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验配老花镜在散光处理上的方法.方法:用小瞳检影和综合验光仪主观验光审核的医学验光程序.随机抽取一组4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跟踪随访.结果:40岁以上的人群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散光,产生不同程度视疲劳、视物变形症状.如有散光,大胆给予以达到舒适用眼.随着年龄增大,逆规散光逐渐增多,顺规散光逐渐减少.逆规散光对矫正视力影响程度较大.即使小量的逆规散光也会造成视力下降,故对其矫正会在症状上有很大改观.心理学对视光学有一定影响,40岁以上的人群尤为突出,验配老花镜进行合理沟通后,散光处理勿保守,给予老年人一副清晰、舒适的眼镜.  相似文献   

2.
从角膜地形图观察分析,多数人的角膜高屈光部位位于上下区域,由此判断顺规散光是角膜屈光产生,逆规散光是晶状体屈光产生,验光检查需酌情考虑晶状体散光的调节,对于逆规散光患者建议欠矫,顺规散光患者建议足矫。屈光矫正后,为重新使眼睛恢复视功能平衡,需做视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3.
检影验光是验光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对于初学者来说,散光检影的理论学习显得比较困难,究其原因是在学习散光检影时对Sturm光锥的变化没有足够的理解和把握。有鉴于此,本文拟从Sturm光锥的角度,通过案例,分析散光检影时Sturm光锥的变化,体现两个方向的"远点"与检影镜及模拟眼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帮助从业者理解散光检影的过程,并掌握相关技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老年人屈光不正的发病类型、机理及演变状况。方法:用小瞳孔检影和主观插片审核等医学验光程序,分四个年龄组,对677例(1118眼)≥40岁的屈光不正患者进行检诊、汇总,并予统计学处理。结果:<70岁的三组中,近视和复性近视散光的发病率平均分别为39.15%和23.24%(合计62.39%),≥70岁组中复性近视散光和复性远视散光的发病率分别为28.10%和20.66%(合计48.76%)。40岁组和70岁组与50岁组和60岁组屈光不正的发病类型总体分布不一致,其差异呈高度显著性(x2=77.19,p<0.01)。<3D者占74.69%,3~5.75D者占20.84%,≥6D者占4.47%。近视组和混合散光组与其他5组屈光度数的总体分布不一致,其差异呈高度显著性(x2=254.7,p<0.001)。580眼散光中顺规占38.70%,逆规占45%,斜轴占16.21%。结论:我国中老年人近视类屈光不正(含近视散光)与远视类屈光不正(含远视散光)的比值为2.5:1。但随年龄增大,近视类屈光不正的发病率逐渐降低,远视类屈光不正逐渐增高,分析与中老年人调节力逐渐弱化和角膜、晶状体前表面的弯曲度逐渐变平有密切关系。随年龄增大,顺视和斜轴散光逐渐减少,逆规散光逐渐增多。相关系数检验证明:顺规散光与年龄呈负相关(r=-0.957,P<0.05);逆规散光与年龄呈正相关(r=0.982,P<0.01)斜轴  相似文献   

5.
所谓散光眼,即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后,无论怎样都不能形成一个单一的焦点,也就是没有清晰的像平面。在我们临床工作中,患者往往表现为看东西有重影、视力模糊、视疲劳、眯眼视物等。中、高度散光不及时矫正还可导致弱视。以下就本人多年的从业经验,谈谈散光眼的验光方法,希望对一些验光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交叉圆柱镜主要用于校正散光轴及散光度数,进而协助视网膜检影验光法进行主观验光.日常工作中,由于部分验光人员不使用交叉圆柱镜,导致散光力量与轴位不准确,而让患者矫正视力不理想.交叉圆柱镜实际是一个混合散光镜,也就是两个度数相等、符号相反的柱镜垂直相联合而得,一般常用的交叉圆柱镜有±0.25DC、±0.50DC、±1.0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眼散光轴位的匹配在验光配镜中的重要性。方法:采用齐备教授的散光轴位匹配分类法[1],在门诊近3年的验光人员中随机抽取双眼散光患者200例,对其轴位匹配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在验光中的意义。结果:200例双眼散光患者中轴位匹配分类显示:对称性散光最多(占35.5%),其他依次为非对称性散光(占26.5%)、平行性散光(占18.5%)、同轴性散光(占16.5%)、异轴性散光(占3%)。同轴性散光33例轴位匹配进行分类,其中同轴顺律散光占81.82%,同轴逆律散光占18.18%。对称性散光71例轴位匹配进行分类,其中对称性顺律散光占64.79%,对称性逆律散光占29.58%,对称性斜向散光占5.63%。非对称性散光53例轴位匹配进行分类,同向顺律同区占37.74%,同向逆律同区占15.09%,异向同区占16.98%,同向斜向占13.22%,同向顺律异区占9.43%,同向逆律异区占5.66%,异向异区占1.88%。结论:双眼散光轴位匹配比例,对称性散光比例最高。双眼散光轴位匹配的方式不同,会带来配镜不适,应引起的验光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散光是单眼屈光不正的常见状态,按照其生理类型可以分为顺规散光和逆规散光。散光眼的形成多数是因为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所引起的屈光力的改变,角膜前表面曲率及屈光力的测量可以通过角膜曲率仪进行。本文就人眼和镜片的顺规散光和逆规散光的差异、角膜曲率仪中散光的记录与处方的差异以及角膜性散光的表面形状等3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验光师之家     
正本期讨论主题:大家在验光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电脑验光数据里显示患者有轻度散光,而在主观试片时却发现加不加散光效果都是一样的,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观点1:根据实际情况,加上散光@眼镜:如果小瞳检影也有50度及以上散光,即使加等效球镜一样,只要患者无不适,我都会先考虑给予散光,舒适度最重要。@视佳医:除生理性散光外,在确定有散光存在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视光学理论在分析检影验光的原理时,一般都忽略散光的情况,只分析检影中顺动、逆动和中和产生的原理,而对于散光的特殊影动图像(厚度现象、破裂现象、偏离现象)并未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分析散光很重要,本文分析散光影动图像形成的原理,希望能给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儿童无论近视、远视还是伴有散光,只要屈光度100度以上。视力在0.8以下,均应及时到医院或眼镜店验光配镜。传统的验光方法有主观验光法和客观验光法。近几年。我国一些大中城市里,又出现了电脑验光法。 电脑验光是用电脑验光仪按验光光学的原理对眼睛进行屈光检查。通常,电脑验光是在常瞳下进行的,方便、省时,患者无任何痛苦和不适。它  相似文献   

12.
<正>1临床案例男,60岁,日常无太多精细用眼需求,所以没有戴镜史。在朋友的推荐下打算验配"可以看远又看近"的渐变多焦点眼镜。患者在某眼镜店做了验光,并携配镜处方到我处配镜。经检查,患者双眼外眼、前后段均无特殊情况,眼压OU 15mmhg。基础视光检查信息如下。2案例分析本案中的患者有如下特点:a.年龄大,60岁;b.从未戴过镜;c.双眼逆规散光,且散光量大;d.对渐进多焦点眼镜能"看远又看近很方便"  相似文献   

13.
散光不仅会影响视觉生活,更会引起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及视觉疲劳。英国流行病学者调查逾万名屈光不正患者:其中至少一眼大于等于0.75散光眼的患病率为47.4%,大于0.75近视散光眼的患者占31.7%,远视散光眼患者占15.7%;大于等于0.75散光眼中高度近视比例较高;角膜顺规散光患病率为32.9%,高于逆规患病率的29.1%;散光患病率公认随人种有所变化,东亚人群更普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统计分析屈光检查中散光患者所占比例的增长情况,并对变化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分别从2011年度和2015年度,各抽取7本验光登记记录,屈光不正患者各为1732例,共计14本验光登记记录,合计3464例,分别统计出散光在屈光不正中的比例(以个人统计,不分单双眼),同时以年龄、性别(按个人统计)、散光程度/眼别分类/屈光不正性散光类型(按单眼统计),分别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2011年度1732例屈光不正患者中散光患者占比27%,共468例,2015年度屈光不正患者1732例,其中散光患者占比65%,共1125例。其余详细见图表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中高度散光和偏位在验配角膜塑形镜过程中是较多见的问题,由于眼睑及角膜形态因素的影响导致偏位,比较常见的是顺规散光导致上下偏位,眼睑外拉力、逆规散光导致的左右偏位以及角膜不规则泪液分布不均等导致的无规律偏位,以及中高度散光导致不能形成均匀稳定的负压和稳定的中心定位,很难形成均匀的近视性离焦环。本文介绍一例角膜对称领结形中度散光,配戴  相似文献   

16.
在未使用电脑验光仪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什么叫电脑验光仪:电脑验光仪是根据眼球本身的聚焦原理及人眼的特性来进行屈光不正测定的。这种仪器高度自动化,所测眼球信号经电子计算机快速分析,以打印的方式输出人眼屈光不正值及散光轴向。由于测定时不需患者口诉,所以称客观验光法。目前市面上  相似文献   

17.
自动验光仪采用红外、电子、计算机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完全超出了单纯应用光学验光的范畴。由于它具有检查速度快、不散瞳的特点,故受到眼科验光师们的普遍欢迎。但其检测结果是否准确,目前意见不一。有报道自动检测结果与视网膜检影结果一致;有的指出除散光轴外,验光仪与检影结果相似;也有人认为检影比验光仪准确可靠;papps等人则认为验光仪仅能用于普查和主观验光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电脑验光、检影验光以及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三者在成人近视验光中所测得的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和散光轴位的差异。方法:连续收集眼科门诊排除眼部疾病的128例成年患者(256眼)进行电脑验光、检影验光以及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将3种验光方法测得的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和散光轴位等数据采用SSPS13.0统计软件进行最小显著差数法(LSD)分析。结果:在球镜屈光度检测方面,电脑验光测得的球镜屈光度(5.3531±0.2343)与检影验光测得的球镜屈光度(3.3721±0.4882)、主觉验光测得的球镜屈光度(3.4989±0.2879)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但是检影验光与主觉验光所测球镜屈光度无显著差异;柱镜屈光度及散光轴位三者所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成人近视验光中,电脑验光提供的屈光度与检影验光、主觉验光提供的屈光度存在显著差异,在临床应用中不能够取代传统的检影验光。  相似文献   

19.
交叉柱镜在验光试镜过程中,是校正散光轴向和力量的重要工具。经过交叉柱镜校正后的散光度数是患者主观上能够接受的度数,更接近患眼的屈光状态,视力也能得到充分地矫正。因此,无论是使用电验光还是检影验光,在试镜过程中使用交叉柱镜,是不可缺少的操作规程之一。 交叉柱镜有0.25D,0.50D,0.75D三种,现在常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导致弱视误诊的主要视光学因素,探究弱视诊断的规范化与精确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误诊为弱视的屈光不正病例98例(138只眼),初诊平均年龄4.34±1.21岁,误诊为单眼弱视58例,误诊为双眼弱视40例。所有患儿均使用1%阿托品眼膏睫状肌麻痹验光,采用人工检影验光结合电脑验光,3周后复验,根据眼位及调节情况处方配镜。对比检影验光与试镜结果间误差,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矫正视力均达到1.0或以上。验光误差分布:混合性散光42只眼,单纯性远视散光10只眼,单纯性近视散光19例,复性远视性散光9例,复性近视性散光14例,单纯性远视3例(均为睫状肌麻痹不充分导致),单纯性近视1例。两组球镜度、柱镜度及柱镜轴位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性散光组、单纯性近视散光组与复性近视性散光组误差分布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98例患儿中,63例(64.29%,63/98)为电脑验光结果直接试镜。结论:睫状肌麻痹后验光不准确是导致弱视误诊的主要视光学因素,尤其是复杂性屈光不正的矫正。因此需要强化弱视诊断的规范化,避免由此引发的过度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