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批评方法,解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研究与解读小说文本的视角。以这一特定的视角分析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可以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美国黑人在白人文化主导下的社会生存状态和精神困惑。  相似文献   

2.
黑人民族的生存之路——简评《最蓝的眼睛》的主题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 ,发表于 1 970年。作品讲述 2 0世纪 40年代美国北方的一个黑人女孩梦想有双蓝眼睛而最终精神失常的悲剧故事。本文通过对该作品的内涵的研究 ,从“最蓝的眼睛”的象征意义入手 ,认为《最蓝的眼睛》不仅揭示在白人强势文化下扭曲的黑人心灵的主题 ,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个真理 :美国黑人只有尊重和继承民族文化价值和审美观 ,才能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健康生存。  相似文献   

3.
文学人物形象的文化身份问题一直是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一个重要话题,对族裔文化身份的阐释,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和当代美国小说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手法。就《我爱比尔》和《最蓝的眼睛》在族裔文化身份阐释的问题上进行比较,探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的文化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是创伤的世纪.战争、疾病,以及对妇女和儿童的性虐待,所有的一切给人类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了难以抹去的创伤.以创伤理论结合文学叙事来看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它是一部悲剧色彩浓重的小说,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在美国“白人纯粹主义”社会中生存的黑人群体的困境和悲惨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从对《最蓝的眼睛》的一系列叙事结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托妮·莫里森在小说中借用了"百衲被"的叙事手法."百衲被"的结构隐喻不但填补了小说各个章节之间的意义空白,也为黑人群体获取了多元的叙述空间,体现了莫里森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川端康成的《古都》和沈从文的《边城》的比较,探讨了两者在精神故乡的寻求上、地理风俗的抒写上、人物的塑造上、感伤的审美情调上的一致性,以促进有关中日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利用弗洛伊德“释梦”的观点,结合英国诗人柯尔律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他本人的生平经历,分析其著名诗篇《忽必烈汗》中的象征意义,试图证明《忽必烈汗》是柯尔律治的潜意识愿望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霍达是一位地道的北京人,同时也是一位回族穆斯林.通过对其代表作<穆斯林的葬礼>中北京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生活在北京的回族穆斯林的日常习俗、回族在民族融合中精神世界经受的磨砺及回族文化和汉文化的冲突等方面的分析,来诠释回族作家霍达对北京浓郁且复杂的情结.通过霍达的代表作<穆斯林的葬礼>来感受她对北京独特的感受、思考与挚爱情...  相似文献   

10.
从人物性格和恋父情结角度,分析小说《飘》中斯佳丽和阿什利、斯佳丽和白瑞德、阿什利和梅兰妮三组人物的命运,认为其中包含浓厚的宿命思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女主人公洛丽塔进行探索研究,试图从她身上表现出的厄勒克特情结,发现作者的深意,启发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2.
运用解构方法,审视《荆棘鸟》中的深层哲理意蕴:人是历史的产物,人类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压抑史,无拘无束的满足生命需求不可避免地会与外界环境、历史积淀发生冲突,因此,人的价值观、爱情观、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他所在的环境及历史积淀的束缚与限制,有时,这种既定情结、外界客观条件还会左右生命模式的形成,显示了历史积淀对生命意志的强大束缚。《荆棘鸟》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展示了生命模式与土地情结之间的冲突与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韦尔蒂在短篇小说《送给玛朱莉的花》中,将关注的焦点由外部情节转向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她试图通过对男主人公霍华德潜意识以及梦幻的描写,并大量运用象征意象,以揭示出比外部世界的真实更重要、更本质的内在真实。  相似文献   

14.
《湖湘文化与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的形成》一书,将党史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相结合,建构了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实现了早年毛泽东研究的方法论创新;将党史人物研究与地域文化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湖湘文化对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形成的巨大影响,从而真实而生动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相融合、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中的“松”、“竹”意象是魏晋名士人格的象征.“松”作为常见的品藻象喻,由儒家比德观念发展而来,又同时具有了超功利的审美性,突出了悲情的生命意识.“竹”因“竹林七贤”的出现,由实用功能转向审美功能;因王子猷的痴速,“竹”意象中高逸而自我的人格象征意味更加突出.由“松”、“竹”意象出发,探讨《世说新语》的物态世界和心物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弗洛伊德的《梦释》强调梦境的本质"就是一种(被压抑的,被压制的)愿望的(被伪装起来的)满足,梦境是人所不易发现潜意识的表现。《圣诞欢歌》主人公Scrooge在三个幽灵的带领下所看到的人和事,反映了主人公潜意识下对人文关怀的渴望。  相似文献   

17.
从人性发掘的角度,富有创新地探讨了夏洛蒂·勃朗特不易为人察觉的自卑郁结,以及这种心态对作家创作的深刻而潜在的影响,显现出文学批评尺度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8.
《天真之歌》与《天真之兆》是英国浪漫主义起点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代表作。虽然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截然不同,但在创作理念上却不约而同地钟情于"天真"。《天真之歌》是"天真"情结的源头,侧重于抒发真情;而《天真之兆》则是"天真"情结的延续,侧重于揭示真理。以布莱克的《诗的素描》、《经验之歌》与《耶路撒冷》为佐证,解读布莱克诗歌创作过程中贯穿的天真情结。  相似文献   

19.
纳博科夫小说《眼睛》的主人公是一个偷窥成性的卑琐小人物,是一个毫无道德可言的社会边缘人。但在其作为人的自身发展规律中,读者看到了人性的回归与升华,并从中获得道德伦理的启示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释名》一书中关于死亡的界定和称谓,探求《释名》中体现的丧葬制度的灵魂观念、等级观念及至孝观念以及对生者的安慰等意识,挖掘《释名》这部训诂学著作反映的古代丧葬制度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