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岭土分散液流变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种高岭土(MMO1和Premium)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固含量、分散剂用量以及pH值对颜料分散液高剪切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MO1的最佳分散剂用量为0.15%,Premium的最佳分散剂用量为0.10%;要获得较好的高剪切特性,MMO1分散液pH值应调至8.0以上,但不应太高,Premium分散液pH值也应调至8.6左右较好。MMO1的固含量控制在68%左右较合适。而Premium固含量对高剪切黏度的影响较MMO1的明显,其分散液固含量一般控制在69%~70%。  相似文献   

2.
采用Minitab软件中的田口设计实验方法,研究了高固含量高岭土所构成分散体系的特性,分析了分散速度、分散剂和NaOH用量对分散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高固含量高岭土分散体系的回黏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剂用量是影响高岭土分散效果的主要因素;当固含量74%、分散剂用量0.05%、NaOH用量0.01%、转速2500 r/min、分散时间15 min时,高岭土分散体系黏度最低,分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涂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重质碳酸钙(GCC)和高岭土体系下,组分间相互作用对涂料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涂料体系剪切流变性和延展流变性没有相关性;相同涂料体积分数下,高岭土体系的延展黏度和剪切黏度均高于GCC体系;与高岭土体系相比,增稠剂与GCC粒子作用效果更加明显;而随着胶乳的加入,模型涂料体系的延展黏度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毛细管黏度计研究了颜料悬浮液高剪切流变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碱和分散剂的用量超过最佳用量能明显提高低剪切黏度,但并没有恶化高剪切流变性能。pH值变化对高剪切黏度影响不明显;提高分散剂用量能有效改善颜料悬浮液的高剪切流变性。相同固含量下,粗重钙(<2gm,66%)的高剪切流变性明显好于细重钙(<2μm,95%~96%),而高光重钙(<2gm,99%)最优。浆状重钙经过静置后,尽管低剪切黏度明显上升,但高剪切流变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对涂布级高岭土进行颗粒分级,结果表明粒度分布是影响高岭土浆料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高岭土颗粒中超细颗粒(0-0.5μm)和较大颗粒( 2.0μm)的大量存在,会造成高岭土浆料黏度的升高,且不利于浆料悬浮液的稳定性.并确定了两个能有效降低浆料黏度的粒度组成.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面涂涂料中采用小粒径丁苯胶乳,探讨了铜版纸全研磨碳酸钙(GCC)面涂涂料配方与车间含高岭土涂料配方对涂料性能及铜版纸物理性能与印刷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全GCC面涂涂料配方在高固含量的情况下,维持了涂料较低的高剪切黏度,使铜版纸获得了理想的光泽度和印刷适性。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分散均匀、稳定性高的氧化铝悬浮液,分别考察了固含量、温度和pH值对悬浮液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固含量的增加,氧化铝悬浮液黏度增大;随着温度的上升,氧化铝悬浮液黏度逐渐降低;而pH值对氧化铝悬浮液黏度影响不大.同时研究了温度依赖性机理,通过对K-D(Krieger-Dougherty)公式修正,消除了温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的分散时间、不同的分散剂用量和pH值,对载银沸石抗菌剂的分散性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利用Zeta电位、黏度、沉降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分散情况进行表征.同时,对分散体系进行了应用实验和抗菌检测.结果表明,分散时间、分散剂用量和pH值都是影响载银沸石分散效果的重要因素;经整理后的抗菌鞋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PCC对涂料流变特性、涂布纸性能的影响,比较了PCC和高岭土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PCC在涂料配比中用量的增加,涂料低剪切黏度降低,导致涂料保水性变差,不利于涂料固含量增加;涂料高剪切黏度增加.会对涂布机的运行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但是,PCC有利于增加L*值和a*值,降低b*值,能提高涂布纸的白度和不透明度,减少荧光增白剂用量.PCC有利于增加涂层表面强度.随着PCC用量的增加,油墨吸收性增加.与高岭土相比,在达到相同成纸表面强度的条件下,能降低胶黏剂用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标准k-ε模型及多重参考系法研究高剪切搅拌罐中叶轮角度与流体黏度改变对搅拌罐内混合流场、功率消耗、泵吸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剪切搅拌罐中采用60°斜叶轮时流场具有较强烈的漩涡,泵吸流量和功率消耗也较大,同时定子射流半径也有所增加,具有较明显的优势。高剪切搅拌罐搅拌轴功率随着流体黏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在黏度为0.1~0.5Pa.s时功率最大;剪切头流量随着黏度的增大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陈钢  王纪宁  苏伟 《食品科学》2006,27(7):111-114
本文通过对不同温度、浓度和颗粒粒度下的草莓浆进行研究,发现草莓浆的表观粘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随着颗粒粒度的减小则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该实验对小麦和玉米两种不同原料发酵制备乙醇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小麦和玉米两种不同原料的组分及关键工艺指标的差异,并对小麦发酵制备乙醇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与玉米乙醇相比,小麦乙醇的液化黏度高、发酵酒分低、清液悬浮物高、废醪液量大。最佳小麦发酵制备乙醇的生产工艺为拌浆干物30%,粉碎粒度2.5 mm,木聚糖酶添加量0.05 kg/t小麦,在此优化条件下,小麦发酵制备乙醇的液化黏度约458 cP,发酵成熟醪乙醇含量为11.48 g/100 mL,淀粉出酒率达到51.3%,糖浆黏度为1 249 cP。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不同压力下高压射流磨处理对全谷物燕麦营养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影响。将经过湿法前处理的全谷物燕麦在5种不同压力(0、30、60、90、120 MPa)下经高压射流磨处理,以营养成分(燕麦β-葡聚糖、淀粉、损伤淀粉、可溶性蛋白、粗脂肪、多酚及黄酮含量)和理化性质(粒径大小、流变性质、不稳定分析指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压力下高压射流磨对全谷物燕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压射流磨的压力增大,燕麦浆的粒径明显降低,稳定性逐渐升高,相比未处理的样品,高压射流磨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各项营养成分状态,经处理后,β-葡聚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均有升高,脂肪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多酚、黄酮含量有稍微下降的趋势,损伤淀粉含量逐渐升高,黏度逐渐增大。这可为高压射流磨技术开发全谷物产品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influence of the cationic amino polysaccharide chitosan content (0–0.5%) o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creaming stability, apparent viscosi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oil-in-water emulsions (40% of rapeseed oil) containing whey protein isolate (WPI) (4%) at pH 3 was investigated. The emulsifying properties, apparent viscosity and phase separation behaviour of aqueous WPI/chitosan mixture at pH 3 were also studied. The interface tension data showed that WPI/chitosan mixture had a slightly higher emulsifying activity than had whey protein alone. An increase in chitosan content resulted in a decreased average particle size, higher viscosity and increased creaming stability of emulsions. The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chitosan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a flocculated droplet network. This behaviour of acidic model emulsions containing WPI and chitosan was explained by a flocculation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5.
采用滑石粉取代涂布白纸板面涂涂料中的高岭土,对比分析滑石粉不同用量对涂料流变性能及涂布白纸板成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滑石粉取代量的不断增加,虽然涂料的低剪切黏度有小幅度增加,但涂料的高剪切黏度却呈降低趋势;滑石粉取代高岭土后,对涂布白纸板的白度、平滑度以及表面吸水性能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明显提高了涂布白纸板印刷光泽度与光泽度的差值和印刷表面强度。在纸机试验条件下,以滑石粉取代高岭土用于涂布白纸板面涂时也明显提高印刷光泽度与光泽度的差值和印刷表面强度。  相似文献   

16.
李辉  张裕中 《轻工机械》2010,28(6):28-31
采用何种方法对锂电池浆料进行微细分散直接影响锂电池均一性品质及其分散效率。目前,常用行星混合设备这种宏观尺度的随机性混合分散形式对锂电池浆料进行混合分散,存在着混合不彻底和效率低的问题。为提高锂电池浆料分散品质与效率,文章对锂电池浆料的特性及超剪切分散机理进行研究,采用高精密超剪切分散设备对锂电池负极浆料进行了分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超剪切分散不仅提高了锂电池浆料的混合分散品质、显著提高了混合效率,而且可以减少电极浆料中液体介质用量,缩短浆料烘烤时间,提高涂布效率。  相似文献   

17.
国产造纸涂布级高岭土的粒度分布不均是产品黏度较高的原因之一,利用超细分级将较大和超细颗粒分选出来,就可以降低浆料的黏度.本实验采用高速管式离心机对造纸涂布级高岭土进行了超细分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浆浓度和离心转速对分级效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矿浆浓度15%、离心速度在11000 r/min时分级效果比较明显,上、中、下层中的颗粒分布比较清晰,较大颗粒分布在下层,较小颗粒分布在上层,而且分层后颗粒的分级粒度变化最大,可以认为分级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纳米添加剂对纺织浆料浆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PVA浆料的不足,结合纳米材料的特性,探索将纳米材料加入传统的淀粉丙烯酸浆料中以改善浆料性能,部分或完全取代PVA的可能性。将纳米添加剂、变性淀粉、PVA、丙烯酸按不同比例设计了3种实验用混合浆料,分别进行了浆膜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添加剂可以改善浆膜的耐磨性,提高浆液对纱线的粘着力,减小浆膜厚度,增加浆液粘度,保持浆膜的吸湿性能;加入纳米添加剂而不含PVA的混合浆料具有比较理想的浆膜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物理混合法制备了氯化聚丙烯乳液型胶黏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对胶黏剂的粒径、黏度、剥离强度与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发现:乳化剂用量是影响胶黏剂粒径、黏度和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而乳化温度和乳化剂含量对剥离强度有较大影响,只有当胶黏剂的粒径和黏度合适分散时,剥离强度最大。当氯化聚丙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乳化剂1)∶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乳化剂2)的质量比为50∶2∶1,乳化温度60℃,乳化时间3 h时,所得胶黏剂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mposition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applesauce was studied in two ways. For artificial applesauces, reconstituted from isolated applesauce particles and applesauce serum, the residual shear stress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pulp content. Below a particle size of 0.625 mm the values of residual shear stress and apparent viscosity are lower for smaller particles. The effect of the processing conditions (finisher screen openings and cooking time) and raw material (apple variety and ripeness) on particle size and pulp content was studied on sauce made in a pilot plant. The particle size and pulp content of these applesauces affect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in the same way as was shown for the artificial applesau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