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至关重要。通过对我国个人信息在刑法上的保护进行分析,发现其面临着诸多困境。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刑法上宜增设非法传输、使用公民个人信息罪,同时宜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及公自诉相结合的形式,并且应增设资格刑。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日益强调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要求,“个人信息受保护权”应当是一项宪法上的基本权利,其依据是宪法第三十三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一款。现有的私法保护路径存在预防功能有限、救济效果不足等诸多局限,无法为个人信息权益提供周延的保护。选择宪法保护路径对信息处理中的行为加以规制,能够发挥宪法指引、整合、评价三方面作用,理顺个人信息流通与利用的关系,协调人格尊严的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与之对应的,在数字时代,国家负有积极与消极的保护义务。国家不仅应当积极作为,通过制度建构、落实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公民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益不受侵害,还应当审慎行使权力,避免对公民生活的不当干预。  相似文献   

3.
0引言 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了数据交易的客体,个人信息作为大数据交易客体的主要内容,处在安全风险之中,因此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成为当前司法实践和法律研究的重点.与个人信息侵权相伴的通常是损害,损害是侵权责任归责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认定侵权的重要前提,也是公民主张个人信息保护的前提条件.没有损害,也就无法获得相应的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4.
笔者主要阐述了大数据时代软件产品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结合当下大数据时代软件产品交流内涵、网络基本特征、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以提升大数据时代软件产品个人安全的主要方法为依据,从非结构信息化特征、定位功能特征、资源有效共享特征、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是难题、网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足、保护用户个人信息隐私,建立规范使用机制、建立安全保证法律条文,完善阶梯式惩罚机制、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以及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高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搜索在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个人信息泄露,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方面问题,我们要认识到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搜索中产生学生个人信息安全隐患的问题的关键所在,运用科学的方法保护在网络搜索中的学生的个人信息.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学生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成因,探究了网络搜索给学生个人信息安全带来的挑战和给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生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背景下,侦查机关利用大数据侦查可以更快查明案情、收集证据、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在高效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要防止大数据侦查被滥用。加强大数据侦查工作中公民隐私权的法护,应不断完善国家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加强侦查人员对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严格规范侦查人员搜索获取、查阅、使用的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建立隐私权被侵犯后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管理对更好地保护和运用信息是一种挑战。如何通过改进数据保存方式并对人员进行监管是基层提升执政能力的关键。对于个人权益的保护方面,各级机关应规范个人信息的使用,在利用大数据收集信息的同时,一方面要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数据素养,如数据收集、使用、分享、交流、保障等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监管系统,包括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以及事后监管等环节。互联网技术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具有极强的数据处理功能,但互联网技术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一些弊端。本文探究了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共享以及管理政策,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在大数据时代为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大数据时代同样使得个人信息隐私数据化,人们的个人信息隐私随时有被曝露的危险。目前个人信息隐私安全问题已得到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广泛关注。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隐私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总结了目前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隐私曝露的途径,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保护个人信息的私密性与保护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同等重要,但却往往被忽略。2008年8月25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专门增加规定,明确提出要追究泄露、窃取、收买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事责任。自2003年起,历时5年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终于进入了国务院的立法程序。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背景下层出不穷的隐私泄露问题,为现实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就个人信息保护而言,本文深入剖析信息泄露背后所涉及的法律现象,当下保护个人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公民意识、国家监管、行业责任等多元主体的角度寻求应对之策。与时俱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隐私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1.
及早发现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人群,对其进行医学观察、隔离治疗或其他预防措施,对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十分必要。我国作为网络大国,几乎全民手机上网,具有利用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客观优势,但是,应当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和手段,实现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和大数据联防联控的平衡。2020年2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时代之下,个人信息泄露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其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从我国高校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作为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对大学生进行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公开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提高学生和高校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建立高校信息安全保护体系的措施等建议,以期为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提供有益借鉴,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推动国家信息化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技术不断突破、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呈现出形式多样、手段隐蔽、追踪困难、危害范围广泛等特征。"刑法先行"的现象导致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多为"事后救济",对"人肉搜索"等非法煽动性行为重视不足。对刑事立法政策进行适时引导和补充,可以延展刑法规范的灵活性,增强其应对现实状况以及新型犯罪形式多变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身份盗窃通常是指窃取和使用个人身份以获得经济利益或从事其他犯罪活动的行为,数字时代各国对身份盗窃犯罪的规制将日趋完善。美国通过《防止身份盗窃及假冒法》等联邦立法和州立法,构建起身份盗窃行为独立成罪模式;德国没有专门的身份盗窃犯罪立法,而是在个人信息刑法保护体系中统一规制;英国更重视通过前置法实施严格监管,以降低身份信息泄露、滥用和欺诈的可能性。我国与德国的规制模式类似,但存在忽视个人身份保护、身份盗窃刑法评价不全面以及个人信息保护范围过窄等问题。面对数字时代深度伪造技术的冲击,对身份盗窃犯罪的规制更加捉襟见肘。当前,我国应通过采取个人身份的刑法统一保护模式,将非法使用个人信息行为入刑、扩展个人身份信息的刑法保护范围以及完善身份证件类犯罪规制,建构现有的刑法身份保护体系,加强刑法规定之间的衔接。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收集乱象突出,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数据黑色产业链逐渐完善,我国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还存在着法律法规原则分散、政府监管能力不足、企业安全管理不规范等痛点难点问题,对此文章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维度,提出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迅速发展的大数据信息系统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事件频发,从法律法规层面将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个人信息泄露造成影响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了个人信息的泄露源、泄露风险、泄露原因、泄露方式和泄露渠道。最后在各个方向上提出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解决措施,以纵深防护的思想让恶意人员无法获取个人信息、无法使用个人信息和无法逃脱法律惩戒。为加强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信息数据时代下,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同时伴随而生的是数据杀熟,账号泄漏,骚扰短信等个人信息的不良窃取。仅仅依靠传统的“硬法”来规制社会效果不佳,民间“软法”在网络市场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从网络平台软法建设个人信息保护入手,着重分析了网络平台软法发展背景;民间软法发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义;软法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规制网络平台“软法”保护个人信息等。探索民间软法治理的发展路径,完善在网络市场活动中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模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的保护与企业合理利用信息之间的界限问题日益突出。网络时代的个人信息特征异于传统,在立足这些新的特性基础上,通过中外立法模式的对比思考与比较法上的分析,我国在平衡公民个人信息权利与企业经营利益之间的界限认知上仍有很大空间需要探索,以民法总则为核心的司法上的救济方式将成为促进这一平衡的一个有力突破点。  相似文献   

19.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环境下,社会各方均需要对大量公民的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和使用,故与之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浮出水面,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事件。与此同时我国最新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已发布生效,如何依照法律有效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是当前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环境下与个人信息相关的主要事件,分析在哪些领域特别严重,存在哪些问题等。发现问题后分析并思考可采取的保护措施,给出相关方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时间段分别可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对个人信息进行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20.
<正>0引言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和商业、生活的日益融合,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有形资产之一。互联网与大数据领域的新技术研发、新产业应用,不断催生着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治理问题。但同时,由技术引发的公民个人隐私泄露问题也不断出现,行业面临严峻的监管合规及安全挑战。近年来,我国与欧盟、美国相继颁布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2021年我国陆续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规范数据处理及保障个人信息权益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