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华南理工大学工业结晶实验室进行的有关蔗糖晶体生长性态的研究,以及在煮糖结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论述了产生“生长分散”的主要原因,指出“生长分散”、“尺寸分散”不是蔗糖晶体的内在生长特性,而是由于生长环境不均匀所造成的。文中以大量事实说明:在蔗糖晶核的生长过程中还存在着使尺寸趋于均匀统一的“生长集中”现象,并对这一现象产生的机理条件和达到“生产集中”状态所需采取的手段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2.
蔗糖晶体的“生长分散”与“生长集中”现象——高大维等,1991年全国甘蔗糖学会和广东省制糖学会联合年会论文选集,37~40 普遍认为晶体生长过程存在着“生长分散”现象,其含意是:①在相同过饱和度下,初始尺寸相同的晶体,在长大过程中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了蔗糖晶体周围的流体力学条件对晶体生长的影响问题。作者通过许多科学实验,获得各种结晶条件下晶液相对运动速率与蔗糖晶体生长速率的关系数据。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后,作者不仅认为 Sherwood 准数方程不适宜于描述蔗糖晶体的生长过程,而且还建立了蔗糖晶体在纯净糖液中生长时的综合性数学模型。此外,作者利用高倍电子显微镜扫描了在不同晶液相对运动速度下生长的蔗糖晶体生长表面,经分析发现,在蔗糖晶体生长过程中,具有一定厚度的浓度边界层对晶面台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由华南理工大学轻化工业结晶课题组研制并已在生产过程中试用成功的煮糖起晶制种新方法“溶剂-超声波协同起晶制种法”,与传统的球磨机磨粉制种法相比,这种新方法具有快、省电省时、制得晶种数目稳定且粒子均匀、表面较完整等特点,而且可根据生产要求调节晶种的数目和尺寸。在新桥和顺得糖厂进行的生产试用结果表明,用新法制得的晶核代替球磨机糖粉投种后,蔗糖结晶生长过程平衡。伪晶较少,因而洗砂次数减少,煮出的乙种和成品糖砂粒齐。闪光度好,而且其色值和浊度都有一定程度下降,在炼糖时采用本法则可大大降低了乙糖高纯度起种而引起的粘晶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糖厂的结晶操作中,必须严格控制晶粒数量,才能使所煮成的糖膏的晶粒具有一定的粗细度。众所周知,要控制好晶粒数量,采用晶核起晶法是一种最可靠的方法。所谓晶核起晶,就是将事先磨制好的糖粉投入结晶罐内作为晶核,而在煮糖操作过程中,仅让投入的全部晶核成长为晶体。于是投入多少数量的糖粉,即可得到多少数量的晶体。但是,如何才能使投入的糖粉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晶粒呢?本文着重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在华南理工大学研制成功的糖液直接制取晶种的方法——“溶剂-超声波协同起晶制种法”的机理、特点和糖厂生产应用情况。事实说明:与传统的球磨机磨粉制种法相比,这种新方法具有设施精巧、省电省时、操作简便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制出的晶核十分均匀整齐,数目稳定准确,晶面完整光洁;投种后生长过程很少产生伪晶,煮乙种或丙种几乎不用洗砂,所得产品在均匀度、闪光度、色值和浊度等质量指标以及结晶、分蜜过程效益方面都有较显著改善,并为煮糖连续化、自动化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溶剂—超声波协同起晶制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剂-超声波协同起晶制种法,已在生产过程中试用成功,是煮糖起晶制种的新方法。该法与传统的球磨机磨粉制种法相比,具有制种快、省电省时,制得晶种的数目稳定、粒子均匀、表面较完整等特点,并可根据生产要求调节晶种的数目和尺寸。在广东的新桥糖厂和顺德糖厂进行生产试用的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得的晶核代替球磨机糖粉投种:蔗糖结晶生长过程平稳、伪晶较少、洗砂次数减少,煮出的乙种和成品糖砂粒齐、闪光度好、色值和浊度都有一定程度下降;炼糖时则可大大减少乙糖高纯度起种而引起的粘晶现象。  相似文献   

8.
1“五一煮糖法”的沿革1953年广东各糖厂在省制糖工业公司的指导下,推广“五一煮糖法”。该法以温度计和电导仪控制糖液过饱和度,采用全晶核作用的起晶方法,是一个有科学理论根据又简化了条件来获取高效率晶核的方法。50年代研制了煮糖专用“过饱和度计算尺”作为煮糖操作人员的工具,有利于“五一煮糖法”的推广;70年代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轻工业部广州设计院的科技人员又将微机煮糖技术引人糖厂,将饱和度计算尺的参数输入电脑,实现煮糖操作的自动控制;80年代华南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发明的“溶剂一超声波协同起晶…  相似文献   

9.
在煮糖过程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获得降低蔗糖晶体色值的结果.本文从结晶学和工艺学方面分析了煮糖过程中造成晶体着色的主要因素,以及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从而对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正是由于表面活性剂本身的化学的和物理的作用,改善了蔗糖晶体的生长环境,结果使得一方面直接减少了晶体的着色,另一方面提高了晶体的感观质量,使分蜜效果得到了改善,进而降低了晶体糖的色值。  相似文献   

10.
一、原理: 果实中主要含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为还原糖,具有醛基和酮基,能使裴林氏液中的氢氧化铜还原为氧化亚铜沉淀。甲稀兰为指示剂,亚铁氰化钾使滴定终点更明显。蔗糖为非还原糖,故测蔗糖时需加盐酸水解成单糖再与裴林氏液作用。蔗糖水解时生成一个分子葡萄糖和一个分子果糖,因为在水解过程中加进一个分子的水,所以计算蔗糖时应乘O.95。  相似文献   

11.
张霞  王志勇  王维刚 《纺织器材》2021,(1):16-17,40
为保证转杯纺纱机给棉板和给棉罗拉对棉条具有一定的握持力,确保棉条被分梳辊匀速抓取并且不损伤棉纤维,介绍给棉板加压弹簧的结构、作用,分析影响其压力的因素并进行测试。指出:影响纺纱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转杯、假捻盘、分梳辊以及给棉板与给棉罗拉对纱条产生的握持力;试验表明配置苏拉式纺纱器时,在加压片弹簧其他尺寸不能改变的条件下,厚度为A_0~(+0.2)mm的片弹簧对纱条产生最佳握持力,能保证纱条均匀输送给分梳辊抓取且分梳充分,从而消除因压力问题产生的条干不匀和粗细节,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志勇  张恒才 《纺织器材》2004,31(6):5-6,43
从理论和实验数据两方面分析讨论了弹性管材料及结构参数对其弹性的影响 ;同时讨论了加工工艺对弹性管弹性的影响 ,以及弹性管设计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微胶囊抗氧化剂对油脂稳定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油脂的稳定性是保证油脂及富含油脂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了抗氧化剂BHA、TBHQ 和微胶囊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证明后两者对油脂均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但只有微胶囊抗氧剂在高温油炸下仍有较满意的抗氧化效果,能使油脂的使用寿命延长4倍以上。微胶囊抗氧剂可提高产品的热稳定性,还可通过各抗氧剂单体之间以及与金属离子螯合剂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使油脂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是应用于油脂及高温油炸食品的一种较安全、高效和成本较低的油脂抗氧剂。  相似文献   

14.
将Nisin按不同浓度的添加量添加到牛乳中制成酸奶,测定酸奶在发酵过程及4℃贮存过程中的酸度、粘度、pH、乳酸菌活菌数、霉菌以及酵母菌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添加Nisin可有效抑制酸奶的后酸化,酸奶在保质期内酸度变化在68~78°T之间,pH在4.33~4.53之间,乳酸菌活菌数在2.1×106~2.08×108CFU/mL之间。添加Nisin延长了酸奶的发酵时间,酸奶在保质期内粘度较低,在抑制霉菌和酵母方面无差别。Nisin含量为60IU/mL时对酸奶品质影响不明显,可有效抑制酸奶后酸化进程,延长酸奶保质期。  相似文献   

15.
在低筋粉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木瓜蛋白酶(PAP)、中性蛋白酶(NEP)、菠萝蛋白酶(BRP)制作饼干,以添加焦亚硫酸钠(SMS)和半胱氨酸(CYS)的饼干为对照,将比容、质构、色度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蛋白酶对饼干品质的改良作用及差异。试验结果表明,3种蛋白酶均能增大饼干比容、改良饼干质构,且PAP的效果最优。当添加量相同时,PAP对饼干品质的提升效果优于SMS与CYS,NEP与BRP效果弱于SMS对照组,但优于CYS对照组。面团流变、面粉溶剂保留率、面筋蛋白分子量分布研究表明蛋白酶添加改良饼干品质的主要原因是酶有效降低了面筋蛋白中谷蛋白大分子聚合体的含量,从而弱化了面筋,与SMS或CYS弱化面筋的方式存在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印刷滚筒采用斜齿轮传动是现代印刷机的基本要求,传动过程中必然在轴线方向产生一个分力,这个分力会使滚筒在轴向方向上产生一个较小的位移,即轴向串动。印刷过程中,滚筒的轴向位移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印刷品产生不不良影响。同时,滚筒的轴向串动量是鉴定印刷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现代高速印刷机,对机械性能和滚筒的轴向串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解决在高速运转情况下,有效地掌握和控制滚筒轴向串动量,采用了激光多普勒测振仪,测试并分析各滚筒轴向串动量。以某四色印刷机作为测试对象,通过合理地在滚筒上选定测点,采集了的橡皮滚筒、压印滚筒及传纸滚筒的轴向振动信号,并通过求积分,得到各滚筒的在不同速度下的轴向串动量,并进行了分析,说明印刷速度越高,同种滚筒的轴向串动量越大,表明串动量的大小跟印刷速度有关。在相同速度下,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传纸滚筒的串动量差距较大,表明滚筒串动量大小跟滚筒的装配结构有关,测试结果与滚筒的实际结构和装配情况一致,可作为控制串动量大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各种功能纤维的性能进行分析,结合不同鞋类代用革材料的应用,提出了鞋类功能纤维的应用规律和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对大曲酒风味物质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固态发酵工艺中纤维素酶对大曲酒中醛、醇、有机酸、酯等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酒醅中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0FPU/kg(糟)时,所产酒的醛类物质、杂醇油含量最低,而四大乙酯及丙酸乙酯含量较高,对应酸的含量也高.当纤维素酶添加量为30FPU/kg~50FPU/kg(糟)时,所产酒的风格突出、口感较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pH和离子强度条件下,壳聚糖对大豆球蛋白(11S)聚集情况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添加壳聚糖可以显著抑制大豆球蛋白(11S)在其等电点区域(pH5.0)的聚集情况,并且通过粒度与ζ-电位的测试发现壳聚糖与大豆球蛋白(11S)的作用方式是静电相互作用。在0.1wt%壳聚糖存在时,大豆球蛋白(11S)溶液的等电点从pH5.09改变为pH7.81。而NaCl的存在会屏蔽壳聚糖的正电荷,从而减弱静电相互作用,使体系的聚集情况增加。在一定的pH和离子强度下,壳聚糖对大豆球蛋白的热诱导聚集同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玉红  丁重阳  章克昌  刘坤 《酿酒》2002,29(5):44-46
主要研究进行以浓醪酒糟为基质的SCP发酵,对其培养基的优化,探讨了氮源、磷酸盐、无机盐及发酵起始温度、发酵起始pH和不同种龄、不同接种量、溶氧对发酵的影响。其优化的培养基为酒精糟液、硫酸铵1.5‰、硫酸镁0.3‰;而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是:初始pH为4.5、装液量为15mL/250mL、培养温度为30℃、150转/分钟的摇床。发酵后得到的结果是:淀粉含量从1.62%降到1.125%,降幅达30.6%;菌浓达到了2.51g/100mL;真蛋白含量达51.7%;COD从59669.9降到30940.3,COD去除率达48.18%。产物中酵母数达9.88亿个/mL,营养丰富,可直接用作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