP Growth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得到的模式更符合人的常识;(2)在产生的模式中利用状态图对模式进一步压缩,得到可读并且易于理解的模式集合.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数据包传输的数量,并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效率最大化,提出了一种节能的自适应数据聚合算法.在该算法中,源节点凭借其存储和计算能力,利用数据流技术减少数据包的传输量;当数据从源节点传输到簇头时,簇头根据控制信息选择一组节点作为编码节点,当数据相关性低于某阈值时,该组节点对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若数据相关性高于某阈值,该组节点则会成为聚合节点进行数据聚合,网络编码和数据聚合可以减少簇头冗余流量,提高能量效率.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该算法后,数据包交付率有所提高,能量消耗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
10.
拓扑控制是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生命时间的关键技术.针对异构网络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功率控制的分布式多源容错拓扑控制算法MSFT.在由大量计算、能量受限的传感器节点和少量性能较优的执行器节点组成的异构无线传感执行器网络模型中,算法保证任意传感器节点与执行器节点之间至少存在k条不相交路径同时选择权值较优节点使路径总功耗尽可能少,这样当任意k-1个节点失效时并不影响网络的连通性.理论分析证明算法能以O(n)的时间和消息代价构造网络拓扑,仿真实验进一步证实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兴前沿技术,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和计算资源严重受限,数据融合技术是减少网络能耗、降低数据冲突、降低传输时延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分析数据融合的重要性;其次针对数据融合的功能分类阐述现有的数据融合方法,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数据融合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络的安全数据融合技术,针对当前数据融合算法安全性不高、开销过大以及融合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参考值的可恢复隐私保护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利用公钥同态加密机制为数据提供端到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认证。此外,该算法动态地为网络中的每个节点设定下次传输的参考值,并通过传输采样值和参考值之间的差值来减少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整个网络的能量和带宽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不断增加,很多应用都需要保证信息或数据的隐私性和完整性,这就对数据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因此设计一种兼顾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的数据融合算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态加密对数据的安全性进行保护和基于同态验证码对数据的完整性进行保护的算法。同态加密可以对加密数据直接进行操作,同态验证码抗攻击性强,具有良好的完整性保护特性。同时算法依据数据融合的树结构本身的特征,减少了数据通信开销,计算复杂度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元分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传感器节点能量有限且难以补充,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严格的能量约束下最大化网络的生存时间。网内数据融合是减少传感器节点数据传输量、降低网络总能耗,最大化网络生命周期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利用主元分析法PCA中的数据降维技术,提出一种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簇内进行数据融合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网络的簇头节点对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多个簇内节点的实测变量进行线性变换,将其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后再进行数据转发,从而达到减少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量和能量消耗的目的。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技术是避免数据传输拥塞、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及降低能耗问题的有效方法.首先分析了数据融合技术的作用,其次根据在传感器网络协议栈中所处的层次对数据融合技术进行分类并详细介绍了每个分类的重要算法,最后指出数据融合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无线传感器数据融合问题,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由于传感器节点密度大,采集数据大量冗余,应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采用数据融合算法对冗余数据合并,从而有效地节约能耗.为了很好地合并冗余数据,提出一种粒子群算法的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法.通过移动代理建立数据的初始路由模型,通过粒子群中的粒子互相通信和协作求得路由模型最优解,即数据最优路由节点序列,从而实现数据融合.仿真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能很好的合并冗余数据,从而减少的网络能量消耗,有效降低网络延时,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数据融合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关键技术,能减少传感器节点间的传输量,从而明显提高网络感知效能,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减小时间延迟。通过对尚处于研究阶段的数据融合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阐述了数据融合技术的重要性,并分类介绍了现有的主要数据融合方法,最后指出该研究领域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有前景的研究课题——压缩感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交通日益增多,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智能交通系统上的实时导航、交通监控等应用都需要大量实时车辆速度、位置等信息.由智能车组成的无线移动感知网络的链路变化频繁并且无线干扰严重,现有的车辆网络上的数据聚集算法没有考虑无线链路变化的具体情况,就进行数据聚集和传输的规划.文中分析并求解了移动感知网络上的无冲突数据聚集传输规划问题,将该问题形式化为移动通信拓扑图上的单传聚集传输规划问题,并证明了该问题是NP完全的;提出了移动聚集路由树,将无线冲突分为树内冲突和树间冲突,首先构建树间冲突图描述树间冲突,过滤节点的传输候选时刻集以消除树间冲突,然后利用动态规划思想进行聚集路由树上的数据聚集传输时刻规划来消除树内冲突.并且在真实出租车移动轨迹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的算法比现有的算法在数据收集率上提高了1/4左右,并且收集上来的数据的平均延迟也更小.  相似文献   

19.
无线传感器网络当前已成为一种新的分布计算模式,由于大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源是不可补充的,因此需使用数据聚集协议提高整个网络的生命周期,传统的数据聚集协议不能保证网络中的高实时性数据的延迟较低.文中提出的DAIDA协议根据节点上的流量状况及数据的不同优先级要求自适应地调整数据链路层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模拟结果表明,高实时性数据通过网络的延迟低于低实时性数据的延迟,并且延长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