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黄河中下游设计洪水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秀峰 《人民黄河》1997,19(9):50-53
1黄河设计洪水的研究概况与主要成果设计洪水的研究,在黄河下游防洪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涉及黄淮海大平原的防洪安全与生产建设,而且关系到黄河防洪工程体系的规模、布局和经费投入。人民治黄以来,黄委会曾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后对历史洪水、古洪水进行反复多次的调查考证与核实;对洪水基本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论证和处理;对暴雨洪水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实验和分析研究。经过这一系列复杂、细致而艰巨的工作,终于在80年代初期取得了经过上级批准使用的设计洪水成…  相似文献   

2.
马秀峰 《人民黄河》1999,21(3):34-37
在以往对黄河中下游设计洪水问题讨论的基础上,着重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证;三门峡水库使上大洪水的演进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花园口某一洪峰流量的全概率显著大于该站同流量上大洪峰或下大洪峰的部分概率,典型了大(或上大)洪峰流量与花园口年最大取样的洪峰流量不可能同频率,用同频率典型放大的设计洪水成果必然偏大。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9,(12):30-34
设计洪水成果是流域规划和工程设计的基础,是流域洪水管理的依据,其量级直接影响防洪对策的制定和防洪工程的布局及运用。依据最新的流域水文站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大中型水库蓄水变量、水利水保工程数据、历史调查洪水、洪水漫溢等资料,在历次规划或设计审查成果的基础上对黄河中下游设计洪水成果进行了修订。结果表明:修订成果采用的洪水系列较原系列延长近40 a,能较好地反映流域水文情势变化情况;修订成果对影响洪水系列一致性的因素考虑更全面,符合最新规范要求;与原成果相比,修订的三门峡站设计洪峰流量减小14.9%~16.0%,设计洪量减小10%左右,花园口站、三门峡—花园口区间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量均减小10%以内。此外,采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分析了成果修订对黄河下游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银山  刘洪才 《人民黄河》1997,19(5):44-46,50
本文从黄河“96.8”洪水水位表现高,传播速度慢,出险次数多等特点,分析了山东黄河防洪工程薄弱,河道淤积萎缩,排洪能力下降,东平湖老湖退水入黄困难,调洪能力下降,防污抢险技术落后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黄河洪水演进规律研究,深和探讨工程防洪标准,完善各类防洪预案解决东平湖退水等防洪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黄河1662年洪水,有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但经多次调查均未发现其洪水痕迹。王涌泉认为该次洪水由台风暴雨形成,并以地方志记载的雨情为基础估算出陕县站1662年洪水的洪峰流量为47 600~58 600 m3/s,该估算结果因其太大而令人难以置信。本次研究认为该年洪水由典型的特大华西秋雨形成,遂以之为指导并以清代时任河道总督朱之锡所著《河防疏略》及有关县志记载的雨情、水情、灾情为基础,估算黄河1662年洪水陕县和花园口的洪峰流量分别为25 000 m3/s和28 000 m3/s,花园口流量超过10 000 m3/s的历时长达40多d,致使其超万洪量比以往规划设计采用的按万年一遇洪水所求的超万洪量大出约58%。以往对黄河特大洪水的分型,只考虑了发生在伏汛期的上大型、下大型和上下较大型这三种类型,没有考虑秋汛期洪水,根据本次对黄河1662年洪水的估算结果,认为黄河下游特大洪水的分型应增加华西秋雨造成的上大型洪水,使黄河下游洪水分型更为合理,并有助于促进黄河治河方略和防洪工程布局的完善,确保黄河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
对黄河“96.8”洪水的主要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96.8”洪水分析成果进行总结,认为90 年代以来黄河下游中常洪水多次出现历史最高洪水痊,是泥沙淤积发展的必然结果;主槽萎缩、中常洪水大漫滩,使昨洪峰传播缓慢并产生异常变形;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初步控导了主流,洪水期河势基本稳定;洪水位高、水深大、漫滩历时长,造成滩区灾情严重。指出,由于黄河水沙条件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黄河中下游防洪形势严峻,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速黄河治理,确保防  相似文献   

7.
根据黄河中下游降雨洪水泥沙特性,采用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模糊聚类法、分形分析法、圆形分布法等多种方法,对黄河中下游主要洪水来源区和控制站降雨、洪水、泥沙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期点识别。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汛期洪水泥沙不仅在时间上有较明显的多分期特点,而且在空间上也有显著的分期时间差异。经综合分析,确定潼关、花园口站汛期洪水分期点为9月10日、10月10日,三门峡—花园口区间汛期洪水分期点为8月20日、10月10日。  相似文献   

8.
9.
长江中下游设计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是一条雨洪河流,流域源远流长,大暴雨洪水时有发生.干流自宜昌出三峡后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区,河道穿行于广阔的冲积平原,水网交错、湖泊毗连,江湖关系复杂,两岸堤防高筑.遇大洪水时期,堤防的溃决或有意识的分蓄洪,以及江湖对洪水调蓄作用的变迁,致使中下游控制站实测洪水系列具有明显不一致性.在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特性基础上,针对中下游河道行洪特征,采用总入流分析法,分析了中下游主要控制站设计洪水.经合理性分析表明,分析的总入流设计洪水成果可靠,能适应防洪规划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11.
黄河中下游水库汛限水位与防洪体系风险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黄河中游四库(三门峡、小浪底、陆浑和故县水库)在中下游的防洪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黄河中下游的水资源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黄河中下游水库及黄河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运行调度规则,考虑设计洪水典型选择、洪水预报误差和水库调度滞时的不确定性影响,利用蒙托卡罗法模拟洪水过程,实现了洪水典型选择、洪水预报及调度滞时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定量转化,分别计算了前、后汛期8种汛限水位方案下的黄河中下游水库及下游的防洪风险指标值,在对各方案的风险进行比较和评价的基础上,推荐了小浪底水库、陆浑水库和故县水库前、后汛期相对合理的汛限水位方案,为定量考察水库防洪调度及下游防洪风险率、合理选择动态的汛限水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北江中下游及珠江三角洲作为研究范围,考虑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联合调度规划,计算分析了飞来峡遭遇超标准洪水时2种不同溃坝方式对下游造成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3.
1992年8月16日,黄河花园口水文站出现6260m~3/s洪峰,相应水位94.33m,为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高水位。与小浪底站相比,洪峰值偏大37%;洪水通过小花间历时22小时,是正常传播时间的2倍。这次洪水未能作出正确预报,致使防汛工作十分被动。据此,本文建议,应加强黄河防汛通讯建设、防汛信息网络建设、小浪底至花园口无控制区的雨情观测以及高含沙水流运动规律的研究,以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近述研究中改进了大湖演算模型,在长江流域中下游洪水模拟计算时考虑起涨水位的影响,从1998年洪水模拟计算看,改进的模型成功地解决了不同类型洪水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96.8”洪水降雨径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8月5日和13日,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分别 洪峰流量为7860m^3/s和5560m^3/s的两次洪水过程。其中,一号洪峰由三门峡以上和三花区间暴雨洪水组成,二号洪峰由龙门以上来水组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下垫面产汇流规律发生变化,如果将“96.8”洪水的降雨资料移置到50、60年代的产汇流条件下,花园口站的洪峰流量可能会超过10000m^3/s  相似文献   

16.
杨百银 《西北水电》2005,(1):15-18,38
梯级水电站设计洪水计算方法一直是梯级水电站水文设计的难点,多年来在黄河上游梯级电站设计中已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通过黄河公伯峡水电站设计洪水优化设计过程简要论述了该套方法。并就目前存在的一些观点及疑问给予了较为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8.8洪水的模型检验,阐述城关防洪工程规划设计基本合理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揭示今后必须继续加快防洪工程建设步伐,着重讨论关键的建设资金筹集的问题,并对工程建成后的管理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郑州黄河不同来源区的洪水有着不同的特点,洪水在运行过程中与河床交互作用,水流与河床、滩地与主槽俱发生泥沙交换;生产堤的存在改变了洪水正常的演进规律;洪水的传播时间和水位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高含沙洪水对防洪工程威胁大,有其突出的特点;洪水预测是一项深入、细致、复杂的工作,黄河水文资料应该向流域内外专家学者开放。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上游洪水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河上游自然地理条件下,黄河上游大洪水具有峰低,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而宁蒙冰凌冰水每年都会有程度不同的灾害发生,在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后,要发挥好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防洪作用,在防治黄河上游大洪水的同时更要重视冰凌洪水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