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重量法测定了2006年3月13-22日平顶山市区PM10的质量浓度,同时对采样时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监测,并进一步分析了平顶山市区PM10的浓度日变化规律、污染状况及与主要气象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平顶山市区春季PM10污染比较严重;PM10质量浓度日变化具有明显规律性;PM10质量浓度与风速呈负相关关系,与湿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卫市城区空气质量资料,对中卫市城区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8年,中卫市城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污染天气日数为74~94d,尤以轻度污染为主.城区秋季空气质量良好,冬春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环保局站和官桥站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是PM10,其次为臭氧....  相似文献   

3.
采用RB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法,以SPSS为工具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生活污染等是影响城市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加强城市绿化、加大废弃治理力度、积极引导绿色生活等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以不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平顶山市1991-2000年空气中硫酸盐化速率和SO2的检测结果分析,得出了平顶山市空气中含硫污染物的污染来源与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区植物叶片铅镉污染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京市某环路主要立交桥周边的国槐叶片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引入了单项污染指数和Muller积累指数,利用叶片重金属含量评价了空气质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空气质量较好.只有少数几个区域由于临时情况而出现重度污染.用植物叶片重金属污染数据可以评价空气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对平顶山市废水污染治理设施的现状及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市冬季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浓度和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元素富集团子法计算大气颗粒物中一些化学元素的富集因子值;根据监侧结果,按功能区统计出大气颗粒物的浓度范围.分析平顶山市冬季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浓度和主要化学元素的富集程度,找出富集较为严重的化学元素,为平顶山市搞好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次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区域大气污染现象及其成因,对一次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尺度高压、低压的弱气压场控制背景下,污染物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达到重污染;在锋区背景下污染物消散,区域空气质量好转.引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形成区域重污染过程的有关气象要素,能较好地说明我国北部城市重污染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宁夏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并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SO2总量减排是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直接原因;能源消费量未随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能耗大幅度降低,是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又一原因."十一五"期间,SO2减排成效显著.因此,有效的环境政策能够控制污染,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和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和环保"双赢."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影响株洲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严重污染,提出了解决空气污染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型煤灰熔融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质型煤是一种新型型煤,利用煤泥、农业废弃物通过一定的生产工艺加工压制而成,不仅有利于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型煤灰熔融性是工业型煤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决定着型煤燃烧或造气过程排渣方式的选择.作者分别以焦作煤泥、平顶山煤泥及鹤壁煤泥为煤样,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对以煤泥为原料、以生物质为添加剂制成的型煤的灰熔融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用生物质作为型煤添加剂制作的工业型煤,其灰熔融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生物质型煤是一种新型型煤,利用煤泥、农业废弃物通过一定的生产工艺加工压制而成,不仅有利于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型煤灰熔融性是工业型煤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决定着型煤燃烧或造气过程排渣方式的选择.作者分别以焦作煤泥、平顶山煤泥及鹤壁煤泥为煤样,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对以煤泥为原料、以生物质为添加剂制成的型煤的灰熔融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用生物质作为型煤添加剂制作的工业型煤,其灰熔融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pinfo和Surfer的大气污染扩散预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Mapinfo和Surfer,建立大气污染扩散预测系统,实现污染源下风向预测点污染物浓度的快速、准确预测,且能准确绘制预测大气污染物扩散等值线图并将其直观显示.以平顶山某煤矿为例,预测该煤矿某污染源下风向污染物浓度,同时在Mapinfo中将其与影响区域地形图叠加分析,给出控制该区域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集河南省煤矿区代表城市平顶山市夏季和冬季的PM10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测定PM10中Li,V,Cr,Co,Ni,Cu,Zn,Ga,As,Rb,Sr,Mo,Cd,Sn,Sb,Cs,Ce,Ba,Tl,Pb,Bi,Ti,Mn等23种元素的全样和水溶部分的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平顶山市PM10中全样和水溶性元素的总浓度均为冬季大于夏季,除部分地壳元素之外,来源于人为污染特别是燃煤的Ni,Cu,Zn,As,Cd,Sn,Sb,Tl,Pb,Bi等元素的浓度也为冬季大于夏季.Rb,Cs,Mo,Cd,Sb,Tl,Mn,Co,Ni等元素以水溶状态存在,Ga,Sn,Ce,Pb,Bi,Ti等元素多以不溶状态存在.富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PM10中Ni,Cu,Zn,As,Mo,Cd,Sn,Sb,Tl,Pb,Bi等元素主要来自人为污染,Li,V,Cr,Co,Ga,Ti,Mn等元素主要来源于地壳.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平顶山市夏季和冬季PM10主要来源于燃煤和地壳,分别占49.98%和36.97%.Ni,Cu是以生产煤炭为主的平顶山市PM10中的代表性元素.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市2005-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家庄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资料,研究了市区2005-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家庄市首要污染物是PM10(可吸入颗粒物),其次为SO2(二氧化硫),呈现尘污染和煤烟型污染特征;SO2和NO2(二氧化氮)、PM10月均值总体呈非采暖期小于采暖期的趋势,PM10在非采暖期3-5月份出现一个小高峰,沙尘天气影响可能是其主要原因。API(空气污染指数)的月均值与PM10月际变化趋势一致,表明石家庄市大气污染以尘污染为主。总体上,PM10呈现显著下降趋势,SO2和NO2呈不显著上升趋势,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表现为不显著下降。能源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污染源综合整治对减轻环境空气污染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长春市大气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长春市2000年至2004年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以来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到了长春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规律、每日、小时变化规律以及长春市不同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征,并对这种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瓦斯燃烧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生是由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灾害现象.结合平顶山十矿戊20160工作面的打钻情况,对影响钻孔瓦斯燃烧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评价层次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钻孔瓦斯燃烧各危险性因素的权重系数,并对权重系数进行了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表明钻孔施工工艺、合理的配风量、煤层瓦斯含量等是防止钻孔瓦斯燃烧中优先考虑的影响因素,为煤矿防止及治理钻孔瓦斯燃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瓦斯燃烧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生是由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灾害现象.结合平顶山十矿戊20160工作面的打钻情况,对影响钻孔瓦斯燃烧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评价层次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钻孔瓦斯燃烧各危险性因素的权重系数,并对权重系数进行了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表明:钻孔施工工艺、合理的配风量、煤层瓦斯含量等是防止钻孔瓦斯燃烧中优先考虑的影响因素,为煤矿防止及治理钻孔瓦斯燃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银川市2000—2009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0—2009年银川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种常规污染物NO2S,O2,PM10达二级以上日数分别占总天数的100%,92%,83.3%.影响银川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PM10和SO2,分别占污染天数的68.1%,31.9%,平均每年因其造成三级以上污染的日数分别达57.1 d和26.7 d;3种污染物质量浓度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银川市近年来综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成效明显;主要污染物日变化规律基本与企业生产、市民出行和湍流变化时间相一致;SO2和NO2质量浓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PM10质量浓度冬季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小.致污因素与银川市属于北方城市,冬半年利用锅炉或煤炉采暖导致煤烟型污染及易出现逆温,春秋多外来沙尘天气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