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孟山都流变仪测定了1种NBR-18硫化体系和2种NBR-26硫化体系在170℃下的硫化曲线,三者的转矩P均随硫化时间t的增加而增大。用数学模型y(P)=f1(t)+f2(t)来描述P的变化,各试样f1(t)的函数形式相同,即f1(t)=Aexp〔-K(t-t0)〕;f2(t)的函数形式因试样不同而异,试样1为f2(t)B-K2(t-t0),试样2为f2(t)=Bexp〔-K2(t-t0)〕,试样  相似文献   

2.
用孟山都流变仪测定了三元乙丙橡胶在180,170,160,150,140℃下的硫化曲线。转矩变化呈平坦型。用单分子反应速度方程处理曲线变化,反应级数n的确定用尝试法,其准则为:n精确估计到小数点后2位时,使I=Σ↑m↓i=1Σ↑0↓j=1(P-P)^2最小。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反应机理相同,测得n=0.75,硫化温度系数为2.47 ̄2.83。用得到的模型计算的转矩变化的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用组合模型y(P)=f_1(t)十f_2(t)描述硫化过程转矩P的变化。式中f_1(t)和f_2(t)分别表示硫化反应和老化反应对P变化的贡献部分。模型参数的确定采用Tobolsky提出的Proccdure X方法。在孟山都流变仪上测定了天然橡胶在180,170,160,150,140℃时的硫化曲线。得到:y(p)=1-(P-P_0)/(P-P_0);f_1(t)=Aexp[-K_1(t-t_0)];f_2(t)=B+K_2(t一t_0)。用此模型计算P变化的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对CR辐射硫化的敏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密炼机将9种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PFM)分别与CR在80℃混炼8min后,于130℃,15MPa条件下在平板硫化机上压制成0.5mm厚的试样。该试样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1.00MeV电子束辐照引发硫化反应。结果表明,硫化胶的交联密度(Mc-1)线性正比于辐射吸收剂量(D)和单体加入量(C0),即Mc-1=(A+KC0)D,且K随PFM的比不饱和度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5.
裘怿明  时锋  刘从伟 《橡胶工业》1996,43(12):713-715
采用数学模型1/y=A+B/x拟合硫化NR溶胀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硫化NR溶胀的动力学过程。对3种不同交联度的硫化NR样品拟合时,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748。  相似文献   

6.
以α-甲基萘锂(α-MNLi)为引发剂、二哌啶乙烷(DPE)为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的丁二烯负离子聚合体系,研究了DPE/α-MNli、聚合温度与聚合物1,2-结构含量关系,合成出1,2一结构近100%的1,2-聚丁二烯(1,2-PB)和1,2-1,4-1,2-PB。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1,4-PB与1,2-PB中单体浓度与反应速率呈一级方程关系;40℃时,生成1,4-PB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d[M]/dt=0.28[C] ̄0.5[M];DPE用量增大,表观增长反应过度常数K_p ̄η减小;求得不同条件下的表观增长活化能。  相似文献   

7.
异氰脲酸三环氧丙酯(Ⅰ)与高级脂肪酸(Ⅱ)及2,4-二羟基二苯甲酮(Ⅲ)在催化剂作用下,分两步反应合成了两种高分子量的紫外线吸收剂UV-981和UV-1009,并对其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适宜工艺条件为:原料比:Ⅰ∶Ⅱ∶Ⅲ=1∶1∶2,反应温度:80~110℃,反应时间:t-1=3~5h,t_2=5~8h。  相似文献   

8.
环氧化天然橡胶(ENR)经常规模压技术,首次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进行预硫化,获得的预硫化胶在水中浸泡进行湿气硫化(经过水解和缩合反应).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制备的湿气硫化胶与典型的过氧化物硫化胶及硫黄硫化胶不同,具有部分应变-诱导的结晶和适度的拉伸强度。原硅酸四乙基酯(TEOS)作二氧化硅的母体,将ENR-APS预硫化胶经溶胶-凝胶工艺进行现场SiO_2补强。掺入橡胶中的SiO_2重量含量高达36%,TEOS转化成SiO_2的转化率在60%以上。与经同样的溶胶-凝胶工艺的过氧化物硫化胶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在最终的ENR-APS溶胶-凝胶硫化胶中的SiO_2是化学键结合到橡胶网络上。  相似文献   

9.
对半分批反应器中等温进行的二级不可逆反应A+B→P进行了分析,在限制性反应物A一次投料,反应物B连续恒速流加情况下,导出了非线性物料衡算微分方程的渐近解,即MA=(Vo/k)(1+βt)^s/(V0/kMA0+N/Σn=0f^(n)(0)/(kcb0)^(n+1)exp(KCbo^t)-NΣn-0f^(n)(t)/(KCb0)^(n+1)本文将渐近解的结果与数值解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极为吻合。渐  相似文献   

10.
烃类溶剂透过HDPE/MPA层状容器的传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烃类溶剂透过HDPE/MPA层状聚合物共混物的传质过程符合溶解-扩散模型D/D0=a1eb1/φ。烃类溶剂渗透量J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为:J=a2eb2T。渗透量J随时间t的变化初始数天为指数关系,其后符合线性关系;MPA的体积分数φ为定值时,温度升高,D/D0值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前无报导的聚异苯橡胶环化反应动力学,测定了标题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反应级数n=1;活化能E_a=53.2kJ·mol ̄(-1);指前因子A=2.24×10 ̄6min ̄(-1),确立了该反应速率常数k_t与s反应温度T之间的函数关系为:Ln(k_T/min ̄(-1))=14.62—6.40×10 ̄3K/T并采用核磁共振法分析了标题反应的产物环化异苯橡胶的微细结构,提出了标题反应的可能机理,并对活化能及指前因子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对两元混合粒子体系的液固流态化中的逆转现象进行了研究,定义了两元混合粒子在床中的混合程度,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两元混合粒子体系的混合程度M的关联式为:M=1.408(1-x2)/x2)^0.165(dp2/dp1)^0.315(U/Ut1)^0.91并利用随机游动模型计算文献及本研究的实验数据,经多元线性回归得到液固两元粒子混合体系的临界逆转速度为Uc=2.331(ρP2/ρP1)^1.484(dP  相似文献   

13.
化学交联聚乙烯管定径过程的计算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化学交联聚乙烯管定径过程的计算模型分析。对于管坯区域,假设导热系数α及热容CP为常数;忽略X方向和y=0处的热传导,得到通过定径套带走的热量λ∫lo(Tw-Ts)δ2ds>CPρπ(R2-r2)(Tm-Tg)υx从而可得到冷却水温Ts、管坯温度Tm、牵引速度νx、管壁厚度δ1及定径套厚度δ2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对于给定的管材规格,绘出了牵引速度和冷却水温选择图,由该图得出最大生产能力区。  相似文献   

14.
ACM/CPE并用硫化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聚丙烯酸酯橡胶(ACR)/氯化聚乙烯(CPE)的并用比、硫化剂、助硫化剂、填充剂等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ACM并用20-30份的CPE,采用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作硫化剂,1.2-1.4份的N,N=间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物0.6-0.8份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作助硫化剂,炭黑中体系采用45-70份的半补强炉黑和中超耐磨炉黑,浅色填料采用30-50份煅烧陶  相似文献   

15.
对二氧化铈的硫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铈的制备工艺对其硫化反应活性有明显影响,热解氢氧化物活性>热解硝酸盐产物活性>热解高氯酸盐产物活性>热解草酸盐产物活性;硫化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吸附-自催化机理;在硫化反应初期,二氧化硫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而在硫化反应速率减缓区,则无明显影响;热解氢氧化物所得二氧化铈的硫化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576.0.exp(-9029.0/T).C0.336mg/(mg.min)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共沉淀法制备了Ba1-xSrxPB1+yO3-δ(X=0,0.1,0.3.0.5,0.7,1;y=0.0.1.0.2,0.3)陶瓷试样。测定了试样的电阻-温度特性。并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以研究Sr掺杂BaPbO3陶瓷的结构和热敏性。实验结果表明:掺杂钡铅氧化物陶瓷仍是钙钛矿结构。随着X含量增加(y为定值)陶瓷的PTCR温度升高,但PTCR效应逐渐降低;y=0时,几乎没有PTCR效应.y>0.2时,PTCR效应也不明显,而在0<y≤0.2时,PTCR效应随y值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XRD,IR,SEM及^29Si,^31P-NMR等测试技术研究了CaO-SiO2-P2O5-H2O系统中干凝胶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物相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认为凝胶在烧成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1)673~773K,由Ca2P2O7和Ca(NO3)2.4H2O反应生成了OHAp;(2)733~873K,由Ca2P2O7和CaO反应生成了β-C3P;(3)873~973K;由C  相似文献   

18.
四磺化酞菁钴轴向配位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四磺化酞菁钴(CoTSPc)与配体L(L=en,NH3,CN)的配位反应,研究了配位反应学,测定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并讨论了配位反应机理,研究表明:CoTSPc与L形成CoTSPc(L)2的配合物,动力学方程为:-dCM/dt=kCMCL,CM、CL分别为CoTSPc的单体和配体的浓度(en;n=1;NH3,CN:n=2);CoTSPc(L)2的稳定常数为:L=en,lgK=  相似文献   

19.
以α-甲基萘锂(α-MNLi)为引发剂,二哌啶乙烷(DPE)为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的丁二烯负离子聚合体系,研究了DPE/α-MNLi聚合温度与聚合物1,2-结构含量关系,合成了1,2-结构近100%的1,2-聚丁二烯(1,2-PB)和1,2-1,4-1,2-PB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1,4-PB与1,2-PB中单体浓度与反应速率呈一级方程关系;40℃时,生成1,4-PB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d(M)  相似文献   

20.
在隔离式电解槽中,以Pt作阳极,泡沫铅(SPb)作阴极,饱和甘汞(SCE)作参考电极, DMF+EtOH+Bu4NBr+H2O作电解加氢体系,测定了木素电解加氢的伏安曲线,用Quasi-Newton数值回归法推导了木素电解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阴极电位V=-1.7~-2.8V之间,木素可进行电解加氢反应。木素电解加氢反应的动力学模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