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日章  刘丽丹  曾凯芳 《食品科学》2011,32(14):328-332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新鲜茎瘤芥品质和保鲜效果的影响。茎瘤芥经预处理后,用聚乙烯袋(厚度0.03mm)包装,分别贮藏于相对湿度(RH)85%~95%的0、5、10℃和15℃恒温箱中,统计22d贮藏期内发芽率、腐烂率、商品率,每5d测定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等指标。结果表明:0℃和5℃的低温贮藏与10℃和15℃的贮藏条件相比,显著提高了茎瘤芥的商品率,降低了茎瘤芥的发芽率、腐烂率、质量损失率,延缓了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但不同温度间总酚和类黄酮变化规律性不强。其中0℃贮藏效果最好,商品率100%、腐烂率0%,贮藏期可达50d,且保持了茎瘤芥良好的品质,贮藏至第20天,其抗坏血酸分别比10、15℃贮藏的茎瘤芥高109%和208%,可溶性蛋白较5、10℃和15℃贮藏高16.7%、59.0%和89.6%。由此可知,10、15℃不利于茎瘤芥保鲜与贮藏,而0℃和5℃对茎瘤芥具较好保鲜效果,保持茎瘤芥良好的采后品质,但0℃总体上优于5℃,故0℃是茎瘤芥最适宜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2.
李敏  谭索  蒋英  况豪杰 《中国酿造》2019,38(5):174-178
质构是榨菜重要的品质特征,与榨菜原料(茎瘤芥瘤茎)的质构和加工工艺密切相关。 采用质构分析(TPA)仪对茎瘤芥瘤茎及 榨菜进行质构分析,结果表明,茎瘤芥瘤茎头部与中部的弹性、咀嚼性和粘结性,头部与尾部的硬度和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其他质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P<0.05);各个部位质构指标分析数据离散程度小;茎瘤芥瘤茎各个部位的咀嚼性-粘结 性、咀嚼性-弹性相关性较高;茎瘤芥瘤茎质构各个指标的相关性的规律性与取样方式有关,芯部硬度与脆度的相关性较高,而皮层 硬度与脆度的相关性较低。 榨菜的脆度值较茎瘤芥瘤茎减小,而榨菜的硬度值、弹性值、内聚性值、咀嚼性值和粘结性值较茎瘤芥瘤 茎增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阐明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中茎瘤芥的干燥动力学和多酚降解动力学特征,分别在40、50 ℃和60 ℃下对茎瘤芥进行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利用8 个薄层干燥模型探究干燥动力学特征;利用4 个反应动力学模型探究茎瘤芥多酚单体的降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与热风干燥相比,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对茎瘤芥的干燥效率更高且所干燥茎瘤芥褐变程度更轻。茎瘤芥的干燥速率随着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该过程的茎瘤芥水分散失行为可以用Modified Page模型进行描述和预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发现气体射流冲击干燥会导致茎瘤芥中对香豆酸、阿魏酸、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枸橘苷和橙皮素的降解。其中,橙皮苷、芸香柚皮苷、枸橘苷、柚皮苷、橙皮素和对香豆酸的降解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且显著影响茎瘤芥的抗氧化活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中,茎瘤芥多酚的降解是典型的非自发吸热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改进茎瘤芥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品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3种食盐浓度腌制茎瘤芥泡菜,对腌制过程中茎瘤芥亚硝酸盐含晕、硝酸盐含量进行动态研究,对发酵液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进行动态研究.3种食盐浓度茎瘤芥泡菜亚硝酸盐峰值均出现在发酵前期,高食盐浓度有助于抑制亚硝酸盐的形成.茎瘤芥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通过细胞渗透进入发酵液中,有助于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改善其卫生品质.  相似文献   

5.
应用质地多面分析(TPA)方法,以新鲜茎瘤芥为试材,研究其在风脱水和盐脱水过程中的质地变化。结果表明:茎瘤芥的硬度与脆性、凝聚性与弹性、咀嚼性之间相关性良好,回复性与其他质地参数相关性都较差;在风脱水和盐脱水中各项质地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一致;脆性、凝聚性、弹性、咀嚼性能作为评判茎瘤芥质地的代表性参数。在风脱水期间茎瘤芥质地的代表性参数变化较为稳定,质地特性易于控制,而盐脱水的质地参数变化较大;经过风脱水后除了脆性外,其他质地参数值均低于盐脱水的。试验也表明TPA测试能够较好地反映茎瘤芥各项质地参数的变化规律,适用于茎瘤芥质地品质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外源硒对茎瘤芥硒形态及硒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实验研究叶面喷施硒(0.0、1.0、2.5 mg/L)对茎瘤芥生长、硒形态、硒吸收和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 mg/L的硒提高了茎瘤芥的产量,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叶面喷硒降低了茎瘤芥硝酸盐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茎瘤芥游离氨基酸、VC、还原糖的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0.41%、13.36%和46.73%。叶面喷施硒后茎瘤芥中全硒和有机硒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6.1%~193.9%和74.0%~271.5%,并且随外源硒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随硒质量浓度的增加,茎瘤芥有机硒转化率显著提高,1.0、2.5 mg/L硒处理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9.33%和23.57%。茎瘤芥吸收的硒主要以有机硒的形式存在,茎瘤芥全硒和有机硒含量与外源硒质量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7.
李敏  游雄鹰  赵昌琼 《食品科学》2011,32(19):50-53
采用丙酮溶液提取茎瘤芥叶片中的叶绿素,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光照、温度、pH值、氧化剂、还原剂和金属离子对茎瘤芥叶片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瘤芥叶片叶绿素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光照、H2O2、VC、酸碱性条件以及Mg2+、Cu2+、Fe3+、Ca2+等金属离子均影响茎瘤芥叶片叶绿素的稳定性。在10~70℃茎瘤芥叶片叶绿素稳定,80℃茎瘤芥叶片叶绿素稳定性下降。中性条件、Na2SO3的存在均对茎瘤芥叶片叶绿素有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茎瘤芥为主料,青椒和胡萝卜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采用感官评价方法,制得软包装即食茎瘤芥。结果表明:茎瘤芥脱苦最佳工艺为浓度2.5%食盐腌渍30 min;硬化最佳工艺为0.2%氯化钙溶液浓度浸泡20min;软包装茎瘤芥最佳配方为新鲜茎瘤芥70 g,青椒10 g,胡萝卜20 g,食用油10 g,食盐1.5 g,大蒜4 g,红辣椒2.5 g,花椒0.2 g,五香粉0.5 g,味精0.5 g。产品颜色鲜艳、香辣爽脆,且安全方便,为新鲜茎瘤芥资源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茎瘤芥叶和番茄为原料,开发一种新型发酵果酱,茎瘤芥茎叶经打浆、浓缩处理后,添加乳酸菌进行发酵,发酵浆再与番茄浆和辅料混合调配,制备复合果酱。结果表明发酵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8%,乳酸菌接种量0.2%,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24 h,可去除茎瘤芥叶的芥辣味,保留清香的风味。茎瘤芥叶发酵浆与番茄浆质量比为4︰6,白砂糖添加量30%,卡拉胶添加量0.8%,浓缩时间40 min。制得的发酵果酱颜色为红褐色,均匀细腻,酸甜可口,具有茎瘤芥特有的清香风味,口感协调。  相似文献   

10.
采用茎瘤芥皮筋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茎瘤芥皮筋中叶绿素,通过试验得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超声时间与茎瘤芥皮筋叶绿素提取率的回归方程,该二次回归方程模型的F检验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可用于对模型的预测。通过回归方程得出茎瘤芥皮筋叶绿素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30%,料液比为1∶2,超声提取时间为80 min。该项研究可为榨菜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榨菜种植的灌溉水、土壤、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出发,全面分析重庆市出口榨菜有害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性,为出口榨菜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测定采集样本中Hg、As、Cd、Pb、Cr和Al六种有害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灌溉水样Hg、Cd、Pb和Cr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3份水样As含量超标,超标率17%;土壤样本中As、Pb和Cr含量符合国家标准,1个样本Hg含量超标,4个样本Cd含量超标,超标率分别为2.90%和11.80%;青菜头、半成品榨菜和成品榨菜中Hg、As、Cd、Pb和Cr含量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成品榨菜均达到清洁水平;青菜头P综值都小于0.7,均为清洁等级;青菜头对有害元素的富集能力由大到小为CdAlHgPbAsCr,其中青菜头对Cd的平均富集系数最大,为0.09。重庆市出口榨菜种植、加工过程整体清洁状况较好,青菜头对土壤中Cd、Hg、Pb和Al的富集能力较强,故对部分区域灌溉水和土壤质量需要重点监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75 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结合两种不同厚度(30、45 μm)的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包装处理在4 ℃贮藏条件下对茎瘤芥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60 d,75 μL/L 1-MCP结合两种不同厚度(30、45 μm)的PVC处理茎瘤芥的硬度分别比对照组高312.13%、266.72%,衰老指数分别比对照组低50.00%、25.00%,保持着较高的商品率;叶绿素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82.48%、89.31%,游离氨基酸总量均低于对照组;肉组织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分别比对照组低64.29%、51.23%,皮组织的POD活性分别比对照组低73.47%、49.88%;肉组织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mine ammonia lyase, PAL)活性分别比对照组低10.60%、10.44%,皮组织的PAL活性分别比对照组低71.23%、64.86%,并抑制了茎瘤芥粗纤维的积累。该研究可为茎瘤芥贮藏保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中式冷冻调理食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中式冷冻调理食品即榨菜肉丝和鸡卷进行了研究。冷冻调理榨菜肉丝,改传统的炒为油炸,并对油炸条件进行了优化;对可能影响冷冻调理鸡卷品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鸡卷的预炸条件进行了优化。最后对这些冷冻调理食品的冻藏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发酵芥菜的品质,本试验将新鲜芥菜洗净后,分别将含水量80%、84%、88%的芥菜添加11%、12%、13%、14%、15%的食盐进行腌制,研究原料含水量和食盐含量对发酵芥菜成品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含水量为80%~88%的芥菜,其原料含水量越高,成品挥发酯含量越高;亚硝酸盐含量和pH值越低;游离氨基酸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腌制盐分的升高,亚硝酸盐、挥发酯的含量下降,pH值上升,游离氨基酸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综合而言,选择腌制食盐含量11%,原料含水量88%为宜,此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为3.79 mg/kg,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0.14 g/100 g,挥发酯含量为0.57 g/100 g,芥菜汁的pH值为4.86。  相似文献   

15.
Effect of Tissue Infrastructure on Electric Conductance of Vegetable St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This study measures the electric conductance and examines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of bamboo shoots, sugarcane, lettuce stem, and mustard stem. The electric conductance readings vary from 0.09 S/m to 0.72 S/m across the stem, and from 0.19 S/m to 0.46 S/m along the stem. The electric conductance along the stem is higher than the electric conductance across the stem in bamboo shoots and sugarcane, while the reverse is true in lettuce stem and mustard stem. The orientation of vascular bundles and the shape of parenchyma cells are proposed to account for the different conductance readings from the same vegetable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orientation of vascular bundles appear to influence electric conductance more than the shape of parenchyma cells when both factors are present in the same time.  相似文献   

16.
芥菜经发酵后通过乳酸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制成发酵芥菜,其不仅保留了芥菜原有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氨基酸以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乳酸菌等功能性微生物,其鲜香嫩脆、清爽可口、解腻开胃的品质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消费者。但芥菜加工过程往往不科学、不规范,存在各种问题,使得利用传统方式制作的发酵芥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文章综合论述了发酵芥菜的概况、制作方法、发酵机理和发酵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并展望了发酵芥菜的发展趋势,对优化发酵芥菜的工艺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绿芥末对即食鲜切生菜的保鲜效果,以清水和NaClO常规处理为对照组,考查了不同浓度的绿芥末液浸泡保鲜处理对即食鲜切生菜的失重率、腐烂率、褐变指数、感官评价、微生物菌落总数、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温度4℃,相对湿度85.6%~95%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绿芥末均对即食鲜切生菜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其中,以16 g/L的绿芥末对鲜切生菜的保鲜效果最好,保鲜期为7 d。该浓度下,生菜的感官品质最好,无腐烂、萎蔫、黄化,褐变指数最低(仅为1.67%),菌落总数为1.1×105 CFU/g,且无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检出。该研究有望为今后生产上采用绿色保鲜剂替代化学保鲜剂,改善产品品质,延长产品货架期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