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IP组播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软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照ITU制定的H.323多点视频会议标准,有效地结合IETF的RTP/RTCP协议,提出在IP组播环境中实现纯软件的多点视频会议系统。文中对它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Windows CE.NET的IP视频会议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视频会议系统的实时性不能很好满足多媒体流视频会议系统,设计了一套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CE.NET的视频会议系统.系统主要由音视频编解码、会议管理、网络传输、网络质量控制4部分组成,采用H.264编码技术对视频进行编解码;采用G.723标准对音频进行编解码;采用UDP/RTP/RTCP协议传输多媒体流信息和TCP协议传输数据信息及其控制信息;同时采用基于H.332协议的IP组播技术来实现点对多点的通信.这种分布式、松散耦合的系统结构较好地解决了多媒体会议系统的规模扩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RTP/RTCP协议和IP Multicast技术,结合分布式多媒体交互系统中音频、视频在网络上的多点实时传输的实现,详细地介绍了RTP/RTCP协议在音频和视频数据流传输及传输控制中的实现过程,以及利用IP Multicast技术实现多媒体多点传输过程中多用户之间的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4.
软件实现的IP网上多点对多点视频会议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多媒体通信技术已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在多媒体应用领域中,多媒体远程会议(特别是视频会议)是迄今为止发展最快的领域。现有的视频会议系统,大多数限于点对点的形式。即使是一些多点视频会议系统也是采用专用的硬件设备,系统复杂、造价昂贵,不适合大范围推广。文章介绍了一个可在Windows95,WinNT个人机和TCP/IP网络环境中运行的纯软件实现的基于IP网络的多点对多点视频会议系统。文中详细地叙述了它的体系结构和各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考虑。  相似文献   

5.
广域网中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扶庆华  邓正宏  郑炜 《计算机工程》2004,30(17):157-159
由于目前国内骨干网没有开启IP多播服务,在广域网上运行的视频会议系统都是集中式的。该文设计了一种类IP多播的方法,在广域网中没计并实现了一个多点的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  相似文献   

6.
华为3ComQuidwayME6000系列媒体交换机具有IP视讯系统的多点控制(MC)和多点处理(MP)功能。MC完成系统控制和呼叫管理;MP负责媒体流处理,由视频切换、音频混合、RTP/RTCP协议处理等模块组成。ME6000的部署实现了IP网络的一网多业务,可以召开纯视频会议,也可以召开电话、视频终端混合会议。对于已经建立了内部IP网络的用户,可以实现IP视讯会议系统、电话会议系统、IP电话、数据会议系统等多种业务。华为3Com在ME6000上开发了主叫呼集业务,用户可以通过会议电视终端,直接定义和召开会议,实现业务自动化。ME6000系列对H.323标准…  相似文献   

7.
基于JMF和多播技术实现了一个没有多点控制单元的分布式视频会议.视音频的压缩由各个客户端来处理,并引入了视频会议的自由模式和主讲模式,两种模式之间的切换由各个对等点之间协调同步完成.在没有多点控制单元的情况下,依然保证视频会议的正常进行.会议中的各个对等点采用多播技术传输视音频流,以尽量减少对带宽的占用.  相似文献   

8.
焦点聚广东     
VCON公司将为广东省邮电信息系统提供运行在Intranet上的多达40点的焦点E-25Pro型视频会议终端、多点多媒体会议服务器MCS、IP广播、点到多点视频(实时或存储的)广播系统、网管软件等。届时,用户将可以方便地在遍布全省的邮电信息系统Intranet—一即多媒体企业内部网(Enterprise MultimediaIntranet,EMI)上,实现多点视频会议、应用共享、多点广播实时视频信息、视频点播VOD、技术交流和协作、远程培训和教学等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应  相似文献   

9.
可扩展SIP多媒体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NGN网络及3G IMS应用的发展,基于SIP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基于SIP的多媒体会议相关标准和产品还不成熟.针对此问题,研究了IETF SIPPING、XCON工作组关于SIP多媒体会议系统的相关标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SIP的可扩展多媒体会议系统.该系统利用模块化设计方式,不同的会议功能由相对独立的模块实现,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多媒体会议的功能,符合IETF多媒体会议标准,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远程多点多媒体实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 IP组播技术、实时传输和实时控制协议 ( RTP/ RTCP) ,以及利用 Winsock规范开发远程多点多媒体实时传输系统 ,并进一步地说明了其它各部分的组成、性能及实现了多点音频、视频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上实时多点传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IP组播(Multicast)桌面视频会议系统有效地利用了IP网络资源,通过音/视频流单一拷贝的组播,大大减少了对带宽的消耗,也减轻了发送端的负担,同时使终端能够方便地加入和退出会议.采用Microsoft公司的TAPI3.0开发包,实现了一个IP组播桑面视频会议系统.本文介绍了IP组播会议模型,TAPI3.0的体系结构,特别介绍了TAPI3.0的IP组播会议结构,同时给出了核心功能的实现方法,并讨论了会议系统的实际部署问题.  相似文献   

12.
IP多播视频会议的安全机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宁  陈松乔  杨建 《计算机工程》2002,28(3):139-141
提出了一个适于IP多播会议的安全模型,并简单介绍了其实现方法。此模型的实现采用了会议描述协议、Win 2000的活动目录的安全架构以及NetMeeting的安全会议的概念。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且具有扩展性强,易于配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IP组播的视频直播教学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视频教学系统成本较高、不能实时交互,设计一种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视频直播教学系统,系统采用USB摄像头和普通计算机做硬件平台,采用DirectShow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回放,采用Mpeg-4进行视频压缩编码、解码,并采用RTP/RTCP传输控制协议进行组播传输音视频直播数据。结果表明,本系统进行视频直播教学图像清晰、交互性好,易于普及,能够满足网上直播教学。  相似文献   

14.
15.
多媒体网络实时视频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多媒体网络实时监控平台为例,介绍了视频图像的采集、再现以及利用IP组播技术实现的视频网络传输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RTP/RTCP协议的自适应实时视频流动态调整算法。  相似文献   

16.
按照H.323的扩展协议H.332,研究并开发了一个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系统基于IP组播网络,具有与会成员的身份认证机制,会议全过程采用分布式控制和管理,并基于RTP/RTCP协议,对系统音视频实时发送和接收过程中的丢包、同步和时延抖动问题给出了有效的处理方法,保证了一定的服务质量。系统主要功能由软件完成,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组播协议分析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IP网络多媒体组播协议体系结构出发,在网络协议,传输协议和应用协议方面,讨论组播协议的特点,功能和实现方法,在传输层讨论RTP/RTCP协议的设计原则,以适用于IP上的视频会议;在应用层讨论设计组播服务器时相关的协议及产品;在网络层由实现了IGMP的路由器组成Mbone,组播用户通过IGMP加入组播组,以达到合理利用网络带宽,并给出实例,组播技术还在继续发展,IGMP协议的V3版IGMPV3在线路由 器的层次上提供了对源路由组播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IP multicast routing through ATM networ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have a closer look at the ‘core’ technology provid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connectionless TCP/IP internetworks and switched ATM networks. The scope of the paper is IP multicast, while the main focus is on the network side of multicast, more precisely, on layers three and two of Internet architecture dealing with IP multicast routing. The paper analyses both practically available solutions and those being currently under discussion in IETF as Internet drafts. As a background of this comparison, the possible convergence of IP and ATM multicast service models is discussed. Major conclusions, based on simulation studies and scalability analysis are: (i) the high mapping overhead requires a separate address resolution service for unicast and multicast addresses; and (ii) efficient convergence has to make obsolete classical IP over ATM (M. Laubach, Classical IP and ARP over ATM, Network Working Group, Request for Comments: 1577, Category: Standards Track, January, 1994 [1]) in order to permit ‘cut-through’ within the ATM dom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