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首次采用冲击压实机对湿隐性黄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测试结果表明冲击压实地基后,可以形成厚度1 ̄1.5m的连续、均匀、密实的加固层,符合黄土地基加固的质量要求。冲击压实加固地基方法,施工速度快,加固效果好,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强夯法是一种设备简单,施工方便,经济易行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 基的设计过程,机理及其施工工艺,分析比较了试夯前后的常规处理力学性能,证明强夯施工参数设计合理,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筑物加固,首先要采用有效措施对地基进行加固。本文在分析了下沉原因和加固处理原则后,提出了加固处理工艺,它们是硅化法,氢氧化钠溶液加固法,灰土桩加固法和石灰加固法,分别叙述了这些方法的加固方案,加固范围,工艺要点等。 相似文献
4.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消除黄土的湿陷性,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对这些处理方法应当因地制宜,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合理采用。一、土或灰土垫层土或灰土垫层一般适用于消除1~3 m厚土层的湿陷性。试验研究表明:在附加压力作用下,土层浸水后的最大湿陷变形发生 相似文献
5.
6.
湿陷性黄土地基经处理后,在处理范围内土的干密度增大,压缩性降低,承载力提高,渗透性减小,湿陷性消除,利用处理范围内的土层作为建筑物地基的持力层,对建筑物安全与正常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中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目的,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和全部湿陷量的处理厚度以及局部处理与整片处理的作用,并阐述了几种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效果。近些年来,随着高层建筑和大型工业建筑的发展,地基处理的深度和难度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又快又好地解决这些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8.
9.
10.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在设计、施工、管理诸方面对地基浸水的防范稍有不慎,就有发生湿陷的可能。1983年10月,我局一幢中学住宅楼交付使用尚不足一个月,突然发生基础不均匀沉陷,墙体开裂。因该楼地基湿陷的发生比较典型,故介绍给同行,以供参考。一、破坏情况介绍及分析该楼为两单元、四层砖混结构。基础及各层楼面、屋面均设一道圈梁。基础为条型砖 相似文献
11.
12.
13.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则进行了介绍,从定义、适用条件、优点、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以消除湿陷性黄土引起的湿陷变形,从而保证建筑物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4.
整片土垫层法是常用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但由于场地受限,采用密布灰土桩辅助垫层法来弥补整片土垫层平面处理范围的不足,通过工程实例证明,此处理方法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机械作业工期短,该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因此说密布灰土桩辅助垫层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湿陷性黄土的特点,结合祁临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详细论述了采用粉喷桩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加固的具体技术措施,同时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深度公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深度的公式作了分析,应用Menard理论,推导出了地基加固深度的经验公式,经在某工程中实际应用,验证了该公式的可靠性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入手,概述了湿陷性黄土的危害,并围绕城乡新居工程项目地基处理展开分析讨论,希望能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黄土结构遇水饱和后,原本的稳定结构受到损害,进而发生的下沉问题,本文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构造技术进行研究,重点围绕其大孔以及垂直节理的形成机制展开讨论,并提出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以期能够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难等问题,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增强建筑物适应和抵抗因地基湿陷引起的差异沉降的能力,并保持结构的强度和正常使用,有必要对湿陷性黄土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湿陷性黄土的特殊性突出表现在它的结构性,欠压实性和湿陷性三个方面,还针对黄土的湿陷特点,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