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当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高度警惕西方国家在传播模式、传播平台、传播链条和话语渗透等方面给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外部挑战,深刻认识我国网络内容、网络争论、网络水军、网络平台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通过战略、人才、技术、内容四个方面着手,打造网络意识形态现代化治理体系,提升我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2.
世界百年变局下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面临着新挑战、呈现新特点,必须重视追踪这一大变局所隐含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百年变局下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有: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风险、网络意识形态话语解构的风险、主流意识形态网络阵地蚕食的风险。因此,在世界百年变局的历史背景下,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坚持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全方位领导,二是加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三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国家大事,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繁荣兴盛的关键。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成败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网络时代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战场,大学生是当今互联网的主要参与者与使用者,因此,加强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成为现今必不可少的课题。当前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面临复杂的环境,向我们提出新的挑战。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推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促进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为复杂,不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受到挑战,而且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受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的阐释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重要性分析,探索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过短短的几十年,从一个后发国家迈入信息化时代。建设网络强国,离不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网络空间的拓展与巩固,也正是国家发展和治理转型的契机,可以预测,网络将成二十一世纪新生的经济增长极,中国也将由网络大国变成网络强国。建设网络强国应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健全队伍、筑牢阵地,应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夯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背景下网络舆情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当前网络舆情存在着复杂、传播快和治理难度大的困境,治理网络谣言有利于回应民众呼声和塑造政府形象,最后从建立舆情引导机制、联动合作治理和意识形态引领等三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第四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相关技术迅猛发展,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带来新的便利的同时,网络空间也受到来自各类网络安全问题的威胁,这也是中国进行网络空间治理的动因所在。由于西方持续挑战我国网络空间主权,加之自身议题设置能力、治理能力的欠缺,以及基础设施等客观条件尚不健全,给治理网络空间带了挑战。有鉴于此,我们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应当坚持网络空间主权原则,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针对所面临的挑战,加强国际参与,提高我国在网络领域的议题设置能力,同时加快法治建设,重视人才培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在本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保持定力,推动中国网络空间治理朝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近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作用逐渐凸显。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下也面临着作品定位偏差、圈层文化失范、信息多元迷雾、算法茧房桎梏的风险挑战。为此,应通过转变网络定位、主体意识培育、依托群体效应、技术攻坚突破等方式,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风险的有效防范,推动我国新时代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短视频社交软件迅速发展,它具有内容精练、传播迅速和交互深入的特点,对高校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但是,短视频内容层面的意识形态异化、传播层面的意识形态阻隔和交互层面的意识形态稀释会弱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冲击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稳定。通过增强短视频内容层面的话语创新、加快短视频传播层面的话语流通和完善短视频交互层面的话语治理,可以有效防范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智能信息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互联网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开放兼容的网络环境中,西方国家借助网络传播意识形态,而此时的大学生正处于三观未完全形成的阶段,大学生无法准确判断网络中意识形态的性质,这无疑冲击了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针对这些现实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防范,塑造大学生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活力,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安全教育与课堂、思想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建设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现实议题。在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之主体、内容、载体和评估建设均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必须坚持话语继承与话语创新相结合、话语批判与话语包容相结合以及话语自信与话语合作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主体建设、内容建设、载体建设和评估建设,在培育多元话语队伍、做好优质话语生产、创新宣传话语模式和提升全程话语效能等方面共同着力,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12.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中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意识形态风险相互交织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产生了一定的消解作用。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形成的机理的分析,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进行人群“易感性”、意识形态风险影响的广度和烈度进行评估指标建设。面对网络中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风险,建立包括数据收集、指标评估、分级预警响应以及复盘反馈这四个流程的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各种商业网站和自媒体平台多元化信息在网络快速传播,特别是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负面信息,对网络生态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防控和治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当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问题,从技术上探索了融合助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对策,并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同...  相似文献   

14.
网络空间复杂而多变的特性给基层政府意识形态的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政府作为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角色,必须时刻关注网络舆情发展,加强网络舆情治理。但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存在治理观念方法落后,技术人才支持不足,制度机制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从而导致治理效果不佳,部分民众对政府治理产生了不信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公信力。为此,地方政府应努力实现治理思路创新、技术人才策略创新和制度机制创新,以期提高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更好地维系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舆论影响力不断增强。为深入分析我国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通过SATI文献统计分析工具梳理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的2577篇网络舆情相关文献,总结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将我国网络舆情研究划分为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网络舆情情感分析、网络舆情监测与传播以及网络舆情治理4个领域,并作出详细阐述,丰富了我国网络舆情的研究结果,为今后的网络舆情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五年来,学界关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结论正日益完善。学者就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和特征、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本研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医学院校23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就当前医学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点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针对性举措,进一步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疫情背景下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攻击目标清晰化、网络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网络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各方关注点。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具体表现为敌对势力利用网络病毒攻击防疫数据网络系统、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病毒窃取个人信息以及网络谣言及虚假、诈骗信息扰乱疫情防控工作等。对此,我国需要完善涉疫网络信息保护法治建设,加大对危害网络信息安全行为的打击力度,提升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构建涉疫网络信息安全多元治理体系,从而全面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治理能力,保障我国网络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行业尤其是电子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据库是网络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来自网络环境下的多方面安全威胁,譬如面对数据库中信息的窃取、篡改、破坏、计算机病毒等的渗透和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9.
朱诗可 《网友世界》2014,(17):189-189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自身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为了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永续发展,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建设。现今,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更是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学生更是最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学习与生活更是处处离不开网络。大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性,在使用网络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如何克服问题,引导大学生合理的利用网络,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治理已经成为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的交叉议题,而相关的全球对话、谈判和交流呈现出既繁荣活跃又荆棘丛生的局面。发生在1998年的三个重要事件可以为了解互联网治理的起源提供线索。互联网治理在互联网关键技术资源、网络军事和情报、网络犯罪、数字经济、网络内容等五个领域的变迁和拓展,以及其细分类别、相关机制和主要争议等,可以为理解互联网治理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预见互联网治理的未来趋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