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转换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路径是不对称的,常规的共中心点道集抽取方法并不能满足共转换点叠加的需求,因此,针对转换波研究共转换点(CCP)道集的抽取方法十分必要.目前应用的共转换点道集抽取方法主要有渐近线方法和目的层方法.在对这2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某工区转换波地震数据,进行了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并对所得到的叠加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层共转换点道集抽取方法优于渐近线方法,该方法能够灵活针对任一深度的目的层位计算转换点位置,在转换波数据处理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种确定转换点的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提出了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求取任意界面转换点位置的一种迭代算法。该方法在炮检距和横、纵波速度以及反射界面倾角已知的条件下,对任一转换波旅行时均可通过迭代方法确定其相应的转换点的位置,方法简单且有效,一般情况下,只需进行几次迭代就可得到精度很高的解,迭代过程稳定、收敛。该迭代方法不仅可直接用于转换波CCP道集抽取,还可直接用于相应的转换波速度分析及其动校正。  相似文献   

3.
转换波速度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志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4):570-575,667,494,495
对P-SV转换波作动校正叠加需要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以及转换点的位置信息,而转换点位置则与纵横波速度及其比值有关,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给速度分析带来困难。从另一方面看,转换波由下行纵波与上行横波组成,纵波速度信息包含在下行纵波半支曲线里,横波速度信息包含在上行横波半支曲线里,通过纵横波速度确定转换点位置,根据纵横波速度与转换点位置计算两个半支曲线的传播时间之和。因此,转换波速度分析迭代循环过程归结为:转换波时间-纵横波速度-转换点位置—转换波时间。本文阐述两种能直接从转换波数据里求取纵波和横波速度的方法:其一是纵横波速度谱迭代方法;其二是纵横波速度联合扫描方法。它们在求取纵横波速度的同时,可动态地确定转换点位置。借助于零炮检距纵波反射时间tPP0和零炮检距转换波反射时间tPS0这两个时间尺度及其转换关系,可实现纵波与转换波在相同时间尺度下的动校正叠加,再通过速度分析自然地解决纵横波层位标定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详细分析了转换波资料特征的基础上,以苏里格气田实际采集的多波资料为对象,开展了极性反转、转换波静校正、叠前噪声压制、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等关键处理方法的研究.提出了PS波构造相似法转换波静校正、分频噪声压制技术及共转换点道集抽取解决方案,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转换波成像困难的关键在于转换波的共转换点位置难以求准。本文在抽取渐近转换点(ACP)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多参数速度模型的Kirchhoff偏移算法实现叠前偏移成像,避开抽取共转换点难的问题,可以从常规速度分析方法中求取与转换波有关的速度参数。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转换波不对称性射线路径及强各向异性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实际地震道转换波的不同反射层段在空间上的归位。  相似文献   

6.
叠前时间偏移在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昭军  唐建明 《石油物探》2007,46(2):174-180
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和倾斜时差校正等是处理的难点,而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不需要进行共转换点道集抽取、倾斜时差校正和叠后偏移等处理,就能实现三维转换波资料的全空间精确成像。为此,探讨了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的应用。论述了建立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的方法原理——根据转换波的特点,在转换波散射旅行时方程中引入各向异性参数,针对转换波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利用“三谱”分析技术建立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论述了建立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的方法原理——通过对共成像点道集的偏移、反正常时差校正处理、交互迭代解释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等,确定最佳的偏移速度场。将该技术应用于XC气田的三维三分量转换波资料处理,处理后的三维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剖面成像清晰,归位准确,地质形态细致。  相似文献   

7.
在转换波数据处理中,采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时不进行共转换点道集抽取和倾斜时差校正也能较好地解决复杂构造成像的难题。基于喇嘛甸油田的转换波资料,阐述了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和初始伽马场的建立方法,给出了最佳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和伽马场的调整流程。在喇嘛甸油田的应用结果表明,经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后的转换波剖面上断点、断面更清晰,解决了倾斜层归位和绕射波收敛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P-SV转换波道集内各道的转换反射点与其共中心点并不一致,导致处理转换波资料时不能进行常规的叠加,必须对各采样点作空间水平归位,即把各采样值对应的转换点平稳到其转换点轨迹曲线上去组成新的真正的共中心点道集进行叠加,才能实现真正的多次覆盖,水平归位可在时空域内进行,模型实验表明,本方法对于小倾角地层能得到较好的归位结果,其中,转换点位置的确定,速度的选取及动校正的质量等都是做好转换波水平归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PS转换波共转换点的几种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郭向宇  凌云  魏修成 《石油物探》2002,41(2):141-143,148
目前常用的共转换点计算公式是在单层均匀介质模型条件下导出的。Thomsen于1999年提出多层介质条件下的共转换点计算公式,其假设前提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对纵横波速度比的定义也更为精细。通过采用上述2种不同计算方法对实际资料进行共转换点分选及叠加处理并对比,基于多层介质模型的算法的叠加效果明显优于单层介质模型的算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多波多分量技术预测轮南地区中生界储集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轮南地区地震转换波勘探中,研究了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的方法。采集时,要使药量、炮检距等满足接收转换波的要求;处理时,采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平面波理论与平面波的偏振投影技术,实现P波、SV波的波场分离,转换波处理时考虑到共转换点并非在炮点与检波点的中点,用共转换点(CCP)道集求取其时距曲线进行叠加,得到转换波叠加剖面;解释时,首先进行P波剖面解释,正确认识波形,利用VSP测井和声波测井等资料标定转换波剖面后,解释反射明显的地球物理界面,制作压缩剖面,将P波剖面与SV波剖面一一对应分析,识别内幕波形变化,测算各种属性。应用该技术,发现轮南地区侏罗系与三叠系的储集体地震波动力学特征有明显差异。图8表1参8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南华北盆地中、深层断裂发育,地层倾角较大,断块非常破碎,地震波场中反射波、绕射波等多种波发育,目的层速度分析困难,成像精度低等难题,本文在阐明散射波速度分析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在破碎地层发育区采用散射波速度分析方法,建立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的方法和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共散射点道集具有明显的优点:①共散射点道集的覆盖次数远远高于CMP道集;②散射波呈双曲线分布,双曲线顶点总是指向真实散射点。这种特点为准确拾取速度提供了条件。对比散射波速度谱和常规速度谱可以看出,散射波速度谱的质量明显优于常规速度谱。实际应用表明,散射波速度分析方法能够高效、客观地建立叠前时间偏移速度模型,改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魏修成 《天然气工业》2006,26(12):72-74
纵波震源激发、三分量检波器接收的三分量地震勘探,因在岩性、裂隙和流体识别等方面获得成功,而备受关注。在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对于反射纵波资料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处理;而对于反射转换波资料,由于其传播路径的非对称性,转换波共中心道集不再是共反射点道集,转换波时距方程也不是双曲方程,因此不能采用常规纵波处理方法来处理转换波资料。基于三维转换波传播特点,对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水平分量旋转、三维转换点计算、三维转换波双曲速度分析与动校正、三维转换波非双曲速度比分析与动校正等。三维转换波非双曲动校正和常规双曲动校正结果对比表明,非双曲方法优于双曲方法。应用所建立的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对某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得到了较高质量的三维转换波速度比谱,转换波非双曲动校正和叠加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转换波静校正技术方法众多,已成为多分量勘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些方法还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1)面波反演法存在面波发散、难以确定频散周期及复杂探区面波信噪比低、频散曲线拾取困难等问题;(2)初至波静校正方法中的层析反演和折射法的转换波初至信噪比低,尤其在复杂探区拾取初至很难;(3)共检波点道集叠加纵波构造约束法要求地下反射界面变化相对平缓或者水平。因此,上述方法目前都不适合复杂构造转换波静校正。为此,提出一种复杂构造转换波静校正方法,具体步骤为:(1)通过层位拉平方法消除转换波静校正构造项,克服层位基本水平的限制。首先拾取P-P波CMP叠加信噪比较高的构造层位,并计算层位拉平投影时差,用投影时差“拉平”叠前数据;(2)将层位拉平数据转换到共检波点域并重新完成共检波点P-P波速度分析,以使共检波点道集的每道速度相同,消除复杂构造横向速度剧烈变化及速度分析精度不高造成的道间动校正误差,既可以使共检波点同相叠加、提高信噪比,又减少了速度精度不高对地震道剩余静校正量的影响;(3)把P-P波构造层位拉平的投影时差转换到P-SV域拉平P-SV波叠前数据,在共检波点域重新完成P-...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的弹性波偏移速度分析方法是基于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形成纵波和转换波炮检距域共成像点道集拉平准则,分别对纵波和横波偏移速度进行更新。当两分量地震数据成像深度不-致时,通过调整横波偏移速度进行深度匹配,完成高精度的弹性波场偏移速度分析。文中分别给出速度更新及深度匹配方法。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试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三维VSP多波速度分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兴焱  李录明  胥良君  赵俊省 《石油物探》2012,51(1):56-64,70,113
针对三维VSP多波速度分析问题,研究并实现了三维VSP上行反射纵波及转换波的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可求取接收点以下反射层的多波速度,填补了常规VSP速度分析方法中仅依靠下行波初至求取接收点以上地层速度的缺陷。该速度分析方法包含非零偏VSP多波时距曲线公式、纵波反射点计算、转换波转换点的迭代算法及在没有横波初至信息的情况下求取检波点处横波速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VSP多波速度分析流程和步骤。应用于理论VSP多波资料及实际斜井三维VSP多波资料的处理,得到了与地面地震时间坐标一致的多波叠加速度模型、多波动校正道集及叠加剖面。处理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基于波动方程的偏移速度分析中,共偏移距道集数据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能提供地质上可解释的偏移图像(如不同偏移距的共成像点道集)。本文根据共偏多距道集数据的具体物理特性,采用Green函数法实现共偏移距道集数据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在Green函数算子的具体构造中使用了稳定的Rytov近似计算慢度横向扰动引起的散射波场。用Marmousi模型数据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共偏移距道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Green函数法的偏移结果不仅与常规的利用双平方根算子的共偏移距道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结果相当,而且还能为偏移速度分析提供了不同偏移距的共成像点道集,对野外各种观测系统的适应性也很强。但本文的Green函数法的计算量较常规共偏移距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法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CRP道集速度扫描分析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共反射点(CRP)道集百分比扫描技术,是一种基于剥层法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方法,通过对层速度模型做均匀扫描,得到不同速度下克希霍夫深度偏移后的CRP道集,从道集中直接观察和拾取使同相轴拉平的正确速度和深度,就可以对原来的速度-深度模型进行修正,这种方法不受地下构造复杂程度和任何假设条件的限制,分析速度快,精度高,在胜利油田CB30地区三维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时差特征对P-SV转换波的参数进行了估计。基于P-SV转换波双平方根时距关系,根据扫描得到的纵波速度、纵横波速度比或转换横波速度的结果,进行P-SV转换波时差估计。模型和实际资料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双平方根算子波场延拓道集速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心点一半偏移距域,利用波动方程的叠前双平方根算子.实现炮点及检波点波场向下延拓。通过速度扫描,在波场延拓后的深度域共中心点道集和经分选后的共成像点道集上,分析速度变化对成像点道集的影响。利用分偏移距成像,修正速度场,以达到提高成像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横波的低速带厚且不均匀,转换横波速度又比较低,因此转换波静校正量大且横向变化剧烈。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简单又易于实现的转换波静校正方法。根据多分量微测井资料求取低速层纵、横波平均速度比,利用纵波检波点静校正量和该速度比来求取转换波长波长静校正量。在动校炮集上拾取较清楚的反射层时间,再通过拟合抛物线时间与实际拾取反射层时间的差来求取转换波短波长静校正量。实际数据处理表明,该静校正技术能解决转换波静校正问题,转换波记录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该方法已经用于川西三维三分量转换波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