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3.042为出发菌株,其孢子在无菌水中孵育4 h后,首先经两次紫外照射诱变,筛选获得产曲酸能力提高的突变株UV15.随后将UV15继续进行超声波和微波照射的复合诱变筛选,获得高产菌株M22,将其传代10次后,最终确定M22是一株生长性能和产酸能力均稳定的曲酸高产菌株.该菌...  相似文献   

2.
曲酸生产菌的60Co-γ射线诱变选育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高产曲酸菌株,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出发菌株米曲霉进行辐射诱变处理.结果表明,当60Co-γ射线辐射剂量为800Gy时,对出发菌株的诱变效果最好,使突变菌株C8-128的曲酸产量由出发菌株的15.68g/L增加到61.5g/L,产量提高292.2%,经遗传稳定性实验,得出其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产酸能力稳定.将筛选出的高产曲酸菌株C8-128通过菌落形态和摇瓶发酵培养特征与亲株进行比较,得出出发菌株经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后产生的一些特征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丙酸高产菌株的复合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费氏丙酸菌IFFI.10019为出发菌株,经2次紫外线、2次亚硝基胍、1次亚硝基胍-氯化锂多重复合诱变处理,选育获得丙酸高产菌株NL—3,丙酸产量由原来的0.20g/L,提高到1.23g/L,提高率达到515%。实验证明采用多因子复合诱变,特别是NTG-LiCl复合诱变,能有效改变菌株对诱变因素的敏感性,提高变异率,逐步提高突变株的产丙酸水平。  相似文献   

4.
曲酸菌的选育及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紫外线(UV)诱变育种技术,对产曲酸的米曲霉菌株进行诱变,得到NKS-14583菌株产酸能力稳定且产酸量高。以此为出发菌株,通过各项实验确定出发酵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凌帅  刘咏  姚建铭  李俊 《食品科学》2013,34(1):234-238
为得到一株曲酸的高产菌株,从5种实验菌株中筛选得到1株米曲霉CICC-2336菌株,以其作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诱变和氮离子注入诱变两种复合诱变,得到1株曲酸高产菌株,将其命名为Aspergillus oryzaeN11。该菌株经过传代6次后,性状稳定,产酸量基本不变。在接种量15%、30℃恒温、摇床180r/min条件下发酵培养7d后,其产酸量达到24.12g/L,比出发菌株提高101%。  相似文献   

6.
以华根霉3.85纯种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处理,运用推理育种技术,选育到1株突变株,命名为SUSE-华根霉2(6.18)。该菌株的液化力为1h50min,糖化力51。将SUSE菌株制得的甜酒曲用于生产调料酒,稳定性好;用于食品调味、色、香、味俱佳。  相似文献   

7.
以一株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S6为出发菌株,利用氯化锂、紫外线进行诱变,通过实验证明氯化锂诱变剂量在1.2%时致死率达到82.4%,紫外线在照射30 s时致死率达到81.8%.利用氯化锂诱变谷氨酸棒杆菌S6,所得菌株D3的L-组氨酸产量为243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10.5%;以紫外线做诱变S6,所得高产菌株U1产量256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8.5%;以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S6,所得菌株N1产量为251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13.6%,结果显示,经紫外线与氯化锂复合诱变后的菌株N1产L-组氨酸的产量最高,比氯化锂诱变后的菌株产L-组氨酸量提高3.1%,比紫外线诱变后的菌株产L-组氨酸量提高5.1%.  相似文献   

8.
酿酒酵母菌的紫外诱变及其突变株的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葡萄表面筛选的野生型酿酒酵母菌进行紫外线诱变,培养后筛选出7株酿酒酵母菌的突变株,通过测定其荫株的发酵性能、发酵液残留总糖含量以及产酒精能力,从中筛选出1株发酵液中残糖含量少、酒精度高、起酵速度快的酿酒酵母突变株.  相似文献   

9.
采用呻^60Coγ射线对氨肽酶产生菌米曲霉U42进行照射诱变,获得4株高产菌株,经多次摇瓶发酵实验表明,其中菌株UCo42-3发酵酶活为6210U/mL,其平均产氨肽酶比出发菌株提高了约150%,连续传6代,产酶能力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以枯草芽孢杆菌HJ-9(Xan)为出发菌株,根据代谢工程原理,采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和微波诱变相结合的方法,定向筛选出了具有黄嘌呤缺陷、腺嘌呤脱氨酶阴性、磺胺胍抗性的腺苷生产菌HS-5,其摇瓶发酵产量由出发菌株的1.06mg/m:L,提高到3.15mg/mL。  相似文献   

11.
出发菌株经紫外照射诱变后,再采用激光复合诱变方式进行的筛选,并对其传代稳定性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获得稳产高产那西肽产生菌突变株。结果表明紫外照射100 s得到的NXT-U19放瓶效价比出发菌株(546.17μg/mL)提高了44.22%,达到了787.71μg/mL。激光-紫外复合诱变后筛选出6株产量较高的菌株,其中以NXT-U19-J2效价最高,比原始菌株提高了65.74%,达到了905.22μg/mL。经传代培养分析,NXT-U19-J2诱变株的遗传稳定性较好,该结果表明,激光复合诱变是获得高产那西肽产生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复合诱变对米曲霉2336产酸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2336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60Co复合诱变处理,采用快速筛选法获得不产黄曲霉毒素的曲酸高产菌株UC690,以玉米淀粉为碳源,发酵7d,曲酸产量由原来的12.34g/L提高到50.47g/L。经遗传稳定性试验,这一变异菌株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α-葡萄糖苷酶是生产异麦芽低聚糖的关键酶.本文以α-葡萄糖苷酶产生菌黑曲霉M-1为出发菌株,经UV、UV-LiCl复合诱变和60Co 诱变选育,成功筛选出了一株遗传稳定性较好的高产菌株C-1,其产酶活力是出发菌株的2.7倍.有望将来应用于异麦芽低聚糖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4.
激光复合诱变选育木薯原料柠檬酸高产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柠檬酸生产菌黑曲霉 (Aspergillusniger) Wm -0 1为出发菌株 ,通过60 Co γ射线、硫酸二乙脂 (DES)及激光的复合诱变 ,采用高酸、高渗培养基筛选 ,从 2 46株突变株中筛选出一株木薯粉柠檬酸发酵高产菌株Wm 1 0 16,其发酵温度为 (3 9± 1)℃ ,周期 72h ,2 2 %木薯粉摇瓶 (平均总糖 17 9% ) ,产酸平均达 17 2 % ,15 0m3 大罐实验产酸 16 13 5 % ,周期 67h。  相似文献   

15.
对发酵法生产曲酸中提取流程及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曲酸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及脱色过程中活性炭的种类、用量、脱色温度 ,最佳脱色 pH值等工艺条件 ,针对与曲酸有络合作用的Fe3 等金属离子采用了强酸型阳离子树脂脱色的工艺 ,通过不同提取流程的比较选择 ,获得 91 .8%的脱色效果与 72 .4 %的产品得率 .  相似文献   

16.
复合诱变选育γ-癸内酯生产菌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聪  宋焕禄  吕跃钢 《食品科学》2007,28(6):237-240
以紫外诱变和化学诱变相结合的复合诱变方法,对γ-癸内酯产生菌株Yarrowia lipolytica酵母进行诱变。经过一次紫外诱变后,γ-癸内酯产量为过去的2.5倍,但多次诱变后其产量并没有进一步提高,且稳定性不好。其后采用硫酸二乙酯进行化学诱变稳定其产量。最终γ-癸内酯产量为出发菌株的2.3倍。  相似文献   

17.
曲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曲酸(Kojic acid)是生生物产生的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弱酸性代谢产物,自古存在于酱类与酒类的酿造中。化学名称5-羟基-2-羟甲基-γ-吡喃酮(2-Hydroxmethyl-5-hydroxy-γ-pyrone),曲酸除了具有抗菌性外还有较强的抑制多酚氧化酶能力,且安全无毒,可用作果蔬生鲜食品的保鲜护色剂,在食品工业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曲酸抗菌防腐作用,保鲜作用,护色作用等方面应用的专利与实验结果,并报道了本研究室关于曲酸防止果蔬酶促褐变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