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非贯通裂隙岩体力学特性的损伤力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基于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及其对应的声发射试验结果,以及岩石在加载条件下损伤的产生与演化的微观试验和三种不同应力条件下非贯通裂隙岩体模型的强度、变形破坏试验的结果,分析了非贯通裂隙岩体损伤的宏观力学响应和岩体损伤机制;探讨了岩体损伤的局部性及其力学效应。由大量模型试验。通过引入“局部损伤修正系数”,建立了非贯通裂隙岩体考虑损伤的强度预测公式,并用此公式预测了一些模型的三轴强度,结果与实测强度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隧道开挖过程中复杂裂隙围岩的固流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通过裂隙岩体的含水区段时,人为扰动了裂隙岩体、地下水等构成的复杂地质系统,是造成各种涌水、突水、突泥事故的重要原因。为了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开挖过程中岩体变形、流体运移相互作用过程,探讨其对隧道涌、突水的影响,在上述复杂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深埋隧道围岩裂隙发育规模与工程尺度的关系,建立可以同时考虑不同级别裂隙网络的复杂裂隙岩体水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复杂裂隙岩体中开挖隧道的固流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体现了主干裂隙在渗流中的强导水作用和网络状裂隙的贮水功能与渗流滞后效应,开挖过程中复杂裂隙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作用显著的增加了隧道围岩屈服区。  相似文献   

3.
4.
文章以甘芳隧道工程为实例,重点介绍和总结了甘芳隧道在各种围岩级别条件下洞身开挖的主要方法、技术、经验及组织。简要介绍了该隧道的爆破设计与施工以及钻爆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绍俊 《山西建筑》2010,36(15):327-329
结合十天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经验,介绍了软弱围岩隧道快速施工技术,具体阐述了隧道开挖模式和钻爆施工方案及其出渣机械配置,并对初期支护方法和各工序交叉衔接施工及作业时间进行了说明,为今后类似隧道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雁门关隧道IV类围岩动态施工,这种将动态设计、施工、监测及信息反馈融为一体的施工方法,对完善设计、指导施工、确保安全、降低建筑造价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现有隧道规范不足与设计、施工经验匮乏,裂隙岩体中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的围岩稳定性分析与中夹岩柱变形破坏特征及其支护方案优化仍是大型隧道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棘手难题。以济南市东南二环绕城高速大岭超大断面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对掌子面岩体结构信息的精细化描述,获取各评定指标分布概型,并应用Monte Carlo法生成符合围岩等级评价指标分布概型的大量随机数,通过归纳统计获得隶属各围岩亚级分级的概率分布,由此对岩体质量进行了稳健评估。此外,用改进的非连续变形分析(DDARF)法对大岭隧道浅埋小净距段围岩的变形破坏规律及裂隙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裂隙扩展破碎区贯通与否作为中夹岩柱稳定性的评定依据,分别针对无锚、有锚支护条件下的围岩稳定性状况及变形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锚支护条件下,隧道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的裂隙扩展及变形有一定影响,但不明显;而锚杆支护则可显著约束围岩尤其是中夹岩柱的裂隙扩展及贯通,锚杆支护条件下二次扰动后先行洞围岩的裂隙扩展情况、变形破坏特征与单洞开挖无异,且系统锚杆支护与中夹岩柱水平加长锚杆支护对裂隙演化的控制效应无较大区别。研究结果对裂隙岩体中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围岩的支护方案优化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断面开挖铁路单线隧道,我国迄今成功采用钻爆法。本文从当前实际出发,对特长隧道如何引入掘进机法提出明确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深埋长大隧道 (洞 )主要采用传统的钻爆法和隧道掘进机 (TBM )两种方法施工 ,下面就此做一些探讨。1 工艺原理及关键技术1 1 钻爆法钻爆法是在 19世纪 6 0年代随着第一台风动凿岩机的出现和黄色炸药的发明而出现的施工方法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有了喷锚支护、控制爆破、门架台车、全液压凿岩台车等技术和机械设备 ,向着全断面、大断面、机械化和高效快速的方向发展。钻爆法施工一个开挖循环的程序 :测量放线→布孔→钻孔→合格检查→装药→联网→孔网检查合格→起爆→通风排烟→松动围岩或掉块处理→出碴→挂网→安装钢肋→喷…  相似文献   

10.
特长山岭隧道施工方法论析之二西南交通大学唐经世掘进机法与钻爆法修筑秦岭铁路隧道技术经济比较参考如表1。表正表2大直径TBM在铁路山岭隧道使用情况注1—掘进机法要招标、制造、海运、陆运、工地组装、试运转等;钻爆法是驾轻车就熟路,主要设备可以紧急调拨支援...  相似文献   

11.
复杂应力状态下断续节理岩体断裂损伤机理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3,他引:7  
应用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的理论,研究断续节理岩体开挖卸荷过程中渐近破坏的力学机制,从压剪和拉剪两种应力状态出发,建立了复杂应力状态下断续节理岩全的损伤演化方程,并将其应用于某矿山开采过程围岩破坏特征分析中,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工程实践较为吻合。该方法为定量分析地下工程围岩破坏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节理岩体中洞室围岩大变形数值模拟及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根据节理岩体的特性,按弹簧块体理论模拟节理岩体中大型地下洞室开挖与锚杆支护的变形特征。同时,开展了开挖条件下节理围岩变形特性和锚固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得到不同初始地应力场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分步开挖和锚杆支护的围岩力学行为的变化规律,数值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所反映的节理岩体围岩的运动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裂隙岩体的细观动力损伤模型   总被引:4,自引:11,他引:4  
通过分析单组裂隙细观特征对应力波传播特性的影响机理,提出了表达裂隙细观特征对波速影响的半连续介质动力损伤模型及表述其对波幅影响的细观损伤阻尼模型;并应用室内模型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对比结果说明所提出的细观损伤模型较当前S. Valliappan和E. P. Chen的最新等效连续损伤模型更接近于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断续节理岩体宏观变形特性差异性的分形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结构的复杂多变是造成节理岩体宏观力学特性差异怀的重要原因。应用分形几何学中的分维数作为描述岩体结构的定量指标,建立了分维数与岩体变形参数的相关模型,进而系统研究了某重大水电工程大型地下厂房不同工程部位的围岩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5.
动荷作用下裂隙岩体介质的变形性质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利用脆性材料模型试验, 对非贯通裂隙岩体介质的动应力2应变特性进行了首次初步探索, 得到了动载频率,裂隙几何特性对试样动变形性质的一些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考虑裂隙闭合和摩擦效应的节理岩体能量损伤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基于能量等效原理,建立了考虑裂隙闭合和裂隙表面摩擦效应的节理裂隙岩体本构关系,推导了预度张量及其增量的表达式,并将该研究成果应用于三峡船闸岩体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节理裂隙岩休的力学特性及开挖过程中围岩渐进破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于地震影响下节理岩体边坡的楔体滑动破坏,给出不同情况下楔体滑动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然后,分析滑面上法向力作用点位置变化的距离li和楔体的安全系数与剪切力和水平面的夹角βi,水平地震力系数kh和竖向地震力系数和水平地震力系数的比值λ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li随着βi和kh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λ的增大而减小;楔体的安全系数随着βi和k h的增大而减小,但在同样大小的水平地震力系数下,随着λ的增大而增大。最后,分析考虑地震影响下楔体安全系数计算在3DEC中的实现过程,并且给出计算过程中的2个重要步骤:确定空间三角形的面积和四面体的体积以及确定两节理面的交线矢量。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3DEC的节理岩体边坡地震影响下的 楔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对于地震影响下节理岩体边坡的楔体滑动破坏,给出不同情况下楔体滑动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然后,分析滑面上法向力作用点位置变化的距离 和楔体的安全系数与剪切力和水平面的夹角 ,水平地震力系数 和竖向地震力系数和水平地震力系数的比值l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 和 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l的增大而减小;楔体的安全系数随着 和 的增大而减小,但在同样大小的水平地震力系数下,随着l的增大而增大。最后,分析考虑地震影响下楔体安全系数计算在3DEC中的实现过程,并且给出计算过程中的2个重要步骤:确定空间三角形的面积和四面体的体积以及确定两节理面的交线矢量。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大体积节理化岩体强度与力学参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节理化岩体强度与力学参数可根据Hoek-Brown准则进行估计。然而,推广之后的Hock-Brown准则确定地质强度指标GSI时对岩体结构的划分缺乏定量的描述。当评价大体积节理化岩体的地质强度指标GSI时,为使大体积节理化岩体结构的描述定量化,引入Jv(节理数/m^3)。通过算例,说明了应用这一方法的具体过程,这为大体积节理化岩体强度与力学参数的估计提供了新的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冻融荷载耦合作用下单裂隙岩体损伤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寒区节理岩体工程结构中的冻融受荷岩体,采用在类岩石材料中预制裂隙的方法模拟节理岩体,通过冻融循环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裂隙岩样的几何特征(裂隙长度、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的影响;基于细观损伤理论和宏观统计损伤模型,建立冻融受荷裂隙岩石损伤劣化模型,探讨裂隙岩体在冻融和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损伤劣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 岩石反复冻融引起的损伤是一个疲劳破坏的过程,受荷损伤是岩石类非均质材料各组成成分对力的传递速率以及自身变形差异性引起应力场不均匀分布的过程;(2) 冻融和受荷以不同的力学机制促使岩石中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由此诱发的损伤相互耦合,其耦合作用会使总损伤有所劣化;(3) 裂隙长度以及冻融循环次数对总损伤的影响较大,而裂隙倾角对总损伤的影响相对较小;(4) 相同的冻融循环次数下,裂隙岩样较完整岩样的损伤劣化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