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酿酒》2017,(2)
中国白酒是天然生态、全生物质转化产生的,不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酿造工艺的差异产生了适合当地饮食习惯的香型白酒,由于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的发展,不同香型的白酒已经突破地方区域限制,各香型的白酒正逐步走向全国化,甚至国际化。在这种形势下,作为风味嗜好品的白酒,我们如何对其感官质量进行科学的评判,品酒员队伍如何提高自身品评鉴别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
酒,是一种风味嗜好饮品。其质上优劣主要是通过感官品尝来判定。品酒在生产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产品的分级分类,档次高低,均由品酒师依品酒结果决定。酒的勾兑,色、香、味是否代表该生产企业特色。更需要品酒师一糙定音。因此,名酒企业都十分重视品酒技术。品酒,就是通过眼观其色,耳闻口尝其味并综合色、香、味三方面感官印象,确定其风格,完成品评鉴赏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强烈的美感心理活动,活动的强度对品酒效果应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中国酒,工艺独特,种类繁多,香韵,风格纷呈,仅就白酒而言,就有五大香型,五小香型之…  相似文献   

3.
中国白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因各种生产因素的不同,形成了不同香型的白酒。该文对不同香型白酒的发展及研究概况进行总结,阐明各香型白酒在生产工艺、原料、气候等方面的不同并挖掘其在特征风味成分、功效成分、品质与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是白酒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列举了各香型白酒的分类、地域分布、各香型白酒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了不同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工艺特点、特征风味成分及功能性成分研究概况;探讨了不同香型形成的原因及香型划分的意义,旨在为各香型白酒相互借鉴、融合、彰显特色、提升品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维青 《酿酒》2012,39(2):3-13
在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议上正式提出并确立了白酒的五大香型,即浓香、酱香、清香、米香和其它香型,经过几十年的创新,目前白酒香型已发展成12种,但由于不同香型白酒的物质基础都很复杂,各香型的特征性成分似与白酒产品的个性或白酒香型的形成往往不呈正相关,特征性成分是否能在该香型白酒中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事态不够明朗,也难评说明白,且各香型白酒中香味成分的来源大同小异,对各香型白酒感官风格的描述往往不能直观其香型的归属,因此,在淡化进而简化白酒香型的同时,严格遵照确立白酒新香型的五项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深化科学实验,改进酿酒工艺,创新酒体设计,开发出适量的、口味独特、风格优异、有健康功能的、适应国内外广大饮者的新的香型白酒是有广阔前景的。  相似文献   

5.
不同香型白酒产品特性的对比分析,对各香型的鉴别和相互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此为目的,基于GSB 11-2260-2008中国名特白酒汇粹国家标准样品中公布的标准值,选择总酸、总酯、固形物、杂醇油、甲醇等理化指标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兼香型、芝麻香型、董香型、馥郁香型等香型白酒的产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白酒的理化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同香型白酒特有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钟国辉  邹海晏 《酿酒》2011,38(5):84-86
介绍了白酒香型的提出、应用和发展,并对白酒香型的归宿进行探讨;同时介绍了白酒香型称谓之不同观点、白酒同质化现象和白酒风格应多样化之观点。作者提出对大多数白酒品牌来说,某一地区白酒产量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生产规模的构想,以利于白酒风格的多样化和循环经济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选择了26种白酒酒曲为研究对象,以QB/T 4257—2011酿酒大曲通用分析方法为检测方法,检测了水分、酸度、淀粉、发酵力、酯化力、糖化力等理化指标,对比分析了浓香型、芝麻香型、酱香型、清香型、豉香型、特香型等香型白酒酿酒用大曲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的白酒酿造用曲的理化性能各不相同,这与酒曲的类型不同有关,也是不同香型白酒酿造用酒曲特有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参照国内外酒类风味轮的建立的方法及国际标准ISO11035感官描述语选择方法,对31种特香型酒样,包括不同年份原酒、典型成品酒等进行感官描述分析,获得特香型白酒风味描述语,首次绘制得特香型白酒风味轮。进一步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重要的、具有典型差异的风味轮廓描述语,包括9种味觉描述语和11种嗅觉描述语。这些描述语经由品评小组应用于特香型白酒描述分析,表明可以表征特香型白酒主要的风味感官特征,可用于特香型白酒描述性感官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2月7日上午,2015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三届全国白酒品酒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开幕式在佛山希尔顿酒店举行。本次竞赛决赛为期三天,通过白酒理论考试和品评技能竞赛进行打分评比。这项全国最顶尖的白酒品酒职业技能竞赛继北京、四川之后首次在广东佛山举行,表明了广东地产酒技术地位获得了较大影响力,而佛山作为豉香型白酒产业基地和豉香型白酒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10.
对浓香型白酒个性特点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各种香型的白酒有其各自的典型风格.同种香型的白酒又有各自的个性特点,个性特点是白酒内在质量所表现的差异点、特殊点,其微妙之处来自不同的区域环境、原料、糖化发酵剂、设备、工艺、饮食文化、勾调技术等因素.各因素的存在构成了不同白酒微量成分的量比关系,是呈现香与味个性特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黄浆水在新型白酒酒质中修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袁学明  刘景致 《酿酒科技》2003,(4):64-64,63
为了提高新型白酒质量,利用黄浆水修饰新型白酒酒质,结果表明,效果明显,不但解决了合成香精在白酒中长时间存放产生的物理反应,从而使新型白酒达到了酒体丰满,糟香突出,酯香平稳,口感统一协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浓香型白酒"淡雅"与"浓郁"流派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玉球  谢旭 《酿酒》2007,34(5):99-101
长期以来,浓香型白酒一直占据着白酒消费的主流市场.伴随酿酒技术和工艺的不断进步与创新,白酒香型日渐增多、各种流派相继涌现,其中浓香型白酒"浓郁"与"淡雅"两大流派分流之势已日趋明朗.通过从影响白酒风格的环境、原料、设备、工艺入手,围绕"浓郁"与"淡雅"两大流派在生产工艺和产品风格上的特点与差异,结合近年来市场需求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进行一番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证明:香气幽雅细腻、入口柔和绵甜、入喉圆润舒畅、饮后舒适且副作用小,将成为今后白酒产品的创新方向.未来白酒市场必将遵循"师法自然"的发展规律,形成多香型、多流派、多风格、多特色和谐共生的全新产品格局.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子鼻/舌融合技术的白酒类别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白酒质量的快速鉴别,本研究采用两个不同的电子鼻和电子舌融合系统采集不同品牌白酒样品的气-味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K均值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对白酒的品牌进行预测分类分析。经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后,应用基于TGS型气敏传感器的电子鼻和电子舌融合系统可以将3种酒进行很好的区分,其余5种酒有交叉,而应用基于MQ、MP型气敏传感器的电子鼻和电子舌融合系统可以将8种白酒基本区分开来;K均值法分别用于两融合系统,前融合系统的错分类概率为33.3%,后融合系统的错分类概率为23.75%。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对白酒的品牌进行预测分类,应用前融合系统的识别率为93.75%,而应用后融合系统的识别率为98.75%。结果表明:气-味信息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对白酒品牌的鉴别,且应用基于MQ、MP型气敏传感器的电子鼻和电子舌融合系统对白酒类别的识别结果较好于应用基于TGS型气敏传感器的电子鼻和电子舌融合系统。  相似文献   

14.
对装瓶后贮存1年时间的清香型小曲酒的微量成分变化、感官品评、酒质风味影响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低度酒总酸量比降度酒总酸增幅稍大,乙酸增幅较大,其酸含量随贮存期延长而略有增加。(2)低度酒经一段时间贮存,酯类含量普遍降低,变化最大的是低沸点酯类。(3)醇类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大。(4)醛类物质均有所下降,乙缩醛含量上升。(5)降度酒只要密封好,经1年贮存,口感变化不大;但低度酒贮存8个月后口味稍平谈。(丹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食品工业》2002,(2):10-11
<正> 曾经有人建议茅台酒厂转产浓香型的茅台酒,理由是茅台酒是酱香型酒,而酱香型酒在白酒中占不到1%的份额,浓香型酒却达到80‰以上,大部分消费者都习惯浓香型酒。乍看起来,这是一条很好的建议,它可以使茅台在短时间内,利用品牌效应扩大规模,从而赚取高额利润。况且前面还有榜样,同样是生产酱香型酒的郎酒,在21世纪初便推出浓香型新郎酒,而且市场反应不错。因此,市场给茅台提出了一个世纪难题:变?还是不变?茅台酒的明天该是啥模样?  相似文献   

16.
孙庆文 《酿酒》2014,(1):7-10
按照原酒质量大的框架划分,基本可划分为:普级酒、优级酒、调味酒。调味酒具有突出的一类风味物质的挥发性放香特点,或一种显著的由馥郁性而呈现出的香味特征。酒体爽冽、醇甜或陈熟后具有的幽雅韵味,有持久的空杯留香;优级酒具有浓郁的窖香或悦人的复合香气,酒体净爽丰满,较醇甜或陈熟后呈现的醇厚感,尾净余味长;普级酒具有舒适的放香、酒体醇和自然、稍带杂。现场摘取拟入库的调味酒酒度70%vol以上,优级酒65%vol以上,普级酒61%vol以上。产生白酒异杂味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根据经典的酿酒六分法,可以确定好的原酒质量首先要有好的工艺措施作为保证。  相似文献   

17.
论美拉德反应产物与浓香型低度白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杰  赵书民  王杨  高小敏 《酿酒》2008,35(1):34-36
美拉德反应存在于各类白酒的发酵过程中,其产物对不同香型白酒的呈香呈味都起着或多或少的增强、修饰作用,它可以通过强化发酵而获得提高。美拉德产物在酸性介质中成盐后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较低的阁值,在改善低度白酒的混浊、味淡、延长货架期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特殊工艺生产的酒头调味酒,高酯调味酒,陈酿调味酒,综合调味酒,其用量只有0.1‰-1‰,但对提高各种质量档次的清香型白酒,特别是对固液勾调的新工艺白酒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许多已知和未知的微量成分,能协调酯香,柔和口感,突出风格。  相似文献   

19.
徐姿静 《酿酒》2007,34(4):41-42
中国名酒剑南春由于其独特典型的风格深受消费者的肯定和喜爱.而自然生态环境、水质、酿造设备、特定的发酵剂、科学的粮食配比、独特的生产工艺以及独特的陶坛储存是剑南春芳香滋味特色的来源.  相似文献   

20.
利用色谱分析技术,对5轮次传统固态特香型白酒不同糟层蒸馏基酒样的感官特点、理化指标、风味成分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设计出了一套最佳摘酒方案。结果表明,分层摘酒基酒中呈香呈味微量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且口感特点各具风格,原料糟基酒粮香舒适,口感醇厚,踩糟基酒香气偏清雅,口感绵柔,丢糟基酒窖香浓郁,口感较单薄。因此,指导车间认真做好摘酒工作,可以更好地提高传统固态特香型原酒质量风格,满足酒体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