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r14Mn14W2Si属于高合金耐热铸钢。我厂生产此钢已有30多年,为东北地区某兵工企业提供的内螺旋转动炉芯铸件(φ500mm×2500mm),是钢球、钢丸、弹头和钢钉等小零件大批量连续热处理用的耐热钢炉芯。此钢采用我厂的3t电弧炼钢炉冶炼。  相似文献   

2.
我集团公司为适应市场的需要,成功开发了三联产装置。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基础上,将循环热灰引出到干馏器中,干馏煤产出煤气。剩余的固定碳随同热灰返回锅炉炉膛继续燃烧,产生过热蒸气,用来发电及供气。这种集发电、供气、生产煤气为一体的三联产装置,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在煤的燃烧及煤的多层利用上是一种新型先进的设备,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分析排气歧管用奥氏体耐热铸钢切削加工的特点,选择适用加工刀具,并通过相关的切削加工试验掌握奥氏体耐热铸钢的机械加工特性,制定相应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5.
我们集团公司为适应市场的需要,成功开发了三联产装置。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基础上,将循环热灰引出到干馏器中,干馏煤产出煤气。剩余的固定碳随同热灰返回锅炉炉膛继续燃烧,产生过热蒸汽。用来发电及供汽。这种集发电、供汽、生产煤气为一体的三联产装置,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在煤的燃烧及煤的多层利用上是一种新型先进的设备,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7.
为了进一步扩大稀土的应用范围,力图为开发新型热强钢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采用Cr24Ni7N钢及Cr25Ni20铸造钢材,加入0.01%~0.10%金属元素La或ce后,在中频炉中进行熔炼;持久与蠕变试验分别在Bn_及RDq3试验机上进行;铸造试样在试验温度下进行24h时效处理后,用ELC3133A型离子探针进行断口表面稀土的深度分析。结果表明,在钢中加入适量的金属Ce或La,可显著地提高各种耐热钢的蠕变强度,断裂时间延长2倍以上,研制的Fe-Cr-Ni-Al耐热合金钢种在1250℃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9.
介绍了一台N2O4冷凝器在介质的腐蚀作用下管板的管口产生严重泄漏,在无法用胀管或焊接修理的情况下,采用截短壳体、镗除管板部分腐蚀的换热管并重新焊接,使报废设备再生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研究了不同稀土加入量对21-4N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混合稀土加入后,21-4N钢铸态树枝晶组织明显得到细化,偏析现象减轻,夹杂物尺寸变小,部分夹杂物形态由多边形向椭圆形转变。稀土能减轻轧制织构,改善碳化物的分布。随着稀土添加量的增加,常温(15℃)抗拉强度先是提高,然后略有下降,伸长率是逐步下降的。而适量的稀土(0%~0.20%)能提高21-4N钢高温(500℃)抗拉强度,同时塑性也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了W12Mo3Cr4V3N超硬型高速钢(即“V 3 N”钢)的静弯曲和冲击(夏氏、无缺口)性能与热处理工艺方法和参数之间的关系。用硬度-强度和硬度-静弯或冲击功的配合水平衡量工艺的合理性。当硬度要求为HRC 62以上时,应采用二次硬化(560℃回火)工艺。“低淬低回”仅在硬度要求HRC62以下时才适用。当要求HRC 69或更高时,可采用冷处理,使达到超高硬度时脆化程度最小。贝氏体等温处理和正常淬火后的中温(350℃左右)回火并不是提高综合性能的有效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回火后的弹性模量,发现在二次硬化初期(500—520℃回火)有一个E 值最低区间。最后,给出了工业电弧炉生产的V 3 N 钢的硬度和强度、韧性范围。  相似文献   

14.
15.
二步法制备Si3N4/MoSi2 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o粉、Si粉通过二步法反应制得Si3N4/MoSi2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抗析仪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显微结构和机械性能的测定。研究表明,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特别是高温机械性能比Si3N4材料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和催化效率,以钛酸四正丁酯作为制备T iO2的前躯体,以尿素为原料制备g-C3 N4,最后制备得到具有协同效应的g-C3 N4/T iO2复合异质结光催化材料,通过利用XRD、SEM和U V-Vis表征手段,分析并研究所制备样品的物相、微观结构、形貌及光学特性.XRD结果表明,样品中...  相似文献   

17.
基于DSP的Si3N4陶瓷磨削力信号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永  马勇  董海  张弘弢 《工具技术》2002,36(4):12-14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 (DSP)方法对Si3 N4陶瓷的磨削力信号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 :Si3 N4陶瓷的磨削力信号具有不同于金属及其它非金属材料的分布规律 ,是一种具有平稳性、各态历经性的周期振动信号 ,且在总体上不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8.
以MgSiN_2、Y_2O_3和Yb_2O_3为添加剂,通过1 800℃热压烧结制备Si_3N_4陶瓷,研究显微结构对Si_3N_4力学性能和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烧结助剂制备的Si_3N_4的相对密度均在99%以上。分别添加MgSiN_2、Y_2O_3和Yb_2O_3的Si_3N_4样品,晶粒尺寸依次降低,并且断裂韧性、抗弯强度和热导率均依次降低。高长径比的长棒状β-Si_3N_4晶粒能增加Si_3N_4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采用MgSiN_2作为烧结助剂促进Si_3N_4晶粒生长,Si_3N_4的热导率较高。以MgSiN_2作为添加剂的Si_3N_4具有较好的性能,其热导率、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64.37 W·m~(-1)·K~(-1)、840 MPa和6.96 MPa·m~(1/2),满足绝缘散热基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利用XRD、SEM研究了5Cr2lMn9Ni4N(2l-4N)耐热钢在高温(600~800℃)运行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运行条件下基体组织发生胞状分解,形成M23C6 γ组成的层状组织是排气门盘部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原始组织状态决定了高温运行条件下21-4N钢的组织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黄新平  赵军  李霞  艾兴 《中国机械工程》2003,14(17):1519-1522
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 Si3N4 /( W,Ti) C复合陶瓷材料 ,并对材料的配方及烧结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 ,材料中 ( W,Ti) C的体积分数为 35 %时 ,可以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 ,抗弯强度为 845 MPa,显微硬度达到 1 6.45 GPa,断裂韧性达到 7.0 MPa· m1/2。研究过程中采用 XRD、SEM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组分变化 ,研究了烧结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机理 ,结果表明 ,材料致密度的提高和显微组织的改变是其力学性能提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