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顾彦  倪方云 《电世界》2010,(1):43-44
35kV泖港变电站采用内桥接线方式,2台主变容量都为10000kVA。10kV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母线分段运行。其一次接线见图1。泖港站正常运行时万厍3662供1号主变及10kVⅠ段母线;隐泖173供2号主变及10kVⅡ段母线;35kV分段自切断路器和10kV分段自切断路器均在投运状态。  相似文献   

2.
刘玉芒 《电世界》2012,(5):43-44
我公司220kV变电站于2005年9月正式投入运行,将220kV降压到10kV后,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为生产现场的37台高压电动机、3个高压开闭所及5个变电所供电。该站10kV系统共有高压柜76台。由于高压柜数量较多,以及10kV配电室建筑面积所限,10kVⅠ、Ⅱ段母线又分别被分成了南、北两段母线,Ⅰ、Ⅱ段南、北母线分别通过Ⅰ段母线桥和Ⅱ段母线桥连接。图1为该站10kV系统一次接线简图(只画出相关的回路)。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容量大大增加。如1座发电厂有几台30~60万kW 的发电机,1座变电所有2~3台75万 kVA的变压器,为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对于这种大容量的发电厂和变电所,其220~500kV 母线需用多段母线。现在,220kV 电压级常用的是双母线,500kV 电压级常用的是11/2开关接线或双母线分段。这些母线不分段时,母线保护已定型化了。在此基础上,当这些母线因容  相似文献   

4.
针对“10 kV母线为单母线单分段两段母线且其中一段母线为双分支进线接线方式时,现有的10 kV分段备自投装置不能满足双分支主变变低任一分支运行均可实现分段备自投功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10 kV母线运行方式的分段备自投方法,通过采集双分支主变变低两分支的电气量、开关量并增加10 kV母线接线方式切换把手以及双分支主变变低开关检修压板,并对现有10 kV分段备自投充、放电逻辑以及动作逻辑进行优化改进,自动适应10 kV母线运行方式,在上述接线方式下双分支主变变低任一分支运行均可实现10 kV两段母线互为暗备用功能。该方法充分发挥采用主变变低双分支接线方式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优点,提高了10 kV母线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容量大为增加。如有几台300~600MW发电机的发电厂和2~3台750MVA的变电站,这种大容量的厂站,220~500kV可能需用多段母线。 现在,220kV常见的是双母线,500kV常见的是1(1/2)开关接线或双母线分段,当这些母线不分段时,其母线保护已定型化了。在此基础上,当这些母线因厂站容量大而分段时,其母线保护具有一些特点,必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某220kV开关站一次接线由原来的双母线带旁路接线改造为双母线双分段接线的配置方案,提出了采用分解组合法来配置和实现基于一次接线为双母线双分段接线的母线保护,阐述了双母线双分段接线的母差保护的实施办法,2年多的运行证明了保护装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正变电站母线常见的接线方式主要有2种,单母线接线和双母线接线,下面简要介绍这2种接线方式的特点。1单母线接线方式(1)单母线接线的供电电源G1和G2是变压器或者高压进线回路,任一条出线都可以从母线获得G1或G2的电能;由于各出线负荷功率不一定相等,应尽量使负荷平均分配于母线上。同时每条回路都装有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紧靠母线的隔离开关通常叫做母线隔离开关,  相似文献   

8.
针对110kV横栏站主变压器额定容量增加后,主变压器10kV侧采用的2片125mm×10mm铜排母线及开关柜载流能力不足的问题,充分比较分析了几种10kV母线载流能力提升改造方案,提出了一种10kV母线载流能力提升的新型改造方案,该方案具有改造成本低,停电施工周期短,负荷损失小,社会影响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李锦 《宁夏电力》2009,(3):28-30
以220kV潮湖变电站110kV系统为例,针对2条母线连接3台主变特殊接线方式,通过对正常接线、供电可靠性、母联开关交换功率、负荷、检修及故障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此类接线在实际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出1.1 现状分析(1) 主接线方式:35 kV、10 kV低压母线采用单母线2分段或3分段的接线方式,个别有4分段的.出线路数较多,特别是在负荷集中的城市供电区,可多达20~30条出线.低压出线为单电源辐射型馈电线路,对侧无电源.  相似文献   

11.
许军进 《电世界》2006,47(1):36-37
我公司总降系统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10kVⅢ段母线出线为电缆出线,系统采用过补偿方式,中性点设备一次接线简图见图1。图1中电压互感器TV为JDJ-6型,额定电压比为6000/100,最大额定输出为200VA;避雷器F采用HY5WZ-17/45型,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额定电压17kV,持续运行电压13.6kV,雷电冲击电流残压≤45kV,参考电压≥24kV;消弧线圈当时运行于4挡,电感电流IL=49.5A,10kVⅢ段母线及出线总电容电流为IC=40.4A。  相似文献   

12.
500 kV变电站典型接线为3/2断路器接线,2段母线,其保护方案及接线均为标准化设计。某500 kV变电站扩建中受多个因素限制,形成非典型3/2断路器及4段母线的接线形式。针对该非典型的500 kV母线接线,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母线保护设计方案及接线方案,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220kV变电站多数采用双母线接线,在这种接线方式下,若母联断路器在检修状态,而义因工作需要必须对母线运行方式进行倒换,即双母线接线,母联断路器间隔没备在故障情况下倒母线操作,主要探讨在这种方式下的倒闸操作步骤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丁立新  丁可为 《电世界》2007,48(7):38-39
1 事故经过 我局某220kV变电所进行年度综合大修。该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方式为:220kV双母线带旁母接线,110kV双母线接线,35kV为单母分段接线。在35kV母线上接有几个大用户。  相似文献   

15.
1.中性点接地电阻接入方式 浙江省220kV(20kV)变电站标准化设计中主变采用220(230)8×1.25%/117/21kV变压器,容量为240/240/120MV·A,接线组别为YN/yn0/d11,其中220kV为双母线接线,110kV为单母线分段接线,20kV为单母线分段接线。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提高20 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有必要对20 kV母线保护方案加以探索和改进。在分析比较现有20 kV母线保护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弧光保护方案并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结合嘉兴110 kV金沙变电站工程实例,分析探讨了20 kV双单母接线、单母四(六)分段环形接线等3种情况下电弧光保护系统的各种配置方案,得出20 kV母线典型接线方式下最优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方式下出线各保护装置、分段母线保护装置与简易母线保护装置之间存在较多硬开入连线而导致二次回路接线复杂的问题,提出采用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GOOSE)报文通信机制取代传统保护装置之间的闭锁信号,实现简易母线保护。介绍了基于GOOSE报文通信机制母线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应用结构及其配置,并以110kV东方变电站母线W1、W2保护装置为例说明保护动作逻辑。实际应用情况表明:采用GOOSE报文通信机制取代传统保护装置之间的闭锁信号,可以快速解决变电站10kV母线短路故障对开关柜和变压器的危害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俞正 《电力建设》2004,25(11):31-0
针对 5 0 0kV变电工程取消旁路母线之后 ,对双母线双分段接线的 2 2 0kV屋外配电装置的布置设计所产生的影响 ,提出软母线和管母线不同母线形式的布置方案 ,并进行 2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同时在宁波 5 0 0kV天一变电所 2 2 0kV配电装置采用管母线布置方式 ,运行至今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朱业生  石安江 《电世界》2007,48(3):40-40
1 事故现象 某110kV变电站10kV系统为单母线接线,中性点不接地(见图1),两台主变运行,主变高压侧并列运行,主变低压侧10kV Ⅰ、Ⅱ段母线分列运行,10kV母线采用分段备自投方式(暗备用)。事故当日运行方式为10kV分段断路器(QFS00)热备用,1号主变10kV进线断路器(QFS01)、2号主变10kV进线断路器(QFS02)均在合位。  相似文献   

20.
史正荣  丁立新 《电世界》2009,(11):37-39
我局某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见图1(事故前状况)。在分段的35kVⅠ、Ⅱ段母线上各接有一路当地的小型热电厂(装机总容量为42Mw)专线,通过这2条35kV线路使电厂与系统并网。事故前变电站2条110kV线路从系统中分别受电为:110kV线路一为24MW;110kV线路二为4.58MW。变电站2条110kV线路断路器均无继电保护装置,而变电站装有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低频减载装置,并按系统稳定要求投入不同频率轮次及时限的10kV馈线切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