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种新型的松香聚氧乙烯蔗糖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丙烯酸松香、聚乙二醇、蔗糖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松香系列易降解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用IR谱、TGA谱进行结构表征 ,对其表面性质进行了测定和探讨。终产品在pH =8~ 9时 ,FP =2 0 8mm ;在 3 0× 10 -4 mol/L的Ca2 +中 ,DP =85 % ,FP =178mm ,浓度为 2× 10 -4 mol/L时 ,δcmc =3 3mN/m ,浊点 <77℃ ,产品耐温≤ 15 0℃  相似文献   

2.
将松香聚氧乙烯酯表面活性剂与标准洗衣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三聚磷酸钠进行复配,研究其去污性能和抗再沉积性。实验结果表明,松香聚氧乙烯酯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去污能力和抗再沉积性能,可单独作洗涤剂使用,其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三聚磷酸钠等成分有较好的配伍性和协同性;松香聚氧乙烯酯表面活性剂与标准洗衣液配合使用时,其适宜质量分数为20%。  相似文献   

3.
董利  车文成 《广东化工》2016,(22):84-85
采用毒性对比试验评价新型松香聚氧乙烯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自制松香聚氧乙烯酯的毒性约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酯AEO-9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的1/10,表明其是一种低毒、安全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4.
邢书荣  庞宝才 《化学试剂》1989,11(2):99-102
聚氧乙烯脂肪醇是由脂肪醇和环氧乙烷进行加成反应得到的。聚氧乙烯脂肪醇的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物化测试以及光谱分析。采用核磁共振(NMR)可以确定聚氧乙烯脂肪醇中的烷基值(R 值)和聚氧乙烯链的聚合度(n 值),并能计算出平均分子量。这些分析方法对指导生产和应用以及对未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剖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丙烯酸高级酯的微波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十二醇、十四醇、十六醇、十八醇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分别制备了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十四酯、丙烯酸十六酯和丙烯酸十八酯。考察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和原料配比等反应条件对不同长链酯酯化产率的影响,并对它们的物理性质、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进行了测定与表征。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合成技术能高效、快速地合成丙烯酸高级酯,但各高级酯的最佳微波酯化条件明显不相同,随着高级酯碳链的增长,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和酸醇摩尔比增大,在优化的微波合成条件下,反应速率可提高20倍以上,酯产率≥96%,且所得产物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与传统方法加热制备的产物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氢化松香、二氯亚砜、丙三醇、丙烯酰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可以均聚的氢化松香-丙烯酸丙三醇酯单体.氢化松香先与二氯亚砜反应制得氢化松香酰氯,通过FTIR对反应过程进行跟踪监测;氢化松香酰氯再与丙三醇经酯化反应合成氢化松香丙三醇酯,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吡啶作溶剂、n(氢化松香酰氯):n(丙三醇)=1:2.5、反应温度110℃...  相似文献   

7.
8.
9.
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酸羟乙酯(HEA)和对甲苯磺酰氯(TsCl)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通过O-酰化反应合成中间体对甲苯磺酸丙烯酸乙二醇酯(TAEE),再与松香钠皂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目标产物(RAEE).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合成中间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HEA):n(TsCl)为5:1,氢氧化钠用量0.9 g,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2 h,产率达83.9%;合成目标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松香钠):n(TAEE)为1.3:1,反应温度60℃,溶剂用量30 mL,反应时间3 h,产率达72.6%.利用TLC、IR和GC-MS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正交实验法确立了合成聚氧乙烯油酸酯较佳反应条件,并探讨了不同加成数的聚氧乙烯油酸酯的表面物性规律。  相似文献   

11.
合成松香酸蔗糖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松香酸甲酯化制备松香酸甲酯,再与蔗糖反应合成松香酸蔗糖酯。甲酯化最佳条件为松香酸∶甲醇=1∶3(摩尔比)、时间1h、温度70℃、催化剂氢氧化钾用量2%,酯化率为95.5%。松香酸蔗糖酯最佳合成条件为松香酸甲酯∶蔗糖=1∶2(摩尔比)、时间3h、温度90℃、催化剂氢氧化钾用量3%,产物得率为92.1%。产物有良好表面活性,其2%和4%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分别为30.33×10-3N/m和27.50×10-3N/m。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自制固体碱K2O/Al2O3和Na3PO4/MgO为催化剂,1,2-丙二醇为反应溶剂,催化松香与蔗糖合成松香酸蔗糖酯。以酯化率为指标,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的负载量、反应时间、松香与蔗糖质量比对松香酸蔗糖酯合成的影响。通过SEM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松香酸蔗糖酯的乳化、发泡、表面张力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K2O/Al2O3与Na3PO4/MgO比表面积分别为142.52和19.38m2/g;在松香酸蔗糖酯的合成反应中,催化剂K2O/Al2O3的活性高于Na3PO4/MgO。K2O/Al2O3为催化剂时,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125℃,K2O/Al2O3催化剂用量3%,催化剂中K2O负载量30%,松香和蔗糖质量比1:2,该条件下酯化率达到98%。合成的松香酸蔗糖酯与市场广泛使用的脂肪酸蔗糖酯相比,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硅胶柱层析力方法,选择一系列极性递增的混合溶剂体系为梯度洗脱剂,对松香酸聚氧乙烯酯(PORE)中单,双酯及聚乙二醇组分进行了定量分离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松香酸聚氧乙烯酯中单酯含量70-80%,双酯10~20%聚乙二醇-10%。  相似文献   

14.
以松香、乙二醇为原料,合成松香乙二醇单酯,再与丙烯酸反应,得到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催化聚合得到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再在催化剂作用下用过氧化氢氧化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测定了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及其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孔径、溶解性和差热等各种性能。BET法测定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的比表面、孔径分别为 0.3185 m2/g, 60~90 nm;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别为 9.3669 m2/g, 50~90 nm,说明所合成的聚合物为大孔树脂;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及其氧化物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分别为每 100 mL 0.0272 和 0.00482 g;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的交联度为 12.3%;两种聚合物失重 5% 时分别对应的温度为259.8和 307.8℃;在30~550℃的温度范围内样品没有明显的软化点;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果表明聚松香乙二醇酯丙烯酯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 2500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丙烯酸松香加成物(R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三乙胺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在有机溶剂甲苯中合成了RA与GMA酯化物(RAG),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酯化反应进行优化。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黏度计、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热重(TG)对酯化物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RA与GMA酯化物较优合成条件为nGMAnRA=2:1,三乙胺用量为RA质量的0.5%,120℃下反应4 h,该条件下合成的酯化物为深黄棕色澄清液体,酯化率为99.5%,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47,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848,25℃下测得其质量分数51%甲苯溶液的黏度为10 mPa·s。FT-IR和1H NMR分析表明成功合成了RA与GMA酯化物。TG分析表明酯化物热稳定性高于丙烯酸松香加成物。  相似文献   

16.
邱德梅  季永新 《化工时刊》2005,19(11):22-24
以蔗糖和硬脂酸乙酯为原料合成蔗糖酯.讨论了原料配比、时间、皂含量、催化剂用量及配比对蔗糖酯得率的影响,得到最优条件:蔗糖/硬脂酸乙酯=1/0.8,反应5 h,加入6%的脂肪酸皂和7%的催化剂,乙醇钠/碳酸钾=1/4;反应温度130~135℃.  相似文献   

17.
蔗糖酯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蔗糖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综述了蔗糖酯的合成方法,分别了溶剂法(包括二甲基甲酰胺法、丙二醇法、水溶剂法、甲醇法及相转移催化法)及非溶剂法(包括生物合成法)。对蔗糖酯的应用及市场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用溶液接枝法,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制得了丙烯酸酯接枝CPP(ACRYL-g-CPP)。实验结果表 明,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5-3.0 h,反应物配比CPP溶液(25%): AA:MMA:BA为150:7:35:15时,所得 产物制成的清漆涂于聚丙烯(PP)板表面,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柔韧性,硬度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丙烯酸改性松香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松香为原料,用丙烯酸进行改性后再与环氧乙烷聚合,然后用氯磺化处理制得丙烯酸改性松香聚氧乙烯醚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探讨了影响因素和工艺条件,测定了其表面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得产品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尤其适合松香的乳化。  相似文献   

20.
松香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香和环氧乙烷为主要原料合成松香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羟值的分析,探讨不同催化剂、反应温度、压力对环氧乙烷加成数及断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