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游戏的出现和发展,部分网络游戏已经成为解放生产力、突出创意价值、激发创造力的源泉,但因网络游戏的繁荣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尤为突出的是不少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形成了“网瘾”。网瘾包括上网浏览信息成瘾,网上聊天成瘾和网络游戏成瘾,其中网络游戏成瘾占绝大部分比例,负面影响最大最深。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游戏发展现状和网络游戏本质的分析,帮助青少年理解网络游戏的本质,从被动地接受命令转向主观理解,从根本上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2.
曾在许多媒体看到大量介绍网瘾及其危害的文章,“……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归为化学成瘾,它和吸毒、赌博、吸烟、酗酒等是同类的,从心理、生理上来讲,对人所起的满足作用是一样的”,“浙江省宁波戒毒研究中心通过媒体发布了免费为 3 0 名网瘾患者治疗的消息,第一次对网瘾用上了药物治疗的手段”,“香港 7% 青年上网成瘾,社会各界力推健康上网”。同时,这些文章还用青少年、家长、社会各方的反映和讲述来证明网瘾“猛于虎”的现状。 的确,许多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在接触网络游戏后产生了心理、生理的依赖性:无论是在家还是在网吧,很多孩子不顾饥…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和网络游戏产业的日益发展,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也日益显著。网络游戏成瘾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在大学生人格培养、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男生明显比女生更容易出现网络游戏成瘾状况,各个年级间的网络游戏成瘾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电脑校园》2005,(10):12-13
当电脑网络走进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当上网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一种类似烟瘾的上网综合征——“网瘾”已经悄悄向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走来什么是“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一种无限制的网络使用现象一般将网络成瘾定义为:人们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二、沉迷网络问题多多在国内,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表现更集中于网络游戏,由于未成年人因为心理控制能力较弱,沉迷游戏更为有害,其危害主要有三方面:1.对学习的影响:(1)因泡在网上而大幅度地减少学习时间,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  相似文献   

5.
《软件工程师》2006,(1):7-7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11月22日公布了我国第一个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而北京青少年网络成瘾比例达23.5%,位居全国第二位。从年龄来看,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达17.1%。从总体趋势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上网成瘾的比例逐渐降低,30-35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低,为12%。此次实地调查的范围为除西藏以外中国内地26个省(区)的省会城市和4个直辖市。访问地点为学校、网吧和其他公共场合。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天地》2013,(7):93-94
日前,由北京军区总医院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教授领衔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被美国精神病协会纳入正式出版的《精神与行为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标志着该标准正式成为网络成瘾疾病诊断的国际标准。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医学界认可的疾病诊断标准。为了解决网瘾诊断标准问题,陶然团队从2005年开始,先后对1200位网瘾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网络成瘾是一种疾病,并总结出网络游戏成瘾的9条诊断标准。其中包括:渴求症状、戒断症状、耐受性、难以停止上网、因游戏而减少了其他兴趣、即使知道后果仍过度游戏、向他人撒谎玩游戏的时间和费用、用游戏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天地》2013,(2):94-94
2月17日,文化部联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商总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委共同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将研制本土化网瘾预测和诊断测评系统,完善网瘾综合防治制度规范,构建网瘾综合防治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网瘾"一词在当今社会应该成为互联网在青少年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负面影响的最佳"代言词".同瘾青少年的出现除了需要家庭,社会的教育外,学校的素质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应起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网瘾青少年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陶宏开教授帮助网瘾青少年成功戒除网痣的宝贵经验,探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如何有效控制或者减少网瘾青少年数量增长的教学侧重点.  相似文献   

9.
网络游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娱乐方式和新兴产业,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由网络游戏诱发的青少年犯罪也频频发生。本文从网络游戏本身的特点和青少年自身特点出发,深入分析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网瘾会找上中国孩子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 ̄30岁,中国却集中在15 ̄20岁;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中国80% ̄90%集中在网络游戏;国外网络成瘾罕见极端事件,而中国人网瘾的极端程度也超过国外。这是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高文斌博士研究得出的三个事实。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不久前调查了411名网瘾青少年,根据最终统计数据,这些未成年入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玩网络游戏。《地下域与勇士》是最让未成年人沉迷的网络游戏.另有13款网络游戏分别是:  相似文献   

12.
"网瘾"一词在当今社会应该成为互联网在青少年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负面影响的最佳"代言词"。网瘾青少年的出现除了需要家庭、社会的教育外,学校的素质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应起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网瘾青少年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陶宏开教授帮助网瘾青少年成功戒除网瘾的宝贵经验,探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如何有效控制或者减少网瘾青少年数量增长的教学侧重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其中网瘾问题由于其影响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可能导致其荒废学业、离家出走,甚至猝死,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研究其成因和防治方法,避免中学生网络成瘾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电脑迷》2009,(18):11-11
俗话说玩物丧志,社会舆论对于网瘾的焦点集中在网络游戏上,其实网络游戏只是—种休闲娱乐方式,但由于青少年的自制力不足,玩起来就没有节制。要想分清虚拟与现实,只要有“制”就不会丧志。  相似文献   

15.
该文阐述了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通过教育与技术结合的方法预防青少年因网瘾引发犯罪:通过网络进行德育、法律规范及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提高青少年对网络的认知;开展信息安全、网络管理及互联网应用技术培训,避免青少年因上网受害或犯罪;举办电子竞技活动,开发或推荐适合青少年特点的软件,引导其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发动政府、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及可能引发的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网络游戏已经成长为年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大产业,但一派繁荣景象之下.难挡模式困惑、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而沉沦在网游之中的无数青少年的网瘾问题更是遭到无数家长和学者的口诛笔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科技时代的到来,网络游戏也走进了不少青少年的生活。与相对单调的学校生活相比,网络游戏每一秒钟都存在着新奇刺激,不少学生沉溺其中,网游成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当下网络游戏的泛滥感到忧虑,也对此做了一些思考。我认为:从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开阔视野的角度,我们需要借助网络条件,加强对青少年正确、积极的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曾在许多媒体看到大量介绍网瘾及其危害的文章。……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归为化学成瘾,它和吸毒、赌博、吸烟、酗酒等是同类的,从心理、生理上来讲,对人所起的满足作用是一样的。浙江省宁波戒毒研究中心通过媒体发布了免费为30名网瘾患者治疗的消息。第一次对网瘾用上药物治疗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普及,不少学生陷入网络游戏的迷境而不能自拔,直接影响了学业的完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如何帮助这些学生戒除"网瘾",走出网络游戏的迷境,成为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0.
异闻录     
网瘾重灾区,德国56万人“被患上网瘾” 近日,德国联邦健康部委托两所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对网瘾情况进行调查,26日公布的结果显示有56万人上网成瘾。这项调查在14到64岁的人之间进行。其中1%的人每天平均上网4小时以上,在专家看来属于成瘾。另有2507秒、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被划为有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