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破碎和制砂设备是人工砂石骨料加工系统的核心设备。针对苏阿皮蒂水电工程以辉绿岩为料源的特大型人工砂石系统,考虑碾压混凝土对石粉含量的要求,设备系统应具有技术先进、运行灵活可靠,经济性优。经工艺流程平衡计算与综合比选,采用了单机生产能力大的美卓公司设备。自2017年4月份正式投产,充分证明主要破碎设备选型及配置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论证挤压破碎带石渣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完全满足心墙土石坝反滤过渡料的技术要求,这种挤压破碎带石渣料作心墙土石坝反滤过渡料的成功应用节省了工程造价,并且为今后的坝料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方鉴  李裕营 《中国水利》2006,(16):40-41
以江口人工砂石系统的工艺和采用的设备为例,通过对不同设备破碎同一种物料的效果描述及对比,阐述了对于砂石系统设备选型及工艺布置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用来加工人工砂石料的岩石具有多样性,因此,人工砂石料加工系统设备的选型是否合适对系统能否满足工程对人工砂石骨料生产的质量、数量和强度要求,系统运行能否可靠和经济都有着直接和决定性的影响.槟榔江松山河口水电站人工砂石加工系统已成功完成了生产任务,本文对其破碎设备选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周良元 《东北水利水电》2010,28(1):12-13,63
本文通过对乌江渡、漫湾、五强溪、龙滩、三峡和向家坝等水电站岩性成分的分析和所生产的成品粗细骨料的质量对比,阐述了各种岩石的加工性能和对成品骨料质量的影响,并初步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工程开挖料源组成较为复杂,在设计砂石加工系统时需要对各种料源进行分析。侧重介绍了料源规划和砂石加工系统的设计方案。本着“节约投资、利于环保”的原则,充分利用主体工程开挖渣料,只用一套砂石料加工系统来生产不同混凝土品种的骨料。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案具有占地面积小、配备料仓少等优点,同时还能够有效节约人力和设备投入。  相似文献   

7.
东坪水电站上下游河道10km范围内天然砂砾料源较为分散,天然级配不尽理想,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全部利用下游河道疏挖砂砾料作为混凝土骨料料源的方案。砂石系统推荐采用人工骨料加工和天然骨料加工有机结合的工艺流程,系统除一破工序外,二破、超细碎制砂工序分别与筛分组成闭路循环,制砂采用立式冲击破碎机,高效经济地解决了天然砂砾料下游河道疏挖砂砾料缺砂和中小石严重不足等问题。东坪水电站混凝土骨料加工方案对类似工程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碾压混凝土坝对砂的细度模数、石粉含量、含水率等指标的要求,乌江沙沱水电站人工砂石加工系统采用了荣获国家专利及国家级工法的"大型环保人工砂石加工系统半干式制砂工艺施工工法",结合粉砂、废水回收利用和环保工程配套设施,有效地控制了粉尘、设备噪声、生产废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颗粒破碎对粗粒料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易破碎是粗粒料显著的特点,颗粒破碎对粗粒料的抗剪强度、内摩擦角、剪胀以及渗透系数均会产生影响。通过室内大型三轴试验,对粗粒料的颗粒破碎以及应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破碎耗能与塑性功之间的关系式,并将其引入土体受力变形过程中的能量方程,采用相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出了粗粒土的屈服函数,并绘制出在不同围压下经颗粒破碎修正的屈服面。  相似文献   

10.
溪洛渡水电工程粗骨料加工系统所使用的骨料级配失衡,特大石偏少,小石偏多,存在弃料现象。在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下,通过室内试验及现场实际情况,对四级配混凝土粗骨料比例进行了优化调整,确定粗骨料级配为23〖DK(〗∶〖DK)〗30〖DK(〗∶〖DK)〗22〖DK(〗∶〖DK)〗25。调整后混凝土和易性及工作性良好,塘房坪料场生产的骨料和大坝混凝土施工需要的粗骨料级配基本平衡,无小石弃料现象。而且,通过粗骨料级配调整,节约了工程成本和土地资源,减少了弃渣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为了用更加科学的方法防治和减轻黄河上水电站的泥沙磨蚀,有必要对水轮机的磨蚀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磨蚀特性与泥沙粒径及级配有直接的关系,为此对不同沙粒级配下水轮机材料磨蚀进行研究,总结出材料磨蚀与沙粒粒径关系的一般规律,并找出关键数据和临界参数,为水轮机泥沙磨蚀的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废弃混凝土在建筑垃圾中占有很大比例,一般达到55%~65%,对废弃混凝土循环再利用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节约土地,还可以降低建设成本。通过试验,研究水灰比0.55时再生粗骨料不同取代率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灰比0.55条件下,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废弃料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粗骨料取代率50%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接近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人民黄河》2016,(7):86-88
胶凝砂砾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筑坝材料,力学特性受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率、骨料级配、龄期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大量不同配合比试验,研究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随水胶比、砂率、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等因素变化的规律。砂率在工程常见范围0.1~0.4内时,胶凝砂砾石材料存在最优砂率,为0.2,对应最优水胶比为1.0~1.4;砂率高时最优水胶比取上限,反之取下限,最优砂率对应的最优水胶比为1.1左右。胶凝砂砾石材料中水泥用量每增加10kg/m~3,立方体试件28 d抗压强度可提高15%~20%;粉煤灰掺量每增加10 kg/m~3,立方体试件28 d抗压强度均有所增大,增大幅度为1%~10%。试件尺寸及骨料级配对材料抗压强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土石料粒径级配检测系统。该系统修建在土石料填筑现场,通过对车辆运送的土石料进行拍照,将图片传输到识别系统,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分析土石料粒径并绘制级配曲线以判断土石料是否满足设计包络线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建造了一个小型土石料粒径识别系统样机,选取不同粒径范围的石英岩土石料,将图像识别得到的级配曲线与传统人工筛分法得到的级配曲线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级配曲线吻合度较好。表明本文开发的土石料级配检测系统是稳定可靠的,可以运用于现场坝料级配检测。  相似文献   

15.
通过胶凝砂砾石材料单轴抗压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分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胶凝砂砾石材料在低应力水平下表现出线弹性性质,随着应力逐步增大进入塑性阶段,直至达到峰值强度,随后随着应变的增大,应力降低,体现出明显的软化特征,最终趋于残余强度。定量分析曲线各阶段特征强度得出,随着围压的增大,胶凝砂砾石材料峰值强度及屈服强度均增大,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三轴试验曲线各特征强度与围压之间的关系,结合三轴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得到了材料抗剪强度指标值,并拟合材料抗压强度与凝聚力及内摩擦角的曲线函数,建立起三轴试验与单轴试验力学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矿物掺合料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多种材料因素对C40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交互影响。研究表明,使用机制砂部分取代天然砂并未对混凝土抗压强度造成不利影响;当龄期大于28 d后,单方水泥用量较小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机制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反之,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机制砂用量的减小而减小;当机制砂用量较小时,增加单方水泥用量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机制砂用量较大时,增加单方水泥用量并不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甚至会造成抗压强度下降;矿物掺合料取代率不同,机制砂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未表现出显著的一致性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为获取泵站抽水装置性能数据,对南水北调东线万年闸泵站现有水泵装置模型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和换算,得到水泵装置的综合特性曲线。计入电机效率和传动效率后,得到泵站抽水装置综合特性曲线,并构造出装置扬程、流量、抽水装置效率及叶片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在任意流量和扬程工况点所对应的水泵叶片角度和抽水装置效率值。最后应用插值算法生成抽水装置性能特性曲面。计算结果可作为泵站优化调度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人民黄河》2016,(9):86-87
普通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大约是抗压强度的1/9~1/18,但胶凝砂砾石材料不同于混凝土材料,其材料特性介于混凝土与土料之间,材料强度取决于诸多因素。为分析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与劈拉强度的关系,通过对100组相同配合比的立方体抗压和劈拉试件进行的抗压和劈拉试验研究,得到各试件的强度。结果表明,胶凝砂砾石材料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劈拉强度为抗压强度的7%~12%。  相似文献   

19.
《人民黄河》2016,(7):92-94
针对胶凝砂砾石材料水泥用量少、粉煤灰掺量多的特点,研究低水泥用量和粉煤灰掺量对材料前期、后期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不同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和不同龄期的胶凝砂砾石材料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不同胶凝材料用量下的强度区间,以及粉煤灰的最优掺量和粉煤灰掺量对材料后期强度的影响规律等。水泥用量每增加10 kg/m3,材料抗压强度可提高15%~20%。粉煤灰掺量占胶凝材料总量(水泥+粉煤灰)的50%为最优掺量,此时强度出现峰值;掺量占胶凝材料总量(水泥+粉煤灰)的40%左右为经济掺量,即掺入粉煤灰提高材料强度的效率最高。在胶凝砂砾石材料中,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对其抗压强度有提高作用,其中对前期(28 d)强度影响较小;粉煤灰用量每增加10 kg/m3,后期(90 d)强度提高幅度为5%~18%,其影响随着砂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点荷载强度指标间接确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具有独特的优势,被认为是一种现场测定、估算单轴抗压强度的最佳方法。通过总结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受岩石材料各向异性、数据模糊对应、仪器笨重、缺乏试验验证4个方面的影响,仍存在局限性。利用自行研制的便携式点荷载仪,针对各向同性的类岩石材料进行不同强度、不同尺寸、一一对应的点荷载指标和单轴抗压强度对应关系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规律,集中趋势明显;不同尺寸的测试结果证实,类岩石材料的点荷载指标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结合实测数据,通过绘制P-D2e关系曲线的修正方法得到相关系数最高为0.97,说明不规则样品的点荷载指标能够很好地统一到标准等效尺寸。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点荷载指标和单轴抗压强度的线性方程,对应关系的相关系数为0.994,说明修正后的点荷载指标能够更好地建立相关性、提高精确度。通过不规则试件的点荷载测试验证上述关系式误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