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隋风春 《甘肃冶金》2012,(1):95-97,101
瓦屋沟金矿床是李岷金矿带上李坝金矿田内中型金矿床之一。矿区南测毗邻李坝金矿床,北侧与赵沟金矿床接壤。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矿体特征以及围岩蚀变等对瓦屋沟金矿床进行了论述。矿带总体呈86°~115°方向延伸展布,受F3断裂构造控制。成矿特征显示:断裂构造是该区主要的控矿因素,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矿化程度的高低与蚀变的强弱呈正相关,蚀变越强,矿化程度就越高;蚀变越弱,矿化程度就越低,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蚀变类型为黄铁绢英岩化,最不密切的蚀变类型为绿泥石化。  相似文献   

2.
甘肃嘉峪关黑山湖一带金矿点分布密集,品位较高。该区金矿赋存于奥陶系浅变质岩中,矿体受断裂控制,矿化类型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化蚀变带规模较大,金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多数为盲矿体;矿化蚀变带如同河流,矿体呈“鱼群”状。通过对该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和控矿因素等方面的总结,探索该区金矿找矿前景,提出勘查开发工作建议,旨在引导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对该区金矿的关注,推进该区金矿的找矿勘查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控矿断裂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的重要控矿构造, 大磨曲家金矿是赋存于该断裂带北段的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302号破碎蚀变带与上下盘次级断裂共同组成大磨曲家金矿控矿断裂系统, 并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矿区存在构造—蚀变—矿化的水平分带性。总结了矿床矿化富集规律, 进行了深部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4.
寺沟-银洞梁背斜南翼次级褶皱非常发育,初步查明的次级褶皱就有四个,从北向南依次为北枝次级倒转向斜、北枝次级背斜、南枝次级向斜和南枝次级紧闭背斜,寺沟铅锌矿产在南枝次级紧闭背斜的南翼,是典型的背斜控矿,该背斜向西倾伏,西部仍有找矿潜力。该区褶皱发育,控矿的南枝次级紧闭褶皱相对非常紧闭,宽度小、高度低,不容易判断、识别,这就给深部找矿带来难度。用常规钻探探矿方法,准确探到南枝次级紧闭背斜(矿体)的几率较小,用钻探控制深部矿体一是要准确判断、预测深部背斜(矿体)位置;二是要从已知背斜(矿体)开始,沿矿体倾伏方向小间距向深推进。  相似文献   

5.
宁夏牛头沟金矿位于贺兰山北段,矿体主要产于破碎蚀变岩—石英脉中,为多期构造控矿及热液影响形成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矿床。牛头沟金矿与金等自然重砂异常位置对应良好,与该区金、白钨矿和铅矿物重砂异常关系密切,经研究,认为金—白钨矿—自然铅重砂异常组合可以做为牛头沟式破碎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的找矿指示。  相似文献   

6.
胶西北地区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胶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勘查和黄金生产基地之一,金矿床主要受三山岛—仓上断裂、焦家—新城断裂、招平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通过阐述该区的基本构造格架、构造蚀变岩的分带特征和控矿构造的演化活动史,结合野外资料,总结了断裂的控矿规律,指出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金矿都是同一成矿流体沿断裂运移、充填及交代蚀变的结果,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健  廖明伟  王晓明 《黄金》2008,29(5):12-17
通过对白崖沟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的研究表明,金矿化分布于关子镇—元家坪区域韧性剪切带南部的李子园群木其滩组第三岩性段,严格受与之平行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金矿体赋存于近EW向韧脆性断裂中。该区具备中—大型金矿的有利成矿条件,近EW向断裂蚀变带及延伸部位是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8.
龙头沟金矿是近年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于泥盆系砂岩中,成因类型为受构造控制的中温岩浆热液矿床。在介绍区域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与成矿有关的主要控矿条件,指出矿体主要受近EW向断裂控制,断裂倾向与地层相反,并且围岩岩性、蚀变强弱和矿体产出标高均对矿体的形态和品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合近年外围工作进展,提出本地区今后找矿勘查工作应围绕走向剪切断裂、区内矿化蚀变带及外围化探异常开展,同时对背斜南翼开展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9.
熊耳山矿集区地处秦岭造山带中东部,印支—燕山期地幔与地壳相互作用导致区内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从而形成区内分布众多的不同期次和规模的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东草沟金银矿床是近年来在熊耳山矿集区新发现的一处金银矿床,目前处于勘探开发阶段。野外构造解析表明,东草沟金银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控制,根据产状、运动学和变形特征,将矿区控矿断裂划分为构造破碎带(强构造变形带)和陡倾断裂。东草沟金银矿床构造与矿化时空关系研究表明:早、晚成矿阶段的控矿断裂特征明显不同。其中,早成矿阶段(印支末期—燕山早期)的控矿断裂为压性断层,显示出明显的韧—脆性变形特征,发育有S-C构造及构造片理化带,反映的构造应力场为近SN向挤压;晚成矿阶段(燕山中晚期)的控矿断裂表现为张性断层和脆性变形特征,矿脉具有典型的扩张性充填脉的特征,反映的构造应力场为近EW向引张。区内不同方向的控矿断裂是在近SN向挤压作用下形成的多方向复共轭断层(conjugate-conjugate faults)系,及由其派生的次级断裂,复共轭断层系统的组合式样(assemblage patterns)控制着区内矿体空间展布及式样。  相似文献   

10.
甘肃徽县桃园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银斗 《黄金》2005,26(2):16-18
从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的形成,控制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控制金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桃园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揭示该矿床在断裂构造变异部位、主断裂上盘次级构造特定部位、线形环形断裂构造与中基性岩体叠加形成的容矿圈闭部位通过主断裂导矿次级断裂容矿方式形成金矿化等富集规律。在研究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对桃园金矿床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1.
浅议焦家金矿田构造控矿规律及进一步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家金矿田是我国著名的金矿集中区,在焦家金矿田内,岩体的接触带控制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控制着金矿床的产出.断裂的产状变化、展布规律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富集规律.受主控矿断裂的控制,矿床表现有等间距性;受次级断裂控制,矿体表现有等间距性、斜列性、侧伏性、侧列性等规律.据此,推测焦家金矿田的北段和南段仍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湘东曲溪金矿的找矿工作,采用路线地质调查、构造填图、矿床(点)考察、岩石地球化学和遥感解译等方法,对矿区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进行研究,总结了曲溪金矿区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建立了控矿模式,即认为含金围岩是一套冷家溪群浅变质粉砂岩;区内NNE向深大断裂是导热和成矿的通道,与深大断裂走向夹角较小的次级断裂,是矿区较好的容矿断裂;区内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矿质来源。根据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在矿区深部及其外围圈定了沙埚里、鸡洞坑和1号脉深部3个找矿靶区。尤其是对前人工作认为的沙埚里金锑矿点,本次工作后发现其实际为一金钨矿点,这为本区下一步找矿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大裕金矿位于广西大瑶山成矿带的古袍成矿区带,构造单元属于桂中—桂东台陷大瑶山凸起东端古袍复式向斜南翼,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由于对成矿规律认识不足,该区找矿工作推进缓慢。选取成矿带内典型的大裕金矿为例,在总结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钻孔资料及镜下矿石特征,分析了该区金成矿的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认为该区主要控矿构造为NEE向F1和F2断裂,赋矿围岩为寒武系小内冲组和黄洞口组浅变质含炭质细碎屑岩,矿化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组合蚀变。研究提出该区今后找矿应结合物化探工作,重点找矿方向有:①关注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水云母)化及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线索;②建议在NE-NEE向断裂及其所挟持部位和断裂交会部位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4.
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平断裂带中段为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带,目前已查明的金矿床主要包括夏甸大型金矿床和大尹格庄特大型金矿床,姜家窑和曹家洼中型金矿床,以及焦格庄小型金矿床。研究人员对招平断裂带中段各类金矿床的构造控矿条件、分布规律和矿体赋存规律仍缺乏较系统的认识,亟待开展进一步研究。通过对金矿区地质特征、金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控矿特征和金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大尹格庄特大型金矿主要受招平主干断裂控制;夏甸大型金矿床主要受控于主干控矿断裂下盘伴生、派生的低级和低序次断裂,夏甸北耩矿体主要受控于主断裂下盘岩体局部张性显微裂隙带;招平断裂带中段大尹格庄特大型金矿床、夏甸特大型金矿床和焦格庄中、小型金矿床大致呈等间距分布,近EW向断裂与招平断裂的交会部位是有利成矿部位;断裂的拐弯或交会部位为主要赋矿部位。  相似文献   

15.
陇南地区处于秦岭成矿带的西段,是陕甘川“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野外调研和对基础地质资料的分析,重点阐述了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金矿床的控矿因素,提出了该地区北部金矿床主要受礼县—高桥断裂的控制、南部金矿床主要受文县—康县断裂的控制,并指出了该地区进一步的找矿方向和靶区.  相似文献   

16.
胶东黄埠岭金矿床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渊  佘振宝  陈国华  张洪喜  闫复传 《黄金》2006,27(12):16-19
黄埠岭金矿床位于胶东西北部的招莱金矿带,产于黄埠岭一凤凰山北东向断裂构造上盘,区内16条不同级别的北东向断裂组合控制了金矿脉的产出。研究表明:主断裂构造的控矿意义优于次级断裂构造,金矿体主要产于断裂构造交汇处和金矿脉产状变化处。  相似文献   

17.
凡韬 《四川有色金属》2020,(1):18-21,42
美河金矿是松潘-甘孜成矿省内一处典型构造控矿石英脉型金矿,属造山型金矿。为理清矿床成矿规律以指导深部及外围找矿,本文根据野外地质填图和大量的钻孔、坑道等探矿工程资料,运用构造解析等方法,对构造格架和构造控矿期次进行了分析,探讨矿床成因,并对与成矿物质来源相关岩体进行了区域对比研究,认为在矿区以北分布的酸性岩体与深大断裂之次级断裂的叠合部位,是下次找矿工作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8.
甘肃天水宽沟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研究及盲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宽沟金矿位于北秦岭褶皱带西南缘,矿床严格受构造控矿,雨子沟次级断裂是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区内侵入岩体十分发育,石英正长岩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基于热液型金矿床的成矿理论,采用构造叠加晕新技术,在该区开展深部盲矿找矿工作,建立了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式。矿区构造叠加晕分析结果显示,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征。通过研究该区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识别出不同成矿阶段所形成的矿体(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确定了盲矿预测标志,提出了盲矿靶位,初步验证己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