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育民族精神要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赢得青少年就是赢得未来。大学生是青年中掌握知识较多的一个群体,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尤显重要。长期以来,各高校都在对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途径、方法、手段等进行多方探索。位于江西的高校,如能很好地利用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来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进行民族精神培育有其…  相似文献   

2.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高校通过何种途径来弘扬和弘扬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新课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索高校如何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弘扬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是全球化进程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漳州作为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应该充分利用其地域优势,挖掘闽南文化中有利于增强漳州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相关内容,把闽南文化中蕴含的爱国爱乡、崇根重祖的传统观念,敢拼爱赢、顽强拼搏的精神及闽南红色特色的地域文化以生动具体的形式融入到对漳州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中,探索闽南文化融入漳州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科技飞速发展,全球化、网络化趋势不可阻挡。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不仅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民族主义情绪在民众中尤其是在大学生中表现非常强烈,学术界对此问题也非常关注。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双重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冷淡和排斥,以及不理性的民族主义等。我们必须正视中国大学生民族主义的情绪及其表征,以提出相应的教育与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红色资源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吉林省得天独厚的历史与人文资源,是优秀文化和优秀民族精神的延续,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作用不容小觑。通过对吉林省爱国主义教学资源的梳理和挖掘,打造吉林省红色资源IP,多渠道加以利用,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教学目标,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培育理念是民族精神培育理论和思想的深层凝结,它直接影响或决定民族精神培育的性质、内容和方式。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需要树立以青少年为本、贴近青少年生活、坚持组织推进、提供机制保障等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促使各种思想文化的交往、冲突与融合加剧,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并对民族精神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把握自我认同、发展先进文化、去除功利思想等三个关键点和采取培育主体的人文素养、塑造大学文化、改革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体制、开展特色民族文化实践教育等四个措施,对如何强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力军,是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家国情怀”作为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蕴含着“家国同构”的思想渊源,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尤其是在大学生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阐释了信仰生成论视域下“家国情怀”的基本含义,探讨了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逻辑起因,建构了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多元路径,即厚植信仰土壤,传承优良家风;播撒信仰种子,赓续红色基因;整合信仰内容,涵养家国情怀;坚定信仰意志,消解信仰危机;塑造信仰人格,铸起精神坐标。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指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涉外群体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演绎者和创新者,为此,我们应在涉外群体中广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进而推动整个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相似文献   

12.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发展、创新中,不断超越和升华。通过扬弃与整合,其精华不断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鲜元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确立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道德基因”;国学和民族精神的复兴,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输送了“精神血液”;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培育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伦理骨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浇铸“思想灵魂”。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指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培育大学生科技报国精神是新时代探索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实践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现实需要.目前学术界已有成果颇为丰富,主要聚焦于阐释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大学生使命担当、解析科学家精神并探索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方面,但如何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要件.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借鉴先进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推进民族精神培育,使我们正在构建发展中的和谐社会具有优秀民族精神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涉外群体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演绎者和创新者,为此,我们应在涉外群体中广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进而推动整个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中探索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启示。首先详细梳理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以及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和意义;其次深入分析了观察学习理论的内涵和重要概念;最后从增强重塑自信、强化自我教育、榜样的树立、落实实践教学成效及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阐述了观察学习理论对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思想德育建设面临的现实环境,主要表现为多元文化并存与碰撞的社会文化现实和民族精神的弱化,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美德和使命感是当前高校的紧迫任务,本文分析了民族精神在高校弱化的原因,并对加强民族精神培养的途径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因此必须加以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代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现时代的新需求。弘扬民族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力量。青年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必须具备爱国情怀。形势与政策课程因为其独具的特点,在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培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