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阐述了以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混合教学实施过程数据为基础开展的准实验研究.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数据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构建一种包括线上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设计、线上活动安排、课程考核4个维度的提升课程学习成效的在线教学支持系统.研究表明理实一体化课程更适合开展混合教学,视频学习资源是混合教学开展的重要建设资源,能全面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系统认知及运用能力;基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科学系统化进行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及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设计并实施全过程考核,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上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考核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单片机教学中,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际应用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班教学组织过程难以因材施教、考试考核偏重理论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等问题,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与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优势,将改革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在教学内容上,基于CDIO教育理念实施发散性项目化教学改革,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成果要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组织上,搭建线上线下混合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构建“教、学、做、写、说、评”立体化教学模式,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成效要求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考试考核上,实施“赛证”式虚实结合的操作过程考核,通过熟练的实践技能要求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改革成效显著,学生的课程学习获得感增强,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考核评价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起着导向和监控的作用,作者针对当前实验课程考核的现状,提出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强调过程性考核和教学反馈的改革思路,并以“计算机工程实践”课程为例,从考核内容、考核主体、考核方式和反馈改进几个方面介绍了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实践表明,实验课程过程性考核的教学改革,使实验教学从注重实验成绩向注重实验过程转变,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延期返校的背景下,通过分析编程实践类课程旧有考核方式的弊端,以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为例,分析课程考核工作现状,提出与线上教学相适应的考核改革方案。从调整成绩评定标准、强化线上过程性考核、提高大作业质量控制、加强答辩环节设计和考虑特殊情况的处理等方面介绍了课程考核工作改革思路及实践过程。最后根据考核改革前后两个班级成绩对比说明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培养学生数字设计能力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实验教学体系,阐述如何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结构,构建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实验教学内容,给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多样化实验教学方法,介绍面向过程和多维度的考核和评价新体系以及线上线下立体式教学资源与环境的构建过程,最后通过学生反馈、学生成绩、课程教学研究成绩说明教学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冠疫情影响下学生无法返校上课的情况下,作者学校“气动技术”课程实验采取线上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气动实验课的核心环节,针对学生无法进入实验室进行实操训练,在线上课中采用德国Festo公司的FluidSIM-P软件进行实验仿真,弥补了实物实践教学的不足,拓宽了现有教学的知识和方式。FluidSIM-P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气动元件库,学生通过搭建回路仿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线上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陈千  郭鑫 《计算机教育》2023,(2):122-127
针对目前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系统思维培养不足、考核机制单一等问题,提出目标导向的案例式教学方法和过程导向的多元化考核机制,以雨课堂平台为载体探究线上线下混合、目标过程兼顾的教学考核深度融合模式,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和设计思维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计算机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从学生在《工程流体力学》学习过程中的考试以及成绩情况入手进行分析,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痛点,对该课程教学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创新与实践,采用基于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改善考核评价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数据专业专升本课程Python程序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背景差异、专业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目标和需求不一致的问题,以广东白云学院2021级大数据专业专升本的学生为例,通过课前的学情调研,将学生隐性划分为基础型、应用型和研究型三个层次。同时根据目标分层方法,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考核方式也相应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按不同的方式教学并进行考核,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和综合素质方面都有所提高。经过在本专业实践分层教学后,调研结果显示,不同层次学生对本门课程都有较大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能力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分析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教学目标调整、实验指导资料编撰、分层实验体系搭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和实验考核方式革新方面,提出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介绍具体改革实践过程,最后通过几届学生的教学实践结果说明实验教学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受公共突发事件影响,2020年高校学习多以线上教学的方式为主,实验课程作为线上课程中较难实施的实践课程备受重视。传统式实验课程以线上实验指导为主,本文基于线上实验课程进行分析,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线上实验教学的两点,不同的是线下实验学习演变为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线上实验课程检验的方式检查学习成果。笔者在实验类课程线上教学的初步实践中,总结线上实验教学的挑战与机遇,对线上教学的新型方式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信息安全基础课程的学习产出目标,给出这门课程的混合教学设计,从线上教学内容设计、线下教学内容设计和考核设计方面具体介绍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最后总结线上教学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Internet应用课程不等于网页制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环节,通过综合性的实验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围绕着“提高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灵活运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从构建线上线下平台课程资源,组织线上线下教学过程,重构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及设计线上线下多元化考核方式几个方面阐述,最后分析ITbegin、超星学习通、雨课堂3个平台教学数据,表明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加强过程学习监控与督促,学生学习成效明显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克兰 《计算机教育》2010,(16):110-113
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课程教学特点,提出根据课程实验的要求分层次设计合适的应用案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探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如何加强实验环节辅导,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案例教学实施效果。通过课堂、阶段以及学期三级考核体系的建立,促进学生认真学习,为圆满完成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重新制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基于新的教学目标,从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比重、实验平台、考核方式等方面,阐述应用型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教学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我校计算机系数字图像处理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两大矛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体验设计理论起步较晚尚未成熟,加之体验本身的特殊性,使产品体验设计课程面临教学和考核等方面挑战。为使课程快速健康发展,文章提出在教学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以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时通过在教材编撰工作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课程考核方面尝试建立阶段性多指标考评体系等方法逐步构建教学新模式。该教学体系经过实践,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实现了公平合理的课程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与难点,从课程内容体系、创新实践环节、教学质量、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结合华东师范大学的具体情况,探讨面向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新型教学模式,阐述课内和课外实验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和面向教学目标的多维度过程化考核评价方法,最后说明取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谢茂涛 《福建电脑》2010,26(10):43-44
实验教学是程序设计公共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合适的考核模式对评价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高校程序设计公共课程实验教学考核现状,提出了多元化、层次性实验教学考核模式,使实验成绩更能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学实践表明,该考核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实验兴趣,规范学生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编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