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通过氯乙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试验,研究了单体的投料配比、加料工艺、聚合转化率等对氯醋共聚糊树脂中醋酸乙烯酯含量以及树脂性能的影响规律,掌握了在10 L聚合釜中制备高醋酸乙烯酯含量氯醋糊树脂的聚合工艺。  相似文献   

2.
韩正学 《中国氯碱》2009,(6):12-13,20
叙述了在微悬浮法糊树脂的生产过程中影响糊树脂热稳定性的因素,并讨论了产生影响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糊树脂热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开发氯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糊树脂的必要性及生产原料、工艺过程 ,并进行了正交设计优化乳化体系的试验。结果表明 :A3 B3 C2 为最佳条件 ,即当单釜加料主乳化剂 5 5 g,助乳化剂A 2 5 g ,助乳化剂B 8g,制得的氯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糊树脂的B型粘度贮存稳定性最佳 ,主乳化剂投料是影响B型粘度贮存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行业动态     
《塑料助剂》2014,(1):55-57
<正>山东朗晖石化60kt特种糊树脂项目投产山东蓝帆塑胶股份有限公司1月2日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山东朗晖石油化学有限公司使用自筹资金建设的"60kt/年特种糊树脂项目"于2013年11月8日建设完成,并开始投料试车,于近日顺利产出合格的特种糊树脂产品,实现一次投料开车成功。根据该公司2012年4月12日公告,该项目总投资42786万元,项目建设地点为山东省淄博市齐鲁化学工业区新材料工业园。(中国色母粒网)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PVC糊中部分主要组分对其糊粘度的影响,重点探讨了糊状PVC树脂种类、增塑剂的种类及用量、降粘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几大主要因素对PVC糊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生产工艺使PVC糊树脂的初级粒子的粒径、粒子形态及粒子的分布形式不同,造成其成糊粘度及稳定性的差异。增塑剂的挥发性及溶剂化能力的差异会影响糊的粘度及稳定性。脂肪族烃类和可增塑类降粘剂的降粘机理的不同,会产生降粘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转矩流变仪和旋转黏度计研究了PVC树脂种类、增塑剂种类、掺混树脂加入量对环保PVC增塑糊凝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VC糊树脂聚合度越大,增塑糊的凝胶化时间越长;颗粒呈规则圆状树脂配制的增塑糊,其凝胶时间相对较长;颗粒呈扁片状的树脂配制的增塑糊,其凝胶时间相对较短。增塑剂与PVC糊树脂相容性越差,增塑糊的凝胶时间越长。随掺混树脂添加量的增多,凝胶时间逐渐延长,当其加入量为40 份(质量份,下同)时,凝胶时间从空白时的18 min延长至28 min。  相似文献   

7.
《聚氯乙烯》2006,(9):47-48
2006年8月份国内糊树脂市场主要影响因素有:①98月中下旬开始至2006年9月份是年内PVC糊树脂需求次高峰,下游对PVC糊树脂需求加大。②8月份外盘PVC糊树脂报价略有上升,货源较紧张。如LQ皮革料价格上涨20~30美元/t。③电石供应继续趋紧且价格上涨。受电价、运费上涨及环保因素制约,部分地区电石生产开工较为有限,全国大部分电石价格上涨,部分到厂价达2700~2800元/t,电石法PVC糊树脂生产厂家成本大幅上升。④普通型PVC价格大幅上涨对PVC糊树脂市场形成间接利润。  相似文献   

8.
选用5种不同牌号的PVC糊树脂制备出增塑糊,研究了PVC糊树脂的颗粒特性对增塑糊陈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小粒子可填充在大粒子之间,从而降低增塑剂的填充量,自由增塑剂更多,成糊后初始黏度较低;②与紧密型糊树脂相比,松散型糊树脂的增塑糊黏度稳定性更好;③分子质量越大,真实密度越大,增塑糊黏度稳定性越好;④对于紧密型糊树脂,低黏度的增塑糊在陈化过程中大粒子会发生沉降,导致糊中粒子分布不均一。  相似文献   

9.
介绍SMC制备中树脂糊粘度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树脂糊增稠过程的分析,正确地对粘度加以控制,制备出高品质的SMC片材。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国内糊树脂产能从上年的39万吨/年增至50万吨/年,估计全年糊树脂产量完成38.8万吨,销量完成38.3万吨,产销同比增加25%。2008年,国内糊树脂市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预计市场会出现较大幅度波动,价格竞争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1.
谢雷 《聚氯乙烯》2005,(3):13-16
从生产工艺、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及干研磨等方面研究了影响混合法PVC糊树脂糊黏度的因素,并找到了降低糊黏度、提高树脂质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当乳化剂CD-266质量分数减少至原配方的55%时,糊黏度达到了最佳值;当种子质量分数减少至原配方的50%时,乳胶粒径分布较理想,糊黏度降低;喷雾干燥器的进口温度为185℃时,树脂的糊黏度较理想,树脂质量较好;经过干磨机研磨后,树脂的流动性增大,糊黏度降低,有利于PVC糊树脂吸收增塑剂。  相似文献   

12.
陈江  缪晖 《化工设计》2012,(4):3-7,1
讨论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后处理工艺与树脂次级粒子特性间的关系。根据氯醋糊树脂性能特点,调整喷雾干燥器进出口温度,研究干燥工艺条件与树脂次级粒子结构及树脂增塑糊粘度间的关系,乳胶固含量对树脂次级粒子及糊粘度的影响规律,确定合适干燥工艺及乳液含固量,降低树脂糊粘度。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氯醋糊树脂颗粒特性、流变性能进行分析和对比,获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PVC糊树脂生产现状、市场需求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京阳  佟波 《辽宁化工》2002,31(3):113-116
综述了国内外PVC糊树脂生产及市场需求现状,提出了国内外PVC糊树脂生产与应用的差距,从而提出了国内今后PVC糊树脂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梁伟  张和平 《聚氯乙烯》2012,40(7):23-27
阐述了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基本配方、工艺技术要点及其在主要应用领域的市场前景等,分析了影响PVC糊树脂加工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碳酸钙表面处理剂的类型和用量对碳酸钙在PVC糊树脂体系中的粘度影响,从而提高碳酸钙在PVC糊中的填充量。结果表明,复合表面处理剂处理碳酸钙的最佳用量为0.7%。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简讯     
《聚氯乙烯》2004,(6):63-64
山西省最大乙炔化工项目在太化启动 安徽氯碱糊树脂技改扩产成功 内蒙古海吉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体法聚氯乙烯装置化工投料试车成功 “芳基羧酸皂类TMA系列聚烯烃成核剂”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概述近年来世界聚氯乙烯糊树脂的发展,简述国外一些公司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技术、能力及牌号,介绍了我国近年来聚氯乙烯糊树脂发展概况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聚氯乙烯(PVC)糊树脂的分子特征、颗粒形态、水萃取液p H值出发,综述了树脂各因素对PVC交联泡沫塑料的影响,并给出了选择PVC糊树脂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糊树脂粒子的粒径、粒径分布以及表面形态等影响增塑糊流变性能的因素,探讨劳保手套用高粘度糊树脂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20.
吉玉碧  杨照  徐国敏  罗恒  谭红 《塑料》2013,(5):37-39,13
研究了糊树脂类型、填料类型和用量对PVC糊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弹性较好的PVC糊制品材料时,宜选用聚合度偏小的微悬浮法糊树脂;随着掺混树脂添加量的增加,PVC糊的拉伸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均下降,弹性明显变差;添加碳酸钙对样品弹性无明显影响,滑石粉对样品的弹性起到恶化作用,添加碳酸钙填料制备的材料弹性比滑石粉的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