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叙述了以锑白为原料,用双氧水氧化法制备水系及有机系五氧化二锑胶体的过程,并介绍了五氧化二锑胶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阻燃剂胶体五氧化二锑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申云飞 《精细化工》1995,12(1):29-32
介绍了胶体五氧化二锑的物化性质、合成方法及国内外生产、应用现状。结合国内资源状况,讨论了胶体五氧化二锑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湿法工艺处理砷碱渣得到的五氧化二锑和三氧化二锑混合物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磷酸为稳定剂制备胶体五氧化二锑。探讨了反应过程中稳定剂的种类及用量、杂质对胶体形成过程和胶粒粒径的影响,并运用热力学、动力学和双电层理论对实验过程的现象及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磷酸作为稳定剂优于三乙醇胺,当磷酸与锑的物质的量比为0.8~1.0时,所得质量分数为10%的胶体五氧化二锑胶粒粒径较小,并且当物质的量比为1.0时,胶粒粒径为(36±5.6)nm;杂质的存在有利于小粒径胶粒的胶体形成。与回流氧化法相比,氯化水解制得的胶体粒子粒径大、分布范围广。  相似文献   

4.
胶体五氧化二锑是工业发达国家七十年代末研制的锑阻燃剂产品,较之三氧化二锑阻燃剂具有如下应用特点:1.胶体五氧化二锑阻燃剂的发烟量小,一般  相似文献   

5.
生产胶体五氧化二锑适宜条件与稳定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正交设计实验法对回流法生产胶体五氧化二锑的适宜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优选了Sb_2O_3浓度、H_2O_2加入量与起始反应温度、并以碳酸钠为稳定剂,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6.
《合成橡胶工业》2005,28(4):316-317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工材料制备技术范围的一种五氧化二锑乙醇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将三氧化二锑、分散稳定剂加入乙醇中,用过氧化氢将三氧化二锑氧化为五氧化二锑,反应液经浓缩、脱水、浓缩,即制得五氧化二锑质量分数大于5%的产物。所用分散稳定剂是由不同直链基团形成的叔胺类物质,用无水乙醇作脱水剂。产物以乙醇为分散介质,在强极性溶剂和弱极性溶剂中均能分散使用,克服了五氧化二锑水分散液只能在强极性溶剂中使用的局限性,拓宽了五氧化二锑作为阻燃添加剂的应用范围。该产品既具有颗粒细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胶体五氧化二锑作为阻燃剂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的其各种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8.
氯化水解法生产胶体五氧化二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氯化法生产胶体五氧化二锑工艺进行了研究,现已完成工业级规模试验。研究表明,该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以及金属回收率高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9.
亟待开发的无机电子化学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半导体用过氧化氢、氢氟酸、三氧化二锑和二氧化硅薄膜等超细高纯无机电子化学品 ,印刷电路板和电池方面用的高纯二氧化硅、五氧化二锑和二氧化锰等无机电子化学品 ,介绍了超纯过氧化氢、超纯氢氟酸、五氧化二锑和γ 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与固体阻燃剂不同,新型高浓度,无反应活性的液体阻燃剂,具有耐磨性,并且在与尿烷混合注模时不沉降或分离出来。该产品是一种可以流动的、用泵打的液体。主要成份是46%(重量)溴、14%胶体五氧化二锑,它们分散在有机增塑剂中。溴化物是五溴二苯基氧化物,商品牌号为DE71,由大盐湖化学公司和西拉菲特公司提供。胶体五氧化二锑(商品牌号Nyacol AGO-40)由奈科尔产品公司提供。全部阻燃剂产品由奈科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水合五氧化二锑在稀硝酸溶液中对锶的吸附热力学特性,在293~323 K温度范围内水合五氧化二锑对锶的平衡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对等量吸附焓、自由能和吸附熵的计算表明,吸附是一吸热过程且吸附能自发进行,交换吸附过程是物理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水合五氧化二锑吸附稀酸中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合五氧化二锑在稀硝酸溶液中对锶的吸附,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吸附等温热力学性能的变化,对微分吸附热及热力学函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水合五氧化二锑对锶的吸附同时满足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的曲线拟合能较好地描述不同温度下的试验数据.交换吸附过程是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无机锑系阻燃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亨 《上海塑料》2012,(1):6-10
无机锑系阻燃剂主要包括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溶胶和锑酸钠等。介绍了它们的性质、生产工艺、产品标准、阻燃用途和研发方向等。  相似文献   

14.
砷锑在自然环境中通常共存,且三价态的砷锑毒性远大于五价态,为了降低砷锑的毒性,通过二氧化钛催化氧化砷锑的研究备受关注。通过在实验室制备一种比表面积为202 m~2/g,孔径为44 nm的新型高能{001}晶面TiO_2材料氧化砷锑,考察了TiO_2对砷锑的氧化能力,并通过ESR实验探究了TiO_2氧化砷锑的机理以及通过电化学实验解释了氧化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这种TiO_2材料对砷锑具有极强的吸附氧化能力,在光照条件下TiO_2表面会产生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对砷锑进行氧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对砷锑的降解速率分别为0.000 9 min~(-1)和0.011 2 min~(-1),即TiO_2对锑的氧化能力强于砷,这是由于TiO_2和锑之间的电荷转移阻抗更低,更容易发生电子传递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砷锑在自然环境中通常共存,且三价态的砷锑毒性远大于五价态,为了降低砷锑的毒性,通过二氧化钛催化氧化砷锑的研究备受关注。通过在实验室制备一种比表面积为202 m2/g,孔径为44 nm的新型高能{001}晶面TiO_2材料氧化砷锑,考察了TiO_2对砷锑的氧化能力,并通过ESR实验探究了TiO_2氧化砷锑的机理以及通过电化学实验解释了氧化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这种TiO_2材料对砷锑具有极强的吸附氧化能力,在光照条件下TiO_2表面会产生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对砷锑进行氧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对砷锑的降解速率分别为0.000 9 min2/g,孔径为44 nm的新型高能{001}晶面TiO_2材料氧化砷锑,考察了TiO_2对砷锑的氧化能力,并通过ESR实验探究了TiO_2氧化砷锑的机理以及通过电化学实验解释了氧化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这种TiO_2材料对砷锑具有极强的吸附氧化能力,在光照条件下TiO_2表面会产生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对砷锑进行氧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对砷锑的降解速率分别为0.000 9 min(-1)和0.011 2 min(-1)和0.011 2 min(-1),即TiO_2对锑的氧化能力强于砷,这是由于TiO_2和锑之间的电荷转移阻抗更低,更容易发生电子传递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胶态五氧化二锑的制备及阻燃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离子交换法、回流氧化法、电渗析法制成了胶态五氧化二锑。胶态五氧化二锑作阻燃剂优于非胶态,优于三氧化二锑。做了对聚丙烯的阻燃实验,确定最佳配比。例如:(100g聚丙烯) (9g 溴联苯醚) (3g胶态五氧化二锑)或(100g聚丙烯) (16g聚氯乙烯) (3g胶态五氧化二锑)。有机聚合物加入氧化锑能改善耐燃性,特别是与有机卤化物和其它卤化物结合时。使用经粉磨的氧化锑悬浮于纺丝液中或有机聚合物熔融混入氧化锑成膜或模体,由于氧化锑颗粒大对光有散射作用,常导致该  相似文献   

17.
以五氧化二锑、巯基乙酸异辛酯为原料,在水相中用一步法合成了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分别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灯耐候试验箱和哈克转矩流变仪对产物的结构、耐紫外光性能及其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应物10HSCH2COOC8H17与Sb2O5的物质的量比为1.05,以0.548 mL/(g反应物)的水作溶剂,加热回流2 h时,Sb2O5的转化率为98.8%。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在紫外光照下不稳定,容易分解变色。当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的添加量为5 phr时,PVC的热稳定时间为1 569 s。  相似文献   

18.
无机助阻燃剂Sb2O5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随着大量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工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防火及阻燃成为一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塑料易燃性而引起的火灾损失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国家对塑料制品提出了明确的阻燃要求,并制订了试验标准和相应的规范(如国际规范IEC)、美国、日本的阻燃标准具有法律约束力。因而各国都在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有机和无机阻燃剂。胶体五氧化二锑是一种国外新开发的无机助阻燃剂。。它本身虽不含阻燃元素,单独使用时阻燃效果较小,但将其与有机卤化物并用,就会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可大大减少含卤阻燃剂的用量,这是由于高温下生成的卤化  相似文献   

19.
过硫酸铵法制备五氧化二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索在硫酸介质中用过硫酸铵将三氧化二锑直接氧化成五氧化二锑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了吸附在TiO2胶体表面上的染料1,1’-二乙基-3,3‘-二磺丁基-5,5’-二氰基咪碳菁与胶体间发生的光诱导子电子转移过程。荧光实验表明,菁染料荧光发射强度随着体系中TiO2胶体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