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行水工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大坝混凝土动态弹性模量在静态弹性模量基础上提高30%,对岩体动态变形模量的取值并无规定,现行工程实践中岩体动态变形模量通常在静态变形模量基础上提高30%。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修编中的新规范拟规定:大坝混凝土动态弹性模量在静态弹性模量基础上提高50%,岩体动态变形模量取为静态变形模量。本文针对新规范的这一变化,结合不同高度的拱坝,从大坝白振特性、动位移、动应力及静动综合应力诸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论证混凝土两种动弹性模量以及基岩两种动变形模量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坝体动弹模从30%提高到50%以及基岩动变模是否提高30%对坝体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现行水工抗震规范中规定,大坝混凝土动态弹性模量在静态弹性模量基础上提高30%。这一规定体现的是混凝土瞬时模量与持续模量的差异,而非加载速率的影响。根据国内相关混凝土坝设计规范,持续模量约为瞬时模量的0.67倍,亦即瞬时模量可较持续模量提高50%。本文结合不同高度的重力坝,从大坝自振特性、动位移、动应力及静动综合应力诸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论证两种动态弹性模量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坝体动态弹性模量提高率从30%增至50%后,对重力坝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白莲崖拱坝进行了整体空间应力应变分析;建立了拱坝整体动力分析模型,利用ANSYS提供的用户子程序,成功地开发了4节点单自由度质量单元,较好地模拟了动水压力与大坝的相互作用,完成了拱坝整体动力特性分析,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分析。文章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与相应的静力工况计算结果进行了叠加,评价了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白莲崖拱坝进行了整体空间应力应变分析;建立了拱坝整体动力分析模型,利用ANSYS提供的用户子程序,成功地开发了4节点单自由度质量单元,较好地模拟了动水压力与大坝的相互作用,完成了拱坝整体动力特性分析,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分析.文章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与相应的静力工况计算结果进行了叠加,评价了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黄华峰  章青 《中国水利》2005,(16):57-59
建立了大坝-库水-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并基于三维动力有限单元法对某挡水坝进行了抗震分析.计算得到了坝体的动水压力和坝体的自振特性,并依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所规定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了大坝的动力分析,评价了大坝的抗震安全性能,指出了坝体的抗震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6.
筑坝材料的动力变形特性是进行大坝动力反应分析的基本依据之一,采用等效粘弹性模型计算时主要包括最大动剪模量Gmax与平均有效主应力的关系,动剪模量比G/Gmax与动剪应变幅γd的关系以及阻尼比λ与动剪应变幅γd的关系等。这些关系反映了在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与粘滞性特征。双江口水电站坝体材料及覆盖层坝基动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某在建水库大坝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特性,为工程设计论证提供依据,选用哈丁-德聂维契(Hardin-Drnevich)等效黏弹性模型反映土体的动力本构关系,用徐志英孔压增长模型反映动力作用下饱和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用集中质量法得到质量矩阵,用瑞利法得到阻尼矩阵,以此对该坝的动力特性进行动力有限元计算,并从坝体的受力和变形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坝体动剪应力与剪应变的分布规律,说明该坝在正常蓄水位加地震工况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高拱坝抗震动力分析和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坝动力响应及其抗震安全问题对建于高烈度地震区的高拱坝往往成为工程设计的控制性关键问题,结合现行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1997),综述了高拱坝的抗震设防标准、动力分析方法、大坝混凝土的动态抗力以及抗震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规定和方法及其适用范围,介绍了当前高拱坝抗震研究中包括计入坝区实际地质地形条件、地震动能量向无限远域逸散的所谓地基辐射阻尼影响、坝体伸缩横缝非线性以及坝体全级配混凝土动态特性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就今后高拱坝抗震设计中应重点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坝体-地基-库水系统运用三维线弹性有限元方法对双曲砌石拱坝进行了动力分析.比较了不同水位对拱坝自振特性的影响,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了双曲砌石拱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应力、动位移及加速度,结果表明:坝水耦合作用提高了坝的整体质量,降低了自振频率;动应力、动位移及加速度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拱冠顶部,而且当拱坝系统受3个方向地震波共同击振作用时坝体反应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10.
二滩拱坝地震响应的动力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滩双曲拱坝的动力模型试验在大型模拟地震振动台上进行。研究了在实际地震波作用下,坝体、水库和地基的相互作用影响,坝体抗震安全度,动水压力分布和拱坝在强烈地震下的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高拱坝的最大动应力是拱应力,位于上游坝顶中间部位。下游坝顶中间部位和2/3坝高部位以及坝踵是抗震薄弱部位。2.紧靠拱坝上游面的山体形状对坝面动水压力值的影响较大,故对于坝前地形复杂的水库,应模拟一倍坝高长的自然地形。3.满库时,拱坝前几阶固有频率对库水位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4.拱坝在强烈地震下的破坏在瞬间完成,主要是中上部的脆性开裂。  相似文献   

11.
高拱坝的动力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地震时,高拱坝中上部因动力放大效应而成为抗震薄弱部位,各项段间的伸缩横缝难以承受较大的拱向拉应力而开裂,拱坝不能现视为整体结构而作线弹性分析。为此,以三维非线性接缝单元模拟坝体分缝,采用基于动态子结构理论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伸缩横缝对高拱坝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强烈地震时伸缩横缝反复张合引起显著的坝体应力重分布,大大减少开裂区附近的拱向拉应力而使坝体中部下游面的梁向拉应力有一定增加  相似文献   

12.
小湾高拱坝整体及有横缝模型的动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湾高拱坝进行了整体及有横缝模型地震反应的动力试验,鉴于有横缝模型动力试验已属于非线性的范围,它对静力作用的始状态比较敏感,为此动力模型试验中包括了长度为坝高3倍的水库。伸缩横缝试验分为两种工况进行,首先在模型的拱冠梁及顶拱左右岸约1/4弧长处共设置了3条伸缩横缝,又在此基础上增添至5条横缝进行了动力试验。试验表明,正常高水位工况时,坝体横缝在地震作用下没有明显张开;低水位时,由于静水压力的减少,横缝则明显张开,坝体动拉应力明显减少,动梁应力则显著增加。坝体横缝的初始状态对横缝的张开度有重要影响,按设计配筋量加筋后,试验所得的横缝张开度减少约20%。  相似文献   

13.
应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考虑材料非线性、应用动接触模型考虑横缝接触作用,对乌东德双曲拱坝的动力超载能力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乌东德拱坝在不考虑横缝作用时的动力超载能力为1.5倍的设计地震,而考虑横缝后的动力超载能力为2.5倍的设计地震。对比考虑横缝前后的分析结果,认为在对拱坝进行动力超载能力分析时,横缝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4.
隔河岩工程重力拱坝动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用动力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动力分析方法研究清江隔河岩重力拱坝的动力特性,采用反应谱方法研究大坝的地震动力响应。探讨了封拱形式对大坝地震响应的影响,模型试验与动力分析的结果比较接近,研究表明大坝遇7度地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显式有限元结合黏弹性人工边界的地震波动反应分析方法,在计入坝体横缝动态接触非线性影响基础上,对溪洛渡拱坝采用模拟孔口及闸墩结构、仅模拟孔口不模拟闸墩和孔口闸墩结构均不考虑的3种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孔口、闸墩结构和大坝的静态和静动综合应力响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孔口、闸墩的存在对大坝主体的静动综合应力分布规律影响不大,而孔口闸墩区域位于动态反应较大的坝体中上部,由于闸墩的悬挑及截面变化的复杂性,以及孔口对坝身的削弱作用,这一区域将出现数值较大的拉应力集中区,主要分布于上游闸墩根部和下游面深表孔之间以及顶部大梁位置,在溪洛渡拱坝深孔、表孔抗震设计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强震区的杨房沟拱坝的抗震安全问题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本文用拉格朗日不连续变形分析(LDDA)模拟拱坝横缝,采用黏弹性边界作为吸能边界来模拟无限地基辐射阻尼,建立了拱坝地震自由场输入模型,进行了杨房沟拱坝动力响应分析,对辐射阻尼和拱坝横缝对坝体应力的影响、拱坝横缝在地震作用下的张开情况以及坝体静动综合应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考虑坝体横缝张开和地基辐射阻尼效应影响后,杨房沟拱坝的地震动力响应明显降低,大坝横缝张开度最大为6mm,在横缝止水可允许的变形范围之内,在进一步优化大坝体型基础上,杨房沟拱坝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安全是可以保证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珊溪水库大坝在设计地震作用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面板和坝体动位移反应、加速度反应和动应力等,并对坝基覆盖层的地震液化可能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烈度为7度时,珊溪水库大坝震陷率较小,坝基不会发生地震液化。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的动力特性与拱坝的非线性地震响应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总结分析了混凝土材料的动力特性及其在大坝抗震设计中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应用一致黏塑性模型研究了混凝土的应变速率相关特性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发现动荷载作用过程应变速率变化对结构的变形、应力大小与应力分布均发生影响。最后,研究了地震作用下高拱坝应变率沿坝体的分布,计算了考虑应变速率相关特性后高拱坝地震应力的分布及其开裂情况。  相似文献   

19.
周晨晖 《陕西水利》2024,(3):16-18+26
重力坝的抗震特性是大坝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柳树沟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挡水坝段为分析对象,利用Autobank有限元计算软件,在进行静力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其进行动力分析,将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结果按照“静力+动力”和“静力-动力”两种方式分别进行组合,采取最不利值与规范要求对比,得到该坝段应力状态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验证大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工程的安全可靠性,研究可供相关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忽略坝基质量的拱坝动力分析方法罗伊·邓加主题词拱坝,坝基,动力稳定性,稳定分析,分析方法当进行拱坝动力分析时,可计入拱坝坝体全部质量而假定坝基质量为零,本文要证实的正是这种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乔普拉和丹近期的论文,以及论文发表后召开的格林德尔沃大坝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