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加剧了高校网络舆情的裂变速度,如何合理把握网络舆情走向,成为高校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构建了场域视域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模型,分析了融媒体影响下网络舆情生态传播重心、传播模式和传播情境的变化,从身份危机、模式危机和行为危机等三维视角分析了既有治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根源,并基于场域治理原理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研究从保守、继承、颠覆等策略出发,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提出了优化路径:一是坚持学校主导、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二是坚持约束引导、规范权力有序运行;三是坚持以生为本、持续优化治理。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们进入网络空间新文明形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成为影响我们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但是,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还存在着缺乏专门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相关法律、网络空间治理尚未形成合力、政法机关治理观念尚未更新、网民法律意识尚不成熟的问题。政法机关要正视当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情况,及时更新社会治理理念,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互联网和新时代的发展,涉警网络舆情治理已经成为各级公安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涉警网络舆情治理需要各项机制的保障,目前各级公安部门已经初步形成了监测预警、应对处置、舆情善后等机制,但是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从现有的涉警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着手,分析涉警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各级公安机关要提高涉警网络舆情重视程度、加大涉警网络舆情监控力度、提高民警专业治理水平等建议措施,以期提高公安机关网络舆情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舆论影响力不断增强。为深入分析我国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通过SATI文献统计分析工具梳理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的2577篇网络舆情相关文献,总结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将我国网络舆情研究划分为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网络舆情情感分析、网络舆情监测与传播以及网络舆情治理4个领域,并作出详细阐述,丰富了我国网络舆情的研究结果,为今后的网络舆情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治理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探讨.本文从因素、特点和国内治理三个维度对新冠疫情网络舆情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推动舆情发展的决定力量、值得重点关注的舆情特征和治理策略,并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网络舆情治理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空间复杂而多变的特性给基层政府意识形态的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政府作为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角色,必须时刻关注网络舆情发展,加强网络舆情治理。但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存在治理观念方法落后,技术人才支持不足,制度机制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从而导致治理效果不佳,部分民众对政府治理产生了不信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公信力。为此,地方政府应努力实现治理思路创新、技术人才策略创新和制度机制创新,以期提高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更好地维系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通信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们倾向于从操作方便、内容形式生动的短视频应用平台获取、交流信息。抖音、快手、火山等一众短视频平台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舆情逐步发展出新样态。日益活跃的短视频网络舆情成为当下网络舆情治理当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明晰短视频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出发,梳理其带来的双向影响,从思维理念、技术应用、法治建设以及短视频平台自身建设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舆情监测对政府合理控制舆情方向、进行舆情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主要根据网络舆情需求,构建在.NET平台下基于EntityFramework模型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C/S和B/S框架体系。系统对信息采集、信息过滤、关键词挖掘、舆情主题分类等模块进行优化分析设计和实现。应用马尔可夫模型,将舆情发展态势划分为生成期、发展期、极速发展期和衰退期,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计算实现了舆情的未来发展区间。  相似文献   

9.
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生活的便捷和科技的进步,但同时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严重扰乱了我国社会公共秩序和安全稳定。因此,公安机关网络安全部门作为网络空间安全“守护者”,需不断加强网络舆情管控力度,有效维护网络空间良好秩序。基于此,本文以S省Z市为例,通过对该市网安大队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当前基层网安部门对于网络舆情的管控现状,发现在网络舆情管控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媒体时代,涉警网络舆情频发,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现阶段涉警网络舆情的态势,发现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建议,为相关部门防范化解舆情风险提供理论支撑,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涉警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水平、增强风险化解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水平进行调查,根据涉警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提出防范化解涉警网络舆情的价值蕴含,结合涉警网络舆情产生的风险,分析涉警网络舆情风险存在的原因,发现问题并提出防范化解策略。研究表明: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化解能力,需要从提高公安机关业务水平,构建各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加强舆情引导阵地建设,提高舆情防范化解水平;完善涉警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高校形象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负面网络舆情发生时,高校需及时采取行动维护高校声誉和形象。本文基于班尼特的形象修复理论,对40起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高校官方发布的回应文本进行编码,总结出我国高校常用的形象修复策略,并分析网络舆情事件中高校形象修复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普遍采用强化支持、正当回应、纠正行为相结合的形象修复策略。目前网络舆情事件中高校形象修复存在应对速度缓慢、“否认”和“规避责任”策略使用不当、网络舆情应对的话语缺少核心内容以及“表达歉意”策略使用不当的问题。据此,本文提出可以通过以下路径优化高校形象修复策略的运用:把握黄金时间,掌握回应主动权;回应内容贴合公众关切,及时发布事件相关信息;正确使用形象修复策略,传递事实信息同时引发公众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异常活跃,网络舆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文章介绍了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了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指出了网络舆情应对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网络舆情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社会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联合发展以及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了颠覆性的转变,网络舆情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阵地,对于社会治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笔者首先对大数据时代进行简要概述,其次综合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与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与社会治理的优化路径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网络视频弹幕舆情研究对提高平台型企业的舆情处置能力、防范网络舆情爆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弹幕文本情感分析方法挖掘网络舆情特征,分析发现来自经济利益驱动、算法技术支持、竞争发展压力等方面的因素导致网络视频平台采用不同的弹幕舆情处置方式,导致平台企业方面可能存在价值误判的风险、技术滥用的风险、合法性与公信力的风险,甚至引发次生舆情危机。建议完善平台型企业的舆情管理准则、提高平台型企业的数据资源治理能力、加强政府和平台型企业的协同治理,从整体上提高平台型企业在弹幕舆情处置中的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根据传播扩散、民众关注、内容敏感、态度倾向四个维度建立起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后,需要把各个评估指标以适当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最终的安全评估结论。本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了安全评估模型,实现了网络舆情安全态势的客观评估,量化得出"网络舆情安全指数",从而帮助国家和舆情监管相关部门发现可能给国家舆情安全带来灾难性后果的负面舆情信息,并及时做出预警,为其采取相应的疏导、抑制、治理等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防范负面网络舆情危害社会于未然,促进国家网络舆情向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涉警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中,公众内心情感起着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公众对涉警事件的不知情产生焦虑感,在“警察污名化”影响下对警察形成怨恨感,在罗宾汉情节的作用下对警察产生愤怒感,涉警网络舆情在焦虑、怨恨、愤怒三种情感的综合作用下被“引爆”。近年来,单纯通过行政或者法律手段解决舆情问题已经“失灵”,公安机关更需“情治”解决涉警网络舆情问题。情治即情感治理,公安机关通过发掘其在涉警网络舆情治理中的应用价值并加以实践,能够消除警民之间的情感裂痕,提升警察形象,厚实警民信任土壤,解决使用“刚性治理”所留下的“后遗症”。公安机关想要发挥“情治”在舆情治理中的最大功效,就要在实践中贯彻以人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塑造新的公安形象、掌握社会心态治理的方法,优化网络舆论环境,最终实现法治、德治、情治的综合治理模式,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飞  姜鑫 《电脑与信息技术》2021,29(1):42-44,48
区块链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网络社会网络舆情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平台,这使得网络舆情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最活跃的反映方式.当网络舆情涉及社会热点等问题时,会引起网民的快速关注,甚至引发突发事件和连锁反应,考察政府的治理干预能力,甚至对国家社会安全和稳定构成紧张.本文根据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从个体行为和群体社会强化两个方面揭示网...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情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成为舆情的一种新形态,基层政府成为应对网络舆情的重要主体,提升应对网络舆情能力越来越重要。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的管控措施越来越无法有效处理不良网络舆情,反而会削弱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基层政府要强化网络舆情的危机意识,健全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坚持网上群众工作,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掌握舆情处理的艺术和方法,从而提升基层政府网络舆情综合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互联网日益成为舆论主阵地的情况下,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虚拟空间的延伸和表现,有其形成的模式与规律,并反映和表达了一定的社情民意。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涉及社会稳定、校园安全、学校声誉、师生权益、管理决策等内容。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络政工队伍、设置新闻发言人、培养“论坛领袖”,实施地校联动,开展网络德育,推进校务公开,建立信息处理与反馈机制等措施,监控与引导网络舆情,进一步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20.
殷美桂 《现代计算机》2023,(20):104-108
大数据背景下,构建网络舆情系统能有效、及时地对舆情进行监督和引导。利用Python Django+Vue前后端分离技术方案搭建基于B/S的网络舆情系统。服务器端采用Scrapy框架爬取新浪微博的学校舆情数据,数据预处理后进行情感倾向分析;客户端展示网络舆情分析的结果。系统具有扩展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解决了学校网络舆情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