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东方号(Vostok)运载火箭于8月29日从拜克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了一枚IRS-IB型印度卫星。 IRS-IB卫星是苏联发射的第二颗印度遥感卫星,第一颗IRS-IA卫星是在1988年3月由东方号送入轨道运行的,一月后就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
1.前言 1983年2月和3月,日本用主火箭N-Ⅱ从种子岛向静止轨道发射了2颗卫星为1组的通信卫星2号(樱花a和b)。N-Ⅱ火箭具有运载350公斤静止卫星的能力,但由于通信线路不断增加,卫星的使用者渴望发射更重的卫星。为了适应这个要求,作为1985年到1990年的主火箭H-Ⅰ的研制目前正在顺利地进行。 H-Ⅰ火箭具有运载550公斤静止卫星的能力,而从N-Ⅱ运载静止卫星350公斤提高到H-Ⅰ的550公斤,火箭做了几项改进:(1)H-Ⅰ火箭第二级采用高性能的液体火箭;(2)第三级采用高性能的固体火箭;(3)采用能确保卫星进入预定轨道的惯性制导装置。这三项改进  相似文献   

3.
《航宇日志》今年1月26日登载有美国雷达海洋监视卫星的示意图。这种卫星不但能在空中监视敌舰在海洋上的活动,而且在战时它能为反舰导弹进行超视距制导。美国计划在1984年和1985年发射两个雷达海洋监视卫星。从图中可以看到,卫星为潜载反舰导弹进行超视距制导的工作过程,卫星将测得的敌舰数据发送到潜艇和地面控制站,地面站与载弹潜艇联系,潜艇向敌舰发射反舰导弹。苏修早在1967年就发射了这类海洋监视卫星。今年1月18日落入加拿大的苏修核动力卫星就是这类卫星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宋炜琳  杨道宁 《兵工学报》2019,40(8):1627-1633
星间链路是现代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之一。针对星间链路条件下卫星导航系统业务数据传输规划调度问题,设计了一种规划调度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启发式规划调度方法。基于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场景设置,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启发式规划调度方法能在北京、新疆和海南3个地面站组成的区域监测网条件下成功实现卫星导航系统30颗卫星的业务数据传输规划调度,调度结果满足卫星导航系统任务需求;各任务周期内平均需要地面站天线15.375个,且绝大部分地面站资源利用率超过70%.  相似文献   

5.
静止卫星与静止卫星以及静止卫星与废弃的静止卫星三者之间三元碰撞概率,是用卫星的大小、卫星的个数、轨道的控制范围、时间等的函数来表示的。卫星的大小和数量如果保持当前状况不再增加,静止卫星之间的碰撞概率是非常小的,不过,当卫星的大小象所设想的太阳能发电卫星那样相当大的时候,或者象现在这样让废弃的静止卫星继续保留的情况下,就有必要定量地表示防止碰撞的对策。本文就静止卫星之间、静止卫星与废弃的静止卫星之间以及卫星进入静止轨道时防止碰撞的各种对策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日 ,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正式批准美国全球星公司使用 2 GHz频谱开发第 2代全球星系统一周年后 ,与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签署了第 2代全球星星座研制合同。按合同规定 ,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将为全球星开发研制新的全球星星座 ,该星座系统采用 2 GHz的无线电信号频谱 ,预计 2 0 10年前全部投入使用。目前 ,新的星座计划由 5 6颗近地轨道 (L EO)卫星和 4颗地球静止轨道 (GEO)卫星组成 ,GEO卫星可以额外补充系统的性能 ,特别是在数据应用和偏远地区信息传输方面具有优势。劳拉空间系统公司不仅负责星座卫星的设计与研制 ,还负责星座的…  相似文献   

7.
美苏等工业国家早已开始竟相发展空间技术,25年来(1961~1983年)在空间开发和应用上耗资4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利用土星等四种类型运载火箭,1964年发射了第一颗对地静止通信卫星,1966年首次实现轨道对接,1969年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81年进行第一次可重复使用型载人飞船飞行等共耗资1400亿美元;苏联利用质子号等六种运载火箭,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进行了第一次载人空间飞行,1982年4月又发射了新  相似文献   

8.
亚洲坊     
《兵器知识》2012,(4):13
正伊郎发射"纳维德"地球观测卫星2012年2月3日,伊朗成功利用"使者"(safir)火箭发射了一颗"纳维德"(Navid)地球观测卫星。"纳维德"卫星重50千克,将定位于250~370千米高的轨道上,在轨运行18个月,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向伊朗境内的多个地面站传回卫星图像。遥测指  相似文献   

9.
在1988年9月6日至10月20日期间,苏联一共发射了14颗人造卫星.其中有10颗是军事卫星。9月6日发射的宇宙-1967侦察卫星对 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北海进行的军事演习进行了侦察和  相似文献   

10.
简讯     
苏联的SS-X-26洲际弹道导弹据《航空周刊》1984年7月16日和《防务日报》1984年5月22日报道,苏联继SS-X-24及SS-X-25固体洲际弹道导弹之后,又研制试验了第三种洲际弹道导弹。美国分析家估计,这种新的SS-X-26洲际弹道导弹能准确地把11000磅有效载荷送  相似文献   

11.
分析家们在研究了分别在8月1号和28号发射的宇宙号1871和1873后认为它们可能用来试验小型苏联航天飞机。宇宙号1871被认为是用苏苏第十枚 SL-16中型运载火箭发射的。宇宙号1873,苏联人说是和1871相似的卫星,由第十一枚 SL-16中型运载火箭发射进入一个更普通的轨道,但此颗卫星没有完成机动动作,这颗卫星可望于数周内重新进入轨道.苏联的第十六颗荧光屏电视广播卫星于9月3  相似文献   

12.
二、华约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 (一)苏联 1.国民总产值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军事平衡1981/82》没有报道苏联1980年国民总产值数字,所以本文无法直接引用,但是可以根据苏联官方报道的其他数字进行推算。据苏  相似文献   

13.
目前,飞行器除采用久经考验的惯性导航方案外,还有两种新的导航方案:一是美国国防部感兴趣的卫星辅助导航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尽管“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但到1991年仍将建成由18颗Navstar卫星组成的这种定位系统,到时凡装有GPS接收机的平  相似文献   

14.
简讯     
1972~1976年美苏主要武器的产量对比据瑞士《瑞士综合军事杂志》1978年第4期报道,根据1977年1月17日美国国防部的报告,将苏、美两国1972~1976年主要武器生产情况作了如下对此(平均数): 苏英在欧洲的部署据美刊《国防和外事日报》1978年4月21日报道:西方的情报人士告诉该刊,在1967—1977年之间,苏联在苏联欧洲地区和东欧,装甲人员输送车增加了90%; 自行火炮增加了92%; “蔷薇果E”和“雌鹿”直升机增多了300架; 空运货物能力增长300%。该情报人士说,现在苏联地面部队,不用增援,补充或召回休假人员可以作战10天。苏联飞机现在可以打击西欧的全部目标,而无须使用他们和平时期的基地。 ZSU—23—4四联高炮与“萨姆—6”和“萨姆—8”导弹系统混编,使大批战术飞机不在承担地面支援任务,而改为担负进攻任务。  相似文献   

15.
本市场预测时间为10年(1988~1997年):年销量预测主要采用《world Missile Foreast》1988年公布的数据;年销售额是用每种导弹的单价乘以年销量;此处假定年产量就代表年销售量;年产值代表年销售额;苏联及华约的情况未包括。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卫星通信(SATOM)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移动卫星通信(SOTM)、高空伪卫星(HAPS)及低地球轨道卫星(LEO)能力的提升。但是各种武器作战平台如何在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环境,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拒止环境中保持卫星通信能力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成熟的电子战(EW)能力引发了移动Ad Hoc网络(MANET)的不断发展。4G LET及高频(HF)通信系统的出现均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部队对高空军用及商用卫星通信的依赖,因为这些运行在地球静止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卫星导航全球定位系统(GPS)工作全面铺开,对该系统正在开展许多应用研究。本文讨论三叉戟Ⅱ(D-5)导弹使用的 GPS 测量方案以及海军为试验评定三叉戟Ⅰ(C-4)武器系统使用的 GPS 方案发展过程,包括为靶场安全实时跟踪导弹和对三叉戟导弹制导系统性能进行事后评定所用的转发 GPS 信号概念(精密跟踪)。文中介绍了为完善跟踪系统提供靶场安全信息而采用的伪卫星 GPS 信号。为了确保所有地面站在时间上有效地同步工作,使用了 GPS 发送的时间信号。本文着重介绍有关 GPS 靶场测量设备的独特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卫星地面站中应用集散控制结构设计并实现的天线控制系统,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系统功能,并简要介绍了系统性能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拜科努尔发射场是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地方。二十多年来,这个基地随着苏联宇宙空间活动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起来,现已成为苏联的宇宙中心基地。就场区规模、设备数量和工作范围而言,它是苏联最大的导弹、航天发射场,在苏联的航天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相当于美国的空军靶场和肯尼迪宇宙中心。发射场的工作重点是发射载人飞船(包括早期的卫星)和向月球和火星、金星发射探测器;进行各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以及其他系统的试验。拜科努尔发射场由发射场区、支援中心区、测控站、弹着区等部分组成,这里着重介绍  相似文献   

20.
程建良 《兵工科技》2003,(7M):41-42
据《解放军报》报道,北京时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顺利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上太空。这次发射完成了我国导航定位卫星发展的初期计划,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成完善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已经跻身于世界导航定位卫星大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