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花生凝胶软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生仁、白砂糖、葡萄糖、卡拉胶与狭鳕鱼皮明胶复配凝胶剂为原料制作花生凝胶软糖,采用正交实验确定花生凝胶软糖的配方。实验结果表明花生凝胶软糖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添加量为20%、葡萄糖添加量为60%、卡拉胶与狭鳕鱼皮明胶的比例为3:2、凝胶剂(卡拉胶与狭鳕鱼皮明胶的混合物)添加量为4%。  相似文献   

2.
以刺梨和红枣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混合原料(刺梨汁和红枣汁)、复配胶凝剂、白砂糖、柠檬酸的添加量对刺梨复合果糕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混合原料配比为刺梨汁与红枣汁体积比1∶2;选择琼脂、卡拉胶、果胶3种胶凝剂的复配质量比1∶1∶2,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混合原料、白砂糖、复配胶凝剂和柠檬酸4个因素对刺梨复合果糕的影响程度为混合原料>白砂糖>复配胶凝剂>柠檬酸;刺梨复合果糕的最佳配方:35%混合原料、15%白砂糖、1.5%复配胶凝剂和0.3%柠檬酸,感官评分最高为89.95。  相似文献   

3.
以生姜汁、红枣汁、卡拉胶、琼脂、白砂糖、葡萄糖、柠檬酸为主要原料,对生姜红枣软糖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软糖的最佳配方为:卡拉胶2.5%,琼脂1.5%,白砂糖25%,葡萄糖15%,柠檬酸0.15%,生姜汁与红枣汁体积比2︰3。在该条件下制得的软糖色泽纯正,软硬适中,风味独特,表面光滑,口感最佳,是一种色、香、味俱佳,口感良好、营养丰富的食品。  相似文献   

4.
此项研究以刺梨汁、藕粉、白砂糖为主要原料,以产品的口感、香味、色泽、组织形态作为感官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淀粉型刺梨凝胶软糖的最佳工艺配方。单因素实验表明:刺梨汁、藕粉、白砂糖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44%、26%、20%,淀粉型刺梨凝胶软糖制备的最适加热时间为20 min。响应面优化试验表明:淀粉型刺梨凝胶软糖的最适配方为刺梨汁添加量为39%,藕粉的添加量为22%,白砂糖的添加量为19.36%,最适加热时间为19.93 min,制得的淀粉型刺梨凝胶软糖酸甜度适中,具备独特的刺梨和藕粉风味,弹性好,不粘牙,且感官评价得分达到91.3分,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糖果(GB 17399-2016)和糖果 凝胶糖果国内贸易行业标准(SB/T 10021-2017)进行比较,产品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干燥失重、还原糖含量)及微生物指标(细菌菌落总数、大肠杆菌、致病菌)均符合上述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鲜竹汁为主要原料,加以明胶、卡拉胶、白砂糖、果葡糖浆和柠檬酸研制竹汁软糖产品。实验采用L9(33)正交试验确定软糖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卡拉胶1%、明胶10%,白砂糖40%、果葡糖浆30%、柠檬酸0.15%、竹汁用量100mL;40℃干燥24h使含水量小于18%。在此加工条件下制得的竹汁软糖具有良好的色泽、组织状态及口感。  相似文献   

6.
马兰凝胶软糖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以价格低廉、营养价值高的山野菜马兰为原料,研制出了具有特殊风味的马兰凝胶软糖,其最佳配方是卡拉胶0.6%、琼脂∶卡拉胶=2∶1、白砂糖18%、蜂蜜∶砂糖=2.2∶1、菜汁12%。  相似文献   

7.
以山楂和紫薯为主要原料制作软糖,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山楂与紫薯的配比及白砂糖、柠檬酸、卡拉胶和淀粉添加量对软糖质量的影响,并经正交试验确定了山楂紫薯软糖的最佳配方为:山楂紫薯配比为1∶1、白砂糖15%、柠檬酸0.18%、卡拉胶4.0%、淀粉3%。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海带汁、香蕉汁为主要原料进行复合果冻的研制,研究不同凝胶剂性能和复配胶的最佳比例,并运用正交试验对海带香蕉汁果冻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冻的最佳配方为:复合胶(卡拉胶、琼脂、黄原胶比例为1:3:2)1.6%、海带汁10%、柠檬酸0.15%、香蕉汁20%,白砂糖13%。  相似文献   

9.
以旱莲草浓缩汁、白砂糖和柠檬酸为主要原料,明胶,卡拉胶作为混合凝胶剂,制备具有旱莲草风味和保健功能的旱莲草软糖,通过研究旱莲草浓缩汁、凝胶剂、白砂糖和柠檬酸对旱莲草软糖品质的影响,获得最佳制备工艺与配方。  相似文献   

10.
连翘叶凝胶软糖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连翘叶、白砂糖、明胶、卡拉胶及柠檬酸为原料,研制一种连翘叶凝胶软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配方优化,以色泽、弹性、形态、口感、口味为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感官评价及数据分析,最终得到连翘叶软糖制备的最佳工艺为连翘叶浓缩液12 g,复合凝胶剂3.5 g(明胶∶卡拉胶=2∶1,质量比),白砂糖15 g,柠檬酸0.15 g,以此配方研制的连翘叶软糖口感独特、风味诱人,具有一定的咀嚼性和弹性。  相似文献   

11.
刺梨果汁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新鲜刺梨果汁和刺梨胶原饮料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模型组、刺梨果汁组,刺梨胶原饮料组,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7 d,最后一次给药30 min后模型组和给药组给予一次性拘束负荷18 h。检测小鼠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刺梨果汁和胶原饮料的体外抗氧化水平。结果与应激模型组相比,刺梨果汁及胶原饮料明显降低小鼠血浆ALT水平和肝组织中MDA含量,改善血浆ORAC及肝组织SOD活性。其中,刺梨胶原饮料还能显著提高肝组织GSH含量。此外,体外实验结果证明刺梨果汁及胶原饮料均显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刺梨果汁和刺梨胶原饮料对拘束负荷诱发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来自于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以刺梨、蜂胶、山楂为主要原料的口服液对膳食诱导高血脂症的降血脂功效,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模型小鼠。将喂养高脂饲料的小鼠分为高脂模型组、刺梨原汁组、刺梨蜂胶组、刺梨山楂组、刺梨蜂胶山楂组共5组,各组灌胃不同的刺梨口服液28d,灌胃期间测定小鼠的体重、采食量。28d后测定小鼠血清及肝脏的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研究发现刺梨口服液可有效缓解高血脂症状,灌胃刺梨蜂胶山楂口服液的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显著性降低了23.94%(p0.05),血清甘油三酯(TG)显著降低了46.41%(p0.05),血清中的MDA含量显著性降低了73.83%(p0.05)。研究表明刺梨蜂胶山楂口服液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功效,可有效延缓脂质过氧化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刺梨果汁饮料的贮藏稳定性及评估其保质期。方法 刺梨果汁饮料经均质、微波杀菌等处理后于25 ℃贮藏30 d,探究加工工艺(均质时间、杀菌时间、稳定剂种类)对饮料理化性质的影响。根据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随贮藏时间及贮藏温度的变化,利用动力学方程和Arrhenius方程建立刺梨果汁饮料的货架期模型并预测其货架期。结果 当均质时间为3~5 min、微波杀菌时间2~4 min,添加0.1% l-卡拉胶时,刺梨果汁饮料的稳定性较好;贮藏试验显示,相比总黄酮含量,刺梨果汁饮料中Vc含量与贮藏时间相关性更高,且符合零级反应(R2> 0.900);根据Arrhenius方程预测出刺梨果汁饮料在4、25、45 ℃的货架期分别为226、126、78 d。验证试验表明,预测Vc含量与实测Vc含量之间的相对误差均低于10%。结论 适当的加工处理可提高刺梨果汁饮料的贮藏品质,延长其保质期。Arrhenius方程适合于刺梨果汁饮料品质及货架期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刺梨果中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的组成。方法采用硫酸甲酯化处理刺梨果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其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用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有机酸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22种酸性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7.04%。结论刺梨果中高级脂肪酸和多元酸成分为:亚油酸(37.75%)、亚麻酸(19.51%)、油酸(15.15%)、棕榈酸(8.53%)、硬脂酸(4.12%)、枸橼酸(3.74%)和苹果酸(1.49%)等。  相似文献   

15.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是一种产自于我国西南地区的野生水果,主要含有多糖、黄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C(VC)及三萜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糖尿病、辐射防护与抗凋亡等药理作用。查阅国内外有关刺梨活性成分的文献报道,发现对刺梨果实的研究较多,且果实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而对刺梨根和叶的研究偏少。国内文献主要介绍了刺梨果实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刺梨保健制品和刺梨汁的药理作用,而国外文献侧重于刺梨果实活性成分的组成、结构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本文对刺梨果实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组成与结构及多种药理作用,为刺梨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和药物制剂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刺梨汁中挥发性成分测定及其呈香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剖析刺梨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其呈香贡献,采取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AFE)结合GC-MS对刺梨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评估挥发性成分对刺梨汁整体香气的贡献度。结果表明,HS-SPME和SAFE方法在刺梨汁中分别检测到67种和86种化合物,共鉴定出11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包括酯类49种,醇类28种,酸类9种,醛酮类16种,萜烯类6种,芳香族化合物9种和其他类2种。2种方法对挥发性化合物的提取效率不同,HS-SPME对低沸点强挥发性的化合物提取更为有效,SAFE提取到更多高沸点较难挥发的化合物,两者互补分析获得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鉴定出了刺梨汁中更多种类的挥发性化合物。OAV分析表明,38种挥发性化合物对刺梨的香气有主要贡献作用,主要为酯类、醇类和醛酮类化合物,其中有16种挥发性成分首次被鉴定为刺梨汁中的香气活性成分。该研究可为贮藏和刺梨加工过程中的香气品质控制以及风味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以发酵刺梨汁、发酵火棘果汁和银耳为主要原料制作发酵刺梨-火棘果风味果冻。以感官评分和持水力的模糊综合评判值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法对其配方进行优化,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发酵刺梨-火棘果风味果冻的最佳配方为发酵刺梨汁添加量9%,发酵火棘果汁添加量15%,银耳添加量14%,甜菊苷添加量0.02%,氯化钾添加量0.4%,复合胶(魔芋胶∶卡拉胶=6∶4)添加量1.0%。在此配方下,发酵刺梨-火棘果风味果冻软硬适中,质地均匀有弹性,酸甜可口,具有独特发酵果香风味,感官评分为94.04分,持水力为95.04%,模糊综合评判值为0.95,维生素C、总糖、总酸、总黄酮、总酚含量分别为22.93μg/m L、10.55 mg/m L、3.23 g/L、15.20 mg芦丁当量(RE)/m L、38.24μg没食子酸当量(GAE)/m L。  相似文献   

18.
[1]:刺梨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山区和丘陵地带,因刺梨富含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及黄酮、多酚和膳食纤维,成为贵州省推动“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刺梨主要以开发饮料为主,刺梨果渣是刺梨经榨汁后得到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一种优质膳食纤维原料。膳食纤维素有“第七大营养素”之称,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两者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刺梨果渣膳食纤维的提取、改性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刺梨果渣膳食纤维提取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展望,以期为刺梨果渣膳食纤维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对超临界CO_2萃取得到的贵州产刺梨籽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刺梨籽油经脂肪酸甲酯化处理后,以37种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品为参照,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量,根据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刺梨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该刺梨籽油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花生酸6种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油酸、亚麻酸为主,这3种脂肪酸含量占比高达90.97%,其中n-6/n-3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3.1:1。结论刺梨籽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且n-6/n-3脂肪酸比例合理、营养健康价值高的功能性油脂,研究结果可为刺梨资源高附加值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刺梨中质量标记物的提取工艺,并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其含量。以刺梨根为原料,利用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试验优化了刺梨中4个质量标志物(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并比较分析刺梨不同部位(根、茎、叶子和果实)的质量标志物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影响刺梨萜类物质得率的重要因素为溶剂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以刺梨中4个质量标志物的总含量为综合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了刺梨三萜化合物的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按照溶剂用量为1:25 g/mL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先超声30 min,再将料液进行加热回流2 h,在此条件下,刺梨叶中4个质量标志物的总含量为2.64%,其中刺梨苷含量为0.99%、野蔷薇苷含量为0.72%、蔷薇酸含量为0.43%、委陵菜酸含量为0.51%;刺梨不同部位的4个质量标志物总含量为刺梨叶>刺梨根>刺梨茎>刺梨果。本研究为刺梨的质量评价及其总三萜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