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惠 《美容院》2023,(9):57-58
<正>轻度胃食管反流会出现胃灼热、胃反酸、嗳气等症状,使患者产生不适感。部分患者发现通过改善饮食和日常生活规律后可以有效缓解症状,甚至自愈。因此部分人认为轻度胃食管反流不通过治疗也可以自愈,这种说法需要从轻度胃食管反流的机理和病情进行分析,需由医生通过具体的诊断后给出答案,患者切不可盲目轻信,以致影响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是泛酸、烧心、嗳气、上腹疼痛、腹胀等,在空腹时(如半夜)最容易发生。很多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像这位陈小姐一样,经常出现泛酸、烧心的症状。一些被烧心、反流折磨多年的患者.习惯随身备有各种促胃动力或抗酸胃药,一但觉得烧心难受时,就吃片药,缓解症状。但这些药的作用仅仅是缓解临时症状,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掩盖真实病因,结果是症状越来越频繁,病情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正1.胃靠"养"要想把五脏养好,首先要把脾胃养好。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养好脾胃,人体气血才充足。粥类质地软,易消化,可以减轻胃肠道负担,是一款很好的养胃食物。但并不是所有的胃病患者都适合喝粥,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就不适合喝粥,他们适合进食半流质或半固体的食物,比如馒头等发面食物。2.肠靠"清"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大肠癌的帮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的蠕动和血液的流动一样,是有一定方向的,从口腔进入食管,再进入胃和肠道,而且食管、胃和肠道都有括约肌,以防止食物逆向蠕动。当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功能失调时,胃的内容物(有时还包括十二指肠液)就会反流至食管,其中胃酸、胃蛋白酶等会损伤食管黏膜,从而引起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改变,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中医胃痛、吞酸、吐酸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脾胃运化、升降失职,肝胆失于疏泄,胆胃气逆,上犯食管所致,因此,应以温胃健脾、降逆止呕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正烧心、嗳气、食物通过不畅、嗓子堵、胸骨痛、烧灼感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很可能是因为你的食管被"攻击"了。由于抗反流功能下降、食管黏膜受损、胃部出现疾病排空延迟等一些原因,本该存在于胃里的胃酸、胃内容物甚至是胆汁等,反流入食管,不断对食管黏膜造成侵蚀。最终导致食管黏膜破损,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发展成为"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抗反流屏障——食管下括约肌  相似文献   

6.
门诊上来了个48岁的女性患者。有反酸与腹胀已半年了,时常心口像火烧一样。总觉得喉中有异物,并时常打嗝。这个“异物”不上不下,但不影响吞食。经检查,除体型偏胖、上腹部轻度压痛外,并无异常发现。胃镜检查见到食管下段明显发红(充血),有多处糜烂,并见泡沫样液从胃返入食管(反流);胃与十二指肠轻度红白相间(轻度炎症)。经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喉间异物感消失了。  相似文献   

7.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不但能为婴儿提供全面营养,而且其独特的生理特性还有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相关研究显示,母乳渗透压一般为300 mOsm/kg H2O,且不受人种、泌乳时间的影响,而目前市售配方乳的渗透压大多高于母乳。婴儿(特别是早产儿)因其自身胃肠道及肾脏发育不成熟,高渗透压喂养(以下简称高渗喂养)一直被认为与婴儿的胃食管反流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高发生率有关,且不利于其肾脏的健康发育。本文系统分析了高渗喂养与婴儿胃食管反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肾脏健康的临床数据,已有数据显示,高渗喂养会延长食物在婴儿胃内的滞留时间,增加婴儿发生胃食管反流的机率;此外,高渗喂养会导致婴儿早期肾小球损伤标志物——微量白蛋白和早期肾小管损伤标志物——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升高,损害婴儿的肾脏健康;但已有数据并不支持高渗喂养与婴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同时,本文也介绍了母乳、婴儿配方乳渗透压及其影响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了婴儿配方乳渗透压的调控方案,展望了未来婴儿配方食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胃是我们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它承担着消化、贮藏和分泌消化液的作用。当食物进入到胃里时,胃就会将大块食物研磨成小块(又称物理消化),并将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成较小的分子(又称化学消化),以便于进一步被吸收。而且胃酸还会把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的细菌杀死,以保证人体不受细菌的侵蚀而损害健康。但是,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的胃是完全健康的呢?不少人被消化不良、胃胀气、胃食管返流、胃炎等困扰着。  相似文献   

9.
饮食与防癌     
饮食与防癌张晓光在我国常见的九大恶性肿瘤中,胃、食管、肝、结肠等脏器的癌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60~70%。这些消化系统的癌症发病原因之中,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但是,合理的饮食也对癌症有着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具有防癌、抗癌功效的食物...  相似文献   

10.
喉咙总是干痒不舒服,老觉得有异物,有痰咳不出……现如今患上慢性咽炎的人越来越多. 对慢性咽炎患者,医生会建议他们多喝水,戒烟、戒酒等.然而,很多人仍没得到有效缓解. 其实,有上述症状的人不妨去消化科看看.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的症状可能跟胃食管反流病有关系,消化液反流到咽喉导致咳嗽. 治疗上,法莫替丁或奥美拉唑等抑酸药物是...  相似文献   

11.
正一阵秋雨一阵凉,秋季昼夜温差比较大,容易引发肠胃不适等诸多疾病。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郝建宇主任提醒,如果饭后出现烧心、反酸等症状,千万不要大意,特别是中老年人,一定要警惕胃食管反流病来袭,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胃与食管之间的"门"松了晚饭稍微吃得多一点或者晚一点,就感觉胃里不舒服,咽部有异物感,有时甚至胃里的酸水和刚吃下的饭菜往嘴里涌,很多人认为这只是偶尔胃  相似文献   

12.
食管是机体承上(上连口腔)启下(下接胃)与外界保持联系的“交通要道”,虽然只有短短地40厘米,却担负着输送食物、水分以及许多药物的重要任务。在我们的机体中,食管没有心、脑等显赫的地位,却始终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从不敢有半点懈怠。据粗略计算,人的一生中至少有20多吨的各种饮食通过食道,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假若这一通道发生问题,特别是若发生炎症、梗阻等严重病变,将会直接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因此加强对食管的保护,是极为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牛乳蛋白过敏主要发生在牛乳喂养的婴幼儿群体中,它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频繁胃食管反流、呕吐、非感染(或药物及其它原因)所致的荨麻疹、慢性腹泻、拒食或呕吐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严重影响了婴幼儿的成长发育。众多研究表明:β-乳球蛋白和α一乳白蛋白是婴幼儿牛乳蛋白过敏的主要过敏原。本文从牛乳蛋白过敏症的发生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预防、治疗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兹为低过敏或抗过敏婴幼儿配方食品开发提供思路,同时对具有过敏风险的婴幼儿提供喂养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孩子偶尔感冒、罹患肺炎等疾病是正常的,但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反复呼吸道感染,甚至发生难以解释的反复夜间哮喘发作、吸入性肺炎的孩子。这时要注意,应想到小儿胃食管反流这个导致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生的隐形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5.
闫旭 《美容院》2024,(3):152-153
<正>现代社会,我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成为我们日常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不均衡的饮食结构使胆汁生产过剩,增加了胆汁反流的可能性。同时,随着工作压力增大,人们经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中,这也会对胃肠系统造成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作压力和情绪压力会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增加胆汁反流的发生率。中医在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有独到的方法和理论。本文介绍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原理和方法,希望能为广大患者提供有益的科普信息。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套扎术后饮食护理体会。研究选取高台县人民医院,时间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试验组,就2组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显示:两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套扎术后饮食功能康复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出血复发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患者套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因此,针对实施套扎术治疗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开展饮食护理,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病情状况恢复,优化饮食状态,避免再次发生出血。  相似文献   

17.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液或十二指肠液反流到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  相似文献   

18.
方凤 《饮食科学》2008,(9):24-24
早产宝宝是指出生时未满37周且体重小于2500克的宝宝。早产宝宝的胃肠发育不成熟.因此.消化和吸收能力较低.容易发生腹泻和消化不良:胃的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较小,容易溢乳:吞咽反射弱.溢乳容易呛入气管;食管易发生反流而出现喷奶。同时,早产宝宝吸吮和吞咽能力较差.常无力吃奶甚至不会吃奶。早产宝宝需要追赶生长,  相似文献   

19.
<正>民以食为天,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合理引导食物消费,促使膳食结构转型升级,做到食物供给多样性及摄入营养均衡性。在大食物观理念的诞生、演变和普及过程中,食育发挥着重要作用。食育是以食物为载体进行宣传及普及大食物观的教育形态,融入大食物观理念的食育教育本来是全民教育,但从有效性、持续性角度进行研究,最为有效的食育应从幼儿开始进行普及,因为一个人的口胃和饮食习惯是幼年养成的,如果在幼年时期接受适宜的饮食教育,进而形成科学的饮食理念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将会使人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20.
夏季饮食以清淡、苦寒、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佳,避免用黏腻碍胃难以消化的食物,勿过饱过饥,重视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