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多关于传统艺术元素的广告作品呈现出来。从情感认同和文化意境两个方面,论述了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艺术运用。从设计成品和发展规模上可以预见,民俗艺术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普遍应用,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元素,对广告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广告设计者应该积极借鉴这些民族艺术元素的精华,对其进行完善和再创造,并糅合现代美学理论,实现民族艺术元素与现代广告设计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现代广告设计是一种文化创意活动,表现了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元素。从分析广告及广告设计的本质出发,指出文化元素是广告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区域传统文化、现代流行文化及超前文化论述文化对广告设计产生的影响,通过实例说明,水井坊酒包装广告是酒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最后对广告设计的文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与参与,文化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对中国核心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将极大促进中国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红色经典艺术"既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成为我国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但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现有"中国红色经典艺术"的数据资料过于老旧,难以满足现代人浏览观赏的要求。我们应该建立新的数据标准,并对中国红色经典艺术进行数据重建,使新媒体有高质量的数据可供推广传播。同时,我们应该继续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确立红色经典艺术对外传播战略,通过构建现代化的对外传播技术保障体系和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等对外传播渠道,使"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在国外能够广泛传播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能容纳所有形象的"图像学"研究原本就是艺术史自身的一个传统,而今天艺术史学界将艺术史研究仅限于"高级艺术"的领域,而将对摄影与电影等"低级艺术"的研究称为"视觉文化研究"并视之为异端的倾向,是一种数典忘祖的表现.由此作者重新梳理了作为图像学的艺术史的兴起与摄影及电影等新媒体的密切关系,指出在19世纪的德国,最重要的艺术史家都对这两种新媒体给予了敏锐而充分的重视,由此形成了一种通向图像学的全新视角.而像瓦尔堡、潘诺夫斯基与本雅明这样的艺术学巨擘,他们最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也都集中在摄影与电影的领域中.  相似文献   

6.
《饰》2008,(Z1)
19世纪末,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一家小小的咖啡馆里放映了短片《火车进站》,这也正式宣告了电影的诞生,科学技术与艺术从此进行了完美地结合,电影的蓬勃发展也意味着人类对科技的探索与开发也在不断地登峰造极,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迅猛推进,新媒体技术已经深深浸入了电影的方方面面。它对电影的影响已经不再是作为一个特效手段的低级层次,新媒体技术正在挑战以艺术为主角的电影舞台。  相似文献   

7.
技术的革新能够有效推动艺术的再发展,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曲艺艺术,曲艺动画这种极具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与特色的新媒体艺术形式应运而生。研究如何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对传统曲艺进行动画形式的改造和创新,这不仅是对传统曲艺艺术表达的一种延伸与拓展,有助于传承民族传统艺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在新媒体艺术领域的一项创新尝试,丰富了动画在数字时代的内涵与表达,从而有效探索Flash动画实现过程中艺术与技术有机融合的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8.
韩雪岩 《饰》2013,(1):66-75
本文讨论了中国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身体观念、创作类型和艺术特征。通过对题材、风格、手法和主题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新媒体艺术家以身体为喻像,对消费社会的符号覆盖、规训体制及其意义衍生网络所派生的欲望进行了质疑,辨析了身体自由的有限性和欲望的扭曲表征,创作出多种类型化的杰出作品。但国家威权、作为国家让渡的消费主义以及艺术史文脉的匮乏,使中国新媒体艺术偏向于从规训的视角体察肉身的尴尬、无奈、惶恐、压抑与痛楚,从而忽略了在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中探觅更多身体表现的主题与方法,在现代性身体的各种可能途径中生成、认同和延循新的道德标尺,而从这一意义上看,中国新媒体艺术塑造的身体只能是"单向度的肉身"。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目标,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进行创新。"艺术+思政"协同育人具有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目标,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形象性和渗透性、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目的一致性以及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为"艺术+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可行性。高校可通过对课程协同、载体协同、育人主体协同和育人环境协同达成"艺术+思政"协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0.
《南昌水专学报》2019,(5):56-59
媒介有着自己独有的内在价值主线,外在形式则有着自己的文化表象。同时媒介在构建社会文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事实上是媒介文化重要的关注范畴。学界对媒介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尤其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分析更是从多维度展开。事实上,网络和新媒体对媒介文化的"重新"建构,更应该回到媒介文化关注的问题转向及其内在心理逻辑,较为系统地梳理出在"技术"这一结构性的因素作用下,媒介文化与网络和新媒体结合后出现的拓展性、外显性元素,甚或面临的挑战性的问题。当然,在新媒体时代对于媒介文化的研究,更多的应关注技术导引的媒介文化研究的旨趣、脉络等自身逻辑,以及逻辑演进过程中提取出的"问题"衍变。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了广告设计艺术的理论基础和广告设计艺术风格的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广告艺术风格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旨在为现代广告设计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了广告设计艺术的理论基础和广告设计艺术风格的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广告艺术风格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旨在为现代广告设计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服装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最重要的生活标志之一。文章分析了信息时代的文化思潮,从新媒体艺术、“高层次”的转化、设计哲学文化内涵体现、个性的张扬、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中西融合等方面探讨了信息时代服装设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与新媒体艺术的相互结合对现代艺术的影响超乎想象,代表一种新的美学方向和新艺术、新视觉体验的再现。新媒体艺术扑面而来后,使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将更生动和更具有参与性。那么新媒体艺术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当中,不仅仅要发展与研究媒体技术,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创新。将互动的数字化媒体更人性化,形态更多样化,更靠近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完美的为人类提供服务,与时俱进。如果说计算机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那么网络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也在改变着我们对艺术的认识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文化引发了越来越多有待研究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从网络艺术的兴起和表现形式,探究当代网络艺术创作和现代人们审美感知的变化,与传统审美观不同,信息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对他人艺术品的欣赏,而是利用网络的手段,主动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去探索发现与创作实践,使自我的审美体验得到了升华,使艺术更多地融入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是底蕴和延伸的关系,现在设计师越来越多地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和设计来源,像青铜器这类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应该被充分利用并将其弘扬,青铜器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是中国奴隶制社会体现权势和等级的物品,它集造型、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相似文献   

17.
传统艺术对现代艺术有重大的影响,它们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现代的审美思想,我们的文化也一直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并成为我们自身区别于其他的文化烙印。回首设计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一个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时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寒地黑土艺术"兰西挂钱"发展中理清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之间的联系,对此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整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打造地域品牌,发展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8.
康巴藏戏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康区兼容并包的文化。但在新的艺术时代,单一的传承、传播方式使得其岌岌可危。新媒体艺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具有很强的储存优势和包容性,具有更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和更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康巴藏戏与新媒体艺术结合,有利于康巴藏戏的传承、传播和创新,可通过Video艺术、互动式电子游戏、多媒体技术平台支撑的艺术创作等途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李四达 《饰》2007,(4):7-9
近十年来,数字媒体不仅改变了出版业、娱乐业和社会信息服务业的基本面貌,而且也给当代艺术和当代视觉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艺术媒介的变化和基于数字媒体的艺术的普及,也使得当代以数字科技、艺术设计和新媒体表现相统一的新型艺术创作观念成为后影像时代的指导思想。本文探索了新媒体艺术美学的基本特征,指出参与和互动、丰富媒介表现性和包容性是其核心特征,而新媒体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结合是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与新媒体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网络与媒体技术入手,讨论了新媒体艺术与网络的关系,指出了网络新技术与新媒体艺术要互相促进才能求得共同发展。为推动新媒体艺术不断向前进步,需要艺术家、计算机程序员和网络工程师互相协作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