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赟  兰银娟 《江苏建筑》2004,(1):23-24,29
从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要点、抗震构造三方面结合新旧规范对底层框架抗震砖房结构抗震设计,尤其对框支墙梁的计算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几年的工程经验和实践,结合GB500112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文简述了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要点、抗震构造三方面。对框支墙梁的计算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建筑结构抗震计算及软件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总结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计算及软件应用的工程实践基础上,论述了抗震概念设计与抗震计算的关系、抗震计算的主要依据、主要要求及软件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抗震分析的基本理论,首先介绍了结构抗震分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抗震设防目标,同时介绍了实现抗震设防目标要进行的两阶段设计方法,接着又介绍了我国抗震的主要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董宏昌 《山西建筑》2014,(11):164-165
以某实际工程为例,通过阐述桥梁设计标准及设防目标,对中小跨径桥梁进行了抗震分析与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对同类桥梁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结构设计中,抗震措施包括抗震计算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根据建筑《抗规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中表述,不同的结构类型,归纳不同的结构抗震等级。在现行的结构类型中,浅谈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措施和抗震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针对抗震设防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出完整抗震设计包含概念设计和抗震计算分析两个部分,在分析震害的基础上,从概念设计和计算分析两方面简单介绍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我国历史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抗振设计方法的特点进行了简单扼要的阐述,指出它们之间的连系和他们的发展进步方面,接着对现行抗震规范的抗震计算方法进行讨论,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按历次抗震规范的抗震计算方法得出的地震荷载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影响地震荷载大小的主要因素,供今后研究抗震设计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玉菲 《山西建筑》2006,32(6):64-65
介绍了多层砖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重点以及设计步骤,阐述了建筑平面布置合理性的判定方法,提出了抗震构造措施以及抗震计算方法,以达到抗震设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抗震设计,从而减少地震灾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根据地震中被毁房屋特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着重从概念设计,抗震计算与构造措施3个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1.
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结构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维熹 《山西建筑》2005,31(2):30-31
从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要点、抗震构造三方面,结合新旧规范及算例,对底层框架抗震砖房结构抗震设计,以及框支墙梁的计算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该类房屋的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应用ANSYS进行无粘结支撑实体模型的非线性分析,给出了建模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对无粘结支撑进行了参数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荷载位移曲线,可以看出无粘结钢支撑(UBB)稳定的耗能性能和受压承载力。最后,用ETABS进行杆系模型算例计算分析,得到增加UBB后能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北京图书馆的结构设计,并对结构选型、结构体系、楼板结构、基础等从适用、安全、抗震、经济、施工以及采用新结构和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八层砖墙与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结构1/2比例模型抗震试验的设计,概述了模型的试验结果,并对模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了这类房屋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勇  尹邦信 《山西建筑》2006,32(13):7-8
从结构控制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振动减震控制技术在现代抗震技术中的应用和发展以及隔震技术和消震技术的两种应用方式,最后概述了结构减震控制的最新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特别是汶川、玉树大地震后,我国中小学校舍抗震设防标准随之大幅度提高.校舍抗震加固工程体量浩大、情况复杂、时间紧、要求高.文章针对校舍抗震加固工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的抗震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是依靠摩擦节点相联接的“半刚接”结构体系。本文利用3层结构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动力试验,给出了结构从弹性阶段直至破坏全过程动力特性的测定结果,最后以静力推拉试验给出了滞回曲线,采用变刚度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分析了结构的振动,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研究该结构体系在简谐强迫振动下的动力特性、刚度和阻尼等振动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确定该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X形框撑钢筋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二榀带有X形支撑的框撑钢筋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和一榀带有边框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对比试验,着重研究了复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延性、耗能性能和破坏机制,并给出了这种复合剪力墙恢复力计算模型.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刚度大,能吸收地震能,延性好,能大量消耗地震能,它与框架配合能够形成刚柔相济,变形协调的新型减震耗能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9.
VAV系统最小送风量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论述了VAV系统最小送风量的两种确定方法,并同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VAV系统的节能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